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曹操北征乌桓之战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发表于 2005-10-12 17:0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曹操北征乌桓之战

一。概述: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破袁绍于官渡。
      建安六年在仓亭再败袁绍。
      建安九年占领业郡。
      建安十年春正月斩袁谭于南皮,袁尚和袁熙投奔北方的乌桓部落,夏四月,乌桓攻鲜于辅于獷平,秋八月曹操赶到,将乌桓逐至塞外。
      建安十一年四月破壶关,秋八月东征海贼管承,彻底解除关内的忧患;同时,曹操开始着手准备北征辽西乌桓,由董昭负责开凿了两条漕运:平虏渠和泉州渠。

      建安十二年五月,为了彻底解除关外的威胁,曹操率领大军到达无终,准备出塞作战。但是,当地夏秋季节常见的阴雨天气导致进辽西的滨海道不通。
      七月,曹操任命当地人田畴为向导官,避开滨海道,北出二百年人迹罕至的“卢龙塞”,一路开山填谷,长途奔袭,途经“白檀”,“平冈”,率领精锐骑兵万骑出大凌河,行程达800华里,出其不意的进攻辽西乌桓的巢穴“柳城”。
      八月,距离柳城还有“二百里”时,乌桓单于蹋顿等人才察觉,仓促集结数万骑兵抵挡,两军在“白狼山”遭遇,曹操大破乌桓,占据柳城,袁尚袁熙投奔辽东公孙康。
      不久,公孙康杀二袁,归顺曹操。

      至此,曹操北征之战大获全胜。九月,曹操从柳城胜利回师。

      曹操此次作战,历时近一个月,行程400余公里,其中包括无数的的山河险阻,难行之地,还有一次大型遭遇。解除了“三郡乌桓”对中国北部的威胁,扫清了袁氏的残余势力,彻底统一河北。并且收编乌桓精骑,增强了自己的军事实力。
      


      二。三郡乌桓。

      乌桓,亦作乌丸,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
      自匈奴击破东胡后,乌桓役属于匈奴。后来汉将霍去病击破匈奴左地,因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塞外,并在幽州置护乌桓校尉,监领乌桓,使不得与匈奴通。新莽建立,乌桓又降匈奴。东汉初,乌桓常与匈奴联兵扰乱代郡以东各地。光武时,乌桓一部南迁,并置乌桓校尉于上谷宁城。

      汉末大乱,朝廷屡次征乌桓部落镇压起义。
      后来,张举、张纯等造反,利用幽州乌桓,寇掠青、徐、幽、冀四州,屠戮百姓。《三国志》记载:“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馀万户”。公孙瓒,刘虞和袁绍也都利用或者对抗过乌桓。
      初平元年(190),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死,其侄蹋顿即位,有武略,统一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蹋顿又骁武,边长老皆比之冒顿”。当时他们活跃在今天大小凌河以及克尔沁草原一带。袁绍灭公孙瓒占河北,占有三郡乌丸,“宠其名王而收其精骑”。《汉末英雄记》记载,袁绍在给乌桓的文中说:“控弦与汉兵为表里,诚甚忠孝,朝所嘉焉。”

      曹操攻南皮时,乌桓就蠢蠢欲动,二袁投奔更是直接导火索,曹操北征乌桓是势在必行。



      三。战前准备。

      早在建安十一年,曹操让董昭修建了两条漕运:  
      一是“平虏渠”,由今河北省饶阳县至沧州市。
      一是“泉州渠”,在今天津市宝坻、武清二县境。  
      这样做是为了便于运粮北上。
      
      在北上之前,曹军很多将领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袁尚已经完啦,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达拉。如果我们孤军深入,后方的刘备肯定会劝刘表趁虚进攻许都。那时侯恐怕就进退不得!
      针对这种言论,曹操的大谋臣郭嘉做了精辟的分析,他说:乌桓恃其边远,肯定不会做准备,我们应该出其不意,这样即使孤军深入也一定能击败他们。况且袁氏与乌桓关系非同一般,而河北百姓对袁家还有一些感情,一旦今天我们放过袁尚,等到来日他养成气力,则“民夷俱应”,到那时再想制住他就难啦!所以一定要迅速灭亡袁氏。至于刘备更不足虑,现在他依附刘表,刘表不会重用他,所以,即使是“虚国远征”也不用担心。
      从事后来看,郭嘉言论的预见性之强令人叹服。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决定北征乌桓。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五月,曹操率领大军抵达无终(今天津市蓟县),兵临塞口,准备出滨海道,过碣石,进攻柳城。
      从曹操此次北上带到无终的将领来看,除了本地人,就是一些骁勇的“骑将”,可见曹操是做好大规模骑兵作战的准备,他们分别是:
      张辽、徐晃、张合、张绣、韩浩、史涣、鲜于辅、阎柔、曹纯;另外有牵招、郭嘉等人。

      可眼看大军就要启程进军辽西,天公却不做美,夏秋季节大雨连绵,“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傍海道不通”,进军时间不得不一拖再拖,一直到了秋七月。
      此时的乌桓也已经有了准备,“遮守蹊要,军不得进”。
      这样看来似乎只有退军这一条路了。如果此时退兵,那么将前功尽弃,任由二袁养成气力,将来乌桓骑兵一定会时常骚扰幽州,那时曹操的背后就永无宁日。
      曹操当然不会轻易的离去,他在徐无山(今河北玉田东北二十里)请出了当地的“地理通”----田畴。
      



       四。出塞之路。

       自古以来,从蓟到辽西有两条路:
      (1)最著名的一条就是“滨海道”,位于狭长的滨海平原,也就是今天所谓的“辽西走廊”。这条路从蓟出发,经玉田,丰润,延山海关取锦州。在中国历史上它经历了太多的沧桑,而山海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但是,这些情况大多发生在唐宋之后,而在东汉时期,这条路虽然也是通往辽西的主要通道,但其交通条件比起后世就差太远了。

