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试述隋文帝和宋太祖的比较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试述隋文帝和宋太祖的比较
fzzywb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
编号
383229
注册
2010-6-22
#1
发表于 2010-6-22 00: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4 栾青 的帖子
四楼的“阁下应该仔细看一下历史,柴荣的所有直系子孙都在北宋死得不明不白,没有一个活过20岁的,最后柴荣实际上已经绝后了,真相是什么不言而喻。”。
我想四楼的真应该仔细看一下历史。
陈桥兵变后,柴荣有三子,一子为柴宗训;一子为柴熙谨,被潘美抱养,更名为潘惟正(一说潘惟吉);一子为柴熙诲,被卢琰抱养,更明为卢璇。当中,柴宗训和柴熙谨死时皆有后代,柴熙诲是善终。四楼的骂“柴荣的所有直系子孙都在北宋死得不明不白”,让百度柴荣吧里的柴氏子孙看到岂不跳出来骂你?
恭帝柴宗训后裔:政和八年,徽宗诏曰:“昔我艺祖受禅于周,嘉佑中择柴氏旁支一名封崇义公。议者谓不当封周。然禅国者周,而三恪之封不及,礼盖未尽。除崇义公依旧外,择柴氏最长见在者以其祖父为周恭帝后,以其孙世世为宣义郎,监周陵庙,与知县请给,以示继绝之仁,为国二恪,永为定制。”
绍兴五年,诏周世宗玄孙柴叔夏为右承奉郎,袭封崇义公,奉周后。二十六年,叔夏升知州资序,别与差遣。以子国器袭封,令居衢州。朝廷有大礼,则入侍祠如故事。其柴大有、柴安宅亦各补官。
淳佑九年,又以世宗八世孙柴彦颖特补承务郎,袭封崇义公。周恭帝柴宗训后裔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苏等地。
2,周世宗五子柴宗让后裔:柴揆和柴柔为三班奉职。周世宗五子柴宗让后裔世居河北省沧州柴家庄义国公府,小旋风柴进为周世宗的六世孙,柴皇城世居山东省高唐柴家庄柴府。柴宗让后裔现在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焦作,河北省沧州,山西省临汾,山东省聊城等中原一代。
3,周世宗六子柴熙谨后裔:柴熙谨改姓潘,名潘维正(又名潘维道),世居湖南怀化,有5万多人。
4,周世宗六子柴熙诲后裔:越国公卢琰后裔有九支。"九支卢"即卢琰的九个子女蕃衍出的九个支派,《大山卢氏宗谱》载:"……(卢公)娶行军都大元帅赵光之女,封越国夫人,生八男一女,讳锦,招柴世宗之子讳炯。后改名曰璇,隐柴为卢,列作九支,号曰榛、栗、择、松、竹、梅、桐、梓、杞……"卢琰为了"存柴室一线之绪",不仅挟孤以逃,而且将自己的女儿卢锦许配给蕲王柴熙诲(即卢璇),正式排为第三子,与其他八子并立,然后,分支蕃衍。为了永远记住自己的祖地,卢公载下了一棵榧树,九子又分别在大山下村口种植了一棵枫树。自此,一棵榧树和九棵枫树历经千余年的风霜雪雨,郁郁滴翠。柴熙诲后裔世居浙江温州,衢州。
5,周世宗五女柴金花公主后裔:柴金花公主,史称柴郡主,为扬六郎的妻子。为扬家将后裔的老祖母。
6,周世宗长女柴银花公主后裔:柴银花公主为浙江东阳人驸马督尉孙维温的妻子。
7,周世宗次女柴黎花公主后裔:柴黎花公主为福建人驸马督尉黄昊的妻子,世居福建泉州。
8,周世宗三女柴花公主:柴花公主为圣母,在山西省阳泉盂县水神山上有柴花公主的圣母庙。
9,周世宗四女柴桂花公主:后周显德年间,早逝。
10,周世宗柴荣皇帝的前三子曰谊、曰诚、曰讠咸 及其孙子皆先被后汉诛,无后。
周世宗柴荣之后:
1, 周恭帝柴宗训后裔:政和八年,徽宗诏曰:“昔我艺祖受禅于周,嘉佑中择柴氏旁支一名封崇义公。议者谓不当封周。然禅国者周,而三恪之封不及,礼盖未尽。除崇义公依旧外,择柴氏最长见在者以其祖父为周恭帝后,以其孙世世为宣义郎,监周陵庙,与知县请给,以示继绝之仁,为国二恪,永为定制。”
绍兴五年,诏周世宗玄孙柴叔夏为右承奉郎,袭封崇义公,奉周后。二十六年,叔夏升知州资序,别与差遣。以子国器袭封,令居衢州。朝廷有大礼,则入侍祠如故事。其柴大有、柴安宅亦各补官。
淳佑九年,又以世宗八世孙柴彦颖特补承务郎,袭封崇义公。周恭帝柴宗训后裔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苏等地。
衢县柴姓(周恭帝后裔):
全县约4000余人,主要分布在航埠、华墅、横路、岭头等地。衢县柴氏主要为五代周恭帝后裔。其渊源大致如下:
