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亮的战术,请大家分析下
性别:男-离线 杨少凡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407
编号 37535
注册 2005-4-25


发表于 2005-6-13 17: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中国军事史籍与西方军事史籍一个重大不同就是中国军事重庙算,史书中浓墨重彩描写的不是战争过程,而是战争发生前后双方统帅部的筹划和调动,至于具体战争往往一笔带过,极为简略,令广大中国军事爱好者为之扼腕,常为一句话之意争论不休。西方军事史则正好相反,他们详详细细地描写战场的形势、双方的排兵布阵及装备,战场兵力的调动和主要人物的行动。也就是说,东方军事史重战略而西方军事史重战术。

三国时代的战争形式,由于我国史书的一贯原则,今人只能猜测了。摘抄了一些,如下:

      若贼骑左右来至,徒从行以战者,涉岭不便,宜以车蒙陈而待之。地狭着,宜以锯齿而待之---摘自《贼骑来教》

  八阵图体现了诸葛亮战术思想的灵活性
1. 车蒙阵法。诸葛亮《贼骑来教》中说,“若贼骑左右来至”,“宜以车蒙阵而待之”(《诸葛亮集·文集》卷二)。所谓“车蒙阵”即以皮革制成的车衣将车辆蒙起来,纵横成列,形成屏障,曲径复道以遏敌势。  
2. 锯齿阵法。如果在深山狭谷与敌作战,则宜充分利用地势作掩护,八阵的分化组合,可以使敌骑进退失据,逐次加以歼灭。诸葛亮说:“地狭者,宜以锯齿而待之。”(《北堂书钞》卷一一七)这种锯齿阵即当敌我双方阵地犬牙交错、短兵相接之际,我方应以精兵配备长戟、利刃、连弩等武器,楔入敌阵,如锯齿摧木不断推进,逐步消灭敌人。

3. 连衡阵法。当八阵变成横列队向前推进之时,必然用之于平原开阔地带。诸葛亮说:“连衡之阵,似狭而厚。”(《太平御览》卷三00)所谓“狭”显然是指一列横队所形成的狭长形;所谓“厚”当是指第二、第三、第四等列横队,前后相依所组成的密集形。这种连衡阵既可防止敌人的冲击,又可以大阵包小阵,层层围困敌人。同时,步兵与骑兵互相配合。“令骑不得与相离,护侧骑与相远”(《太平御览》卷三00),以便抄袭敌后或追击溃逃的敌人。

4. 三面阵法。八阵图中用以指挥全军的信号主要是金、鼓、旗、幡。即各部将士均要耳听金鼓之声,眼观旗幡所指,或进或止,或攻或追。诸葛亮说:“闻鼓音,举黄帛两凌晨幡合旗,为三面阵。”(《北堂书钞》卷一一七)这种三面阵可以三面合围;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反应灵活,无懈可击。八阵的变化,旗帜起了很大的导向作用。

八阵是以守为主,以攻为辅,分割包围,歼灭敌人,特别是能够随时应付猝发的战斗,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八阵”在平原作战的掩体主要是辎车,在险厄之地则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其机动性与灵活性,作战的武器则有刀、矛、剑、戟、匕首、弓箭等,其中威力最大的则是一发十矢的连弩,它们适应八阵变化的需要,互相配合,攻守咸宜。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9 15:0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91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