       要知道西汉辽西郡所辖十四县无一位于今天锦州到山海关之间的沿海地带。这条路在没有坏天气的情况下,塞外游骑就直插右北平和渔阳的内地郡县。而一旦遇到夏秋季节的大雨,这条路又成了不可行之路,曹操偏偏就遇到这种情况,“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只能说秦汉时期中国的东北地区交通条件相当恶劣。
       而那时还没有山海关,近代考古证明,东汉末年的山海关一带叫做“碣石”,在今辽宁省绥中县西南的海滨,西距山海关约三十里。《太平御览》引《淮南子》记载:“东方之极,自碣石过朝鲜,贯大人之国”。
       后来司马宣王平公孙渊就是过碣石,《晋书》记载:“经孤竹,越碣石,次于辽水”,看来司马懿的运气比曹操好多了,他没有遇到这么恶劣的天气。


      (2)另一条路就是田畴说的“卢龙塞”,《三国志》记载:“旧北平郡治在平冈,道出卢龙,达于柳城;自建武以来,陷坏断绝,垂二百载,而尚有微径可从”。这条路就是今天河北喜峰口到冷口一线,古称“卢龙塞”。
       这条路在中国历史上同样有太多的故事。东晋时前燕慕容儁进兵中原,经由此塞。明末皇太极避开袁崇焕的山海关防线,从喜峰口突进遵华,进围京师,使崇祯逼死袁崇焕,史称“己巳之役”。日本侵略中国时,国民党二十九军在喜峰口抗击日军,阻止其进关,在此血战一场。
       当然,这些都发生在东汉以后,可以说是曹操北征乌桓之后,这条路的价值才重新显示出来。和滨海道一样,卢龙塞也是在后世才逐渐形成较为优良的交通条件。

       在西汉时期,汉与匈奴在右北平一带长年作战,卢龙塞还是畅通的,但是从东汉建武年间直到建安年间,长达两百年的时间这条路人迹罕至,只有“微径可从”,基本来说这是一条没有路的路。要不是田畴这个“辽西通”,看来当时是没人能想到从这条路出塞的。
       曹操当时从这条路出塞,将面临塞外的“五百里”险地,“堑山堙谷”,越过白檀(今河北承德市西南古北口东北一百四十里滦河之滨)之后,一直到达平冈(今内蒙喀喇沁左翼)才算进入平地。可以直指乌桓的巢穴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



       五。血战白狼山。

       建安十二年七月,郭嘉建议曹操抛弃辎重,率领轻装部队千里奔袭。曹操同意,于是,命田畴为向导官,大军从无终出发。
       临走前,曹操又命人在滨海道旁立个牌子,上书:“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表面是通令全军的路标,其实是为了麻痹敌人。乌桓人看到,信以为真,“诚以为大军去也”,不做准备。可他们无论如何没想到曹操会出卢龙塞。
       在田畴的带领下,曹军过卢龙塞,出关,一路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尤其是塞外“五百里”绝地,大大延缓的曹军的行程。直到到达平冈一带,曹军才真正可以急行奔袭。实际上即使是到了平冈,离柳城还是有百余公里的距离。
       曹操真不愧是战术大师,曹军一直急行军到距离柳城不足“二百里”的白狼山(今建昌县城东的大黑山)附近,二袁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才仓皇集结“数万骑”向西迎敌。两军在白狼山遭遇。
       这是场遭遇战,其实也是场决战。如果曹操战败,那么全部曹军势必全军覆没于辽西,因为他们没有退路。如果乌桓战败,那么他们的柳城势必失守。
       当时乌桓的优势是以逸待劳,兵马“盛众”,但他们面对曹军的到来却措手不及,而且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他们单兵能力强,但整体作战弱。
       曹操的优势是出其不意,手下都是勇冠三军的猛将和百战余生的精锐骑兵和“虎豹骑”,不过他们经过十几天的山路和急行军,体力已经大打折扣,更何况他们的重装主力步兵在后面,面对多于自己的乌桓军很多人也都发怵。
       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
       曹操登白狼山观敌阵,看到乌桓军阵不整,阵形松散,便命令张辽、张合二人为前锋冲阵。
       别人也许害怕,张辽可不怕,他“劝太祖战,气甚奋”,曹操看他气吞山河,勇猛无畏,“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张辽拍马下山,直冲敌阵,在张辽的带动下,曹军的精锐骑兵与乌桓骑兵在白狼山下一场血战。     
       徐晃、张合、韩浩、史涣、鲜于辅、阎柔、曹纯奋勇争先,数万骑兵的大混战,可以想象战斗的惨烈。
       乌桓原本就人心惶惶,一看曹军如此勇猛,其阵行开始崩溃,混战中,曹纯麾下虎豹骑“获单于蹋顿”,斩首。
       乌桓群龙无首,最后终于被杀得七零八落,“死者被野”,三郡乌桓的主力骑兵在这场决战中开始全面崩溃,《三国志》记载:“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
       白狼山之战曹操大获全胜,并一举平定了三郡乌桓的“亲袁势力”,直接占据柳城。
      


       六。行军时间和兵力问题的探讨。

      (1)行军时间:

