标题: 客观公允,《说唐》武力大排名!, 8.6更新,第8页!血海深仇伍云召!④也说丈八枪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发表于 2006-11-25 11:2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斗士 于 2006-11-25 09:17 发表
一个小错误: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支~~

非常感谢,改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发表于 2006-11-26 03:0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河北颜良 于 2006-11-25 15:16 发表
论事就论事,你最好积点口德,别无聊不无聊尽挂在嘴边!
俺和陶心兄弟都没有谁会无知的认为“使锤对武力高低真有如此决定性作用”,你可能连俺们讨论的基本意思都没有看懂。

不要对我说生命中无聊的事,不要 ...

俺这不是骂你,是在帮助你,也是在教育你,你应该明白,既然你可以这样说,作为斑主俺就有权指出你的不是。用做签名档是一首歌中的一部分,有意见你应该去找歌词作者,同时这个签名档没有针对任何人,当然如果你的确无聊就另当别论了。俺的心理承受力何用你来指手画脚,俺从不主动说人无聊,却也不会在被人在指为无聊的时候坐视,还是那句话你连基本状况都未弄明白,就口出秽语,没有象你这样讨论问题的,你恐怕是习惯未养好,要不就是这么个素质!

“容不得一丁点异议”不知从何说起,如果不是有无聊那两个字,俺最多只是告诉你,你没有弄明白俺和陶心的基本意思,俺的帖子里经常说求同存异,这些表达不同观点的网友在回帖时,并未象你那样将“无聊”当无所谓!
当不当版主,不是由你决定,其实俺也无所谓,随时可以挂靴,这你就不必费心了。

“如果宇文成都使用双锤当排第二”这个观点一直都是你在说,不要往俺和陶心身上安,关于伍云召如果使用双锤又排第几?这基本上是无知的妄语,还用费这个劲?

至于你要走,自己决定吧,从古典的一些帖子的情况来看,未必是坏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发表于 2006-11-26 03:1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陶心 于 2006-11-25 21:13 发表


看到狼兄为我说话却被您这么回应,我可不好意思了。
不管您以后来不来,我重申一下:
我并没有说宇文成都的兵器对他武力发挥有无影响,而是在说兵器杆体折断后到此单挑完全结束后的那部分情节对于武力评价 ...

跟这孩子还费这个劲,看得懂就看吧。至于来去,自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发表于 2006-11-28 00:3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67809 于 2006-11-26 22:56 发表
楼主贴的图没说明白,第四张图上应该算是雁翅镋,两个镋翅都在上方,而凤翅镋的镋翅是一个在上,一个在下的,为什么叫凤翅镋,就因为那形容就像个凤凰单展翅的样子,其实要说宇文成都的性格,在说唐这中只是一个 ...

不是没说明白,而是根本就没有说,俺的原话是“图4则是一幅真实的镋头”,至于你所说的凤翅、雁翅的区别看似有一定道理,只是仅就这幅图还不好速下判断。关于宇文成都的性格见续文,会有所提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发表于 2006-11-28 21:3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67809 于 2006-11-28 19:59 发表
你可以去看看原版兴唐传上的插图,那上面宇文成都的凤翅镋的形容就知道了。其实那老评书艺人在说书时都把这些兵器的形容说清楚了。

原版《兴唐传》也就看过四、五遍,不算多,要旨尚记得分明,一般考证这类现实中存在的器物时,俺的依据肯定不会是评书,随多老的评书艺人说的书俺也不会以之为准证,俺的依据一般是史籍,如《武经总要.器图》,或如《中国兵器史稿》等专业书籍。这可能是俺与你的一点小区别,不过俺们更多的是共同之处:那就是都热爱《说唐》、《兴唐传》等小说、评书,这就够了。

更新,第12页!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11-28 21:3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发表于 2006-11-29 16:5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大布鲁斯 于 2006-11-29 02:57 发表
狼兄如此精细,值得称赞,只是不知年前有望登出全部大作。

宇文成都和裴元庆之争,狼兄说的很明白了,按战例说话,成都能独战三杰并胜之,裴元庆没有这个级别的战绩,那只能把裴元庆排在下面,尽管两人的差别 ...

与你交流,俺感到愉悦!

二月份过年,年前出完,应该差不多,近期实在太忙,所以基本上都是凌晨1---3点在续帖。

宇文成都和裴元庆两人之间的差别的确是微小的,战例是解读武力的最有效的依据,但是关于亮点和污点俺都同样重视,关键要看造成这个亮点、污点的具体原因,是纯武力方面的,还是其他因素的影响,会否显而易见的影响战例的公平有效性。例如俺一般将关羽一合斩却颜良定义为袭刺,但是秦明二十余合不敌史文恭就是硬梆梆的铁证了。

至于兵器受力的因素,的确不必考虑太多,所以俺的文中只是设了个问句,一带而过了。

欢迎继续交流!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11-29 17:2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发表于 2006-11-30 00:4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大布鲁斯 于 2006-11-29 22:39 发表
不知狼兄对《说唐》中的武将防箭能力如何看。宇文成都被伍云召射过手,魏文通几乎被王伯当射死(书中看王伯当完全有能力射死他),秦琼射过杨林的两个太保,射中杨林的头巾,罗成射过苏定方,而相比之下,小兵射 ...

在武评中俺一般不将射箭和防箭能力作为判定武力的主要依据,仅作为权值很轻的佐证用,例如王伯当一箭正中魏文通咽喉,但不能说王伯当的武力强过魏文通。

《说唐》中箭射的好的还有个李渊,“曾在龙门镇破贼,发七十二箭,杀七十二人”,又一箭将单雄信的兄长单道送上了西天,此所谓“误将一箭伤行客,惹出英雄结怨深”。


11月30日更新,“力拔千钧无敌将”完成,第12页!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11-30 04:2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发表于 2006-11-30 04:2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天保将军裴元庆



《说唐》兵器谱第三名:天保将军裴元庆的两柄银锤有五升斗大,重三百斤。
锤:是一种类球状带握柄的古兵器(古时与椎、槌、锥同假互用)。与刀、枪相比锤非常备兵器,由于份量沉重,杀伤力极强,故历代都有使用:朱亥袖四十斤重的铁锥击杀晋鄙----《史记•魏公子列传》;力士持百二十斤重铁椎狙击秦始皇于博浪沙中,惜中副车----《史记•留侯世家第二十五》;汉初淮南厉王刘长用小型金锥刺杀辟阳侯审食其;后唐大将周德威曾设计挥铁槌击伤后梁猛将“陈夜叉”----《新五代史•唐臣传第十三》;面丑黑,短发血赤色,蓬首不巾,执槌如骨朵状----宋洪迈《夷坚丙志•婺州雷》;岳云,......京西之役,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攻下邓州,又攻破随州----岳珂《金佗粹编•卷九诸子遗事》;元朝蒙古骑兵善用铁锤,一种六棱形,称“西夏帕耳”,一种锤头为六角形,用短铁链系于柄上,称“佛来尔”;明军常使用绳系飞锤,明代锤常见的有骨朵、蒺藜、蒜头等多种造型;清军在入关前组建过专用铁锤的铁锤军,如锤上装饰或锤头出现14面体(由6个正方型面,8个正三角型面与12个角组成)的器型,则多数为清代之物。


-------------------------------------------------------------

上半部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说唐》(无论66回本、68回本)里有两个天保将军,只不过分属两个不同的且针锋相对的阵营:一个是大隋国的无敌将宇文成都,一个就是西魏瓦岗银锤小将裴元庆。是不是有点问题呢?因为在68回本的《说唐》里也出现过一次称呼宇文成都为“天宝将军”的情形(见于第17回:韩擒虎调兵二路,伍云召被困南阳)。而“天保将军”这个称呼在全书中则出现了八次,安在成都、元庆身上各四次。保、宝两字在古代汉语中各有其意,并非通假字,互代的情况不太可能。也许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原作中的确成都、元庆是分属不同阵营的天保将军,天宝属于作者或刻印时的笔误,二是成都为天宝将军,元庆则是天保将军。俺倾向于第二种。这里试解一下天保、天宝的含义:天保有两层含义,古代保作保斗解﹐是指古代车盖中心轴端部件,借指天之中枢北极星,引申为政治中心,如京邑﹑国都,这里天保将军的意思就是保卫国都的将军;天保的另一层意思是上天保佑,使之安定,语见《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亦孔之固】,这里保是安的意思,尔作王解,可以引申指代为皇统、国祚(君主的位置)。天宝亦有两层含义,一指神名,谓秦穆公所获之陈宝;二有天之珍宝的意思,喻极为珍奇宝贵之物,如物华天宝。成都地位显赫尊贵,称天宝将军合适,元庆是“巡天都太保、八臂勇哪吒”降世,称天保将军更妥。这两个天字号的将军有个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翻遍《说唐》162场单挑,元庆同成都一样没有杀敌斩将的片言只语的记录!
好了,不细究题外话了,就让俺们来解读一下裴元庆的武力:

