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煮酒侃水浒(1) ---- 武松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3-9-4 02: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提起打虎武松,谁人不知,哪个不晓!不过今天煮酒不打算聊武松的两膀神力和惊人武艺,想聊的是武松这个 人 ~

小说里把武松当作英雄,这里的“英雄”应该是小说成书那个年代的概念,跟我们现在对“英雄”这个概念的限定和理解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当然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要求一位“生活”在600年前的小说中的人物,因此武松还是可以称得上“英雄”二字的。

不过,麻烦就麻烦在,我们中的许多人容易将“英雄”与“大侠”混淆起来。

要说起来,两者确实密切相关,但又有一些明显的区别。按煮酒的理解,“大侠”基本上都是“英雄”,但“英雄”却未必都够得上“大侠”。

何者为“侠”?金庸有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依煮酒浅见,古代小说中的侠者,需要具备这么几个条件:
1 武艺高强;
2 富于牺牲精神;
3 主观动机是利他、利社会的;

以此标准,我们来看看武松够不够“大侠”的标准~

首先,武松双膀千斤神力,两口戒刀屡斩高手,武艺惊人,这第1条显然是够格的。

第二条尼?武松为报兄仇,独闯狮子桥、手刃武艺不俗更兼为霸一方的西门庆;为报答施恩父子的知遇之恩,孤身闯店醉打蒋门神;为报私仇,力战群顽,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还有冒死救护搭档鲁智深等等。武二郎可谓一身血勇,不畏牺牲!这第2条也没问题~

关键是这第3条。

武松的所谓“英雄壮举”,如打虎、杀庆等,虽然在客观上令社会和小百姓受益,但武松做这些事情的主观动机却首先是出于自身利益的 -- 他不把老虎打死,他自己就得玩儿完,因此打虎实际上是一种求生本能的延续;杀庆是为兄报仇,这个虽然比打虎在境界上高了一层,但毕竟还没有脱离开小我的层次(与鲁达比相去远矣!)

至于为施恩报仇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武松在这个行为中的主观动机有相当一部份是讲义气和显示自己武功的成份,同时还多少搀杂了依附权贵的成分,因此与鲁智深的一系列纯粹利他的侠风义举相比,实在谈不上有多侠义。如果说武松在打蒋夺店这个时候依附权贵的动机还不十分突显的话,到了他欣然接受张都监的任命并最终完全信任和听命于张都监的时候,武松这种不很高尚的动机就表露无遗了。

[注:“不很高尚”并不意味着道德低下,而是道德平庸之意。希望武松米们不要误解。]

终武松一生,他没有一次出手是为了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小百姓的利益。他后来几次救援鲁智深完全出自某种义气和搭档间的本能,还是与小百姓无关。这与鲁智深的作为形成鲜明对比!鲁智深几乎每次出手都是为了维护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小百姓的利益。即使与李逵相比,武松也是多有不如,相信许多朋友都可以顺手拈来两个李逵出於纯粹利他动机的义举。(这里只谈动机,不谈结果。李逵的许多义举的结果都是灾难性的 :-( )

上山落草之前的武松,整个就是一个满怀希望与统治阶层合作而不得的角色,在这一点上,他与那个既满怀希望更千方百计不择手段主动争取合作的杨志相比,境界没高到哪里去;算是五十步笑百步吧。随着对官府和社会黑暗现实的认识的逐步加深,尤其是在入伙鲁、杨二龙山和上梁山之后,武松的政治觉悟的确有所提高,这突出表现在武松对招安的怀疑和抵触态度上。然而,这不过是其政治觉悟方面的进步,我们实在找不到其个人私德方面有所提高的证据。

我所谓的“个人私德”,在这个地方,说白了就是你把跟你毫无关系的弱势群体、小老百姓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在这一点上,那个憨猛粗直的老鲁堪为完美典范!而武松差得可就太远了。

武松让煮酒比较喜欢的几个方面是:
1 严辞拒绝嫂子的勾引,表现了人类基本的道德水准;
2 有刚骨,极要强,决不愿丧失体面和尊严去委曲做人。他在柴府上对柴进的冷嘲热讽、断臂后对宋江说的话,就是明证;
3 对胞兄情深义重,对宋江、施恩等也算义气深厚,断臂后还留下照看重病缠身的林冲,是个重感情、很念旧的人;这些大约是武松身上最亮的闪光点了。


总的来说,武松的道德水准一般或中等偏上一点点;比李逵有所不如,跟老鲁则完全无法相比,但比杨志略优。由於武松的绝大部分行为中缺少明显利他的成分,因此武松虽堪为“英雄”,却难称“大侠”。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3-9-4 12: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赵云兄好像冤枉煮酒了。您再仔细看看拙文,我一直都是承认武松是“英雄”“好汉”的呀。我只是认为他不够格做“侠”罢了。
如果我因为武松不够做“侠”而连带他的“英雄”、“好汉”的名号都剥夺了,那我才是苛求他呢。现在我不是还给人家好好保留着呢吗?