       《三国志》只记载:“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引军出卢龙塞.....八月,登白狼山”,并没有具体的走了几天,只知道七月启程,八月到白狼山。
       这样看来是用时一个月,但这显然时间是太长了。这条路全程400公里(800华里),如果在平原旷野,步兵急行军一昼夜可达120公里以上,这400公里也就是三天三夜多点的脚程,除去一昼夜的休息时间,不到四天的时间也就可以走完。再除去“五百里险地”多用两天的时间,那充其量其时间也不会超过七天。更何况到平冈之后曹军的前锋是骑兵,这就更要快了。
        那么曹操到底用了多少时间呢?我认为曹操请田畴应该是在七月初,那么“田畴献策”是在这几天中,之后包括路线制定,军队动员,这又要几天,也就是说,曹操临离开无终是在七月十日左右,到达白狼山则肯定是八月初。
        曹操一共用了10到20天的时间走完这400公里的路。
        那么这个速度也还是太慢,千里袭敌,不带辎重,那“五百里”路又不是“阴平”,就算是一直爬山也该比这快,更何况他们还有很长的路是骑马。平均起来只有每天20到40公里的行程,这对以快速机动著称的曹军而言,太不可思议。

        是什么原因造成曹操应该很快的“奇袭”速度却显得不快呢?原因就出在“马”身上!
        如果在南方作战,多步兵,双方白刃相交,可以不带马。但对付以“控弦”著称的乌桓骑兵,如果不带马,光靠步兵要想取胜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曹操可以不要辎重,可以把重装步兵丢在后面,但马却无论如何不能丢。
        而在那“五百里”的险地,人可以过去,但马就未必能过去了,因此,《三国志》才会说:“堑山堙谷”,目的在“开路铺路”,让马通过,正如《邓艾传》记载:“凿山通道,造作桥阁”至今阴平还有邓艾修的栈道一样,曹操开的路也流传到后世。
        换句话,马不但没有加速曹军形成,反而拉了后退,拖延了时间。
        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10天曹操能以这样“边开边走”的方式走完这400公里,那他的行军速度其实是相当惊人的。如果是20天,也不算慢。
      

       (2)兵力问题:

        郭嘉说曹操是“虚国远征”,再联系曹操带的将军名单和战略意图来看,曹操带到无终的兵力应该不会少,起码几万人。在数量上讲曹操的部队应该超越乌桓部队,最少是持平。
        而面对“数万”乌桓骑兵时,“左右皆惧”,明显曹军成了以寡敌众。应该是对等的兵力怎么变成了“万余对数万”?
        前面在讲“白狼山之战”时,我说过曹军是“万骑”,其实这只是曹军出塞的前锋而已。
        《三国志》说:当时“公车重在后”。可见曹操的主力步兵是出塞到了辽西的,只是没有参加白狼山会战。
        那么这几万步兵来干什么?上一个问题说了,沿途需要修路铺桥,这些步兵很可能承担了这些劳动,为骑兵节省体力,同时他们还要携带干粮和武器。等到马匹越过山区,骑兵立刻上马“涉鲜卑庭,东指柳城。”,这样这些重装步兵就远远落后了。毕竟从平冈到柳城还有上百公里的路程。
        曹操和众大将率领虎豹骑、亲随精锐骑兵和田畴、邢颙的“五百部曲”急行军,丢下主力步兵,结果在白狼山和乌桓主力遭遇,于是就上演了“白狼山之战”那一幕。
        
        为什么说曹操的骑兵是“万骑”?这只是约数,可能是万余,也可能是数千。《曹瞒传》曰:“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
        这个“杀马”不知道是杀自己部队的马还是杀当地辽西马。
        而再联系“白狼山”之战曹军以少胜多,并能击溃“数万”骑兵,那么曹军骑兵的数量级应该保持在“万人”是比较合理的。
        也就是,曹操带到辽西的部队总数量要超越乌桓的部队,但是真正打败乌桓主力的却是比乌桓部队少的曹军骑兵。
        


      
        七。东临碣石。

        白狼山之战后,曹操“屠柳城”。

        他没有进一步追击逃亡到辽东的二袁,而是坐等二袁的人头。果然,没多久公孙康就把它们送来了。这就是著名的“隔岸观火”,《演义》里是郭嘉的计谋,名为“遗计定辽东”。
        是不是郭嘉的计谋我们不知道,但郭奉孝确实死于此时此地,当时环境恶劣,“寒且旱”,连曹操自己也说:“这次赢得困难,赢得侥幸!”
        郭嘉英年早逝很可能是因为水土不服,这也成为曹操志满意得之际美中不足的原因。

        紧接着,曹操收编三郡乌桓骑兵加入自己的军队,“由是三郡乌丸为天下名骑”。大大发展了曹军的骑兵部队。
         
        建安十二年九月,曹操从柳城班师,此时滨海道可行,曹操途经碣石,策马上山,遥望渤海,回想自己功盖寰宇,意气风发,于是留下《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千七百四十七年之后,毛泽东写下了《浪淘沙-北戴河》,词中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两个伟人,一种心境,只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而已!
        
        

[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6-30 19:49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发表于 2005-10-12 17:2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是的,白狼山一战不但打垮了乌桓,还镇住了鲜卑,虽然后来鲜卑蠢蠢欲动,曹彰和田豫一直在北边抗击游牧民族,但那都不是主要威胁。真正的威胁已经被曹操灭掉了。
直到五胡乱华,鲜卑才真正崛起。
可以说三国时期,分裂上百年的中国北部得保无事,曹操真是第一功臣。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发表于 2005-10-13 11:1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曹操行军400公里,地跨今天津、河北、内蒙、辽宁三省一市,用时十余天,在当时的条件是一般部队和一般指挥官做不到的。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发表于 2005-10-14 16:1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是呀,这幅图确实有毛病, 城市方位和进军路线都有问题。
我在网上找了好久只找到这一幅,郁闷,大家将就一下吧。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发表于 2005-10-15 16:4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对于“碣石”具体地理位置的探讨: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引发它的原因是多元化的,尤其当代为本地“扬名”,以及当地政府的“创收”有很大关系。就好象诸葛亮故居问题的争论。“碣石”也产生了这样的争论。
竟然有“同时三个省争碣石”!
具体文章如下:
文章一:
--选自《渤海晨刊》2002年8月27日。本刊转载于郭云鹰主编《禹贡碣石山》
  