①一招制敌。
第31回:【元庆不慌不忙,自由自在,把一柄锤轻轻的往上一架,贾、柳二人的刀一齐都震断了,二人虎口也震开,……回马便走。 】——这是元庆武力亮相的第一回,饶是手下留情,无奈贾、柳两位差的太远,好歹合二人之力未曾跌落马下,这就叫一锤取金堤。【元庆也不动手,等他来得相近,把身一侧,将锤照刀杆上略棚一棚,刀便断为两截。史大奈一个虚惊,一跤跌下马来。 】——对贾、柳两位并力而来的刀是“轻轻一架”,对史大奈怒劈顶门的刀则是“略棚一棚”,结果倒都是一样的,只是老史发出的“怕惊了你,成了急惊风的病”的豪言,却应在了自己身上,虚惊落马,“吓杀吓杀”。【单雄信大怒,把金枣槊当的一声打下来,元庆把锤举着,却不去架,恐震断他的虎口……却把槊夹住了。……雄信就跳下马来,用尽平生之力地扯,竟像猢狲摇石柱,动也不动一动。……元庆把锤一放,……雄信仰后扑通一跤跌去,跌了一脸的血。 】——这一幕看着是否有熟悉的感觉?是否颇似宇文成都扯李元霸的单臂(见“天降雷神李元霸”一节),那成都“却好似蜻蜓摇石柱”,这雄信“竟像猢狲摇石柱”,只是却不知“仰后一跤跌去”,又怎会“跌了一脸的血”(恐怕是作者讲滑了嘴,疑是BUG)?【秦叔宝披挂上马,……耍的就是一枪。裴元庆……当的一架,把这杆虎头金枪打得弯弯如曲蟮一样,连叔宝的双手多震开了虎口,流出血来。……回马便走,败入城中。】——强如叔宝也只是一锤的买卖,其82斤的虎头蘸金枪自此落下了病根儿,后来又被李元霸打成了弯弓,与尚师徒交战时“撞死黄骡马,别断虎头枪”,差点挂掉这是后话了。【程咬金恃着大斧厉害,……咣的砍下来。裴元庆把锤往上一架,当的一声响亮,斧转了口,震得咬金满身麻木,双手流血】——程咬金三十六路斧法精华尽在前三斧,也有几分厉害,却对元庆完全无用!自此瓦岗五虎七骠八猛十二骑将军无一人能当元庆的锋芒——三十六员大将团团围住,却又哪里近得他身?若非元庆已存异志,手下容情,真不知如何收场。



第36回:【元庆大怒……扯起锤来,"当"的一锤,杨林双手把囚龙棒一架,……把一条囚龙棒打为两段,震开虎口,两手流血,大败而走。 】——老杨林也的确是够倒霉的,时值元庆新败,心中正窝火,这含威带怒的一锤可不比上述与瓦岗众将逗闷,只将一条150斤重的铁棒打作两段!可见依《说唐》之逻辑锤这种铁疙瘩,对枪、棒、刀等长杆类武器是有绝对优势的,哪怕双方的兵器同等重量,俺们就姑且信之吧。第37回:【新文礼……把铁方槊一举,照顶门盖过来。裴元庆把锤往上一擎,当的一声响,把铁方槊打断了一节。……震开两只虎口,带转骆驼,没命的跑了。】——第八条好汉杨林尚且不是对手,何谈位列十一的新文礼?200斤的铁方槊同样架不住300斤的双铁锤!奇怪的是书中后文说到新文礼为引诱元庆中埋伏,又挡了两锤,却不见兵器毁坏,未必是换了兵器,抑或是躲过了锤风?



无疑裴元庆的武力是非常霸道的,其对手往往一合之间不是被震得双手流血,就是兵器损坏,不战而退。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置疑,认为《说唐》的武力纯粹就是以力气定胜负,裴元庆同李元霸一样也就是一身笨力气。俺以为不是这样,如果元庆仅仅只是依靠力大锤重,那么当程咬金带领瓦岗三十六员大将(俱是后来西魏的五虎七骠八猛十二骑之班底)围攻其“战了一日”之时,裴元庆即便真是三头八臂哪咤也不免会弄个手忙脚乱,可以说裴元庆在锤上是有真功夫的!有人认为《说唐》粗制滥造,不免枯燥无味,在下以为作为评书底本而言,《说唐》在某些方面也许赶不上《兴唐传》等后世评书,但是《说唐》在对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等人的武力处理上也还并非完全无可取之处,其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描述三人杀了多少将官,而是用“一招制敌”来突出裴元庆的武力,用“力战三杰”来突出宇文成都的武力,用“天下无敌”来突出李元霸的武力,换言之对这三人武力处理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②锤击成都。
《说唐》中三杰裴元庆同二杰宇文成都有过唯一一次“亲密接触”,彼时元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故成都败战,关于这一点的详细情形可以参见在下的“力拔千钧无敌将”一文,此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说唐》里成都因故败给元庆,结果是“扑地跌倒,晕死去了”,并未出现“抱鞍吐血”的情节,也并未出现两度败与元庆的情节,这些情节出现在《兴唐传》、《瓦岗英雄》(《隋唐演义》)、《大隋唐》等评书中,这些评书不会作为本系列武评的依据,不过看到较多的网友对上述情节比较感兴趣,故以单田芳的评书《瓦岗英雄》作为代表来赏析一番,以之为小文增添一些意趣。

一打天宝将(事详《瓦岗英雄》第七十四回):【裴元庆高举双锤,人力、马力、锤力并在一起,又是从上往下冲,这力量可就大了。……裴元庆已经马到人到大锤到,宇文成都躲闪不及,本能地举起大镋往上一架,双锤打到镋上,把宇文成都的战马震得后退数十步,他一时感到天旋地转,眼前金星乱冒,胸膛一发热,两肋一发胀,“哇”地一声从嘴里蹿出一股血来。好歹他神智还算清醒,知道不好,一拨马头,伏在马鞍上就逃下山去。……宇文成都败回本阵,一头栽到马下,大镋扔在地上,脸色腊黄,昏迷不醒。 】——这一段文字处理的就比《说唐》要好点:首先明确强调了裴元庆借人力、马力、锤力,又是从上往下冲的说法,而《说唐》中并无类似的说法,只是俺们从“手执两柄银锤杀下山来”也可以揣摩出来也就是这么回事儿;其次《说唐》里是成都先动的手,元庆将双锤一架,成都便挡不住了,而《瓦岗英雄》中是元庆先动的手,成都本能地被迫招架,这样联系前后文似乎更合情理一点;其三《瓦岗英雄》中宇文成都被震得吐了一口血(第一滴血!),而《说唐》中成都先空腹大战了八、九个小时,后又遭遇元庆的巨锤,却并无吐血的情节,两部书中成都都是败逃回营后昏死过去,相比较而言,《瓦岗英雄》描述的更符合事理。



