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倚天屠龙记人物简析
性别:男-离线 佛山黄师傅
(飞鸿)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
帖子 569
编号 365192
注册 2010-3-14
来自 江南水乡


发表于 2010-4-7 19: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倚天屠龙记人物简析

倚天屠龙记人物简析    摘自曹正文《金庸小说人物谱》


      
       张翠山    有情有义,是构成大侠的两个基本点。《倚天屠龙记》中的张翠山做到了这两点,却成为戏中的一个悲剧性角色。 张翠山是武当张三丰的弟子,武当七侠中的第五侠。他接受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教育,勇于扶弱除奸,行事颇有君子之风。这一点, 可从他与都大锦、殷素素、谢逊的接触中看出。都大锦为了贪图钱财,护 送俞岱岩上武当,途中受骗,后来被张翠山发现车中藏了金子。张翠山对 都大锦的处置,便是命令他把金子全部送给灾民。这便是武当派的行侠作 风。他后来遇见了“清丽不可方物”的殷素素,心中一动,但表面上还要 严守欲戒。张翠山与殷素素在冰火岛上几次遇险,殷素素要杀谢逊,但张 翠山在生命危急之时,仍告诫殷素素不可暗算谢逊。最后,他自知对不起 师兄俞岱岩,又为了武当的声誉,一剑结果了自己性命。可见,张翠山是 死于义的铮铮男子汉。 但另一方面,张翠山又死于情,他是一个俊俏美男子,是个很重感 情而无识见的武林高手。他在处世上,远不如谢逊敢作敢为,既少谋略, 也无心机。他与殷素素的结合,完全是女人在唱主 角。他与素素在六和塔的约会,处于被动的位置;他与素素在冰火岛上的 结合,也只有欢喜而缺乏男子汉的激动,当然,张翠山是深爱殷素素的。 他自知师兄俞岱岩致残的原因与爱妻素素有关,他既重情又重义,于是只 能自刎而死。但他以一死来告慰师兄,看来很勇敢,其实也算不上一个强 者对待生活的态度。 论武艺,张翠山决不逊色。他与谢逊比剑写字,连谢逊也自甘认输。 可惜翠山天生性格软弱,掉入情网而不能自拔,使他无法做出一番大事业 来。对于这样厚道的男人,我们可视他为自己的朋友。殷素素 “清丽不可方物”的殷素素,在《倚天屠龙记》中出场时的一段描 写,很有诗情画意。 武当五侠张翠山远观她是个风流俊俏的公子,近看才知是个女扮男 装的妙龄丽人。在缥缈旖旎的湖光水色之间,张翠山与殷素素初会于小舟 之中。殷素素玉颊微瘦,眉弯而鼻秀,手如雪洁,笑如花绽,其清丽之美 不可描绘,但更妙的是佳人抚琴,引喉唱曲,这钱塘江畔的此情此景,叫 一个多情的青年男子张翠山怎能不动心? 殷素素之可爱,不仅由于才貌双全,而且由于她是个深情的女子。 她原是天鹰教主之女,武功谋略之高都不在任盈盈之下,但她与张翠山一 见之下,却为他“英姿飒爽”所动,不惜抛弃一切,以身相随。后来与张翠山相伴于孤岛之上,尽管受尽苦难,却无半点怨言。正因为她有难得的 真情,名门正派的张翠山才会置清规戒律于度外,向往与殷素素结百年之 好。 但真情自古多磨难。殷素素纵然聪明机智过人,又有改邪归正的决心,但残酷的往事不会轻易饶过殷素素。张翠山为情而死,殷素素也只能成为爱情悲剧中的牺牲品。尽管如此,殷素素依旧引起了读者的留恋,她与张翠山违背门规的 爱情还是给人以百般的回味。至于她的骄傲任性以及狠毒手段,读者也很难从道德角度去加以深究和谴责。因为一个美丽的女人,能如此决然地殉 情而死,她纵有一千个错,也是可以原谅的。 至少在张翠山心目中,殷素素始终是他爱情的偶像 。
     