崇义柴氏 始祖柴叔夏,封崇义公。宋统一后,叔夏收掌周世宗、周恭帝帝位版权于衢州景福院奉安,遂家于城区柴家巷、后分支大洲、全旺、廿里等地。
西乡柴氏 始祖柴宗愈,为周恭帝族弟柴禹锡次子,曾任温州刺史,北宋初随二帝版权而聚居衢州。南宋初,其裔柴帮璠分支江山长台。明永乐时,柴帮璠后裔柴好悌为海丰令,归老于衢,卒葬西乡柴家,其子德迓、德迎遂家于此。后分支柴家坊、路边等地。
鱼山柴氏 始祖柴仲师,于元至元十四年从江山长台回迁岭头鱼山,今称柴家。清光绪末分支湖南石桥头,解放后分支湖南柴潭等地。
长泽街柴氏 始祖柴思兴,于元至正六年也从江山长台回迁航埠长泽街。其裔柴进敏于明洪武三年分支华墅柴家。
现民间收藏《柴氏宗谱》三部,分别由岭头乡柴家村柴汝海、华墅乡柴家村柴德善、航埠镇长泽街村委会收藏。
2, 周世宗五子柴宗让后裔:柴揆和柴柔为三班奉职。周世宗五子柴宗让后裔世居河北省沧州柴家庄义国公府,小旋风柴进为周世宗的六世孙,柴皇城世居山东省高唐柴家庄柴府。柴宗让后裔现在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焦作,河北省沧州,山西省临汾,山东省聊城等中原一代。山东省高堂县柴府花园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为后周世宗柴荣之五世孙柴皇城私邸。府邸背城抱水,房宇巍峨;府后花园遍植名花异草,巧布奇石流泉。元末明初大文学家施耐庵曾将其写入名著《水浒全传》,梁山好汉柴进曾在此居住并结交诸路豪杰。 新建成的柴府花园为湖水环抱,如明珠璀璨,与坐落在这里的九
孔玉带桥、大石画院、三眼井、李逵井等相互辉映。游人凭栏远眺,水天一色,风景独好。
柴进,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十,是大周皇帝柴世宗的后代,人称柴大官人,
专爱结交江湖好汉。江湖上有“小旋风”美称。林冲发配沧州,路过柴进庄上,打败了洪教头。柴进家叔柴皇城,在高唐州被高廉的内弟殷天锡欺侮。柴进以为祖上有陈桥让位的功绩,宋太祖发有铁券丹书,不怕殷天锡仗势欺人。谁知殷天锡打死
了柴皇城,要霸占柴家花园,被李逵打死。柴进被高廉捉住要判死罪。宋江、吴用带梁山兵马,攻打高唐州,救出奄奄一息的柴进,送上了梁山。柴进在梁山同扑天雕李应一起掌管钱财粮物。
受招安后,柴进被封沧州都统制。戴宗辞去兖州都统制的官位,阮小七被剥夺
官位贬为平民后,柴进推说中风有病,退还官位,隐居起来,无病而终。
后周曹王柴熙让为周世宗柴荣的第五皇子,宋朝时期世居河北省沧州,其后代北宋末年又移回祖居地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柴家垣村。柴家垣村为唐初大将军霍国公柴绍封地的柴家庄园,柴家庄园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真似世外桃园。柴绍后代世居于此,形成柴村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柴家垣村,有三大墓冢,其中,最大者为柴王墓,过去曾被盗掘,据说,挖出许多文物,后来,由于山体滑坡,现已被封住。柴家垣村,有古庙三清观,偏殿供奉有周世宗柴荣。由柴家垣村,又产生多个村庄,有洪洞柴家庄,磊上村,马头村,山西省垣曲柴家庄等多个村庄。
山西省洪洞柴家庄村和马头村祠堂,藏有祖传的各个半副皇家仪仗(銮架),现村中年长者,都见过。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时,皇家仪仗(銮架)被毁。现已失传。
山西省远城垣曲县柴家庄,过去,有柴家祠堂,供奉周世宗柴荣。清朝时期,柴家墓碑记载有,柴家庄人为周世宗柴荣苗裔。
霍国公柴绍(588—638年),字嗣昌,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洪洞)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曾祖父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父亲柴慎,为隋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柴绍出身于将门,自幼便“趫捷有勇力”(《旧唐书•柴绍列传》),以以抑强扶弱而闻名,于少年时便当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炀帝长子)的千牛备身(陪伴)。唐国公李渊也将三女儿(即后来的平阳公主)嫁给了柴绍。柴绍因立功连封三公,临汾郡公,霍国公,谯国公.其子又封公以及袭封公爵.在晋州平阳郡形成望族,霍国公柴绍为晋州平阳郡柴氏的始祖,晋州平阳郡为柴氏故里。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柴家垣村柴氏族人,明朝初年又迁居河南省,山东省等地,后周曹王柴熙让的后代多分布在中原一代。