二打天宝将(事详《瓦岗英雄》第九十回):【裴元庆一马当先,宇文成都刚才打了半天,体力已经消耗了不少,裴元庆在这时出现,宇文成都心里不能不发怵。可是,他知道怵也没用,只好豁出去了,两个人二马盘桓,银锤高举,凤镋挥舞、战在一起。两个人战到四十几个回合,宇文成都已经眼冒金花,心窝乱跳,两膀发酸。又打了十来个回合,裴元庆瞅机会反背一锤,正好打在宇文成都的掩心镜上,……把铜镜打成了六瓣,宇文成都身子往前一扑,差点从马前栽了下去。这一锤把他打得第二次吐血,他不顾一切,拨马就逃。】——请各位看清楚了,这便是三杰两次倒打二杰的来龙去脉了,《说唐》一书中只有一打。说起来单田芳老先生对痛打“乏走狗”是情有独衷的,宇文成都也真够倒霉,两次(一次是斗武氏三兄弟之后,一次是斗瓦岗军几员战将之后)都是在精疲力竭之时遇上了生龙活虎的裴元庆!而且这一次伤得可能比上此更重,上次好歹锤未近身,这回却正好拍在后背的掩心铜镜之上,怪道成都要满嘴喷红了(第二滴血!)!说到吐血《说唐》中成都是一回也没有,倒是另一部大书《兴唐传》也是吐了两次,与《瓦岗英雄》不同的是,《兴唐传》中的一次并非成都与元庆战斗所致,而是与元霸赌力举金虬累坏的。《瓦岗英雄》里的天宝将军宇文成都最终在李元霸的大锤之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第三滴血!),而《说唐》中的天保将军裴元庆则在庆坠山将满腔热血化作了熊熊火焰!
这正是:流不尽的英雄血,杀不尽的仇人头!


③虽败犹荣。
为避李元霸所向无敌的锋芒,瓦岗众将无一例外的插上了小黄旗,惟独心高气傲的裴元庆不服这口气:“俺裴元庆七岁行兵,到今一十四岁,两柄锤不知打死过多少英雄,莫说李元霸是个人,就是山中猛虎,也要打下他的牙爪。谁要插旗,以慷他人之慨!裴元庆是有本事的,包管把这狗头拿来便了。"但是这一回,裴元庆遇上了“克星”: 【元霸冲到西边,当头裴元庆一马迎上来,却没有黄旗,就要动手打了,把万里云一夹,四百斤重的锤一起,“当”的一锤打来,裴元庆把锤一架,大叫道:"好家伙!"咣的又是一锤。当的一架,咣的又是一锤。拍挡又是一架:"啊唷,果然好厉害!"回马便走。元霸大叫一声:“好兄弟,天下没有人当得我半锤的,你能接连挡我三锤,也算是个好汉,饶你去罢。” 】——除此役外,纵观一本68回的《说唐》,天保将军裴元庆可谓未尝一败!以元庆的心气性儿,若非的确抵挡不住,断无“回马便走”的道理,这是完败。虽然李元霸“天下没有人当得我半锤的”这句话口气未免托大(宇文成都好歹也硬接了两合,伍天锡也接过一合,兵器也没脱手,想来伍云召、雄阔海也是有能力接个一两合的),但是说到硬接三合的只有裴元庆,“好兄弟”这是战神李元霸对裴元庆武力的最大肯定,也是《说唐》给予裴元庆一人的最大荣光,从这个意义上说裴元庆虽败犹荣!



说到裴元庆的“败”,俺这里不免又要说点题外话了,在《说唐》里他固然只是平生一败,但是在同题材的评书中却并非如此。例如在《兴唐传》里就有三败:一是二十余合后败于秦琼的马上连环撒手锏下(见《兴唐传》第68回);二是因胯下马蹄血玉狮子受伤败在李元霸盖马三锤下,后经过二次修行用龙头链子锤略占李元霸上风(分见《兴唐传》第82、105回);三是急于替父报仇,却不料丧在黑风岗的无名草寇聂世雄的两口飞刀之下!《兴唐传》是一本难得的大书自然不错,只是其武力排名的混乱也可见一斑:天下第一杰李元霸的无敌锤可以不敌天下第八杰罗成的绝命梅花枪,前者更是丧在年近九十的老将鱼俱罗的刀下;天下第二杰裴元庆可以不敌天下第九杰秦琼的连环撒手锏,前者更是丧在无名草寇聂世雄的飞刀之下;更还有程咬金居然被排成了第六杰,伍云召居然名落第十三!所以俺这套隋唐的排名断断不会以评书作为依据。又例如在《瓦岗英雄》中裴元庆也有两败:分别是三十余合败与李元霸(见《瓦岗英雄》第76回),不敌罗士信的神力差点被摔死(见《瓦岗英雄》第58回)。就此打住吧。

下半部



如果说《说唐》里没有裴元庆片言只语杀敌斩将的记录尚可理解的话(毕竟表现武力的方式还有很多),那么一部《说唐》缺乏裴元庆外表相貌的描述就多少有点奇怪了,同样作为过场人物,就连仅仅出现过一两次的贺若弼也有这么个装束:“面如蟹壳双眉拂,狻猊铠甲丝鸾结。胭脂马上火尖枪,大隋首将贺若弼”。一看就知道,啊这员将领是个红脸膛,但是裴元庆呢?翻遍《说唐》,你就说不出他长得如何,作何打扮?有的也就是这么一句话“只见齐齐整整一个小孩子,坐的马竟像驴子一般(抓地虎),两个锤其大无比。”就连他胯下的马都用上了一个比喻的说法,就连他使用的兵器都有个“五升斗大”的概念。在这一点上,还是评书给人的印象鲜明,且看《兴唐传》:“就见他跳下马平顶身高八迟开外,细腰扎臂,头戴一顶亮银打造挠头狮子盔,身披一件锁子连环龟背大叶亮银打造鱼鳞甲,内衬一口护身宝剑。护裆鱼踏尾,三叠倒挂吞天兽,口衔银环。左右勒宝蓝色征裙,大红征衣,五彩花靴牢扎亮银镫。背后插五杆护背旗,素缎子镶心,上绣红龙,走得是宝蓝色火焰,银葫芦罩顶,蓝穗低垂。……再往上看,他头上双插雉尾,为的是雉鸡好斗,胸前搭甩狐裘,为的是蝴狸多智,狐裘雉尾,显出智勇双全。面如敷粉,雪白粉润,象一朵芙蓉花似的;两道剑眉,直插入鬓,二目圆睁,皂白分明;准头端正,四字阔口,大耳有轮,頦下无须,正是一个英俊少年。”看看人家这个“开脸”!一个少年英俊的裴元庆立马跃然纸上!



《说唐》终究在艺术成就上赶不上《水浒》、《三国演义》等大作,其二流小说的定位也是有共识的:人物形象的刻划显得较为粗糙、故事情节也不够细致严密,但是作为一本来自民间的英雄传奇、作为一本疑似评书底本小说,其也有较为可取之处:粗线条的墨勒人物直与《水浒》一脉相承,传奇性的故事情节令阅读津津有味,也不乏秦琼、程咬金、罗成等人物刻划得比较成功,由此俺也比较偏爱《说唐》。那么俺宁肯相信上述裴元庆“无面目”的描摹也许是一种笔法,“齐齐整整一个小孩子”是说元庆玉面粉琢,俨然犹如莲藕化身的小哪叱一样,至于清晰的面貌,只怕只能存在于每个不同读者的脑海中了。

《说唐》除了面貌上裴元庆的描写不甚分明外,人物形象上的刻划也基本上乏善可陈,心高气傲(拒插黄旗,决战李元霸)、小孩心性(手下留情,戏战单雄信)都是一带而过,同样的评书中这个人物就要丰满的多,《兴唐传》中将裴元庆不服输、孤傲、颇富心机刻划的比较成功,不必多言,大家可以自行找书观赏。

拂开历史的烟尘,俺们发现裴元庆这个演义人物的确有原型存在,据二十五史之一《隋书•列传第三十五》(唐•魏徵寿):【河东裴仁基,字德本。……帝幸江都,李密据洛口,令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武牢以拒密。……监军御史萧怀静每抑止之,……遂杀怀静,以其众归密。……其子行俨,骁勇善战,……王世充……与密决战。……战遂大败,仁基为世充所虏。世充以其父子并骁锐,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行俨每有攻战,所当皆披靡,号为“万人敌”。世充惮其威名,颇加猜防。仁基知其意,不自安,遂……谋反,……事临发,将军张童仁知其谋而告之,俱为世充所杀。 】与张飞三将军一样,裴行俨在正史中享有“万人敌”之勇名,这与《说唐》中英勇善战的裴三将军的形象是相吻合的,只是令人喈叹的是,其父子的运命却是如此多磨难:先是在大隋为监军萧怀静所不容;再是到了瓦岗,献良策不为李密所纳,反被王世充所俘获;最后又被世充所猜防,呜呼,竟死于其人之手!反观随裴仁基先降瓦岗寨,次降王世充的秦琼,则有见识得多,一旦发现王世充为人卑鄙,立即投唐,遂成为李世民所器重的战将,终凌烟阁上标姓名!人生的际遇怎恁得差距如此大?关键之时,一步也不能行差踏错啊!