      俞岱岩    在武当七侠中四侠俞岱岩下场最为悲惨。他先是遭殷素素暗算, 掌心被刺了七个小孔,腰腿间又被上了毒药的暗器击中。殷素素本不要他 性命,让龙门镖局都大锦把他送上武当山,不料被“玄冥二老”冒充武当七侠,将其四肢骨节折断。张翠山见到他时,俞岱岩的指骨、腕骨、臂骨、 腿骨到处冒血,其状惨不忍睹。俞岱岩如何受伤?书中没有具体交代;但据张松溪分析,断其四肢是让俞岱岩遭受异常痛 苦的折磨,是用金刚指力 捏断的。读到这里,真令人掩卷长叹,悲愤难抑。 俞岱岩的悲剧,之所以令人惋惜悲愤,是因为他本人是无辜的。 在武当七侠中,俞岱岩精干而稳重,他奉师父张三丰之命赴福建诛 杀一个残害良民、无恶不作的盗贼。完事之后,在归途中意外发现海沙派 与天鹰教为一把屠龙刀大打出手。俞岱岩无意中得到屠龙刀,并无半点贪心,而是认为此刀乃天下异物,如落入恶人手中,助纣为虐,势必贻祸人 世。他只想把屠龙刀带回武当山,由张三丰去处置。却不料因为身上带了这把武林中人人为之争夺的宝刀,竟落得这样一个可悲的下场。 俞岱岩的戏不多,他被师父张三丰救活之后,空挂侠客之名,只能 整日睡在床上。后来,少林三大僧人赴武当山挑战,正好张翠山携妻子殷 素素回来。殷素素愿当俞岱岩替身,代俞三侠布阵斗敌,不料她一语出口, 竟让俞岱岩认出殷素素就是委托都大锦送他上武当山的女子。在这一幕戏 中,俞岱岩虽说出几句悲愤的话来,却依旧不愿因为自己遭此惨祸而有有 碍翠山与素素的夫妇之情。读到此处,铁石心肠者也莫不为之掉泪。从中可知俞三侠品格之高尚,心底之无私。 应该说,张翠山与殷素素的自尽,与俞岱岩有关,但俞岱岩并没有 想伤害他们。张翠山是受不了这一残酷的事实而自刎,殷素素也因为丈夫 之死并且亲眼目睹俞岱岩的惨状而内疚,以致失去生活的勇气。这对夫妇 自尽都与情理相合,尽管这幕戏演得太令人痛苦而压抑了。 一部《倚天屠龙记》中,俞岱岩确实是个关键人物,一场武林恶战 由他而拉开序幕。他的悲剧似乎启示人们:对于价值连城的宝物,世人还 是少沾边为妙,最好的办法是远而避之。不然杀身之祸将会随时落到你身上。我这个想法虽然有点消极,但对于善良的人们来说,俞三侠的悲剧确堪为一面镜子。

      俞莲舟    武当派开山之祖张三丰有七个弟子,他认为七个弟子中,张翠山悟 性最高,又文武双全,是他衣钵门户的理想继承者。 金庸本人也持这个观点,他给张翠山的戏最多,以致吴霭仪女士在《金庸小说的男子》一书中认为,《倚天屠龙记》中最有吸引力的男子首 推张翠山。 以我管见,能继承武当衣钵的不应该是张翠山,而应该是俞莲舟。 俞莲舟在武当七侠中排行第二,因为他平时不苟言笑,几个师弟对 他的敬畏比大师兄宋远桥还多几分。但俞莲舟并不是一个板着面孔的师兄,他对几个师弟情谊之深,甚于他人。张翠山携殷素素归来,俞莲舟表面上语气冷淡,口中只称她为“殷姑娘”,但待殷素素走开,他却对翠山说出一番肝胆相照、情逾骨肉的肺腑之言:“便有天大的祸事,二哥也跟 你生死与共。”可见俞莲舟心中早已打定主意,宁可不要自己性命,也要保全翠山夫妇。 在武当七侠中,武功以宋远桥与俞莲舟为最高。虎踞镖局总镖头祁天彪等三人要闯武当见张三丰,宋远桥露了一手,衣袖挥出,三个总镖头 顿时气息逆行倒冲,差点毙命,可见宋远桥内功深厚。但宋远桥性格淡泊 谦和,为人端严慈祥,是个佛面善心的老好人。以才干与胆略而言,他都不如俞莲舟。 宋远桥的性格导致他生下逆子宋青书,张三丰后来把掌门人的位子 传给俞莲舟,可见是明智之举。我之所以认为俞莲舟可当一大门派的继承人,还因为他潜心武学,无妻无子,不像张翠山、殷梨亭在处世中有太多 的感情纠葛。张松溪的急智,莫声谷的刚勇,都十分难得,但从全面来衡 量他们,又不及俞莲舟可以独当一面。当然,俞莲舟还具备一个领袖的风 度:为人正直,以理服人。他在送翠山夫妇回武当山途中,眼观四路,耳 听八方。一路上风云突变,都被他一一化解,可见他确是个文武双全的武 林高手。 《倚天屠龙记》的戏后来转到张无忌身上,武当七侠也就没有多少 作为。但在张三丰救少年无忌之际,宋远桥、张松溪、殷梨亭、莫声谷都 有不凡的表现,可见武当弟子情义之深,这与少林寺中师兄弟大打出手, 形成了明显的对照。殷梨亭 男人的痴情也有两类。 一类是刚直而热情如火,为了所爱的女子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与荣 誉。这类男子可以杨过为例。他爱小龙女既深情又聪明,敢作敢为,女人 不能不被他所吸引。 另一类男子个性软弱,情意缠绵,一旦失意就痛苦万状。《倚天屠 龙记》中的殷梨亭,便是这一类掉了魂的痴情男子。

