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汉武帝值得歌颂吗?
性别:男-离线 誓扫匈奴不顾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48
编号 39192
注册 2005-5-18
来自 重庆


发表于 2005-11-30 19: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yanhy于2005-11-30, 7:04:49发表
但汉武穷尽国力,也没真正降服匈奴。君不见百年后匈奴拥立卢芳意图中原,若非中原有英明之光武方挫其谋。更别说四百年后匈奴南下征服华北了。可以说远未起到一劳永逸的效果。还是不如天可汗啊!

五胡乱华是光武的一大战略失误。
汉武帝的对匈奴的反击战略是应该肯定的,漠北大战及以前的数次出击的成果也应该得到肯定,只是后来李广利的几次出击才是有些过头了,得不偿失。
我个人觉得汉武比太宗更伟大一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誓扫匈奴不顾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48
编号 39192
注册 2005-5-18
来自 重庆


发表于 2005-12-1 15: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yanhy于2005-12-01, 12:09:17发表

QUOTE:
原帖由誓扫匈奴不顾身于2005-11-30, 19:21:27发表
五胡乱华是光武的一大战略失误。
汉武帝的对匈奴的反击战略是应该肯定的,漠北大战及以前的数次出击的成果也应该得到肯定,只是后来李广利的几次出击才是有些过头了,得不偿失。
我个人觉得汉武比太宗更伟大一些。

五胡乱华怎么也怪到光武身上了,是曹魏,晋武的问题。当然也不是汉武的问题,我提这个的意思是说,汉武耗如此大力气也没彻底击垮匈奴,后患无穷,非唐宗可比!其实跟隋文的差不多罢了!

光武的失误可以参考《剑桥秦汉史》173页到174页,本来汉朝政府有机会与南匈奴一道击败北匈奴,从而使南匈奴等胡人回到他们原来的住地,从而遏制北地汉胡杂居且胡人势力不断壮大的趋势。后来的五胡乱华固然有晋武帝的罢武备和后继者惠帝的无能有很大关系,但如果没有胡人势力的南侵的话,顶多也是造成内部的改朝换代,而不会造成异族对中原汉族政权的颠覆。
汉武帝虽然没有彻底地解决匈奴问题,但他死后匈奴却再也难以对中原汉族政权形成严重的威胁了,即使在王莽篡汉及后来的政权更迭过程中,匈奴也再未对中原王朝形成严重的威胁,你的后患无穷不知从何说起。况且汉武的功劳不仅在北击匈奴上,西服西域,东平朝鲜和百越,南伏西南诸蛮,极大地扩大了汉民族的生存空间,并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扩张的土地绝大部分都被后世所守住,成为现代中国的固有领土。反观太宗时期的扩张政策,不仅东征高丽未果,向西面和北面扩张的很多领土也仅维持了不到二三十年,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其实很多土地是在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得到的)的大部分领土到后来都并未得到巩固成为现在中国的固有领土,这些扩张的领土最后只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昙花一现,也就是等于做了无用功。或许会说太宗皇帝在内政方面比武帝要更得民心,其实这只是两者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罢了,武帝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封建社会前期的顶峰,再圣明的君也不可把经济社会搞得比文景之冶时期更好(恰恰更容易犯宋王朝的错误),而太宗皇帝则处于经济社会的恢复发展阶段,也导致了他必然会在内政上会有更多的做为。其实这就是一个挣钱与花钱的问题。挣了钱就必然要花钱,不然挣得再多也是无用,而花钱就要花得有效率。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武帝算是一个英明的花钱者。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2 17:3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89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