3, 周世宗六子柴熙谨后裔:柴熙谨改姓潘,名潘维正(又名潘维道),世居湖南怀化,有5万多人。“陈桥兵变后,(后周)恭皇帝被(宋太祖)降封为郑王,公卿大臣皆承旧职。宋太祖见熙谨、熙诲仍在宫中,就问诸臣:‘此复何待?’此时,太祖的左右侍卫意欲斩之。后周开国上将军卢琰冒死谏阻:‘尧舜授受不废朱(丹朱)、均(商均),今受周禅,安得不存其后?’这时名将潘美(潘美是杨家将故事中潘仁美的原型,不过历史上的潘美并不像戏剧中的潘仁美那样大奸大恶)以手捏殿柱,垂头不语,太祖问他:‘汝也以为不可吗?’潘美说:‘臣岂敢以为不可,但于理未安耳。’太祖听后,就收回了成命。事后,潘美抱养了柴熙谨,更名为潘惟正(一说潘惟吉),卢琰抱养了柴熙诲。”
潘惟道即是潘惟正,而潘惟正就是失踪了一千年的后周纪王柴熙谨。其根据是:中方历代《潘氏族谱》都有明确记载,中方荆坪的“一世祖贞周公是美公第三子惟道公之子”,文字没有错。可是,在前不久、我在中方的一个分支--湖南洞口县山门镇岩塘村的《潘氏族谱》中却发现了新的线索。该谱收录了中方二十四世祖潘士权于乾隆三十七年写的《寻源笔记》,笔记中明确地记载了惟道即是惟正。其文是:“惟道,《宋史》中作惟正,讳玖,袭职光禄大夫、西京作坊使,由大名府迁居山东省青州府临朐县竹搭桥,卒葬府城北郭龙形,配王氏葬竹搭桥犬形......生子五:贞周、元周、明周、能周、尊周。我祖贞周公袭祖职为光禄大夫,与明周、能周同事于宋,於神宗熙宁初年兄弟三人被谪入楚,元周、尊周二派尚在齐地”(笔者注:潘士权,清初进士,曾当过乾隆少时的三年启蒙老师)。这里很明确地记载了惟道即是惟正。而且记载了惟道公生有五个儿子,儿子们的取名都有一个“周”字。又据贞周公的后裔、怀化市国税局的潘振文先生在电话中对我说,他们已在贵州(天柱)同宗的清初老族谱中查到“惟道就是惟正”的记载。这就是说惟道公实际上就是《宋史》上美公之子惟正了。
4, 周世宗六子柴熙诲后裔:越国公卢琰后裔有九支。"九支卢"即卢琰的九个子女蕃衍出的九个支派,《大山卢氏宗谱》载:"……(卢公)娶行军都大元帅赵光之女,封越国夫人,生八男一女,讳锦,招柴世宗之子讳炯。后改名曰璇,隐柴为卢,列作九支,号曰榛、栗、择、松、竹、梅、桐、梓、杞……"卢琰为了"存柴室一线之绪",不仅挟孤以逃,而且将自己的女儿卢锦许配给蕲王柴熙诲(即卢璇),正式排为第三子,与其他八子并立,然后,分支蕃衍。为了永远记住自己的祖地,卢公载下了一棵榧树,九子又分别在大山下村口种植了一棵枫树。自此,一棵榧树和九棵枫树历经千余年的风霜雪雨,郁郁滴翠。柴熙诲后裔世居浙江温州,衢州。
根据《永康姓氏志·柴氏 》记载, 柴氏之先,系出姜姓。先祖为孔子弟子柴高。永康柴氏,仅有黄岐一支。郡望平阳。
黄岐村 属古丽镇。为后周柴荣后裔。始祖为洪行1柴肇。来源有两说:一是据黄岐《柴氏宗谱》载,始祖为洪行1柴肇(1163~1225),字德元,号柏岩,约在宋淳熙年间(1174~1189)从兰溪迁此。二是据邻村山后卢村村民反映两村关系密切,山后卢村有黄岐宗谱,黄岐宗谱资料不少来自山后卢宗谱,据山后卢《卢氏宗谱》载,元明时,卢氏有子孙迁黄岐村,很可能黄岐柴氏,与山后卢卢氏同宗,俗称柴卢氏,是"女支卢"之后裔。其上祖原为柴氏,后因世宗幼子蕲王由卢琰挟逃永康后,隐名改姓,改为卢氏,其后迁徙黄岐一支复改柴氏。其行弟韵文为:"江淮河汉,源远流长。洪浩澄清,沛泽汪洋。松柏茂盛,忠孝贤良。仁义礼智,恺悌慈祥。敦伦雍睦,纯粹奕堂。"据村民回忆,解放以前,宁波柴桥和山东文登等地同宗族人曾几次来村里祭祖续谱。
天台人之家---柴 姓来源 :
先世居衢州。南宋余庆迁天台欢岙大余,后转西乡。 下余、旧屋西余,东塘下、石竹、东余、孔村(平镇),火塔...柴氏 柴荣之后。明柴求由宁海缑城迁天台严岭。 黄坦丘、下碓(螺溪),兰(山+弯)(岭里) 《天台柴氏宗谱》。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2 14:2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15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