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长平之战的几个疑问, 在下不才,请指教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6-6-29 18: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其实,我一直认为:所谓的赵军45万,是包括主力正规部队和随军的民夫在内的。
按照一般规律,军队和民夫大致是1比3的比例,那么实际上赵军参加长平之战的正规军是12万左右。
从战役开始到结束,赵国在作战中损失的是45万减40万(俘虏坑杀),也就是5万,这才是赵军在激战中战死的士兵人数(可能会略少,因为也会有少量民夫)。
而从秦军仅有的两个兵力数字记载看:一个是: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後,另一个是: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可见包抄的兵力总共只有3万人。
如果秦军有超过45万的参战总兵力,对于如此关键的包抄作战只出动6%的兵力是完全不合理的。
因此,秦军的正规军实际上大体应与赵军相当:在12万左右,那么出动3万,也就是25%的兵力去包抄是比较合理的兵力部署。
最后,战役结束后,白起有说到: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注意,秦国的军队在长平战役中,竟然是死者过半,如果秦军有有50万,则战死的士兵将达到25万,这对于其被打败的对手的5万死亡而言,就实在太多了。
如果秦军实际军队是12万,那么战死的大体是6万,与赵军的5万是基本相当的。
当然,大家对战国时期人口和军队比例的分析,也是一个原因。
由此,可见长平之战,实际上只是秦赵双方各12万军队加上大约3倍的民夫之间的一场大战。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9 17:4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70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