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可笑的专家! “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这算什麽?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9-4-24 20: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各位骂朱教授也够狠的,嘴下留德吧!

其实诸葛亮对李严的回复,已经说的很清楚:你劝我称王(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但是我大功还没有建立,怎么能够这样做呢?(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等到把曹魏给消灭了,汉帝回到了故都(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那我们大家一起晋升(与诸子并升),我别说九锡,就是十命也是可以接受的。(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
这里诸葛亮的意图很清楚,不是要拒绝称王,而是认为目前自己的军功还不够大,不足以称王,一旦自己立下了消灭曹魏,光复汉室的大功,不要说称王、九锡,那就是比九锡更高的也可以接受。
我们知道,自汉高祖刘邦就定下了规矩:非刘氏不王。而诸葛亮认为自己只要建立大功就可以称王,如果攻够大,还可能称比王更高的什么东东(这个什么东东大家可想而知),本身就是对汉制的逾越。

如果诸葛亮严格地做忠臣,其答复应当是言辞拒绝称王的劝说,不论你建立多大的功劳。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果你认为只要建立大功,称王就是可以的,那就完全违背了汉代的基本规则。
而诸葛亮之所以一生没有称王,与其8年间连续5次北伐都不能成功,也就是没有能够达到其自己制定的称王标准:立下大功,是密切相关的。

[ 本帖最后由 燕京晓林 于 2009-4-24 21:0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9-4-24 21: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有汉一代(在刘邦宣布了非刘氏不王之后),只有王莽和曹操2人称王,大体这两人都被后世认为是汉朝的叛逆吧。
如果诸葛亮认为建立功绩后也可以称王,不知我们后世该如何评价?难道也是双重标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9-5-17 17: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诸葛周 于 2009-4-29 10:07 发表

只是十命可受,不是天命可受,燕老大最好别胡思乱想地认为诸葛亮就是想要那东东。

我不用推测十命是什么含义,我只要说明白:只要九命可受,也已经违背汉朝祖制了。

可能你要说九命不代表称王,可惜的是这是诸葛亮答复李严劝其称王的回信,诸葛亮的意思很清楚:
如果我完成了光复大业,不要说是你劝我称王的九命,就是十命我也可以接受(我也有资格接受)。

可是,按照汉代制度,你就是由多大功劳,也不能称王,因为你诸葛亮不姓刘呀!没有办法。
如果你不姓刘要称王,刘邦怎么说来着?白马盟约:天下共击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9-5-17 18: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古拉森 于 2009-4-24 21:59 发表

看来燕老对诸葛亮的性格了如指掌嘛!只不知燕老何以解释对于一个热衷称王的野心家来说,为什么要给自己制定一个称王的标准?还是哪部史书记载了?三国志明明记载“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诸葛亮大权 ...

按理说诸葛亮对于朝廷的贡献,是没有曹操大的。

曹操主持汉献帝朝廷时,汉献帝基本上连饭都要没得吃了。曹操挟持着(利用着)汉帝,打平了大半个中国。而诸葛亮基本上是享受着刘备打下的基础。即使如曹操打平袁术、袁绍、吕布等,也不足以封王。
——十六年秋七月,公西征,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曹操封魏公,大致是以平定关中和打击孙权为主要功劳的。
——二十年三月,公西征张鲁,十一月,鲁自巴中将其馀众降。封鲁及五子皆为列侯。二十一年春二月,公还鄴。夏五月,天子进公爵为魏王。——曹操封魏王,则是以平定汉中为功劳的。

如果有人要效仿,自然也要先立下大大的军功,才好比着来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9-5-17 18: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5-17 17:54 发表

sorry,刘邦留下的是“异姓王天下共击”,而不是“欲为异姓王,天下共击”。
您哪自创的句子还是留着自己说去。

诸葛亮全部句子里也没有一句说可以受九命,而是根本不放九命在眼里。

换句话说,诸葛亮 ...

哈哈,我也没说李严是什么君子。不用猴急!
你自己也说了,连欲为异姓王天下都不能共击之,何况这李严只不过是劝别人称王?不仅他自己没有称王,连欲都没有,你怎么击他?
——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他没说可以受九命,但他说了:十命我都可以受,何况那个什么九命。
也就是说,比九命高的所谓十命,诸葛亮都要受,九命你说他受不受?不受,是嫌九命还不够高,要十命。
就算我们是误解他了,可他这样说,如果你不误解,那你确实偏见太深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9-5-17 18: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5-17 18:15 发表

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
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什么曹操称公事因为讨伐孙权和平定关 ...

曹操都是被大家骂为国贼多少年的人了,还能为了一个人对称魏公有点不同意见就不敢了?你把老曹想的好自律呀!

哈,在汉中打败仗的是夏侯先生,又不是老曹,人家干吗得处分呢?
难道关羽打败了,刘备就要自贬汉中王吗?好奇怪的言论。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3 12:4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24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