俺们已经知道在正史中裴行俨为王世充所害,但小说演义、评书中的裴元庆之死却衍生了几种不同的说法:《说唐》中裴元庆中了大隋红泥关总兵新文礼的诱敌计,被引入庆坠山山谷(如同落凤坡的凤雏、断密涧的李密、覆巢林的黄巢一样,裴元庆是在劫难逃!)发动地雷阵烧死。李元霸为天雷所狙,裴元庆则为地雷所杀,的确这两个数一数二的大锤将也只能天诛地灭!《兴唐传》中的说法则比较离谱,竟毫无声息的死在无名草寇聂世雄的两柄飞刀之下!至于单田芳先生的《隋唐演义》,则没有谈到裴元庆的死讯,据说是活到了扫北,惜无文字资料一阅。还看到了一种《说唐二传》(或称《隋唐小英雄传》、《薛仁贵征东》),与《说唐》并非一个作者,在那本书里裴元庆却又附于罗成之子罗通之弟罗仁身上,依然使大锤,依然神勇无敌,可是依然丧于屠炉公主的飞刀之下!

看过一种史料(大约是《资治通鉴》),云裴仁基父子谋反事泄,被王世充夷其三族,但是奇怪的是裴仁基的另外一个儿子,也就是裴行俨的弟弟裴行俭却逃过大难,活了下来,裴仁基父子被害的时间是公元619年,而裴行俭也正是出生在这一年,如此推断行俭是遗腹子可能性极大。如果真是如此,则裴行俭作为有唐一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书法家,那么令人欣慰的是老裴家后继有人了!

谨以此文献给释延德兄弟!
(完)



后续:一雄二伍三豪杰!  见第八页!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8-7-29 19:21 编辑 ]


附件: 连环画福建版说唐前传彩封.rar (2008-7-29 19:21, 404.21 K)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9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发表于 2006-11-30 09:1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裴元庆 于 2006-11-30 08:18 发表
孤狼把宇文成都和闻仲联系到一起,简直难以想象。
一般普遍是把闻仲跟杨林联系到一块。
如果说因为都是雷部正神所以联系到一起,觉得他们相似,这就太牵强了。
我相信孤狼不会觉得李元霸和岳飞相似,秦 ...

如果仔细看书的话,会发现《说唐》一书有较强(多)的模仿其他演义小说的痕迹,例如《封神演义》,在“封神”和“说唐”二书中,闻仲和宇文成都同是金面长须,又都与雷声普化天尊有缘,这不是简单的巧合。
而闻仲跟杨林的共同之处在于同是国家的重臣,同样苦撑危局,同样苦尽愚忠,应该这样理解,在《说唐》中,闻仲的形象已被分拆安在了宇文成都和杨林的身上。

《说唐》是一部评书的底本,而《兴唐传》则是一本评书的演出记录本,如果具备评书(话本)的基础知识的话,会看得出这里有联系;如果认真看过《兴唐传》的话,你就会理解俺为何将宇文成都和闻仲联系到一起。

不怕想不到,就怕不知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发表于 2006-11-30 10:1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剑 于 2006-11-30 10:11 发表
唉,学校每天断电,没能在第一时间看狼兄的好文,实在遗憾
还是说到闻仲的问题,感觉上除了相貌略有相似,同是雷神转世,并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一个忠心耿耿,一个亲手弑君……
按照一般思维,我也更愿意把闻仲 ...

其实在《说唐》里成都和闻仲可比性的确不多,所以俺的行文是把他们放在《兴唐传》这个框架里,大家看的时候不要瞧错了。

PS:看过《兴唐传》不知有多少?里面的宇文成都可正是一个忠心耿耿、苦尽愚忠心的大将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裴元庆 于 2006-11-30 21:05 发表
如果说到兴唐,宇文成都无论从相貌,事迹还是个性就彻底跟闻太师不沾边了。
(有种错觉,可能说的不对,说错了,兄弟别介意,总感觉孤狼对兴唐不是很熟悉,有些观点好像是从单老的瓦岗带过来的。)
说唐勉强还 ...

话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
请看俺文中的原话(注意打横线处):
《说唐》的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有着《三国演义》中吕布敌三英的类似行为,有着《封神演义》中闻仲相仿佛的相貌(金面长须)和神话背景(雷神),这样看来,《说唐》的确可能存在对《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经典小说某种程度的继承和借鉴关系。但也还是有个问题要说清楚,如同李元霸一样宇文成都并非《说唐》一书的主角,其人物形象的刻画显得单薄、粗糙,那么《说唐》中宇文成都外型在对《封神演义》中闻仲的外型继承的同时,是否也象某些朋友所认为的,宇文成都也是一个赤胆忠心的英雄呢?俺以为至少在《说唐》中不是这样《说唐》中宇文成都给人的总体感觉是阴沉凶残:你看他在与李元霸斗力输却以后,惟恐兵器比武再输,遂与其父宇文化及阴谋“暗下差五百名有本事家将”准备群殴;你且看他当得知李元霸匹马只身且无兵器时,竟不顾身份采取了偷袭的手段;你再看他,当那弑父奸母、缢兄欺嫂的昏君杨广大势已去时,成都竟奉父命缢杀了炀帝(古时以臣弑君为大逆不道),随即拥戴其父篡位做了大许皇帝。这哪里看得出一点所谓忠心坦荡的英雄形象呢?无怪京剧《晋阳宫》中将宇文成都的脸谱勾作黄色三块瓦脸了,因为按照京剧这门源远流长艺术的脸谱谱色分类,黄色意谓其人枭勇凶猛,象征骠悍、凶残、阴险等性格。


俺以为将《说唐》里的宇文成都定义为一个骁雄类型的人似乎更合适,但是言及宇文成都是一个“光明磊落、赤胆忠心”的英雄的说法也并非是空穴来风,俺在“天降雷神李元霸”一节曾提到过“倒是《兴唐传》、《瓦岗英雄》这类评书中李元霸的形象要丰满一些”,宇文成都的形象也要立体、丰满的多,在《兴唐传》中成都的确给人一个悲情英雄的形象:掌中七曲凤翅镏金镗,胯下一骑“浑红兽”,为大隋南征北战、勇冠三军;官居“京营节度使,镇殿大将军”,御赐“天下横勇无敌,天宝将军第一名”;为人行事尚算正直磊落,同情伍建章,私放伍云召,带伤战平“三杰”,怒斥宇文化及弑君篡位,力战李元霸以身殉职!纵观《兴唐传》全书,宇文成都虽苦保昏君,不免尽现其愚忠一面,但的确无愧“光明磊落、赤胆忠心”的评价,这样才可与“丹心贯乎白日,忠贞万载名题”的闻仲有相提并论之处呀。


兴唐里,宇文成都的所体现的赤胆忠心与闻仲如出一辙;关于对《兴唐传》熟悉与否,正是俺想请问老兄你的,凑巧手边正有这本书,俺读过四、五遍。“有些观点好像是从单老的瓦岗带过来”-----不知从何说起?

