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你真的了解赤壁之战吗?——介绍新书《三国赤壁之战新解》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8-1-4 21: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你真的了解赤壁之战吗?——介绍新书《三国赤壁之战新解》

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赤壁之战的1800年纪念。赤壁之战之所以著名,其实更多的是要感谢《三国演义》的作者,是他在历史的基础上,对一场并不著名的赤壁之战,艺术加工成了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著名、经典的以少胜多战役。
1800年来,无数人对赤壁之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关于赤壁的说法却越来越多,使人们至今也搞不清楚赤壁之战的真实情况。有人可能要说,赤壁之战在大量的历史教科书以及学术著作中,不是已经有充分的解读和定论吗?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呢?
下面,我们就把当前对赤壁之战依然争论不清乃至可能有错误解读的问题简单介绍一下,大家就可以明白了。
1、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目的是要消灭刘备还是要消灭孙权?
2、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到底是建安十三年的几月(十、十一还是十二月)?
3、曹操发动赤壁之战到底是一路进攻还是兵分两路?
4、曹操参加赤壁之战的实际兵力究竟是多少(80万、40万、30万、20万或10万)?
5、曹军可能从江陵沿江水陆并进吗?
6、江陵的刘表水军运输力能保证曹操多少大军的长途征战?
7、这段长江沿岸的地形是怎样的?适合大军陆上行军作战吗?
8、周瑜的三万军队都参加赤壁实际交战了吗?
9、刘备的军队是否实际参战?
10、赤壁和乌林是隔江相对吗?
11、赤壁到底在哪里?
12、黄盖的火攻是长途奔袭还是隔江发起?
13、曹军是在何时、何地开始发生疾疫的?
14、赤壁首战是怎么回事?
15、黄盖的火攻能对曹军造成大规模的伤害吗?
16、黄盖是否必须有东南风才能发动突袭?
17、在黄盖火攻后,周瑜的部队真的随即登陆猛攻曹军吗?
18、曹操是否有自己烧船?
19、曹操自己是在何处烧的船?
20、曹操为什么选择走华容道撤退?
21、曹军所感染的疾疫可能是什么疾病?
22、赤壁之战周瑜真的有必胜的条件吗?
23、曹军失利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
24、孙权打合肥是在赤壁之战的同时还是之后?
以上是关于赤壁之战本身的部分问题,而答案很可能都是与你了解的有很大的不同。关于赤壁之战前后的问题还有不少,列举如下:
1、诸葛亮的隆中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战略规划?
2、诸葛亮建议刘备路过襄阳时夺取之是否可行?
3、刘备带领的十多万大众到底是些什么人?
4、刘备为何会被曹军在当阳追上?
5、曹操是否亲自率5000骑兵去追击刘备?
6、刘备在当阳惨败后还有多少人马?
7、鲁肃去荆州是打算与谁洽谈同盟?
8、鲁肃拉刘备来是与孙权平等结盟吗?
9、赤壁战前刘备是否逃奔到了樊口?
10、诸葛亮出使东吴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是否都完成了?
11、曹操是如何突然南下,逼迫刘琮投降的?
12、郭嘉不死,曹操有可能避免赤壁失败吗?
13、孙权攻打合肥的目的是什么?
14、赤壁之战的结果确立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吗?
15、刘备是以什么身份去收复荆州南方四郡的?
16、诸葛亮督三郡调赋税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17、周瑜分南郡南岸地给刘备是为什么?此事是事实吗?
18、赤壁战后孙权实际掌控着荆州南方四郡吗?
19、刘备是否有借荆州?是只借了南郡还是数郡一起借了?
20、周瑜等人建议软禁刘备是否正确?
21、鲁肃强烈建议借荆州给刘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22、周瑜攻蜀计划的成功率有多大?
23、孙权其实前后有两个不同的攻蜀计划吗?
24、易中天教授对赤壁之战的论述有哪些问题?

鄙人与土等民合著的新书——《三国赤壁之战新解》,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即将出版,其中对以上问题,根据历史记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证和讨论,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迪。欢迎各位购买,并研究讨论。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共同学习、讨论,把三国的历史更真实、更精彩。
谢谢大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8-1-7 18: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哈哈,不管怎么说,不管是赞扬还是批评,希望都以文明的态度进行。
如果某些人只会攻击、漫骂,大概其人品也就不用我说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8-1-15 12: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哈哈,有几个人,一直是反对我的呀!!!
不过那也没有关系,只要是文明地讨论问题,不搞攻击漫骂,都是完全可以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8-1-15 12: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发一个章节,请大家指正!