      殷梨亭是“武当七侠”中的第六侠,他年纪轻,社会阅历也就相对 贫乏。他的处事天真,归根结底还是与他的个性有关。他欠缺杨过的刚强 坚毅,感情上又很脆弱,尤其对待爱情上的突变,往往表现得一筹莫展, 颇像痴情的女子。他的未婚妻纪晓芙失贞于杨逍,叫他难过得死去活来;他又不像杨过那样想报仇雪耻,而是依旧留恋纪晓芙曾经给他的一点温 情,并且至死不忘。他负伤之后,还在昏迷中拉着自己恋人纪晓芙的女儿 杨不悔的手,叫着纪晓芙的名字。 如果细细分析,殷梨亭是个感情至上的天真男子。他的师兄张翠山 娶了天鹰教教主的女儿殷素素,旁人都以为大逆不 道,唯有殷梨亭首先承认她是嫂子,对张翠山更是十分亲热。在他看来, 什么道义与门派,都不必放在眼里,只有两个人有感情才是真正重要的。 他对纪晓芙更是如此,宽恕她的失身,心中对她的追求始终不变。即使是 面对情敌杨逍,他也没有乘对方重伤之际报夺妻之仇。这类痴情男人的优 点也是弱点,读者可能和我一样,觉得殷梨亭多情得有点傻气。 这种感情至上而又天性软弱的男人,在事业上大抵无所作为,在感 情世界中也往往没有立足之地。试想起纪晓芙若真的与他结为夫妻,恐怕 一遇到强有力的男人进攻,给殷梨亭戴顶绿帽子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因此,我一方面欣赏殷梨亭的善良单纯,另一方面又对他缺少一种 男子汉气概表示遗憾。他可以成为男人的朋友,但却不是女人心目中的偶 像,至少在一些有主见的女人心目中,对他的同情往往多于爱情,因此殷 梨亭只能成为爱情中的悲剧角色。 据史记载,张三丰确有七个弟子,其他六人姓名与金庸小说中的人 物相同,唯有殷梨亭原名殷利亭,金庸感到其名与六位武侠之名不符,乃 作了改动。纪晓芙 谈到爱情的不可思议又无法解释,那么请读一读纪晓芙的故事。 纪晓芙在《倚天屠龙记》中出场时,正值张翠山携妻子殷素素回归 武当,峨眉派静玄师太前去兴师问罪,当时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但见神 情威严的静玄师太背后站着一个身材高挑、肤色白皙的年轻女侠,她低着 头弄衣角,那副神态就显示她很担心峨眉与武当发生冲突。原来那个美貌 少女正是武当第六侠殷梨亭的未婚妻纪晓芙。张翠山自刎之后,峨眉派扬 长而去,唯有纪晓芙大为伤感,可见她是感情胜于理智的女人。 这个柔情女子的遭遇很值得同情。因其美貌,被明教光明左使杨逍 擒去,因奸而孕,生下一女。据她向师父灭绝师太供认,她完全是被迫的, 但令人纳闷的是,纪晓芙居然给女儿取名杨不悔。她不仅对自己的失身表 示不悔,而且对强奸她的杨逍不恨。纪晓芙在师父与师姐的威逼之下,宁 可身败名裂,惨遭毒手,也要保护她的丈夫杨逍。 杨逍是个有魅力的中年男子,这无容置疑,但他毕竟是用了强制手段。遇害的纪晓芙何以不怨?这理由恐怕有两个:一是 女子一旦失身,生米煮成熟饭,她就认了命,二是那个强奸她的男人本来值得她爱。杨逍尽管在年纪上不占优势,但他比起那个软弱天真的殷梨亭确实多了几分男人味。再说纪晓芙与殷梨亭的姻缘,本来也只见过几面, 谈不上有感情基础。纪晓芙移情于杨逍,大可原谅。 纪晓芙自然不是轻浮的女子。她除了被迫失身,处处显示一个女侠的风范。丁敏君残杀彭和尚时,曾以纪晓芙私生一女要挟,纪晓芙宁可声 名俱毁,也不愿强加无辜;灭绝师太有意传衣钵给她,只要她诱杀杨逍,可纪晓芙宁可被师父处死,也不愿害丈夫。她临终前把女儿杨不悔托给张 无忌,并要求把女儿交给杨逍。杨逍因纪晓芙之死而伤心落魄,这实在是 情理之中的。 令人大为感动的是,纪晓芙虽然被奸而孕,但她不把责任全部推在 男人身上。她面对世俗的责备与冷漠,依然用诚实的心地来支配自己的一 言 一 行 。 可 见 纪 晓 芙 在 感 情 世 界 中 是 个 了 不 起 的 女 人 。
      
      张无忌   《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与郭靖有相似之处,心地皆宽厚善良,武功皆精娴过人;但张无忌不是郭靖。 首先,张无忌比木讷的郭靖多了一点男子汉的温情;其次,张无忌 为人随和,容易与人相处;第三点,也是两人最大的区别,郭靖处事固执 己见,原则性极强,抱定的主意雷打不动;而张无忌生来毫无主见,在处 世上随意性很大。这一点,无忌与其父张翠山酷肖。 张无忌的随意性,一方面表现在爱情上。他不是那个处处留情的风 流情种段正淳,他从不勾搭女人,但一旦有某个女子钟情于他,他总是不 忍心拒绝。