  1700多年前,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沦海”,奠定了建安文学的历史地位,碣石山由此名扬天下。而曹操东临之碣石到底在哪里?历代学者在研究、在探寻、从山东找到河北,从渤海西岸找到渤海北岸,从中国找到朝鲜,从陆地找到海中。虽然考释者纷坛,但觅得真迹者较少,且历史影响不大。这已成了“千古碣石谜案”。
  
  碣石山复名之后,我们禹贡碣石山研究会,将研究重点由禹贡碣石在无棣,转到了曹操东临之碣石在无棣上。这些虽然已被历史证明、专家认定,成为不容置疑的历史实事。但是,同志们的一些新发现和研究的新成果,是非常有价值的,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上、从曹操“足迹”谈曹操东临之碣石
  
  《三国志·武帝纪》、《曹操集》是研究魏武帝曹操的权威性资料,没有明确记载曹操《观沧海》写于什么地方。但是,我们从其字里行间,可以理出曹操的踪迹,从其踪迹中,不难发现历史上曹操“东临揭石”就发生在无棣确石山。
  
  曹操生于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县),他在历史上特别有建树的大半生,是在河南、河北、山东度过的。他的足迹遍布黄河下游各郡县。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转战齐鲁各地数十载。“初平三年(192年),操进兵攻黄巾于寿张(今山东东平)东……冬,操追黄巾至济南,黄巾败降,得戎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操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曹操集》)。黄巾军起义失败后,其残部在沿海各地又奋战数载,曹操率军追杀。在碣石山南40多公里处(今阳信)有一黄巾寨村,附近有一“黄巾家”,据《阳信县志》记载是“东汉末年合葬黄巾将士的”遗迹。
  
  曹操由此起家,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势力,逐步掌握了对山东、河北的控制权,先后曾任过多处地方长官。“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颖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三国志·武帝纪》)。近考治所在今章丘县城附近,距碣石山一百多公里。兴平二年(195年)操41岁,“十月,献帝拜曹操为兖州牧。”(《曹操集》)建安九年(204年)操50岁,“献帝令操领冀州牧”(《曹操集》)。此时无棣属“冀州渤海郡”(《无棣县志》)。据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载:“三国时期……诏书并十四州复为九州(禹贡九州),但其时东汉帝国已分裂,九州制只能在曹操统治下地域内实行。”“渤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北。”(《续汉书·郡国志》)此时,无棣据冀州渤海郡治所几十公里。据《曹操集》记载,曹操任冀州牧后,颁布《收田租令》,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重豪强兼并之法,调整混乱的赋税制度,严禁豪强把应交的赋税强迫中小地主和自耕农民代纳,极大地减轻了百姓负担。
  
  无棣秦属厌次县,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置阳信,属阳信县,历史上就为战略要地之一、韩信曾在碣石山南端信阳城屯过兵。仅举一例,足以证明历代皇家非常重视此地。据著名历史学家安作璋教授著《学史集》记载:“阳信长公主的父亲是汉景帝,因其封邑在阳信(今山东无棣),又是长女,故号称阳信长公主。”她即是汉武帝的大姐,又是武帝与卫子夫相结合,为刘氏传宗接代的大媒人,还是武帝的舅子媳妇,即大将军卫青之妻。做为媒人,阳信长公主见汉武帝与陈皇后婚后十年无子,为其弟,为社稷,她都非常着急。因此,不俱陈皇后嫉妒,费尽心机选身边美女卫子夫与武帝刘彻。卫生三女一男,男即太子刘据。武帝大悦,后封卫为皇后,令长公主常住京城。阳信长公主的前夫为平阳侯曹寿,因此,她又称平阳公主。曹寿患恶性传染病之后,诏令独自迁返平阳(今山西临汾)。正值青春壮年的长公主倍感寂寞,于是自主选婿。“长公主问:‘列侯谁贤者?’左右皆言大将军。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骑从我,奈何?’左右曰:‘於今尊贵无比。”,(《汉书·卫青))。于是,长公主遂托卫皇后为媒,由汉武帝下诏,命卫青大将军尚长公主。公主先卫青去世,二人合葬于茂陵。(摘自安作璋《秦汉时期的公主》)。汉武帝“元封元年……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汉书》)一为求仙,二为巡视,同时也拜访大姐的封邑地碣石,以谢长公主踢美女之恩。汉武帝来到喝石后,活动颇多。据记载:“临渤海望祀蓬莱”,(《无棣县志·事纪》)举行过祀祠活动;下诏免碣石东侧一村税赋,该村故名“帝赐街”(见《无棣县志·古迹》);“封河间献王子担为干童侯”(《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31年版);在碣石山西北几十公里处,筑武帝台。据《魏氏土地记》:“章武东一百里,有武帝台……俗云汉武帝东巡海上所筑。”这一段发生在封建社会,公主敢于自主婚姻,追求幸福,与骑奴相结合的奇特姻缘;汉武帝拜访封邑、尊重大姐的故事被世人传为佳话。碣石在春秋时亦称无棣,将此封给娇贵的长公主,其意义非同一般。它说明了这一地方古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同时,人才济济,有“天子之气”,是一块宝地。所以被秦始皇封为厌次县。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它是一块“战略要地”。于是,便有了曹操东临之碣石,发惊世浩叹的《观沦海》。“建安十一年三月,并州悉平。”“八月曹操东讨海贼管承”。(《资治通鉴》)曹操夺取并州之后,北方四州(冀、幽、青、并)皆归操,正在为南打荆州刘表,还是北伐乌桓举棋不定时,惊闻青州海滨海贼滥杀无辜,起兵作乱。遂“曹率张(合阝)、乐进、李典,渡过黄河向东征青州海滨郡县的海盗头目管承。”(《曹操》,台湾陈文德著)
  