要说清楚的是俺并非认为《说唐》中的宇文成都就是《封神演义》中的闻仲的翻版,这一点在俺文中已经表打得很清楚了,俺也同意杨林无论从外形,年龄,地位,事迹,结果无一不透着闻仲的影子,但并非就是说闻仲这个形象对《说唐》中的宇文成都没有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在《兴唐传》中看得更清楚,因为兴唐中的成都被刻画成了一个忠臣,而说唐里的成都则处处透着骁雄的意味。

至于“秦琼跟猪八戒是同一个神的用意又是什么”,俺的理解是神号相同而已,人与半兽人哪有什么半点联系?
作者固然是一上来就把人物的排名就定好了,但是“而下凡的神仙也是按作者心目中强弱的顺序跟他的排名一一对应”,这似乎还需要斟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棍僧釋延德 于 2006-12-5 23:17 发表

每次看这么一点很是不过瘾,不如待完成一篇后再贴出让我等一饱眼福?
过去我记得的最早用锤的就是博浪沙那把,倒把杀严晋鄙那把更早的给忘了……
PS:最近老是不想认真写东西,先发挥顶帖灌水的作用吧……

最近很忙,年终岁末,自然要表现好一点,为果腹,红包还是很有吸引力的,里面可是真金白银啊!尽管俺早已经厌倦了那份差事!

再者慢工期望出点细活吧!十余年前练过一段时间锤,纯兴趣使然,不成活,叫师父骂过多次,如今是没有年轻时那股冲劲了,师父的话言犹在耳,只是再也无缘让他老再骂一回了!

此文俺将献给大师你,并同所有爱好《说唐》的朋友们!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richard 于 2006-12-8 23:51 发表
cheng yao jin shen me shi hou bei sheng jin le a?

乍看象法国语言,原来是汉语拼音,试着翻译一下:程咬金什么是后被圣禁了啊。--------的确不知所云。建议不妨用E文,俺可保证“三级”以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无为楼主 于 2006-12-9 22:06 发表

试着帮孤狼兄翻译一下:程咬金什么时候被升级了啊?

也不晓得对不对……那个jin……

有理,只是前文没有谈到咬金升级的事情啊。

这位操汉语拼音的兄弟也不知是否真是国际友人,俺已经帮其人“翻译”三、四篇回复了。

喜欢俺这篇说唐系列吗?要多交流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发表于 2006-12-20 15:1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陶心 于 2006-12-20 09:02 发表
呵呵,偶喜欢元庆,不是说一定要把他的武力抬升到成都之上,而是他代表着年轻人的积极向上的活力。在武力怪物、豪门悍将、俊逸主角、喜剧人物、憨直义士中,元庆让人看着有如一泓清流。
可惜总被电视剧糟蹋。

活力-------心高气傲,俺以为是《说唐》里元庆这个形象给人的最大感觉。
至于《兴唐传》除了上述两点外,俺个人的意见是还得加上一点“颇有心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发表于 2006-12-29 09:5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2月29日更新,见第7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发表于 2006-12-29 14:0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天保将军裴元庆上半部完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发表于 2006-12-30 15:5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乌鹊南飞3 于 2006-12-30 10:31 发表
虽然老大提醒过南飞,注意自己节度使留后的身份;但南飞宁可挂印而去,这柳条也要出手!声明:一切责任由乌鹊南飞3负责,与孤狼老大没有任何关系。

我不知道高某某的本尊是哪个,一个“你”字概括。老大说给 ...

此事早已了结,现在提之无益。

南飞盛情心领,建议到此为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jijichaoda 于 2007-1-2 10:57 发表
到十八好汉大团圆就完了吗

十八好汉大团圆一节包含了缺失的几条好汉,当然只是在下的一种推敲和推测。

这个《说唐》系列的武评一共有十篇文章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陶心 于 2007-1-2 13:26 发表
各位爷,新年好啊!

贺元庆部完成。

看了只觉造物弄人。元霸丧于天雷,是为恶形,逆天之孽。仿佛正史上他本无同“世之猛将”所对应的原型,少年夭亡而已,天上来,天上去。
而元庆死于地雷,悲叹其亡,却 ...

陶心兄新年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棍僧释延德 于 2007-1-4 23:58 发表
故意忍到全文更新完毕再来看,免得吊瘾
看完此系列前几篇,除了叫好之外,我没得说了。
没看全《兴唐传》,而除了《说唐》之外,有关瓦岗的书看得也不多,基本发表不了什么见解。即便是我比较了解的古兵器方 ...

谢谢兄之鼓励,文丑言陋,见笑了。兄似乎是记者的行当,摆弄文字应当比俺熟捻,影响之说,愧不敢当。

不过作为学经济、管理的出身,管理学中的权变理论对俺影响甚深,在网络文字上俺一直在寻求变化和突破,从早期的列举式(例如说岳系列),到点评式(例如水浒系列),再到单篇列传式(例如三国、说唐系列),这样不至于使自己和看的朋友们感到太过厌倦。

最近预计会推出“杨家将”系列,这是一部准备了两年的小文,希望兄和朋友们喜欢,还是循故冠以“客观公允”俗名,虽云武力大排名,不过是借此话题,更多的是考索《杨家府演义》和《北宋志传》之先后、杨家将的历史等等。到时尚请指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一雄二伍三豪杰



义举千斤雄阔海



《说唐》兵器谱第四名雄阔海使两柄板斧,重一百六十斤,两臂有万斤气力。
古代重兵器的一种,源自远古的劳动生产工具。状如扇面,刃薄背厚,下接木柄握手,有很强的杀伤力。有长柄斧和短柄斧等分类,根据斧头、斧端之刺等式样和用途的不同有开山、金蘸、月牙、宣花、鱼尾、凤头等多种造型;长柄斧多马上单用,短柄斧多步下双使,其用法有砍、剁、抹、砸、搂、截、撩、推等。



身高一丈,腰大数围,铁面虬须,虎头环眼,声若巨雷。使两柄板斧,重一百六十斤,两臂有万斤气力。】——这正是《说唐》一书中第四条好汉雄阔海的英雄形象,设若上阵阔海则是这副装扮:【头戴虎头盔,身穿连环甲,坐下追风马,手执双斧。】——的确是当得起书中【身材雄壮,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的评语啊!



只是从武评的角度而言,雄阔海的战绩显得过于稀缺,这就难怪会引发一些朋友对雄阔海、伍天锡等人排名的置疑了,在这部《说唐》系列武评的前言中(和一些帖子的回复中),俺已经表达过这样一种观点:尊重和立足原著,查缺补漏。所以下文还是立足原著,将尽可能的收集整理证据,来体察一下这为数不多的证据背后雄阔海的武力表现吧:

①双拳伏二虎。
见于说唐第14回:【只见前林中跳出两只猛虎,扑将过来。阔海把外袍去了,双手上前擎住,那虎动也不敢动,将右脚连踢几脚,雄阔海举手将虎往山下一丢,那虎撞下山冈,跌得半死。又把那虎一连数拳打死了。再往下边一看,那虎又醒将转来要走,阔海赶下山来擎住,又几拳打死了。】——好一个雄阔海!很明显这段文字突出的是雄阔海的勇气和力量,在他面前那两只号称百兽之王的猛兽竟如病猫般被其玩弄于掌股之上!在许多古典小说中打虎是个经常用的桥段,例如在《水浒》中就有脍炙人口的武松打虎、李逵刀杀四虎,在《三国演义》中就有典韦逐虎过涧的描述,不过名著就是名著,其描摹或传神入化,或尚令人可以接受,《说唐》这部旧时说书人的底本牛吹得有点大了,那两只猛虎泽怎就如此痴呆又如此不禁打呢?还是不要求全责备的好,能明白这是突出雄阔海的勇力也就够了。

②激斗伍天锡。
见于《说唐》第18回:【手抡双斧,劈面砍来。天锡将混金鎲"当啷"一声,两人交上手,一连战了五十余合不分胜败。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材。……天色已晚,各自收兵……次日天明……拿混金鎲当头一鎲,阔海把双斧一架,二人大战。战到百合,不分胜败。看看战了一日,两下鸣金,各归营寨。明日又大战,……杀了半月,仍不肯住手。】——无疑雄、武二人的单挑非常激烈,乃至于杀了半月都不肯住手,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棋逢对手了!但是这段文字对于判断雄阔海的武力并无太大帮助,只是也还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其一充分肯定了伍天锡第六的地位,与第四名都斗了个旗鼓相当么!其二充分说明了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这四、五、六位好汉的武力是非常接近的。至于这四、五、六名好汉之间是如何定位的,《说唐》里提供了一点点珠丝马迹,后面再谈。倒是接触过一种苏州评话版的《隋唐》,由苏州评话界著名的吴子安老先生播讲,里面对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三人的武力排位有过介绍,其云:伍云召武艺最好,雄阔海力气最大,伍天锡最勇猛;这三人都分别与宇文成都交过手,其中雄阔海能支撑七八十个回合,伍云召能支撑五六十个回合,而伍天锡只能支撑三四十个回合,因此这个四、五、六名就是这么来的。这位吴老先生播讲的《隋唐》与俺们常见的北方评书多有不同,据说是得自于明末清初的大说书家柳敬亭的真传,非常精彩,只是吴侬软语听得总不大分明习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VeryCD这个网站下载,余不多叙。(http://lib.verycd.com/2005/04/22/0000047701.html