小昭、周芷若、赵敏爱上了他,张无忌时时记着她们的好处, 以致不知选择谁人为妻,使得几个女孩子都很痛苦。 在事业上,他也是当断不断,虽然被推上领袖宝座,但他并非出色 的武林盟主。真正的政治领袖总是有谋略,有城府,可惜张无忌久经世面, 仍对权术一窍不通,又无掌握权力的野心。张无忌在《倚天屠龙记》中出场颇多,但真正显示其光彩的场面很少。他 的可爱之处,不在于对女人的吸引(我始终弄不明白那么多女孩子为何钟 情于一个浑浑噩噩的男人),而在于他对谢逊的一片至诚友情。他还有一 个弱点,一生太相信别人,尽管他有仁爱之心与出众的武艺,结果仍被撵 下明教教主的位子。好在张无忌对此并不介意,他从不想当决策者。 与张无忌交朋友,无所顾忌。你对他一分好,他还你三分好。你与 他相处日久,会发现张无忌从不苛责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如果 冲撞了他,他也不记恨。但你与张无忌交友,还得注意一点,不可把什么 话都和盘托出,他对任何人都不设防,很可能把你的秘密无意中泄露给另 外一个人。至于遇到疑难问题,你要听听张无忌的高见,那就让你为难也 让他为难了。 周芷若 一个毒誓,可以让人背上一副沉重的枷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这类近于残酷故事居然被金庸描写得有声有色。 我们不妨读一读周芷若的人生际遇。她在《倚天屠龙记》中出场时, 还是个容貌秀丽、性格柔顺的船家女。她天生是美人坯子,小小年纪就长 得楚楚动人。父亲死于非命,幸亏张三丰出手相救,她才幸免毒手。周芷 若与身受重伤的张无忌相遇,应该说有点缘分。她在舟中精心照顾张无忌 一段细节,活现出这个小女孩可爱的性格。她再度亮相,已成为峨眉派掌门人灭绝师太的女弟子。金庸极写丁敏君的刁钻凶蛮,来衬托周芷若的柔 弱仁懦。后来灭绝师太突然选定周芷若为掌门继承人,条件是要周芷若发 一个毒誓:不能和张无忌相爱;如若与张无忌结为夫妻,父母尸骨不得安宁,生下儿女,儿子代代为奴,女儿世世为娼。这个毒誓可谓恶毒之极。 应该说,周芷若发这个毒誓是被迫的。她心中早就爱上了张无忌, 不然她为何一剑刺中张无忌时,居然手下留情。但后来情节的发展似乎有 点违反人之常情。周芷若尽管在江湖的磨练中逐渐显 示出刚毅、坚强的一方面,但实在算不上心狠手辣。金庸可能为了追求扑 朔迷离的艺术效果,把赵敏的某些性格特征移植到了周芷若身上,让她用 迷药迷倒众人,用利刃在殷离脸上划了十几条伤痕,又自残左耳,嫁祸赵 敏。她后来与张无忌交手之际,又突然自称“宋夫人”,以此扰乱张无忌 的心,这种阴险狠毒无情的伎俩,恐怕游离了周芷若性格发展的脉络。我 总感到金庸塑造这个艺术典型不是很成功。 我说金庸没有正确把握周芷若的性格脉络,主要是说他写周芷若与 张无忌之间的关系有点矛盾。她一方面爱张无忌,一剑不刺中张无忌的心 脏是一例;后来她落败在鹿杖客的“玄冥神掌”之下,临危之际还要出手 击杀赵敏,把自己体内寒毒传到赵敏身上,这些都可以证明她内心世界仍 然无法摆脱对张无忌的依恋,不然为何对为张无忌所爱的赵敏会恨之入骨 呢?但另一方面她又几次要置张无忌于死地,给张无忌造成诸多麻烦。这 样爱与恨交织在一起,表现一个人的双重性格,也无不可。但金庸对这种感情的基础缺少令人信服的交代。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把周芷若与赵敏并提,声称周、赵二人都 是很有野心的女人。周芷若因为有野心,才练成犹如鬼魅的“九阴白骨 爪”,其出手诡奇狠毒,自然毫不奇怪,但让一个毒誓改变她的全部性格 特征,我总觉得不大可信。尽管在此书的尾声中,周芷若还是由鬼变成了 人,这种大起大伏的人格塑造,显然不合逻辑,只是 文学家随心所欲的想象罢了。 赵敏 如果一个女人只是本性残忍,有点邪气,那么至多是一个无用黑心 人;但如果她生来颇有姿色又有野心更兼机智过人,那么这类女人的可 怕,就不可低估了。 《倚天屠龙记》中的蒙古贵族小姐赵敏,便属于后者。 赵小姐是汝阳王的女儿,美貌无与伦比,其媚态足以颠倒任何一个 男子。她武功不算高,但工于心计,使出的手段令人咋舌。她小小年纪, 胆子甚大,带了“玄冥二老”两位高手闯荡江湖,其目的就是做一番轰轰 烈烈的事业。