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原创][整理]蜀中缘何无大将的原因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原创][整理]蜀中缘何无大将的原因, 我主要说是人才流动问题
林家业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92
编号
38286
注册
2005-5-4
#1
发表于 2005-5-23 22:3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上次有人讨论“蜀中缘何无大将”那么就让我分析一下为什么蜀中缘何无大将。
三国之中,以蜀国人才最少。袁子说过蜀国“小国贤才少”、“良将少”;孙盛指出“蜀少士人”;陈寿在谈到蜀国人才情况时说到“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习凿齿在对诸葛亮杀马谡时,所持有的“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国”观点,也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但是再回想一下当初六国之中秦国不是僻陋一方,才少上国?李斯的《谏逐客书》已经说得好清楚,《谏逐客书》译文“我听说官员们在商议驱逐客卿的事,臣私下认为这样做错了。过去秦穆公求士,在西边从戎那里得到了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在宋国迎来蹇叔,在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个人,并不生长在秦国,可穆公重用他们,结果吞并了二十个小国,使秦称霸西戎。孝公推行商鞅的变法之策,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风俗,人民因此殷盛,国家因此富强,百姓甘心为国效力,诸侯各国归附听命;又大败楚、魏两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至今还巩固地统治着。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连横之计,攻占了洛阳一带的地方;往西吞并了巴、蜀,往北获取了上郡,往南夺取了汉中,并吞了九夷的土地,控制住楚地鄢、郢;往东占据险要的虎牢,占领了肥沃的土地。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使他们都向西事奉秦国,功效一直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雎范,废掉了穰侯,驱逐了华阳君,增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逐步侵吞诸侯,使秦成就帝业。这四位国君,都是由于任用客卿而获得成功的。由此看来,客卿们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假使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闭门不纳,疏远外来之土而不用,这就不会使秦得到富强,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
《谏逐客书》首先历叙自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以来历代国君,任用了由余、商鞅、张仪、范睢等外来人物担任丞相等要职,这些人真心实意为秦国建功立业,为秦国的富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足见用人唯才,不必限于本国。如果对外来者一概排斥不用,必将被其它国家收用,其结果必然不利于秦,所谓“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所以“僻陋一方,才少上国”不是人才少的原因,原因是因为当时三国人才流动少比不起当初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的文化思潮多样化,有“诸子百家”之称,儒墨并为显学,道名互为辩驳,纵横家煊赫一时,法家后期一枝独秀,而儒家墨家兼人济世,道家飘然出世,名家出于道家而自困于逻辑,所谓钻牛角尖者也~最为功利的当属纵横家和法家。乱世之中,以功利为先,故苏张之辈并显用于世,吴起商鞅并至宰相,如范睢李斯之辈,以策干秦,朝穷困而暮掌权柄,如此者多矣,是当时的文化氛围使之然也。
为什么之后没有了这种文化?残汉三国时期继承的是两汉几百年以来的经学文化,自从汉武帝纳董仲舒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生为汉相者,屡见不鲜,并且逐渐形成了所谓的儒家学说的“家学”,即世代相传的学问,儒者世代以儒学为业,强调的是于君忠,于父母孝,于兄弟悌,于朋友义。
所以“蜀中缘何无大将”是因为历史背景做成的,这些后来好多人才碌碌无为一生,就是为了一个儒家的精神“忠”。
引用:[乱世悲歌]陆绩及陆逊投效家仇,在孙策及孙权的手下卖命,倒不是他们真的不想报仇,江东被孙家攻破六郡,孙家是当时当地的最强势力,陆家除了反对孙家之外,就只有投敌合作。当时中原虽有曹操,也是鞭长莫及,无法讨伐偷袭地方官府的盗匪。陆家虽有长辈被杀,但是晚辈总要考虑未来的生活,究竟是含泪忍痛,还是六亲不认,这已不重要,拳头大的人说话,这是后辈的不幸。
这也是人才流动少的问题,想当初伍子胥和孙膑也不是投靠其他国家报仇吗?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林家业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92
编号
38286
注册
2005-5-4
#2
发表于 2005-5-25 03:1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潇湘暮客
于2005-05-24, 12:41:42发表
《谏逐客书》首先历叙自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以来历代国君,任用了由余、商鞅、张仪、范睢等外来人物担任丞相等要职,这些人真心实意为秦国建功立业,为秦国的富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足见用人唯才,不必限于本国。如果对外来者一概排斥不用,必将被其它国家收用,其结果必然不利于秦,所谓“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蜀国不用外来之士这点我不同意
看看蜀国对投降过来的优待就知道了
还是很重视人才的
夏侯?过来后继承了张飞的爵位
我说是人才流动慢。就是没有国外人亲自来。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林家业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92
编号
38286
注册
2005-5-4
#3
发表于 2005-5-25 03:1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海语天风
于2005-05-24, 14:33:29发表
蜀汉后期的大将姜维、王平、夏侯霸全是魏国的
姜维、王平是降将,夏侯霸是因为司马懿诛杀曹爽全家后,才逃到蜀国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林家业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92
编号
38286
注册
2005-5-4
#4
发表于 2005-5-25 03:3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仇雠
于2005-05-24, 21:25:35发表
巴蜀与中原有一定距离,文化交流不深,致使巴蜀受少数民族影响较大,而三国时候的人才主要以山东儒学为本,大量人才汇聚于荆襄一带,自从荆州失了之后,蜀国就失去了人才培养的先天条件,以至于后来有名的将领都来自魏国,蜀国一蹶不振,诸葛亮尽管有意识得培养一些人才,终还是解不了蜀汉的对人才的饥渴,后来被魏灭也是逃不了的。
“君择臣,臣亦择君”,其中的“君择臣”在人们看来是天经地义,不足为奇的。而“臣亦择君”,却难能可贵。正是这个“臣亦择君”;造成了三国时代前期的局面。可惜后期再好少见“臣亦择君”。
蜀中缘何无大将的原因就是因为后期再好少见到“臣亦择君”。
这是什么原因?
也许就是儒家的精神“忠”。各国固守城场。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林家业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92
编号
38286
注册
2005-5-4
#5
发表于 2005-5-29 19:5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ukekm
于2005-05-29, 16:25:51发表
其实到了三国后期就没有太多杰出的人材了,比不上前期的人才济济,大家不觉得么?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如果当初诸葛亮不是北伐.那么姜维可能一辈子只是留下天水做个小官.
这样说明了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人才根本不流动.只是在本地.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7 13: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25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