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简繁字体之愚见
性别:男-离线 Phi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32
帖子 1196
编号 38683
注册 2005-5-9


发表于 2006-1-2 15: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个人的感觉来说,由简入繁比较容易,由简入繁就不方便了。我的经历是这样的:

我自小接受的,就是简化字教育,期间还经历过第二套简化字的推行和废止,却从来没有接受过繁体字的教育,繁体字较多的还是在《新华字典》和《古汉语词典》上看到过一些。大学期间,看的港台录像也不多,现在也不大多。大学毕业后,我加入的第一家公司,就是一家沪台合资公司,总部在台南,大部分和总部的往来管理和技术资料,都是繁体字,但是我看起来却一点问题都没有,除了偶尔会将“曾”和“会”的繁体搞错。

而我当时的老板,是台湾来的,自小接受繁体字教育,后来在美国留学工作十年左右,再来大陆,他和他的台湾同事朋友看起大陆的简体字来,就如同读天书,以至于后来不得不带一本台湾出的“简繁体字对照表”(大概是这个名字)来。

所以,我基本同意轮回的看法,简体字作为基础教育用字,繁体字,作为专业用字或者文化工作者的必修课,这好比你读中医必考古文阅读一般。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hi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32
帖子 1196
编号 38683
注册 2005-5-9


发表于 2006-1-2 15: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个“据说”基本上是传言性质的,因为现在“统一”都还没有准呢,何来“统一后”如何如何的?估计kingtuo是看了网友的一些文章中的提法呢。还有“据说”要商量国旗,国号,国都等的说法呢,相比之下,我觉得这些“据说”的可能性更高一些。至于字体,最开始,绝对会是“一国两体”。

kingtuo能否说一下自己的教育背景?要知道,文字教育还是需要一些专业方面的经历和知识的,我倒不是说你没有这些就不能讨论。

就我经历的教育来说,我认为大陆的中文教育,还是很得体的。至少我尽管在大学四年没有读过语文,也照样出来能读写听不成大问题。至于字还是词语偏重,我个人认为偏重于词语没有问题。首先,词语的信息量大;其次,词语的实用性强;最后,通过词语来学习单字更直观易懂,因为很多汉字单字的独义已经不是很明显,但是连成词语就容易懂,比如“莞尔”。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hi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32
帖子 1196
编号 38683
注册 2005-5-9


发表于 2006-1-2 19: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哦,那就是张老师的设想,不见得是国家的主张。

至于从你妹妹的听写得出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影响,我觉得“以偏概全”这四个字来评论不算为过吧?比如你从我这个语文教育只进行到高三的人这里看得出中国语文教育的失败么?或者这里其他的朋友能让你看到这种表现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hi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32
帖子 1196
编号 38683
注册 2005-5-9


发表于 2006-1-3 15: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勿随流水于2006-01-02, 20:45:48发表
我觉得phil同志太乐观了。我在上高中。我觉得如果没有一个好老师高中的语文教学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正常教学内容里字词只作为硬性默写,我的意思是根本就没有讲字词这道程序,所有字词练习都是课后完成的。至于为什么这么写,如果老师也不清楚或不愿意讲,那么即使想知道的同学也未必能得到答案。至于文字的演变过程那就完全不是高中生能涉及到的了,大多数老师看起来也知之甚少。
我帮老师判过一些语文字词卷子,别说学生,就是老师出的题都常常错误百出,前后矛盾。好在我校(市重点)还有很多学识渊博的老师,会传授一些从根源上掌握字词的方法和知识,但这些考试都不会涉及,考试只要能记下来就可以了。所以现在我们复习字词都是狗熊掰棒子,考试之后立马忘光。
从身边来看,非语文科目的老师每节课都能让同学挑出不少错字和口误,电视上写错字念错字的情况也比几年前严重多了。高中教育不涉及文字学知识损失真的很大,学生写作都围着什么“文化”“构建”“姿态”“底蕴”等等余秋雨式的流行词打转,能让人受益匪浅的词汇、日常生活不常用的一些成语要么不再作要求,要么只要求读音,总之日益被忽视了。至于这些词语为什么那么写对考试来说没什么意义,自然不会有多少人过问。

我记得有一次去初二搞调查,我提到“恃才傲物”这个词,他们(是年级最好的班)让我重复了好几遍都不明白,看来根本就没听说过。真的很令人悲哀。

我不否认教师的水平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果,但是,我要说的是,我高中的语文老师虽然是很好的老师,却也没有讲过什么字词方面的,他注重的,是文章上的功力。我在文字方面的皮毛知识,全都是后来在大学和工作后自己看书或者看网上的文章得来的。
--所以,高尔基的《我的大学》得有空看看啊。

学校的主要功效,从理论上来说,是教会你基础知识,然后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之上,开始深入或者专业的研究。从实际角度来说,是帮助你顺利通过现阶段的学习过程,进入下一个环节。所以,学校的教学,是有“趋向性”的,不可能指望学校教会你所有的。

比如我们小时候,分数这个概念是在小学三年级就教了,但是在我大学三年级的时候(12年后了),就将这个内容放到小学五年级的课本中去了,依据是生活中分数的出现频率不高,大多数此类概念都使用小数来表示,比如商店的标价,仪表的读书,所以,先教小数容易让学生更容易,更直观地掌握内在概念。

不过,其实这些都扯远了。我们这里讨论的是简繁体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影响。从这点来说,如果使用繁体字的台湾的学校老师水平不高,我也不相信他们就能通过学习繁体字掌握到什么更全面的知识,这根本是两码事,你说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hi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32
帖子 1196
编号 38683
注册 2005-5-9


发表于 2006-1-8 16: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谁知道中国在秦代以前几千年用的字,是怎么被秦代“粗暴”地统一掉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hi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32
帖子 1196
编号 38683
注册 2005-5-9


发表于 2006-1-8 16: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不统一有不统一的道理,当年不统一,中国文化不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么?结果秦始皇一统一,看看怎样了?用“粗暴”不过分吧?嗬嗬。

说毛干的,这个未免有点冤枉,我记得毛后来的书法作品,都是用繁体字啊。他推令简体字,自己继续写繁体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hi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32
帖子 1196
编号 38683
注册 2005-5-9


发表于 2006-1-8 17: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村夫于2006-01-08, 16:56:59发表
这个理應與字体不相關。

哦,那么还是说,字体的异同,其实和文化发展关系不是很直接的,是吧?用的什么字体,文化该怎么走,还是怎么走。就好比我们现在看古文,如果只是要知道大概意思,用简体字也没什么问题。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2 14: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28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