③生撕麻叔谋。
见于《说唐》第33回:【叔谋……把手中刀劈面砍来。阔海把双斧当啷一架,叔谋两手酸麻,把刀又一砍,哪里是阔海对手?把斧分开刀,扯住刀柄,一声响捻做两段,登的一脚,把马头几乎踢下。……叔谋倒撞下来,被雄阔海提过,将双腿一扯,只听哈一声响,撕做两块。】——这麻叔谋的确称得上罪大恶极,好吃小儿肉,竟然借监修河道之机,一路而来将“左近小儿多吃尽了”!遇上雄阔海正是他恶灌满盈之时,一合两式之间,便见了阎王!实在的说这场单挑并不精彩,双方实力悬殊太大,这却是一场很重要的单挑,是整部《说唐》里雄阔海唯一一次杀敌的记录,更重要的是分辩雄阔海、伍云召两人第四、第五排名的证据。说起来这“天下大恶人”麻叔谋的武力也还真不弱,与伍云召帐下骁将司马超四十合斗了个不分胜负且不说,竟然在勇冠三军的伍云召手下也支撑了三四个回合,最后是气力不加(看似也还有支持数合的能力)而败,这样看起来雄阔海、伍云召两人面对同一敌人麻叔谋,雄阔海的武力压迫力是要略强于伍云召的,道理很明显:一个是三四合败逃,一个是一两合死亡!也许有人说这是孤证,并不足以分辩雄阔海、伍云召两人的武力高低,只是对于《说唐》这样一部评书底本里的配角而言,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相比较而言,还是评书的演出本透着详细,无论对人物的刻画还是对武力单挑的描写,都要丰满、精彩的多,例如在陈荫荣老先生的演出记录本《兴唐传》里雄阔海连克飞彪、飞虎、飞龙三大镇殿将军,精彩纷呈,令人不忍释卷;又例如在单田芳先生的演出记录本《隋唐演义》(《瓦岗英雄》)里雄阔海则一人力敌杨林及四大太保等五人,也是精彩纷呈,让人欲罢不能啊!闲话就此打住。

④围攻无敌将。
在拙作“力拔千钧无敌将”一文中,俺曾详细介绍过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大战宇文成都的相关情形,得出的结论是:《说唐》版“三英战”分明突出的是宇文成都的惊人武力!这是站在宇文成都的视角分析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如果站在雄阔海等三人的视角,则可得出这样两个结论:其一,也就是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这三人方可与宇文成都耗了这么长的时间(从早晨直战到天色已晚),换作除却李元霸、裴元庆之外的其他好汉,恐怕支撑不了这么长时间,带彩阵亡的可能性都有!这也就从侧面肯定了雄阔海等三人的武力。其二,雄阔海等三人也不能说劳而无功,从晨至午的战斗极大消耗了宇文成都的体力,为后文中裴元庆“三杰倒打二杰”轻而易举的击败成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从侧面肯定雄阔海等三人的武力。只是很可惜的是在《说唐》围攻无敌将这一精彩大战中,无法细分出雄阔海等三人各自的武力。

在《兴唐传》、《隋唐演义》(《瓦岗英雄》)、《大隋唐》等北方评书中,围攻无敌将的情节处理得与《说唐》大同小异,无非二打一、车轮战等等,只南派的评话略有不同。不过听着连丽如先生抑扬顿挫地播讲这段故事,与看《兴唐传》的文本比较,就又是一番味道了。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我爱评书网” 连丽如评书《大隋唐》之237回享受一番吧。(http://www.5ips.net/ps/58.htm

⑤义举千斤闸。
作为一个笔墨不多的配角,《说唐》中的雄阔海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既不是“双拳伏二虎”,那个太玄乎;也不是“激斗伍天锡”,不分胜负在《三国演义》等小说中太常见了;而是“力举千斤闸” ——见于《说唐》第41回:【忽听一声炮响,城上放下千斤闸来。那雄阔海刚刚来到城门口,只见上边放下闸来,忙下马一手抱住,……那十八家王子与各路英雄一齐奔出城来,一个个都走脱了。雄阔海走了一日一夜,肚中饥饿,身子已乏,跑到就托了这半日千斤闸,上边又有许多人狠命的推下来,他头上手一松,扑挞一响,压死在城下。】——依俺看,一部《说唐》里有三位义气深重的英雄,前两位是公认的,仁义无双的秦叔宝和义薄云天的单雄信,放在后面慢慢谈。第三位俺以为是雄阔海,作为绿林好汉,最讲究的就是一个义字,桃园三结义、梁山大聚义也都离不开一个义字。雄阔海因故晚到扬州城,赶到时恰值落下千斤闸,完全可以袖手旁观,却义不容辞的托住了千斤闸,这一托可就是“半日”(修辞手法,言时间长)啊,可叹的是那急于奔命的十八家王子与天下各路英雄竟无一人过来相助一把,绿林豪杰雄阔海以生命为代价全了一个“义”字!说舍生取义也不为过吧!



说到《说唐》里的千斤闸,并不全然是虚构,在我国的西安、南京、苏州、居庸关等历史老城有古城墙的地方都有千斤闸,例如北京就有正阳门箭楼千斤闸遗址,闸门为铁皮包实木,外裹加固铁钉,闸门宽6米,约高6.5米,厚9厘米,质量约1990公斤。这就难怪民间传说和小说评书里有千斤闸的桥段了,传说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勇猛非常,力举千斤闸,让士兵逃生;在《施公案》和《明英烈》等评书中也不乏力举千斤闸的描述,只是雄阔海的运气显然没有胡大海那样好,后者托过千斤闸后连毛都没有少一根,毕竟《明英烈》里的胡大海与《说唐》里同样使大斧的程咬金一样都是福将啊!呜呼雄阔海!
力托千斤闸不独是对雄阔海“义”的赞扬,也是对其“力”的充分肯定!


附录:北京正阳门箭楼千斤闸模拟图




结语:可以肯定的说雄阔海是《说唐》里的一个虚构人物,子虚乌有,不独在《隋史》、《唐书》等正史中找不到影子,就是在《隋唐两朝志传》(罗贯中编)、《唐书志传演义》(熊大木编)、《大唐秦王词话》、《隋炀帝艳史》(无名氏)、《隋史遗文》(袁于令著)、《隋唐演义》(褚人获撰)等隋唐系列小说中也无踪迹可寻,只是在以《说唐》为底本依据的《兴唐传》(陈荫荣)、《隋唐演义》(单田芳)、《大隋唐》(连氏父女)等后世评书中可以见到,因为它们与《说唐》是一脉相承的。

按照《中国人名大辞典》里的说法中华有四千一百二十九个姓,却无“雄”字一姓,因此有人认为雄阔海应作熊阔海,例如单田芳老师的《瓦岗英雄》(《隋唐演义》)里便称“话说那卖弓的紫面大汉名叫熊阔海,绰号紫面天王,原籍是湖广武昌府,自幼学得满身的好武艺”,“原籍是湖广武昌府”这只怕未必,盖因熊姓源头有两支:一支出于芈姓,商末西周时,周文王的老师芈鬻熊在荆山建立荆国,周武王又封其孙子熊绎于荆楚建立了楚国,其后姓熊。所以单田芳老师将熊阔海的老家安在湖广武昌府(古楚地)原本也没错,但是熊姓却还有另外一支源头,相传黄帝在有熊(今河南郑县)这个地方建都,因而称为有熊氏,他的后代中便有以熊为姓氏的,这样一来熊阔海也可能是黄帝的后裔了。因此《说唐》里说得没错“本山人氏,打柴为生”,这个本山是哪里?大名鼎鼎的金顶太行山啊,而太行山的一部分正在河南,如此说来熊阔海是土生土长的太行樵夫啊!