那么,赵小姐心中的事业是什么呢?照她自己的话说:“我 年纪大了,要杀很多人。”把杀人视若儿戏,难怪她诈骗明教高手、暗袭 张三丰,在她看来都是略使小技。至于她为了引张无忌入彀,用有毒的“七 虫七花膏”代替“黑玉续断膏”,让张无忌用在俞岱岩、殷梨亭的伤口上, 这种不惜让两大高手陡增万般痛苦的欺骗伎俩,可见赵敏的狠毒心肠,简 直匪夷所思。 我初读《倚天屠龙记》,对张无忌与赵敏的感情纠缠实在不理解。这个魔女轻易地摆布男人,张无忌居然被其玩弄得心甘情愿,真坍尽了天下男子汉的台!但一读再读,又渐渐悟出:掉入情网 的男人无法抵抗的无限娇媚、无限深情。再从张无忌性格来分析,他纵然 学成了盖世武功,当上了明教教主,其实他本性软弱,天生没有主张,遇 到什么事都从好的、善的方面去忖度,一旦吃了亏,又善于原谅对方的种 种恶行。这种男人处事犹豫不决,如果遇上一个柔顺的女孩子,也未必能 做出什么大事业来。赵敏与他相处,正好弥补了他的不足。 金庸写赵敏,一方面写她的丽色生春与一往情深,比如她爱张无忌, 就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甚至不择手段地占有这个男人。殷离在张无忌手 上咬了一口,她也在张无忌手上猛咬一口,目的是让张无忌不会忘记自 己;另一方面又极写她的机智过人,张无忌几次遇骗,都是赵敏及时识破 对方伎俩,如陈友谅的偷袭与伪装,可以把张无忌蒙骗在鼓里,但却骗不 了赵小姐的“火眼金睛”,因此,张无忌纵然对殷离、周芷若、小昭都有 爱怜之情,但与他真正相爱的女人,却只有一个赵敏。 还值得指出的是,赵敏的所作所为都是主动的,不仅仅因为她是任 性的千金小姐,还因为她身上有蒙古人的血统,与中原女子的温柔性格大 不相同。 殷离 殷离是个性格倔强的伤心女子。她的悲剧缘于她的个性太强,一方 面表现在她为母亲复仇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她对张无忌的一片痴情之中。 她本来生活极为优裕,她是魔教四大护法之一“白眉鹰王”殷天正 的孙女,父亲殷野王武功也十分了得。后来殷野王娶妾,殷离为母亲报仇, 跟随金花婆婆闯荡江湖。为了修炼歹毒无比的“千蛛绝户手”,朝夕与毒 蜘蛛相伴,久而久之,容貌变丑。殷离热衷这邪门功夫看来不可思议,其 实是她从母亲的悲剧中汲取的。殷离的母亲原来也练这功夫,已练至一百 只花蛛,为了保持容貌美丽,弃功不练,但她依旧牵不住丈夫的心。殷离 亲眼目睹母亲的伤心遭遇,就狠心苦练。她要练成这门功夫,与其说为了 母亲,还不如说为了惩罚天下的薄幸男子。 殷离心目中薄幸男子,原来是多情善良的张无忌。她随金花婆婆在 蝴蝶谷见到张无忌,就有了朦胧的爱情,她只想把这个俊俏的男孩子带回 灵蛇岛,与他一起玩耍。不料张无忌不肯,还在她手背上咬了一口,于是, 处世简单的殷离对张无忌便又恨又爱。后来,张无忌 成了曾阿牛,殷离也成了“蛛儿”,两人互不相识。殷离对关心她的阿牛 百般挑剔,时时流露出对张无忌的情爱,令人感到又可惜又可怜。 金庸塑造殷离这个人物,可以说处处有伏笔。比如张无忌一见蛛儿, 便说她像他母亲殷素素;殷离还以为无忌取笑她太老,其实正是暗中写出 殷离的身世,原来无忌的母亲正是殷离的姑姑。又如写张无忌情急之中咬 了殷离一口,却对后面戏的发展起了那么大的作用,这都是写书人的巧妙 安排。殷离的结局也大出意外,张无忌见蛛儿昏死过去,为她立了木条墓 碑,不料殷离未死,她从墓中走出,方知待她十万分好的曾阿牛正是她朝 思暮想的张无忌。殷离在尾声中飘然而去,心中却仍然保留着那一份幼年时的感情。

      我对殷离既同情又不大喜欢。殷离伤心的遭遇,虽是经历所致,但 一大半还是个性太强造成的。她恩怨之念太分明,处事会走极端。比如她 因为母亲求美而得不到爱情,就把自己的美貌毁了;又如张无忌说一个人 貌美并不可爱,可爱的是心地善良,她又以母亲的悲剧来把善良说得一无 是处。尽管她本质上还是一副好心肠,但像这类古怪偏激的女子,除了张 无忌,恐怕其他男子都吃不消。 小昭 我曾经在拙著《古龙小说艺术谈》中谈到新派武侠小说与旧武侠小 说(指狭义的武侠小说)有很大差别,差别之一便是对爱情所取的不同态 度。以《三侠五义》为代表的旧武侠小说渲染忠义而排斥爱情,或者说这 类小说中的爱情关系,只是侠客生活的一个点缀。