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赤壁之战曹军患何病—兼驳烧船自退说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烧船自走不是说在乌林那一把火,而是在巴丘的曹操主动烧船。
《三国志·郭嘉传》记载:太祖征荆州还,於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通典》记载:“洞庭湖中三江口有曹由州,曹公兵败之处。”
《括地志》记载:“巴丘湖中有曹由州,曹公为孙权所败烧船处。”

可见曹操确实是烧船自走,但这是迫不得已,为什么要烧船?乌林的主力决战已经失败,吴军的三万水上锐卒紧追不舍,不烧残余的船只只能给对手当战利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我在《赤壁之战》一文已经分析曹操的败退路线,老兄可以看看(在本版精华区),曹操是从乌林陆路走云梦大泽,到巴丘,再到南郡。其水军则是直接赶奔巴丘。汇合后烧船再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曹操败退经过云梦大泽参看《汉末英雄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QUOTE:
原帖由 黑白鲸 于 2006-9-19 11:42 发表
老兄:心中有维护自我的念头,看别人才是和自己对立的(当然,大家都是这样)。我没有过说曹操不经过云梦大泽,我怀疑的是“经云梦至巴丘”的说法。因为云梦大泽很大,曹公败兵路线肯定在云梦大泽之中。《汉末英雄 ...

确实是推测,历史记载并不完备,后人也只能从只言片语或各个方面的综合来推测,未必与真实历史符合,但从逻辑上讲应该是最合理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话不能这么说呀廖兄,不是有句话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么?搂主求证虽然有些简略,但也是一家之言,更何况在讨论中也能求证,你有什么补充可以与楼主讨论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曹操的目标是刘备,所以《武帝纪》中记载与”备战“。
实际上是诸葛亮出使东吴,结盟后的孙、刘联军与曹操战。
究竟曹操是败给谁,看全《三国志》的人自然会明白,《三国志》各传互为补充,互为辅正,如果钻牛角尖单片面的看《武帝纪》不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先主传〉
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周瑜传〉
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山阳公载记〉

赤壁战前曹操的目标还是刘备。
"今治水军八十万,与将军会猎于江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今治水军八十万,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哪里看出将孙权列为目标了?
刘备当阳败后不当一校之众指望他是主力吗?
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诸葛亮传〉

[ 本帖最后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9-21 12:1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乡震失色。 ”
那是孙权对曹操军事实力的态度,并不代表曹操将矛头指向孙权。
有两万人那是诸葛亮说得,曹操还说他有八十多万水军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因为孙权根本就没指望刘备出多大的力,他指望的是周瑜,想的是自己的霸业。
刘备有两万人我看不合理,退一步说,即使他有两万人,与东吴的三万水上精锐比他也不是主力。
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虽深愧异瑜,而心未许之能必破北军也,故差池在后,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肯瑜,盖为进退之计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孙权并不笨,孙权明白自己为什么与曹操作战。

刘备也并不强,他知道自己在同盟中是什么地位。
孙盛曰:刘备雄才,处必亡之地,告急於吴,而获奔助
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诸葛亮传〉

周瑜功劳并不小。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

刘备在赤壁的作用并不是主力。
赤壁之战东吴各大将传记均见,记载详尽,而刘备方只有先主传提及,谁主谁次一目了然。

所谓〈武帝纪〉“与备战”已经论述,不过是目标决定的。
单钻此牛角尖,多为对〈三国志〉一知半解的想当然,或为不明所以的“新发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怎么绕了呀?
赤壁战前的水战是吴军打败了曹军,迫使曹操连船,一功。
黄盖诈降,二功。
黄盖烧船,三功。
追击曹操,四功。
至于刘军,除了见他在战后跟着追一追,没见他们有什么突出表现。即使在追时没见他们有什么值得记载的东西。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至于说陈寿笔下刘备是主力,还是因为对〈三国志〉没看全呀。
你不妨看看吴国传记对赤壁之战的记载,再对比一下另外的记载,就很明白了,我就不一一引用了,太多。
至于那个与“备战”,不是说了么,是曹操进攻的主要目标是刘备,所以把他作为记载的对象,并不是说他就是主要功劳。

[ 本帖最后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9-21 13:0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QUOTE:
原帖由 强权就是公理 于 2006-9-21 13:28 发表

这四功也没见着给阿瞒造成多大损失,阿瞒的高级人士一个不少。主力在大江上被火烧,还能保持高级人士没有损伤,三国志里好象还没出现过。
说你绕过去了,就是说你的目标说不能服人,赤壁之战前,孙权手下有大批 ...

那么刘备更不能给曹操造成什么损失。
我没打算说服谁,自己明白就可以了。孙权为什么要抗曹,为他自己。大臣要投降也是为自己。因为孙权要成霸业,必须面对曹操,只是早晚的问题,所以他才周瑜支援刘备干他一票,结果干成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6-9-21 13:05 发表


周瑜,刘备都应了黄盖诈降计烧曹操战船。刘备同样也参与了追击曹操。不能就这么给抹了去吧。夺南郡是周瑜干的,不过那已经是赤壁战后的事了。

黄盖是归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问题是这就是该战的最大功劳,还有比这个更大的功劳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QUOTE:
原帖由 强权就是公理 于 2006-9-21 13:40 发表

阿瞒受到重大损失是一定的,否则不会三国鼎立,那么东吴没有给阿瞒造成重大损失,那除了刘备方还有谁?

因为刘备没有造成,所以一定是东吴。
(这么无聊,又绕回来了,呵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QUOTE:
原帖由 强权就是公理 于 2006-9-21 13:42 发表

为什么说刘备没造成?武帝纪说了,与备战,不利。

完了,看来你是看不懂我说的话,我解释半天你还是认这个死理,看来我是白废吐沫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呵呵,原来是这样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QUOTE:
原帖由 强权就是公理 于 2006-9-21 13:47 发表

当然了,如果你的道理占得住脚,咱们也不用争这么长时间了。

是呀,是呀,浪费网络资源,降低水平,实在是无聊的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sukerwl
你也不用废劲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QUOTE:
原帖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9-22 10:02 发表
会猎不是决战,甚至连战书都不是。

字面上还是好意,是曹操约孙权一起打猎呢,要猎刘备这猎物。

拿巨大数字吓孙权,是想逼孙权合作灭刘的意思。

字面是这样解。

至于这信语气强横,全无合作诚意,其结 ...

对呀,所以说曹操的目标就是刘备,曹操南征的目的就是消灭刘表和刘备。
所以说《武帝纪》记载“与备战”,实际不是这么简单,要参阅《三国志·吴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楼上兄弟,我想我是没这个能力给你解释明白了。
这楼已经够高了,我就不增砖添瓦了,呵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廖兄,估计你也很难给那位兄弟解释明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耿耿倒是没有。
其实那不是论,是说,没事干闲说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因为这个问题(谁在赤壁的功劳大),根本不用论。
其实你也不是省油灯,也不怪人家缠人。

[ 本帖最后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9-22 11:3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你们继续,我走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呵呵,文言文中根本就没有什么“会猎就是决战“的说法。
按正规文言文,会猎就是打猎,所谓决战也只能是说在这种特定的语境下的意思。
我和廖化将军是在分析曹操的主要对手和当时形式,和基本文言知识没有关系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既是委婉的说法,那就是说其文言文中本身的意思是打猎,只是在这个特定环境下才有决战的意思,我没说错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白话《资治通鉴》在哪有,看看无妨呀,只是市面上的白话本翻译往往不正确。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3 17:2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29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