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说两句荀彧, 闲侃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说两句荀彧

官场如战场,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官场上的“长青松”也不多。
     后汉三国的荀彧是个典型的儒家文人,“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三国志》荀彧传
     他的才能和威望是毋庸置疑的,从弃袁向曹起,他政治生涯的辉煌就开始了。作为“士家”出身,“颖川派”的代表人物(注),曹操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是要重用他的,更何况他确实有才干?在迎立汉皇帝上,荀彧和程昱是两个“力主派”,程昱在“协调调度和才干”上比荀彧或许弱了一筹,但在对世事看待的通透上,他在荀彧之上,在这次“力主”上,他很可能已经揣摩到了曹操的心思。而荀彧则更倾向于自己的“主观”认识,即正统思想的影响。在他心目中,他是“汉”的“士家”,不是“曹”的走狗。
     他深深的知道,汉朝天下要苟延残喘,不能没有曹操,所以在官渡之战他死心塌地助曹抗袁。一则是为颖川新兴士族的权益而战,一则是要让曹操这个唯一有能力稳定残汉的人,顶抗住“腐朽但势大”的袁绍,应该说,在官渡之战这个关键时刻,荀彧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使新兴的曹氏有机会进一步打破“腐朽旧士族”的政治垄断。
     而在曹操平定河北之后,荀彧的任务变了,他要协调朝廷内部的“旧官僚”与曹操的矛盾,虽然他以前也这样做过,但这一时期是以这个艰巨任务为主题。他在复杂而充满旋涡的傀儡朝廷与曹操之间做者周旋和协调。
     而其实这一段时间,尤其是在赤壁战后,我觉得荀彧是矛盾的,他是“拥汉辅曹”的人,这本身就是矛盾。汉不能没有曹操,所以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辅佐曹操,但是随着曹操权力的越来越大,不但没有收敛的迹象反而有取而代之的倾向。这是这个“王佐”无论如何平衡不了的问题。
     当他的政治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时,荀彧选择了前者。建安十九年,他阻止曹操称公,结果他的政治生涯伴随着生命都结束了。
     曹操是不是杀了荀彧,这是个悬案,但不管是不是,荀彧在汉朝廷与曹操之间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要么他放弃汉朝,但他做不到。荀彧的死是复杂的,正如他与曹操的关系。
     早年因为两人有共同利益(甚至是共同抱负,曹操早年对汉还是有感的),
曾经同患难,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曹操早年“唯才是举”,但在后期他杀崔琰,就是在有意识的铲除一部分“士家”,为后代“代汉”铺路,曹操对“汉”的感情已经很淡泊了。而荀彧偏偏不愿因现实放弃理想,偏偏又在这个时候提出反对意见,偏偏他是“士家”的代表,偏偏他的功劳又太高,所以荀彧不能活下去了。
     这是“正统文人”的悲哀,是“理想主义者”的悲哀,是他本人的悲哀,不知道是不是曹操的悲哀。
     与荀彧地位相似的诸葛亮也是“悲哀”的。
     两个人其实都会权术,都不是纯粹没有私心,因为都是封建统治者的需要的类型(专而不越),所以他们变成了“圣人”,其实这是千百年来“封建正统文人”的悲哀。
     历史的真相已经模糊,兴之所至,胡侃两句,不是为“还历史真相”,仅仅是书生意气,仅此而已。
————————————————————
注:在曹丕称帝后,褒奖颖川士族的诏命中明言:“官渡之役,四方瓦解,远近顾望,而此郡守义,丁壮荷戈,老弱负粮。”

[ 本帖最后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4-10 09:4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举是要举的,但弃不弃还是要看当事人,旬攸就可以安然无事,贾诩这个降将也可以做到高官,要知道论才干和作用,文若只在他们之上不在他们之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如果人都如兄所说,那就不存在理想和信念这类东西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诸葛亮和曹操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举个例子,蒋家父子统治不了大陆,但跑到小岛上还是能呼风唤雨的,把诸葛亮放在曹魏,他能做到丞相吗?他更不能“事无巨细,咸绝于亮”,他得到的一切要感谢刘氏父子,刘氏父子也同时需要他,这才造就了”千古封建文人羡慕的榜样“。

襄阳记曰: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后主不从。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彧劝太祖曰:““.......诚因此时,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明矣。韩暹、杨奉其敢为害!若不时定,四方生心,后虽虑之,无及。”太祖遂至洛阳,奉迎天子都许。天子太祖大将军.《三国志·荀彧传》

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三国志·毛玠传〉

自天子西迁,朝廷日乱,至是宗庙社稷制度始立。〈三国志·曹操传〉


总的来说,曹操在迎立汉帝初期,”“是主导,”“是次要的,不能说“无心伺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挟“字过分?人家沮授可是明目张胆的说:“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更何况曹操要是全是”挟“,文若也不会这么死心塌地的辅佐他,还给曹操出主意让他去”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HO~HO~我只知道出的主意一个,一个是,至于他是想奉还是想挟我不知道,我在关于初期迎立汉帝的所有记载也没有找到字,也没有找到的表现。
不知道GG兄是怎么知道曹吉利的心思这么清楚?
当然,老曹中后期的所作所为是另外一回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许田打围“?是指那次在许的打猎?与字何干?
蜀记曰: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及在夏口,飘飖江渚,羽怒曰:“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备曰:“是时亦为国家惜之耳;若天道辅正,安知此不为福邪!”
刘备为国家曹操,说明什么?

初期是指建安五年之前,很短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小草兄真会开玩笑,连刘虞自己都不敢当的皇帝也算是皇帝?袁绍不想承认陈留王为皇帝那等到曹操迎立了之后他慌什么?他做关东联军盟主时的口号是保的哪个皇帝?
    陈寿再怎么糊涂也不会让在献帝十三年《诸葛亮传》的在建安五年出现。
    关羽当时是刘备麾下将,他想杀曹操理所当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方兄真强,袁绍和韩馥的计划迎合了很多人的想法,这里很多人是谁?连刘虞自己都说再逼我就跑匈奴去,这算迎合很多人想法?
陈留王是伪帝?难道这一伙人大张旗鼓去清一伪帝的侧?
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太祖曰:“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关羽杀曹操的理由需要解释?因为刘备根本就没打算在曹操手下干,他当然需要杀曹操。
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方兄,实际上袁绍此举的目的是为自己增加政治影响,他没能力带着关东诸军打败董卓,于是就想点子自己搞个皇帝,老袁家“四世三公”,那些诸侯很多对他马首是瞻很正常。可当事人刘虞的态度已经说明一切,刘虞好歹也是个有作为的政治人物,他这么但小?为什么在袁绍数次怂恿下他都不敢当这个皇帝?甚至要跑到匈奴?很明显,他明白中央是在汉献帝那。
更何况王允之后汉献帝的皇帝地位更加明确,曹操迎立的是一个正统的皇帝,不寸在沮授为袁绍辩解一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6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1 00: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73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