新派武侠小说则不同, 书中男女主角具有强烈的爱情吸引力,《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便是一 例。 同时爱上张无忌的四个女子:殷离、周芷若、赵敏、小昭,都是绝 色佳人,又都爱得死去活来。殷离、周芷若、赵敏已另文谈过,这里再来 谈一谈小昭。 小昭出场时,带点神秘感。她容貌奇丑,又是跛子,杨逍见她可怜, 便让她当女儿杨不悔的丫头,后来杨逍发现这一切都是伪装的。杨逍那日 教杨不悔练武,小昭居然识得六十四卦之方位。杨逍是机智过人的高手, 他一眼看出小昭大有来历,疑心她来明教卧底,便饿了小昭七天七夜,小 昭依然不露半句口风,只得用玄铁镣铐把她锁住。后来,张无忌动了善念, 让这个丑丫头服侍自己。小昭随张无忌上灵蛇岛之前,张已察觉小昭非寻常女子:自己行步如飞,小昭居然能和自己并肩而 行。当然更出意料的是,小昭的本来面目是混血的美人,她后来又成了波 斯明教总教的教主。 小昭到光明顶卧底的故事,很落俗套。因为她的母亲黛绮丝遇上银 叶先生,因情生爱,叛教嫁人,生下小昭。黛绮丝为了赎罪,让女儿乔装 改扮混上光明顶,盗取乾坤大挪移心法。这个故事有点离奇荒谬,其中值 得回味的只是突出了杨逍的成熟与老练。 小昭光彩夺目之处,是她真心诚意地爱上了张无忌。她纵然也骗过 无忌,但从未下过毒手。她和赵敏、周芷若都有做作功夫,但她对人并不 残忍。小昭的可爱远远胜过赵敏与周芷若。她知道自己要与张无忌分手, 便说出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话来:“公子,这件事我一直在骗你。但在我心 中,我却没对不起你。因为我决不愿做波斯明教的教主,我只盼做你的小 丫头,一生一世服侍你。我跟你说过的,是不是?你也应允过我的。”她 与张无忌含泪诀别,并将倚天剑与屠龙刀一起交给了张无忌。金庸比较了 几个女子对张无忌的爱情之后,在此书《后记》中写道:“我自己心中, 最爱小昭,只可惜不能让她跟张无忌在一起,想起来常常有些惆怅。” 小昭爱张无忌什么呢?是爱他的善良还是爱他的英俊?我实在想不出来。对这样一个在爱情上毫无主见的男子,有那么多女人肯倾心相爱, 除了说明爱情本来是不可思议的,答案便是金庸太会编故事。

      


[ 本帖最后由 佛山黄师傅 于 2010-4-7 19:3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佛山黄师傅
(飞鸿)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
帖子 569
编号 365192
注册 2010-3-14
来自 江南水乡


发表于 2010-4-7 19: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倚天屠龙记人物简析

      黛绮丝   金庸写武侠小说喜欢异想天开,比如把洋美人搬来充当中国小说中 的侠客,即为一例。 《鹿鼎记》中塑造了一个苏菲亚,纵然媚态十足,毕竟没有高明的 武功。《倚天屠龙记》中的黛绮丝则不同。她是明教“四大护法”之一, 排名还在“白眉鹰王”、“金毛狮王”、“青翼蝠王”之前。她初次亮相 是在蝴蝶谷,她扮作一个老态龙钟、久病缠身而又出手怪异的金花婆婆, 胡青牛与王难姑死于她手,足以显示她的心狠手辣。她再度亮相是在灵蛇 岛与谢逊相见,此时金花婆婆才显出“紫衫龙王”的真面目;但且慢,“紫 衫龙王”还是她的乔装改扮,她真正的身分是波斯明教的教主之一。这个 “圣处女”原来是位徐娘半老的绝色佳人。 在明教“四大护法”之中,黛绮丝虽然身居首位,其实她除了水底 功夫出众之外,论武艺还算不上一流高手。令人惊叹的是她很有心机与善 于伪装。黛绮丝的动人之处,是因情下嫁银叶先生,但她热情如火的恋爱 生活,金庸并没有细致交代。在我的印象中,银叶先生是书中子虚乌有的 人物。黛绮丝后来为了免受火禁之刑,居然让自己女 儿扮作丑女,混上光明顶卧底,这似乎与中国传统的母爱大相违背,我只 能从她的波斯人血统去圆金庸的想象之说。 黛绮丝扮作金花婆婆与谢逊斗法一段,更令读者不可思议。她一方 面命令女儿小昭去偷学“乾坤大挪移法”,另一方面又想争夺屠龙刀,这 一切好像都是为了她可以向自己背叛的波斯明教有一个交代,将功赎罪。 