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简评赵俨其人和曹魏政权的用人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华阳国志》记载:“魏王遣左將軍于禁七軍三萬人救樊,漢水暴長,皆為羽所獲”。
《三国志·关羽传》: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七军皆没。
襄樊前线战役总指挥名义上曹仁,七军实际统帅是于禁。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兄可是新浪的“特务兄”?
名义上的指挥当然是曹仁;是否追击曹仁说了也不算,要听曹操的,可翻阅《三国志·赵俨传》;旁德是不是属于七军,不知道,即使属于,《华阳国志》的记载从逻辑也没有不成立;最后一句是兄自己打上的字吗?这又不是《晋阳秋》和《汉晋春秋》的对立,这是陈寿写得一本书呀,陈某人把几乎有可疑的东西一并不用,兄不会不知道吧?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既然不知道庞是不是七军之一,那还说什么于禁是不是督。
所没七军之中,不但有于禁的部队,也有曹仁的部队(庞德就是),甚至可能还有其它的部队,只是没有列举而已。
意思是还有其他的部队?

直接看记载不就得了。

《魏书》、《蜀书》同归《三国志》,整部书互相论证,互相依托。用“督”可以解释“等”,但“等”不能解释“督”。这么说兄明白吗?

于禁当时“假节钺”,他督七军一点问题没有。

更何况《华阳国志》也有记载。

兄说的“等”仅仅是推测,我说的督是明文记载,而且不是故证。谁是谁非一目了然。


俨曰:“权邀羽连兵之难,欲掩制其后,顾羽还救,恐我承其两疲,故顺辞求效,乘衅因变,以观利钝耳。今羽已孤迸,更宜存之以为权害。若深入追北,权则改虞於彼,将生患於我矣。王必以此为深虑。”仁乃解严。太祖闻羽走,恐诸将追之,果疾敕仁,如俨所策。


是给众将直接下的。

《三国志》传抄中有误传,所以有矛盾。陈寿写书宁缺毋滥,仔细推敲,有些看似矛盾的记载未必矛盾。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如果兄还觉得不清楚,我给兄举个例子。
《三国志·陆逊传》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硃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三国志·韩当传》宜都之役,与陆逊、硃然等共攻蜀军於涿乡。
《三国志·潘璋传》刘备出夷陵,璋与陵逊并力拒之。
《三国志·朱然传》黄武元年,刘备举兵攻宜都,然督五千人与陆逊并力拒备。

我想兄明白了吧。
说“等”与“督”的不同最早出于网上一文网友之说,但考虑到他是铁杆蜀派,所以再争论也没有意义,无非是拿那几句记载咀嚼一番,只能说各人各人的理解,但自己心中最好有一杆秤。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8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9 14:1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00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