  无棣当时地处于冀州与青州边壤,是海贼、强盗频繁出没的地方。据《后汉书》载:“永初四年,张伯路与渤海、平原贼刘文和、周光等攻厌次。杀县令。”“延熹八年,渤海妖贼盖登等称‘太上皇帝’。”“初平二年,青、徐黄巾三十万众入渤海界……十月,黄巾转渤海,公孙瓒与战东光。”
  
  荀谌曰:“渤海虽郡,其实州也。”袁绍就是以渤海太守起家,被推为各路诸侯的盟主,联合伐童卓的。曹操自领冀州牧,当然对渤海郡倍加重视,对起兵作乱的“海贼”必讨之。(见《三国志》)将碣石作为要地标在自己的军事地图上。(见《三国演义》卷首地图)并在此修平虏渠以通海运。(见《曹操年表》)实施税赋改革,减轻百姓负担,以收拢民心。(见《曹操集》)为统一华夏,奠定其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实际上,当时北方大局已定,如果扫清管承海贼,再北上讨伐辽西乌桓,实为顺手牵羊、马到成功。曹操“登高必赋,及造新诗。”(《三国志》 注引《魏书》)率军途经渤海郡之碣石,面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茫茫大海,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相王之尊”、“天子之气”,一气呵成《观沧海》这首千古不朽的著名诗篇。
  
  下、从曹操诗词谈曹操东临之碣石
  
  “建安”是汉献帝(196--219年)的年号,而史称“建安文学”时期,并非仅限于这二十四年,而是指汉末魏初。统领这一辉煌时代的,在文学上特别有建树的则是三曹,即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因此说,曹操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是一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魏氏奏秋》)的一代袅雄。
  
  《步出夏门行》组诗,是曹操现存二十余篇诗词中,最为典型的一篇,为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所欣赏。晋朝王敦常在酒后吟咏“老骥伏枥……”四句,用如意敲唾壶来打拍子,壶口都敲缺了。《见《世说新语·豪爽篇》)可见它是如何的脍炙人口。《资治通鉴》载:“魏主(拓跋治)大明二年……二月丙子,登碣石,观沧海;戊寅,南如信都,畋于广川。”效法曹操欲统一北方,也想发惊世浩叹,一举实现“霸业”,结果是只学其“表”,未得其“里”,无功而返。一代伟人毛泽东,顺应历史潮流,带领中国人民,自北而南,“横扫千军如卷席”,解放了全中国,1954年夏天,在北戴河,毛主席远眺祖国大好河山,联想起曹诗《观沧海》,“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对魏武帝的雄才大略予以充分的肯定。有所区别的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曹诗的特点是“苍凉慷概”,而《观沧海》则是多“慷慨”、少“苍凉”,只有一句“秋风萧瑟”,被毛主席引用了。
  
  “遗篇”的“遗址”究竟在何处呢?其实细读曹诗《步出夏门行》,不难发现,曹操所临之碣石,就在当时其所辖的地盘上--古冀州渤海郡之碣石。“渤海郡东有碣石,谓之渤碣。”(晋伏琛《齐地记》)那么,《观沧海》应该就是曹操建安十一年(206年)自并州东略边境,征讨海贼管承,途经渤海郡之碣石有感而发。并非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登临昌黎碣石时所作。
  
  《步出夏门行》组诗分为“艳”辞(序曲)、“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五部分。这五部分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记下了建安十一年秋八月,操东征海贼管承,至建安十二年春二月还邺的整个过程。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但是它将战争前的决策、战争中的残酷、胜利后的喜悦,都跃然纸上:开篇“艳”中写到“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临砚异同,心意怀犹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其大意为:起初打算南征荆州,恩泽江南人民,但郭嘉认为先北伐为好。面对两种意见,犹豫不决。讨伐海贼管承,到达渤海郡碣石,还在酝酿是南征还是北伐,面对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心惆怅”。诗中“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两次用“我”字,笔者查了现存操诗二十余首,用“我”的地方达十六处之多。操以“相王之尊”,面对现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如同“朕”,是“大写”的“我”。“我”字只有在自己的控制区属于自己的才能称其“我”,在别人的控制区属于别人的则称其为“他”;属于自己的在别人手里,可用“还我”,如“还我河山”,属于自己的,并且又到达此处,则可称为“至我”。所以诗中“经过至我碣石”,应理解为到达曹操所领冀州牡的渤海郡之碣石。因为,当时整个北方四州(冀、幽、青、并)皆归操,只有幽州东部还为乌桓占领。“经过至我踢石”,“不知当复何从”,还未确定是先南征还是先北伐的战略方针,怎么能讲《观沦海》是北伐乌桓胜利回师时,途经昌黎碣石有感而发。由此可见,此诗为北伐乌桓前,即建安十一年东征管承,登临渤海郡之碣石时所作。
  
  从北伐乌桓战争整个过程看,曹操从未至昌黎碣石。据《资治通鉴》记载,建安十二年(207年)操出兵北伐乌桓,“时方夏水雨,而滨海垮下,泞滞不通,虏亦遮守蹊要,军不得进。”“操令畴将其众为乡导,上徐无山,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也就是说,因沿海路时逢夏季雨灾不通,因此田畴率部为向导,走“卢龙小道”,直袭柳城,根本没走昌黎碣石。“九月,操引兵自柳城还。”“时天寒且早,二百里无水,军又乏食,杀数千匹马以为粮,凿地入三十八丈方得水。”(《资治通鉴》)加之曹心腹大将郭嘉患病在易县;南方刘表又蠢蠢欲动;“乙巳,黄巾军杀死济南王(刘)(上“斌”下“貝”)”(《资治通鉴》)面临这种严峻的形势,心急如焚、忧国忧民的曹丞相,那有心思单枪匹马,轻车简从绕道近300公里(柳城至昌黎)去登碣石、看大海。假设确实绕道昌黎碣石,那么曹操看到的绝不是“秋风萧瑟”的景象,而是“北风排徊”,“繁霜霖霖”的“冬十月”了。
  