摘自《三国赤壁之战新解》

52 周瑜大军在曹军对岸的说法在军事上不能成立

目前流行观点以为赤壁在乌林对岸,并由此认为是孙刘联军五万人隔江与曹操数十万大军对峙,最后由黄盖发动了那场火攻,一举击败曹军。但是一直就没有人思考一下,黄盖有可能从两军隔江对峙的局面下,发动这次火攻吗?有点军事常识,就能发现,这是根本不能实现的。
我们先看两个史料记载的现象。《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江表传》记载:“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盖举火白诸校,使众兵齐声大叫曰:‘降焉!’操军人皆出营立观。去北军二里馀,同时发火”。两个记载中有一个曹军的共同现象,就是都跑出军营站立观看黄盖来投降。
有点军事常识就可以明白,这个现象说明什么?说明整个周瑜阵营,只有黄盖一队在开向曹军阵营,其周围没有周瑜的其他进攻部队,否则,曹军吏士的行动不应是都站着观看,而应是大批出动,在抵挡其他进攻敌军的同时,接应黄盖军过来。所以,曹军“皆出营立观”的现象,完全可以证明,大江之上只有黄盖一支船队在开过来。
确定了这一点,我们马上要提出新的问题:如果是两军隔江对峙,而曹军兵力又如此庞大,周瑜有可能安排一次进攻是只由黄盖一支小船队进行吗?黄盖一军充其量不过一、二千人,船不过几十艘,就是其水军再能打,也还不至于能打到以二千人去大张旗鼓地进攻五万(按照流行说法则为二十多万)敌人吧?这个显然是在军事上不成立的。因此,只能有三个可能:
第一,是周瑜派黄盖军独自过江不是正常的进攻,而是去诈降、偷袭。由于在两军隔江对峙情况下(注意当地江面不是很宽,大约十里以内),你的进攻只出动一支小船队,却没有后续人马跟进,则显然很容易就会被老奸巨滑的曹操看穿,那么就不会有曹军毫无防备都在观看的情况出现;
其二,是周瑜故意让黄盖去送死。由于黄盖是周瑜的亲信大将(所谓苦肉计乃小说之言,史料无记载),两人素无怨恨,就是黄盖所谓的投降,在曹操看来显然也是周瑜所不知道的,因此也是没有可能。
那么只有第三种可能,就是黄盖根本就不是从江对岸开过来的,周瑜的大军也根本不在曹军的对岸。黄盖是从较远的地方做为周瑜军的前锋沿江开来。只有这样的情况下,才能满足当前各种现象。我们再看一个史料,是关于水军前锋与中军大队之间一般距离的。《三国志凌统传》记载:“后权复征江夏,统为前锋,与所厚健兒数十人共乘一船,常去大兵数十里。”可见,正常情况下,沿江开进的水军船队,其前锋距离中军大队的距离在数十里左右。而根据黄盖给曹操的诈降信中说的:“交锋之日,盖为前部,当因事变化,效命在近。”(见《三国志周瑜传》裴注《江表传》)可知,黄盖正是周瑜前来交战的大军前锋,距离周瑜本军会有数十里,黄盖才会有独自开向曹军阵营投降,而不会被周瑜大军发现、追杀的可能,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黄盖一军才会孤零零地出现在江面上,而曹操没有任何的怀疑。而这种情况正好印证了周瑜大军是从一百六十里外的赤壁开来乌林,而不是从乌林对岸发起的这次火攻。
因此,大量史料和军事常识都可以证明,黄盖的火攻并不是从隔江对峙的两支大军之间发动的,而是从相距很远(一百六十里)的下游赤壁发动的。只有这种情况下,黄盖做为周瑜大队的前锋,由于距离大队有数十里,才会出现曹军都出来观看的现象,同时也证明:所谓孙刘联军与曹军在乌林隔江对峙是没有的事情,更证明了乌林和赤壁根本不是什么隔江相对的两地,而是上、下游相距一百六十里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8-1-15 12: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对于你们几个人,我就根本懒得理呀!
因为你们根本不是在讨论问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8-1-15 12: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千年一叹 于 2008-1-4 22:51 发表
怎么说出书也是好事,虽然与晓林兄很多观点不尽相同,但还是要支持一下

谢谢千年兄,有时间也请指正一、二!
咱们之间那是观点之不同,但是老兄对历史的认识和学识,鄙人还是很佩服地!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4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31 23:2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90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