谨以此篇献给关注本文的裴元庆兄弟!
(完)




血海深仇伍云召


《说唐》兵器谱第五名伍云召使一杆丈八蛇矛,那枪有一百六十斤重,纯钢打成,乃紫阳真人所授

古代以刺为主要攻击方式的长柄兵器之一种,源自中国战国时代的古兵矛;汉代枪与矛在形制上的差别不太大,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到了隋唐两代,矛和枪彻底的分离为两种不同的兵器;宋代以后,矛基本上为枪所取代。标准的枪由四部分构成:枪头(刺击部,亦称枪尖,多用铜、铁金属制,锐利)、枪缨(枪头下的装饰物,用犀牛尾、牦牛尾、马尾等制之,现常以纱、丝制之,多为红色)、枪杆(握手部,多用木、竹制成,鲜见铁制)、枪鐏(枪尾部,铁制,亦可击刺)。根据枪的用途不同可以分为许多种样式,如宋《武经总要》列举了十八种,比较有名的有捣马突枪、双钩枪、环子枪、单勾枪、拐枪、拐突枪、锥枪、大宁笔枪等。《清会典图•武备》中的枪式也达到十六种。枪作为“百兵器之王”,长而锋利,使用灵活,因而广泛用于实战,也广受民间武术界的推崇,形成了杨氏梨花枪、山东樊家枪、少林枪、峨嵋枪、罗家枪、岳家枪、马家枪、沙家枪、六合枪等不同枪法流派。枪的用法主要有:扎、刺、缠、拦、圈、拿、扑、点、拨、舞花等。



以下分四个方面谈谈《说唐》的第五位好汉伍云召的武力及相关问题:
①酷似锦马超。
俺在前面的几篇小作中谈到过,《说唐》一书中有多处借鉴《三国演义》的痕迹,例如《说唐》中伍云召身上就混合了马超和赵云的影子。《三国演义》中马超是这样一个形象:生得面如冠玉,眼若流星,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银甲白袍,坐骑俊马,手执长枪。而《说唐》中的伍云召则是这样一番像貌:【身长八尺,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声如铜钟,力能举鼎,……头带一顶凤翅银盔,身穿一领龙鳞银甲,外罩蟒龙白袍……那枪……长有一丈八尺,名曰丈八蛇矛,……那马……叫做照夜玉狮子】——除了身量上借用了赵云的“身长八尺”外,伍云召和马超的外貌、打扮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呀!一个“面如冠玉”,一个“面如紫玉”,借纯正无暇的玉来形容两人像貌生得齐整,马超在《三国演义》中无愧一个“锦”字,而伍云召“堂堂仪表”的赞语也不是虚话。



其实马超、云召二人还有个更大的共同点,就是两人那令人唏嘘同情的身世,都是身负着血海深仇啊!《三国演义》中马超之父马腾有意勤王除逆,无奈事泄,为曹操诱捕,并同满门三百余口斩于市曹;而《说唐》中伍云召之父伍建章为人鲠直,因痛骂杨广弑父缢兄、欺娘奸嫂,为杨广将一门老幼三百余口尽行斩首!你看这马超、云召二人何其相似也!一样是身世显赫的一方诸侯大员(马超坐镇西凉,云召坐镇南阳),一样是身着血海深仇,一样是武艺高强、英勇无敌(马超一度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云召一度杀得隋军血流成河),再加上仿佛一样的面貌,俺以为《说唐》的作者在创作伍云召这个形象时,八成将马超当作了重要的参照物。

与前文雄阔海一节举“千斤闸”类似,发生在伍云召、马超身上的“三百余口”被杀的灭门惨案也是一个京剧、小说、评书中经常用到的桥段:例如京剧《过昭关》中有伍子胥的父兄满门被楚平王抄斩;京剧《赵氏孤儿》(又名《搜孤救孤》)中有赵盾一家被听信奸臣屠岸贾谗言的晋灵公满门诛杀;例如评书《薛刚反唐》(刘林仙播讲)中的老薛家,一家伙被武则天杀了385口,并铸铁丘坟一口;又例如在评书《呼家将》(又名《金鞭记》,刘泰清演出本)中,呼延家倒了血霉,被听信奸贼庞文谗言的宋仁宗干净利落的杀了303口,铸有肉丘坟一口。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说起来这些京剧、小说、评书中的“三百余口”的灭门惨案也并非信口雌黄,史载:燕王朱棣(明成祖)篡得大明皇位,迫令翰林侍讲学士方孝儒为其起草即位昭书,方孝儒宁死不从,大书四字“燕贼篡位”!朱棣大怒,竟将方孝儒灭了十族共873人,光行刑就达7日之久。这真实的历史一幕直与《说唐》中杨广逼迫伍云召之父伍建章拟写“遗昭”何其类似也!

②勇若赵子龙。
设若将伍云召这三个字取谐音倒读,大家看得到的是什么?赵云吾!如果说这只是文字游戏上的巧合的话,那么《说唐》中兵困南阳的伍云召身上,与《三国演义》中勇闯长坂的赵子龙身上却有着更多的“巧合”:当阳一役曹操数十万大军围剿刘备,赵子龙以惊人的勇气、过人的体力、娴熟的武艺数度进出长坂,【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而南阳一战大隋雄兵六十万围困孤城,伍云召勇冠三军,枪挑剑砍箭射杀死隋将二三十余名!《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多以白马银枪青釭剑的扮相示人,而《说唐》中的伍云召宛若赵子龙跨越时空的重生,亦是白马梨花枪身背青虹剑(与赵云的那把有着一字之差)。巧合的是赵云的主母糜夫人不愿成为拖累跳枯井而死,而云召的夫人也不愿成为拖累跳水井而亡;令人称奇的是这两位一般身高的将军以几乎相同的动作推倒土(花)墙掩埋井口后,又不约而同的做了一个相同的动作,解开战袍,将孩子(后主、伍登)分别藏于怀中。这样看来,如前文所述及,伍云召身上的确是混合了马超和赵云的影子!赵云者,真虎将也(曹操)!作为其克隆人物伍云召也可称为勇将,《说唐》正是这样,通过大胆(或云刻意)借鉴《三国演义》中的赵云、马超的形象来突出伍云召的勇猛无敌,只是名著和二流小说还是很有区别的,《三国演义》首尾连贯,赵云形象丰满跃然纸上,《说唐》则有虎头蛇尾之嫌疑,“力敌万人”的伍云召末了居然会无声无息的死在一匹怪马的尾巴之下,令人啧啧称奇之余,不免觉得突兀!



③独斗无敌将。
在《说唐》中,能够占到 “无敌将”宇文成都便宜的,不过是屈指可数的两个人:败给李元霸那是力不从心因而命该如此;输与裴元庆那叫此消彼长阴差阳错。而伍云召则是除却上述两个大锤将外,十八条好汉中唯一一个与宇文成都单打独斗过的,见于书第十七回(韩擒虎调兵二路  伍云召被困南阳):【伍爷……劈面一枪刺去。成都大怒,把镏金鎲一挡,叮当一响,伍爷的马倒退二步。成都又是一鎲,伍爷把枪架住,两个战了十五个回合,马有三十个照面,伍爷回马,大败而走。成都……匹马追来。……把镏金鎲劈面一挡,伍爷把枪一架,两个又战了二十余合。伍爷气力不加,把枪一刺,回马又走。成都在后面追来。 】这段文字写得很分明,云召败了,而且是败了两次。不过细看之下,也还有些信息可供品玩:其一伍云召主要是输在力气上。首战十五回合中成都仅是金鎲一挡,云召的马就倒退了二步,次战的二十余合也有交待“气力不加”。的确,面对举起过铜鼎金狮的成都来说,号称“力能举鼎”的云召的力气是要差点儿,一力降十会(光是成都那柄400斤重的流金镋,就够云召那支160斤重丈八蛇矛枪受的),更何况宇文家的镋上的功夫也是奥妙无穷啊!不过话又说回来,同与李元霸作为紫阳真人的徒弟,伍云召枪上的技术活肯定是没话说,不然不会在南阳关匹马单枪杀了隋朝数十员战将!如果不是与成都的力气差得太远,云召兴许还可以多支撑若干回合。其二对于单挑成都,云召的底线是十五合附近,上限是二十余合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日后“二伍一雄”三兄弟在围攻成都时,一二十余合左右要换上一个人的道理所在。能够与“无敌大将军”宇文成都单枪匹马的对攻一二十回合,伍云召虽然输了,但并不寒碜!何况伍爷还在伍保的帮助下找还了成都一箭!