但黛绮丝从未想过要返回波斯,试想中原之大,她完全可以隐姓埋名,与 女儿小昭舒舒服服过日子。这些念头在初读《倚天屠龙记》时我也没有想 过,但掩卷之后,总觉得金庸写黛绮丝这个人物是个败笔。 武侠小说的人物与情节,应该讲究一点离奇与惊险的味道。平铺直 叙,没有波澜起伏与意料之外的东西,读者一定大失所望。但为了吸引读 者,就故弄玄虚,使意料之外不在情理之中,读者对这类人物的可信性便 大生怀疑。我读“紫衫龙王”黛绮丝的故事,便有如此感受。 吴霭仪女士在《金庸小说的女子》一书中,也认为金庸对黛绮丝所 作所为的答案解释得十分勉强。我则进一步认为,黛绮丝是金庸笔下失败 的人物形象之一。
      谢逊   一部《倚天屠龙记》跌宕起伏,波澜丛生,皆由一把“号令天下, 莫敢不从”的屠龙刀引起,而屠龙刀的得主是金毛狮王谢逊,因此,谢逊 在书中的地位,决不在张翠山、张无忌父子之下。 谢逊初看是个威猛凶狠的粗人,其实他粗中有细。他身材魁伟,满 头黄发,两眼发光,威风凛凛。他一出场,就将白龟寿、常金鹏、麦鲸等 四大帮主毙命,一声长啸,几十个人都成了白痴。后来他在冰火岛上几乎 杀死张翠山与殷素素,但更令人震惊的是,武林中许多凶杀悬案居然也是 他假冒师父成昆之名制造的。谢逊一生杀人无数,许多无辜者死于他手下,连仁慈的空见大帅也未幸免。金毛狮王的所作所为,足以令人发指。 但细读全书,谢逊却又是一个值得同情的英雄。他憎恨人类,连及 苍天,都是事出有因。他本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因为师父成昆见色动心, 强奸了他的妻子,残杀了他一家,连他的幼子也被成昆摔成血团。一个人 遭受了家破人亡的巨大痛苦,岂能性格不变!谢逊在痛苦的煎熬下终于成 了叛逆者,他要夺取屠龙刀,为他父母、妻子报仇雪 恨,这是可以理解的。 谢逊给世人的印象由可憎变为可爱,是因为他听到张无忌一声啼哭 之后,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儿子,于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谢逊在后半场 戏中,成了读者崇拜的英雄。他双眼已瞎,明明可置成昆于死地,却不杀 死对方,他对成昆说道:“你杀我全家,我今日毁你双目,废去你的一身 武功,以此相报。师父,我一身武功是你所授,今日我自行尽数毁了,还 了给你。从此你和我无恩无怨,你永远瞧不见我,我也永远瞧不见你。” 这种境界,正是佛家所推崇的“宽恕”。 应该说,谢逊的思想转变,是因为受到善的影响,空见、张翠山、 张无忌的品行,都曾对他改变性格产生了很大作用。从谢逊身上,一方面 体现了恶的诱惑,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善的感召力量。 作为一个艺术典型,谢逊是个力量型的武林高手。他的倔强、刚猛、 凶狠使人生畏,但他又不仅仅是一员猛将。谢逊有思想而且有见解。他曾 例举岳飞被宋高宗错杀,中原百姓惨遭屠杀,来说明上天的不公正,好人 未必有好报。正因为他看到了这一点,他才愤世嫉俗,敢于向人类和苍天 公开宣战。 谢逊练成了绝技,又夺得了屠龙刀,但他一生却是在品尝种种痛苦 与悲愤。他的复仇也只是为了解脱痛苦,但最后还是佛法无边,使他回头 上岸。这显然是金庸对佛教的理解。 朱长龄 《倚天屠龙记》中的朱长龄与《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应该属于 一种类型,都是做功十足的伪君子。不过,岳不群是一派掌门人,气度不 凡;而朱长龄却以忠良后代自居,貌似忠厚,言谈恳切。这两种假象都值 得世人去玩味。 朱长龄出场之际,正是张无忌危急之时。朱九真与她表哥卫璧和她 的情敌武青婴,三个人围攻一个不会武功的张无忌。卫璧是恼怒张无忌没 有输得服服帖帖,朱九真是见自己心爱的表哥没有取胜,武青婴也是为心 爱的师兄出气。三个人一起下毒手,想置张无忌于死地。就在这时,朱长 龄出手相援,救下张无忌,并把他送到家中养伤。他一番忠义之词说得何 等慷慨激昂,令人肃然起敬。 后来,朱长龄连用苦肉计、美人计,又自毁庭院,设下张翠山恩公 的画像,把张无忌与读者都骗得晕头转向。