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子午谷之计”与”偷渡阴平”之计的不同
性别:男-离线 楼桑野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2
功绩 16
帖子 604
编号 38945
注册 2005-5-15


发表于 2005-7-6 12: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道路问题.道路艰险,只有更不易被发现.
局势问题.诸葛亮到汉中,曹魏已经知道并着手准备了.而且蜀汉如果不是后期政治腐败,布防不严,邓艾未必能成功.邓艾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大胆出击.
另外,蜀汉地势不比曹魏广袤.而艰险则过之.因此曹魏腹地只有比蜀汉更为戒备,一则兵员多于蜀汉,易于全面布防,二则没有多少天险依仗,只有更加小心.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楼桑野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2
功绩 16
帖子 604
编号 38945
注册 2005-5-15


发表于 2005-7-6 12: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前面好象说过了?
三国志虽然有记载"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但是三郡叛乱响应还有个大军压境后守将畏敌的因素,并不是指曹魏各城郡要塞的守军在诸葛亮北伐军越过国境线之前就毫不知情,而且曹魏朝廷对边区太守的掌控度或者叫凝聚力当然远远不及首都洛阳周边的大都市以及要塞潼关.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诸葛亮北伐先得屯兵汉中,这一敌情,曹魏有没有可能察觉不到呢?答案是否定的,资治通鉴记载"(诸葛亮)屯于沔北阳平石马.......帝(魏明帝)闻诸葛亮在汉中,欲大发兵就攻之,以问散骑常侍孙资",既然知道了这一敌情,长安与潼关还会不会如和平时期一般防备低下到以魏延小股部队偷袭就能一鼓而下的地步呢?悬乎得很.曹魏已经知道了诸葛亮在汉中,长安附近的侦察力量肯定是要加强,魏延在兵临城下之前不被发现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



道路问题
邓艾所走道路,更加艰险,而子午谷是没有如此艰难的。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子午谷有记载曾经有大批的关中百姓由此逃难到汉中

你也说了,子午谷不比阴平绝地,可以说人人皆知有这么条路可以从汉中直到长安.那么曹魏对子午谷要道会不会不加预防和侦察呢?而且兵行子午谷即使不被曹魏侦察部队发现,也有被百姓发现的可能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楼桑野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2
功绩 16
帖子 604
编号 38945
注册 2005-5-15


发表于 2005-7-6 12: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略无预备的程度是指全国兵力毫无调整,甚至连侦察兵也不派的证据有吗?

“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更多的是指宏观角度所谓的曹魏朝野心理上的恐惧,就整个曹魏来说对诸葛亮北伐没有心理准备。诸葛亮兵屯汉中都知道了,曹魏会略无预备到没有丝毫战略布防吗?
而且这段记载是魏略上的,与资治通鉴记载的"(诸葛亮)屯于沔北阳平石马.......帝(魏明帝)闻诸葛亮在汉中,欲大发兵就攻之,以问散骑常侍孙资"相结合。可见曹魏的无备并没有到你所说的毫无兵力调整和侦察的地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楼桑野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2
功绩 16
帖子 604
编号 38945
注册 2005-5-15


发表于 2005-7-6 14: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魏延是可以悄悄封锁子午谷的。不太明白,军事上的可行性?魏延偷袭成功的要求似乎越来越高了  
知道敌国屯兵汉中,都“欲大发兵就攻之”了,还不对西线各要道加以戒备,轻易让魏延一支偏师给封锁了人人皆知的从汉中直达长安的要道子午谷。那样的曹魏也太腐败了。





资治通鉴:“(魏)帝闻诸葛亮在汉中,欲大发兵就攻之,以问散骑常侍孙资,资曰:“昔武皇帝征南郑,取张鲁,阳平之役,危而后济,又自往拔出夏侯渊军,数言‘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险,喜出渊军之辞也。又,武皇帝圣于用兵,察蜀贼栖于山岩,视吴虏窜于江湖,皆桡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今若进军就南郑讨亮,道既险阻,计用精兵及转运、镇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贼,凡用十五六万人,必当复更有所发兴。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陛下所宜深虑。夫守战之力,力役参倍。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摄强寇,镇静疆场,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敝。”帝乃止“
诸葛亮兵在汉未出时,曹魏是没有主动进攻,但是布防还是有的。安得西线一点准备没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楼桑野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2
功绩 16
帖子 604
编号 38945
注册 2005-5-15


发表于 2005-7-6 15: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子午谷内清除没有警惕性和军事素养的百姓还行,清除探子?探子不会这么容易被彼此发现的。而且在清除的时候有探子漏网的可能性也很大。川中岛之战长尾景虎夜下妻女山依靠的是夜色和大雾掩护。魏延计划可行依赖的却是长安守将不战而逃。实在是悬乎。

“闻诸葛亮在汉中,欲大发兵就攻之。”如果曹魏听说诸葛亮在汉中认为他只是加强防御,为什么反倒平时没有进攻的念头,偏偏选在彼方一旦加强防御才想去进攻。是不是有点逻辑上说不通?




因为确实看不见什么大将在这边,只有个驸马爷。就能证明西线没有加强防御了啊?驸马爷在我们看来是个庸才,在曹魏皇帝看来可不是,“文帝少与楙亲,及即位,以为安西将军、持节,承夏侯渊处都督关中”,可见这个位置及人选在魏帝看来还是很重要的,直到后来明帝西征,有人说了驸马爷坏话,皇帝这才意识到其不适合这个位置,把他召还为尚书。可见曹魏对西线不能说是没加以重视、没有加强西线防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楼桑野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2
功绩 16
帖子 604
编号 38945
注册 2005-5-15


发表于 2005-7-6 20: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魏略评价他是“性无武略,而好治生”,那是后来修史总结性的评价,未必就是委任之前就有这个评价了。后来明帝西征时有人谏其不胜任,皇帝才把他召还尚书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17 11: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54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