  “艳”之后使是著名的诗篇《观沧海》,开头便是“东临竭石”,“东临”这个方位词的意思非常明确,当时操的大本营在邺城(今河北临津)。曹操是位现实主义诗人,用词是非常准确的。到达渤海郡碣石只能是东临,而不能称为南临或北临。诗中所描写的自然景色,非常符合东汉末年现鲁北当时的状况。一个“经过至我碣石”在前,一个“东临碣石”在后,曹诗将“遗篇”的“遗址”交待的再明白不过了。
  
  组诗中两次提到“碣石”,说明碣石在古代地理位置上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在古诗文中引用“碣石”的并非曹操一人。自《尚书·禹贡》 “冀州……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首载碣石后,“碣石”作为标识山,出现在许多诗词和文章中。如唐朝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 中“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将“碣石”、“潇湘”喻为地北天南。在司马迁《货殖列传序》中“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将“龙门”“碣石”喻为西、东。在《史记·苏秦列传》中“南有碣石、雁门之饶。”直接将碣石标在燕国南端。又如战国时期一篇著名文章,传宋玉所作,题曰《宋玉对楚王问》。文中,宋玉自比鸟中之凤,鱼中之鲲,曰:“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髻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其大意为,鲲鱼早上从黄河上游出发,到黄河入海处碣石山,还能见太阳,凉晒一下鱼脊,再返回今河南商丘孟诸大湖中宿营。小小的鲵鳅怎能与之相比呢?宋玉的回答,夸张、浪漫不提,但就涉及到碣石又悟出以下道理,一是碣石山作为标识山,历史上名气很大,被许多文人所引用;二是碣石山就在古黄河入海口,今山东无棣马谷山的位置,并非它处。
  
  这么多名人提碣石、用竭石,不仅仅因为它作为海畔山、导航之标识,而且还在于碣石附近发生的许多故事,赋予了禹贡碣石山以神秘的色彩。
  
  在古代,东方沧海被赋予仙人出没的地方,曹操就有“东到海,与天连。神仙之道,出窈入冥……”之句(《气出唱》)。碣石山则是秦始皇入海求仙的活动中心之一,在其西侧几十公里,有两处古迹,一名“千童城”;一名“丱兮城”,均是秦始皇派徐福东渡求仙的发航地之一。《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31年香港商务印书馆)载:“千童城在山东无棣县西南境。《寰宇记》秦始皇遣徐福将童男童女千人入海求不死之药,筑此城以居之。”关于“丱兮城”,“丱兮”一词大概典出《诗经·齐风》“总角丱兮”,“总角”是古代儿童的代称,“丱”字象形,如儿童将头发在两鬓角扎成发髻之状。《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丱兮城,在直隶盐山县东北,相传秦始皇遣徐福发童男女千人,入海求仙,筑城侨居童男女,故名。”《盐山县志》云:“高城县东北岭,旧有丱兮城”。秦始皇在九河入海处,导航标识碣石附近,连筑两座城,作为方士训练童男童女的场所。在沿海一带筑“秦台”若干,以便登高远望,企盼“长生不老”之药。并于“后三年(前215年)游碣石,考入海方士。”(《汉书·郊祀志》)据当地传说,当时从全国各地选拔而来的健康漂亮的男女青少年,何止千人。有的在多日单调枯燥的训练过程中,耐不住寂寞;有的惧怕风高浪涌、前途未卜等等,纷纷结队逃跑,流入人间。这个传说,其准确性有待考察,但是徐福东渡遗迹仍在;这方的姑娘、小伙自古以来长得特别漂亮确是实事。难怪曹丕在《钓竿行》中云:“东越河济水,遥望大海涯”,吟诵情诗呢。连鲁连仲这样的大才,也封地不要,千金不受,而“东蹈沦海”(《煌煌京洛行》)享受田园之乐去了。
  
  当然,作为身处战乱、“志在千里”的曹操,他是无暇顾及“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的。(《美女篇》曹植)建安十一年,虽北方四州已归属曹,但“三郡乌丸承天下大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十余万户”(《三国志·武帝纪》)东方又有海贼管承作乱。“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歼,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嵩里行》)曹孟德多么想“云行雨步”,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因此说,踌躇满志的曹操,在秋高气爽的建安十一年八月,自并州东略边境,渡过黄河,挺进渤海,杀强盗、驱海贼,势如破竹。途经厌次县城,挥笔写下了“太和元气”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到达渤海郡之碣石,在自己的地盘,站在秦皇汉武曾登临过的碣石山上,面对即将统一的大好河山,感慨万千,于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带着胜利的喜悦和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雄心壮志,喷薄而出。叱咤风云,气势恢宏的盖世之作--《观沧海》由此而来。



作者:郭云鹰 (中共山东无棣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该文说曹操的碣石在山东境内的无棣,言之凿凿,引经据典,不由得人不信,可是您再看看该文作者就会明白一二)



文章二:


辽河行:专家证实,东临碣石在辽宁绥中  


 www.chinaneast.gov.cn  2004年11月04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沈阳10月24日电(记者马义、丁铭)魏武帝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名句已脍炙人口。然而,多年来,关于“东临碣石”到底在哪里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史学家。记者这次到辽河流域采访时获悉:“碣石”就在辽宁省绥中县。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记者来到了坐落在渤海辽东湾与山海关、秦皇岛毗连的绥中县万家乡墙子里村,只见一座规模巨大的秦代行宫遗址已从滩平沙软的海岸边初现雄姿。遗址正对面距海岸线40米处有一组暴露出海面的自然礁石,其中一块类似人形的黑褐色巨大礁石,赫然直立在海中,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姜女坟”,也就是专家新近考证的“碣石”。

