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面好象说过了?
三国志虽然有记载"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但是三郡叛乱响应还有个大军压境后守将畏敌的因素,并不是指曹魏各城郡要塞的守军在诸葛亮北伐军越过国境线之前就毫不知情,而且曹魏朝廷对边区太守的掌控度或者叫凝聚力当然远远不及首都洛阳周边的大都市以及要塞潼关.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诸葛亮北伐先得屯兵汉中,这一敌情,曹魏有没有可能察觉不到呢?答案是否定的,资治通鉴记载"(诸葛亮)屯于沔北阳平石马.......帝(魏明帝)闻诸葛亮在汉中,欲大发兵就攻之,以问散骑常侍孙资",既然知道了这一敌情,长安与潼关还会不会如和平时期一般防备低下到以魏延小股部队偷袭就能一鼓而下的地步呢?悬乎得很.曹魏已经知道了诸葛亮在汉中,长安附近的侦察力量肯定是要加强,魏延在兵临城下之前不被发现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
道路问题
邓艾所走道路,更加艰险,而子午谷是没有如此艰难的。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子午谷有记载曾经有大批的关中百姓由此逃难到汉中
你也说了,子午谷不比阴平绝地,可以说人人皆知有这么条路可以从汉中直到长安.那么曹魏对子午谷要道会不会不加预防和侦察呢?而且兵行子午谷即使不被曹魏侦察部队发现,也有被百姓发现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