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无势 于 2007-9-11 15:23 发表
问题就是出在他是北<伐>.而不是北扰.
诸葛亮自己的战略意图就一直在动摇.本就不明确,或者说执行时经常走样,又想疲敌,又想得土.结果两不着杠.疲敌已也疲,得土亦失土.
》》》时乎,势乎,会当有变,战略本来就是因时因势变化,未闻有制定之后就一成不变者,如果有,也是韬光养晦、发展生产、强大自己、伺机进取之类的套话废话。
》》》自古出师,谁肯自称贼寇之师,谁出兵不声称征伐而曰骚扰,细敲文字而抹杀实情,真迂腐之人也。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诸葛亮战略即此也,本来战略指标就有高有低。比如现在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但目标过于高远,现实目标只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称其意图不断动摇,大谬不然。
》》》疲敌已也疲,证据,可有蜀汉因诸葛亮征伐不休而民变者?倒是诸葛亮去世之后一大票百姓冒着和皇上顶撞的风险为他私祭,公道自在人心。
》》》得土亦失土?不知丢的哪块土,如果诸葛大军路过的地方全算占领区,那就算了,标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