    这座大型秦汉宫殿遗址群是1982年春天发现的。当年4月,锦州市文物普查队在“姜女坟”对面的海岸发现了石碑地、黑山头、瓦子地、大金丝屯等古建筑遗址,以后又调查了(金旁加止)锚湾和周家南山遗址。1983年12月,辽宁省文物部门组织专人复查,确认石碑地等遗址为秦汉时期的高台建筑群址。

    专家们认为,在14平方公里的沿海区域内,有如此密集的秦汉遗址及海边建筑群,显然有着特殊的意义。“姜女坟”在山海关附近几百里的海域内,好似一个特立的海上标志,十分引人注目,它的地理环境,外观形状等都与史籍所记碣石十分近似。因此有关专家推断,它就是秦皇汉武时期的碣石;石碑地遗址是秦始皇当年东巡时的行宫;黑山头建筑遗址即是汉代帝王的“观海行宫”和“望海台”,也就是《新唐书·太原本纪》中提到的“汉武台”。

    乘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记者站在遗址上观赏海滨风光,但见沧海茫茫,波澜不惊,一碧万顷,“碣石”近在眼前。脚下这片土地,就是在中国历史上,秦皇、汉武、魏武等帝王经常东巡、登临观海的著名地方。据历史记载,秦始皇是最早登碣石观沧海的皇帝,之后汉武帝于公元前110年到达碣石。魏武帝曹操在公元207年征伐乌桓的回军途中登临碣石观海,写下了壮丽诗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又过了400多年,到了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亲率精兵出征辽东时,来回都曾仿效秦皇、汉武,找个目标当作碣石,“临观沧海”,并留诗句。

    专家们认为,帝王东巡碣石、登临观海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为了表达巩固疆土的决心,并扩大政治影响。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生前曾有过择地作“东门(国门)”的设想,而绥中一带发现的行宫建筑群从自然景观到宫殿布局,确实符合东门即国门的设想,是秦统一大帝国的象征。



(又一个“专家”,孰是孰非难以定论,让人云山雾罩。可河北人又说话了。)





文章三:
1954年夏天,第一次到距昌黎县城较近的北戴河海滨避暑的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抚今追昔,吟出一阕《浪淘沙·北戴河》。其中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一句,指的是谥号"魏武帝"的曹操在1740多年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留下千古绝唱《碣石篇》的"往事"。

  继秦皇、汉武之后,又一个在碣石山留下旅迹游踪的有作为的帝王级人物,是毛泽东盛赞的"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的曹操。

  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在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辖制中央大权后,迎汉献帝移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开始用其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官渡之战大破世族军阀袁绍之后,逐渐统一中国北方。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来被封为魏王的曹操,是在遭受赤壁之战惨败的前一年,即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

  在这一年的夏五月,曹操为了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北方,亲率大军赴辽西远征乌桓。当时正值溽夏,碣石山一带阴雨连绵,秦皇、汉武使用过的驰道泞滞不通,曹操不得不领兵上徐无山,出卢龙塞(今喜峰口),取道一条毁坏断绝将近200年的盘山路,经白檀(今河北省宽城县)、平冈(今河北省平泉县〕,直扑乌桓首领蹋顿的大本营,从而一举在辽西的白狼山一带击溃了乌桓的骑兵。

  曹操由歼灭乌桓主力的战场班师归来时,已到秋九月,沿海的道路不再难行。为此,他在归途中特意取道今昌黎一带,"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当时,"登高必赋"的曹操登上碣石山,面对"众水朝宗来眼底"的雄壮景象,放喉高歌,吟出了组诗《步出夏门行》(又名《碣石篇》)的第一章《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接着,他又吟出了《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记叙了当时碣石山一带的景象,尽情地抒发了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情怀。

  笃信"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灰土"、"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龟虽寿》句)的曹操,既没有像秦皇、汉武那样在碣石山一带海边大搞"求仙"活动,也没有像秦皇、汉武那样在碣石山为自己刻石纪功,却留下了一首气魄雄伟、想像丰富,脍炙人口、传诵至今的山水名唱,从而使碣石山以观海胜地盛传于世。这是毛泽东一再盛赞的魏武帝曹操的与众不同之处。

  曹操"东临碣石有遗篇",使得碣石山开始主要以观海胜地盛传于世,"神岳"色彩渐渐淡化。在曹操"碣石观海"之后31年,谥号"晋宣帝"的司马懿在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38年)率兵赴辽东征伐割据一方的公孙渊时,也像魏武帝一样途经了碣石山一带。

  士族出身的司马懿,多谋略,善权变,初为曹操属下的主簿,后任太子中庶子,为曹丕所信用;曹丕出任魏明帝后,他被拜任大将军,多次率军南征北战,成为魏国重臣。曹丕死后,他杀死受遗诏共同辅助曹芳继承帝位的皇族曹爽,专国政;他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继续专权,最终由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了晋朝,得追尊"宣帝"。司马懿征伐公孙渊时,《晋书·宣帝纪》记其率领大军是"经孤竹,越碣石,次于辽水"的,即经孤竹古地--卢龙,越过古老的碣石山而东行辽河之滨的(走的是曹操回师之路)。至于司马懿当时跨越碣石山区时,是否也像曹操那样登上碣石绝顶壮观沧海、引亢高歌,史书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很可能仅仅是"越"而已。历经两晋十六国,到南北朝时,又出现了两个在碣石山留下旅迹游踪的帝王,其中第一个是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濬。

