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9-16, 10:01:11发表
林兄:
1、我以为,关于后主奔南方的问题,谯周论的还是很有道理的。最关键的就是,那个南方本来就不是蜀汉可靠的后方。你力量强大,依靠武力镇压,人家不敢说什么,一旦你势力不强了,还能服你吗?
后主南逃,带兵多了南方养不起,少了则很容易被对手(甚至少数民族)消灭。
2、邓艾的偷袭带有战略冒险意义。因为失败和成功的得与失是利益差别巨大。成功了,基本可以灭亡蜀汉,而失败不过损失1万人,这对于魏国而言,是很小的。当然邓艾本人的牺牲精神不一般。
1
哈哈.对于后果不要说太多.只是暂时逃避一下.就好似唐朝叛乱一样.最后成都内乱平了.不是一样可以吗?
2
魏国没有什么损失.我上面说的是蜀国是有成功机会.我不是论魏国损失多少.
我也应该归题了.
谁应承担蜀国灭亡的军事责任?
一.邓艾偷渡阴平(姜维有责任,但是从援兵来慢.汉中失守后.整体部署没能反应过来.兵力局限一个地方.这可以怪谁?当时魏国比蜀国兵多.姜维可以逃走剑阁也不简单了.换谁也不能.三军包抄啊!)
二.蜀国内部一万兵全灭!(诸葛瞻有责任.关于援兵姜维有可能不知道.请问燕兄如果给多二万兵诸葛瞻结果会改变吗?智不能复政.勇不能抗敌.)
三.逃跑与投降(大家也知道.其实当时魏国不是有太多时间.缺粮中.......只是钟会一走.邓艾必死.那么为何逃跑不能行呢?蜀国只是逃跑就可以了.或者当时邓艾从天而降有人会认定姜维已死.但是只是逃跑蜀国就不亡.是不是燕兄?)
军事上姜维和诸葛瞻也有责任.
决策上后主选择.不是使蜀亡主要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