南阳关一役将伍云召枪挑剑砍的神勇刻画得非常详尽,虽难免有赵云长坂一战的影子,也算是难能可贵了。可不知为什么,这么个精彩的南阳关,为何有的名家的评书中偏偏舍弃了呢?例如在单田芳先生216回、田连元先生230回《隋唐演义》的音频中压根儿未提。倒是在网上有幸观赏过谭元寿老先生主演的京剧《南阳关》,那句“满门家眷俱斩了,最可叹年迈娘亲也受那一刀”的唱词当真催人泪下呀!打住,说出溜嘴了。还是陈荫荣老先生一百四十回的《兴唐传》(四卷本书籍)、连丽如女士390回的《大隋唐》(音频)这两部大书(同一书道子)来得详细,那里面伍云召是怀揣幼子“单骑闯连营,三枪赚强将”-----“急三枪” 如闪电打得宇文成都都懵了!

④也说丈八枪。
我国的评书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略是源自唐宋两朝的“俗讲”和“说话”这种民间的曲艺形式;流传至明清之季,出现了大说书家柳敬亭,敬亭说书道具多为桌椅各一、一块醒木、一把折扇,而并无弦乐鼓器,这样嘴评口讲的形式被固定下来,典型意义上的“说书”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门派(与弦子书和鼓书等曲艺相区别)。因此柳敬亭被南(评话)北(评书)两派的评书界尊为始祖,与其一代弟子王鸿兴及其后辈双厚坪、石玉昆并称为评书四大祖师。自王鸿兴始评书已有十代传人,而搬演隋唐的人物与故事则是讲史类评书的一个重要书目,有“长枪袍带书” 之冠的美誉。其间北派演说“隋唐”的名家有:双厚坪、王殿远、胡连城、马悦卿、品正三、李庆魁、潘诚立、福坪安、马连登(西河大鼓)、陈荫荣、李月三、连阔如、陶湘九、傅泰臣、陈青远(东北大鼓)、田连元、单田芳、连丽如、马增祥等;南派演说“隋唐”的名家有:季武功、曹安山、吴均安、张震伯、曹仁安、吴子安等。诚可谓百花齐放,流派纷呈啊!

评书历来就是个口耳相传的艺术,每家每派都有自己的书路子和独门绝活,一部隋唐故事,就有《说唐》、《兴唐传》、《大隋唐》、《隋唐演义》、《响马传》、《忠义响马传》等种种不同的称谓,大的区别不说,光同一个武将所使用的兵器,就存在着种种不同。例如伍天锡,俺记得在不同版本中就分别使用过长柄混金镋、锯齿匕飞镰大砍刀一把、短把凤翅镏金镋一对、车轮斧一对、盘龙熟铜棍一根等,虽不至于令人眼花缭乱,却也称得上五花八门。俺想如果“隋唐”评书的流派再多点儿,只怕伍天锡要“齐活儿”----十八般兵器都要用遍了。但是伍云召的兵器却在不同的评书流派里达成了默契,例如在陈青远的《响马传》和马连登的《忠义响马传》中用的是一条五钩神飞枪,单田芳的《隋唐演义》中用的是亮银枪,田连元的《隋唐演义》里使的是一条亮银虎头枪,《兴唐传》里是掌中一条素缨枪,而《说唐》的记载则是手使丈八蛇矛枪。虽然名称各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大家异口同声的认为他使枪!
闲话揭过,俺们这就来看看《说唐》里伍云召那重达160斤、纯钢打就的丈八蛇矛。


待续!

食人魔神伍天锡


《说唐》兵器谱第六名伍天锡使一柄半轮月混金鎲,重有二百多斤,两臂有万斤气力

睡觉待续!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8-8-6 06:3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无为楼主 于 2007-2-5 22:53 发表
这次的更新外带了一个广告?呵呵。

为同好提供一个免费下载南派评话的线索而已,何来广告之说?
你要是姓胡,俺就要说你胡说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沙加1110 于 2007-2-7 21:30 发表
苏州评话相对北方评书,似乎对《说唐》挖掘的更充分一些。单看那个老小野三个十三条好汉里,就有好几个都是《说唐》里实力不俗,而评书里根本没有什么表现甚至没有出场的武将。

俺以为各有千秋,各擅胜场,也各有不足;北方评书大气,但有时失之于粗,苏州评话细腻,但有些地方枝叶过多。就人物的丰满和情节的曲折两者都胜过了《说唐》,《说唐》的贡献在于为后世的评书提供了敷衍的依据,无论南派、北派。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陶心 于 2007-2-9 21:47 发表
看到了狼兄从麻叔谋来论证雄阔海与伍云召的差别,觉得兄之“孤证”之虑不必有,兄真缜密也。伍麻之战、雄麻之战都是完神气足的严格单挑,不仅有回合数上的差别,而且伍麻之战更表现出了麻叔谋在此战的绝对劣势下 ...

俺以为可能云召的暴怒程度还要更大一些,毕竟他身上背负着全家老少二、三百人的血仇,《说唐》的文字里似乎可以体现出来。有点象杀红了眼的马超哈。

陶心兄,俺已将连丽如的《大隋唐》390回MP3地址列了出来(免费、免注册),得闲可以去听听。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7-2-9 22:1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陶心 于 2007-2-10 14:09 发表


收到、收到!

关于伍麻、雄麻二战的暴怒问题,蒙兄指点了。或许还可以这么讲,伍云召当时是连续性、本位性的悲愤;而雄阔海则是爆发性、外因性的义愤。前者适合技术上的连续性高亢 ...

所见相同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沙加1110 于 2007-2-12 21:17 发表
评书里提到武科场夺状元的,几乎都少不了千斤闸的桥段。残唐黄巢,英烈常遇春,都托过闸。不过尽义而死的,唯雄阔海一人。这种对人物性格的升华比之其他单纯用托千斤闸突出人物勇武,似还要更胜一筹。

沙加兄,俺手边的《大明英烈传》评话(张鸿声演说,姜兴文整理)里托千斤闸的是胡大海。升华之说同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无为楼主 于 2007-2-12 22:02 发表

俺手里的《朱元璋演义》里托千斤闸的也是常遇春,武殿章进城找胡大海,他一个人在城门托着,托了半日坚持不住了,就用根铁枪(铁棍?记不清了)顶住,正好胡大海出来,看见门还顶着,就想俺都出来了,咋还把门 ...

刘兰芳的《朱元璋演义》常见,而张鸿声的《大明英烈传》鲜见,典型的南派风格,轻松搞笑、细腻曲折,里面枪王、枪祖宗、刀王、刀祖宗一个不少,绝对不比《朱元璋演义》逊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无为楼主 于 2007-2-13 20:11 发表

狼兄贵人多忘事了,俺在水浒武力帖里说过,俺的《朱元璋演义》是段少舫版本的,个人认为比单老的《明英烈》要热闹、精彩得多。

咳,貌似严重跑题……汗水……

段少舫的《朱元璋演义》,俺的确没有看过,不知与刘女士的有何区别,网上可否下,俺尚在准备“明英烈武力大排名”相关内容,手头单之《明英烈》、刘之《朱元璋演义》、张之《大明英烈传》以及几本小说都已齐备,独缺段少舫,希望能够指点一下哪里能下载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更新:一雄二伍三豪杰之“血海深仇伍云召”
2月27日!第8页!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7-2-27 10:51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6 08:1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190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