  文成帝拓跋濬自幼聪达,11岁时其祖父太武帝拓跋焘被宦官杀害,次年他得登帝位执政14年。当时,魏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今昌黎属平州辽西郡。据《魏书·高宗文成帝纪》记载,北魏文成帝于太安四年(公元458年)"春正月丙午朔初设酒祭,乙卯欣幸广宁温泉宫,遂东巡平州,庚午至于辽西黄山宫游宴数日,亲对高年,劳问疾苦";"二月丙子,登碣石山,观沧海,大飨群臣于山下,班赏进爵各有差,改碣石山为乐游山,筑坛记行于海滨。""黄山宫"在今迁安市西境,也就是说,北魏文成帝一行是由迁安那一带巡游过来的,当年已经成为18岁青年的文成帝兴致勃勃地登上了碣石山主峰,像魏武帝曹操一样俯瞰沧海;可能是游玩得特别畅快,下山后不仅大宴随行的众臣,进行奖赏,而且乘兴改碣石山为"乐游山",令人筑坛记行于这美丽、壮观的渤海之滨。建立北齐的文宣帝高洋是南北朝时第二个"登碣石山,临沧海"的帝王。

  高洋是以大丞相之职控制北魏朝政,继而逼走孝武帝,另立孝敬帝,专擅东魏朝政达16年的高欢的二儿子。他继父、兄之位控制东魏朝政,在武定八年(公元550年)被进封为齐王之后,废孝静帝自立,建立北齐。他是在自立为北齐皇帝第四年时一登碣石山的。据《北齐书·文宣帝纪》记载,天保四年(公元553年)九月契丹犯塞,北齐文宣帝高洋乃于冬十月北讨契丹,亲自领兵走曹操北征乌桓之路,由平州从西道趣长堑,至白狼城。在与契丹交战时,作为一国之君的高洋"亲逾山岭,为士卒先,指麾奋击",大破契丹军阵,致使契丹大败,几乎被全部歼灭。在指挥大军与契丹作战时,高洋"露头袒膊,日夜不息,行千余里,惟食肉饮水,壮气弥厉"。歼灭进犯的契丹军队之后,高洋在冬十月的"丁未,至营州;丁巳,登碣石山,临沧海";"十一月己未","自平州遂如晋阳"。也就是说,戎马倥偬的北齐文宣帝高洋于初冬季节自辽西作战归来,也追踪魏武帝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足迹,"登碣石山,临沧海"。

  到隋、唐时,隋炀帝、唐太宗在出征高丽时,均在碣石山下留下了行踪。

  隋炀帝杨广在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亲自节度出征高丽时路经碣石山一带。当时,他发兵多达110多万,令左右各12军分为24路向平壤进发,每日发一军,前后相距40里,连营渐进,各军首尾衔接,鼓角相闻,旗旗相望,整个队伍长达960里;御营分6军最后出发,长80里。这样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从碣石山一带经过,留下的仅是滚滚尘烟和隋炀帝的骄横跋扈。

  时隔33年,唐太宗李世民又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春天,亲自统帅大军出临渝关,与高丽大战于辽东。他在经过碣石山一带时,吟出《春日望海》诗:

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
积流横地轴,疏派引天潢。
仙气凝三岭,和风扇八荒。
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
照岸花分彩,迷云雁断行。
怀卑运深广,持满守灵长。
有形非易测,无源讵可量。
洪涛经变野,翠岛屡出桑。
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
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图王。

  "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图王"几句,抒发的是他称雄天下的志向。

  是年秋天,唐太宗李世民由辽东班师归来,进入临渝关之后,特意登上碣石山的主峰汉武台,并令人像秦皇、汉武那样刻石纪功。

  唐太宗是最后一位在碣石山刻石纪功的皇帝,也是在碣石山留下旅迹游踪的最后一位皇帝。以后,再也没有帝王光顾碣石山,留下"遗篇"或纪功刻石了。 

(河北说得更是理直气壮!令人不容怀疑。)
------------------
老实说,鄙人没有具体到过这三个“碣石”,究竟孰是孰非恐怕不是我这一介布衣说了算的,现在这几个旅游景点都已经开放,并都挂上了“曹操东临”的招牌,这种情况就好象挨边三家“米线馆”,全都挂出“XX市第一家米线馆”,是喜是忧?还是无奈?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发表于 2005-10-16 14:3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10-16, 14:00:21发表

那么有以下可能性:
——当时曹操假装从无终回军,随后又返回了无终,并从无终向西北出徐无山,走《田畴传》的路线到了平冈;
——白檀并不在目前认为的滦平附近,而是在卢龙塞的东北方向某地;这样也可以解释《武帝纪》的路线了。白檀的位置,见中国历史地图集。
——曹操根本就没有走目前公认的出卢龙塞(喜峰口)路线,而是走的北京——古北口——滦平——平冈,绕道迂回路线。
注:平冈——汉书记载为平刚,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也作平刚。位于今辽宁凌源市附近。

燕公分析的有道理,我也对从五月到七月间曹操的动向提出了疑问,经你这么一说觉得有道理,曹操很可能事先做了“佯动”,而后才出卢龙塞。
白檀的位置应该在喜峰口西北一带,因为从喜峰口北出直接可以到承德。(我文章中写的是滦河,不是滦平)
至于出古北口好象证据不足,并没有曹操从北平直接出“滦平”的迹象。如果出古就不能解释“卢龙塞”这个概念了。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发表于 2005-10-23 08:3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燕公实地考察了!太好了。
平刚的位置看来应该是凌源市,根据燕公的考察就可以解释那五百里山路确实难走,同时可以证明曹操确实是将步兵放在后面,率骑兵前往柳城的。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偶然与必然是同时存在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如人预料的完全一样,只是看人们能不能应付其中的变化,所以说郭嘉理论虽然成立,但没有曹军的善战和曹操军事才能,其理论就成了空中楼阁。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17 11:5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497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