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请教:为何说“清辅音的发音阻力大于浊辅音”?, 问个语言学问题
性别:女-离线 ☆慕容泪☆
(岁月如飞刀)

夏国公主
★★

Rank: 1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590
帖子 5360
编号 36907
注册 2005-4-16
来自 广州
家族 慕容世家




不对啊,b明明是浊辅音。
判断是清还是浊就看你的喉咙有没有声带振动,饿个人感觉这不是“阻力大”的问题,而是因为清辅音是声带不发声的,因而需要比浊辅音需要更大的力气。

楼主是不是正在学俄语?

哦,编辑了,普通话里 b 和 p 也同样是一个浊一个清啊,只不过因为汉语拼音里面为了让孩子简化学习而将后面加个o,成bo、po、mo、fo,好记罢了。



[ 本帖最后由 ☆慕容泪☆ 于 2012-6-5 12:18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泪☆
(岁月如飞刀)

夏国公主
★★

Rank: 1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590
帖子 5360
编号 36907
注册 2005-4-16
来自 广州
家族 慕容世家




同意楼上,饿也认为韦氏拼音真的过时了,韦氏是个老外,他针对的是当时混有满族口音的汉语以及双音节时少鼻音的粤语,饿反认为很多老外觉得中文难学,汉语说得有点异样,很大程度是韦氏拼音的惹的祸。
饿觉得韦氏汉语可以很好地解释西北口音,或者说是以西北口音为准绳的,尤其是兰州及周边的口音非常明显:b和p、q等真的可以发成清辅音,你听西北口音的人说“白”、“齐”、“皮”、“青”等字就觉得很特别。
饿本人实在很难接受“北京”的读音k到底有什么关系,也很难想像“爸爸”和“怕怕”的拼音是一样但读起来却不同的。
1958年开始的汉语拼音真很好用,很容易与国际音标接轨,也不影响普通话的发音,现在连台湾都已经接受了这套方案。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9 03:2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95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