说到道德水准和侠义精神,我以为梁山上强过武松的还是有那么几位的。老鲁在这方面简直就是完美的化身,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另外两位:史进也很出色,大约是仅次于老鲁的人物。不过他纯粹的行侠仗义次数远不及老鲁多罢了,而且他的侠义之举发生在结实了老鲁之后,难保其不是受了老鲁的影响。李逵也有过为平头百姓仗义出手的时候。而武松的那次出手,完全是为了自己的朋友,而且还是富家子弟。这个。。。还是有区别吧?武松肯为施恩出头,却未必肯为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平头小百姓出头。这个就是差别。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3-9-4 12: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韦兄啊,那个可是你说的。我始终在说是否能为与自己毫无关联的平头小百姓去牺牲去出手。咱俩说的可不是一码事啊。
不过韦兄说的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觉得跟我这个说法都可以作为一家之言平等共处。不过,如果是以“士为知己者死”那个标准来分析的话,似乎花荣比武松毫不逊色、甚至表现更为感人?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3-9-4 12: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可是老鲁为搭救金氏父女、拳打镇关西时,并不是什么出家人啊。那时他是老种经略府的提辖。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3-9-4 22: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汗,菜刀兄的看法与煮酒简直如出一辙!而且把煮酒想说却说不出、看了却没看到的地方都说出来了。。。
鲁智深是我最最崇敬的人物 ---- 当然是在道德、侠义方面。其实我这个人非常看重外在形像,老鲁在这方面显然不如花荣、董平等人让我欢心。但在侠义、在为人善良、在出手尺度的拿捏方面,实在由不得我不敬重他。想想那么一个随便挥挥拳头就能要人命的莽汉,却从没杀过一个不该杀的人 (战场上的不算),而且那么一个粗豪的人,却能为与自己毫无关联的小百姓细心、耐心地设计出逃方案,还要不断耐下性子来去安慰被吓昏了头的小百姓。每当看到这些细节,我都不禁心中一阵温暖。。
老鲁对女性的态度,正如菜刀兄所说,是充满现代意味的,是充分尊重她们的人格、而又十分体恤怜惜她们的弱势地位的。

我曾经写过一些关于鲁智深的字,等慢慢找到后,改一改再发上来吧,算是抛砖引玉,好勾出菜刀兄和其他仁兄的好文字来。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3-9-5 12: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弓兄所言甚是。或许可以这么说:武松让人感觉更熟悉,从这个意义上感觉更亲切;智深令人更加感动,在道德上须仰视才得见,可以起到净化自己灵魂的作用。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3-9-10 02: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宣和遗事》。。有些人当作信史,有些人有疑问,不过应该比野史可信度要高。
宋江等35人在该书中,有好几位名字或绰号有所不同,比如“李俊义”(卢)、“王雄”(杨雄)、“石头孙立”。。。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4-7-10 01: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冷冰冰于2004-07-05, 15:50:45发表
水浒作者心中所描绘的“义”是有历史局限性的

武松和关羽似乎一样,同样都是具有缺陷美的英雄,在武松心中并没有真正的道义准则,也没有所谓的恩仇并立,更不会有客观的是非曲直了

可以说武松抚危济贫,好人呀!可以说武松打抱不平,好人呀!但是这都是以武松个人思想为根本出发点的

还有,当时的所谓英雄就是绿林好汉啦,只是草莽而已,又怎么可称为“大侠”

英雄非也;好汉而已。

本文确有小题大做之嫌。而刀兄及其他仁兄的评论,都非常出彩。特别是刀兄“武松快意恩仇”和“武松是多数人最希望成为的人”这个总结,都非常精当,而煮酒原文却恰恰没有看到这些。应该说这篇文字的意义主要是抛砖引玉。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5 15:2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27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