无忌在吐露真相之后,无意中 洞察了朱长龄的险恶用心,原来这个忠良之后的厚道长者也是为了夺取 “武林至尊”的屠龙刀而设下层层圈套,其骗术之高明,委实令人咋舌。世间恶事之源,大抵皆因贪婪。朱长龄因为贪心二字,费尽心机,玩足花样,最后又死得尴尬可笑。这自然是个老套的故事,但由于金庸善 于写戏,朱长龄外忠内奸的个性被写得淋漓尽致,其下场又处理得极妙。 张无忌识破其伎俩,投崖自尽;朱长龄为了屠龙刀,居然也一起摔下山崖, 险而不死,为捉拿无忌,在窄洞内进退两难,一呆五年,最后仍为贪心所 害,活活困死在荒山野岭。这个结局实在用意颇深,对世上贪婪之人无疑 是一帖灵丹妙药。 金庸塑造朱长龄这类人物,另一寓意是想写出血统论的可笑。朱长 龄本是辅助一灯大师的朱子柳之后代,朱子柳品行之高,在《神雕侠侣》 中表现具足。不料他的后裔朱长龄、朱九真父女,品行如此恶劣。这虽然 是艺术创造,其实历史上这类例子并不罕见。岳飞是有名的忠臣义士,但 他的后裔岳钟琪,在清代当总督时,贪婪凶残,搞了一个“曾静狱案”, 不知屈死了多少无辜百姓。大奸臣秦桧的曾孙秦子野,舍命抗金,为国尽 忠,因其事迹感人,被列入《宋史》的《忠义传》内。由此可见,人之忠 奸 , 非 门 第 可 定 , 而 世 情 之 变 迁 , 又 是 一 门 难 测 的 学 问 。
      
      朱九真  吴霭仪女士在《金庸小说的女子》一书中,曾把小龙女与王语嫣列 为第一、二号可讨厌的女子。对此我不敢苟同,我心目中讨厌的女子,朱 九真可算是一个。 朱九真是华厦庄院的大小姐。她未出场时就先传其声。张无忌路遇 十余条身高齿利的恶犬围扑,他在群犬利齿乱咬之际,忽听几声清脆娇嫩 的呼叱。待他在昏死中醒来,才知那群恶犬的主人居然是一位美艳无比的 少女。他本来以为那位少女是他的救命恩人,后来才知自己遍体鳞伤居然 是美貌少女的“恩赐”。那位朱大小姐养了一群恶犬,给每条狗取了“折 冲将军”、“平寇将军”等名字,令它们扑咬假人,以此训练它们的凶猛。 这个容貌娇媚、又白又嫩的女子自己出手极狠,打得一条恶犬鲜血淋漓, 还轻描淡写地说:“你瞧这些畜生贱么?不狠狠地打上一顿鞭子,怎会听 话?”这寥寥几笔,把一个美丽却又狠毒的朱九真写得跃然纸上。 说朱九真可厌,还不仅仅因为她性格凶狠,出手无情,仗势欺人; 更因为她是骗人的好手。因为她美丽,骗人更有很高 的命中率。她是张无忌平生第一次见到的绝色佳人,张无忌和他老子张翠 山一样,见了美貌的女子便禁不住心中怦怦乱跳,以致差点被骗了性命。 朱长龄用“美人计”,朱九真又有上乘表现,表现得又温柔又多情,但这 种温柔多情的背后却是极其凶残与无情。她乘张无忌睡着时暗暗点了他五处大穴,不提防张无忌会解穴,跟随她出外,听她亲口说出:“我侍候这 小鬼,这些日子来吃的苦头真不小。要到踏上冰火岛,杀了谢逊,时候还 长着呢,不知道要受多少罪。等你取到屠龙刀后,我可要将这小鬼一刀杀 死!”一个女子利用她的美貌害人不择手段,已经十分可憎,但朱九真不 仅手段凶狠,其心地之毒如蛇蝎,不在其父朱长龄之下。 我以为朱九真之可厌,还因为她的爱情观也很乏味。她追求的表哥 卫璧,也是名门之后,卫璧一方面爱千金小姐朱九真,一方面又爱自己的 师妹武青婴。朱九真充当“二女争宠”的角色之一,一点没有温柔的情分,而是富而矜持,贵而造作。她对张无忌、殷离毫无同情之念,对卫璧的爱 情虽然专一,但终究没有成功。她死在殷离之手,也与情理相合。 朱九真的狠毒,与赵敏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但赵敏身上毕竟有 许多优点,朱九真只是一个令人可厌的小角色而已。杨逍  现在有些女孩子谈恋爱,居然不爱与他们年龄相近的男孩子,而钟情于中年男子。这看来不可思议的爱情其实古已有之。《倚天屠龙记》中 纪晓芙爱上明教大魔头“光明左使者”杨逍,即是一例。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写杨逍,其表现手法与他在《笑傲江湖》 中写令狐冲有点相仿,都是通过女子的回述。但仪琳追述令狐冲,是极写 令狐冲的种种好处,而纪晓芙口中的杨逍,其行为则不够光明磊落。 纪晓芙是峨眉派掌门灭绝师太的得意门生,她本来已许配给武当七 侠之一的殷梨亭为妻。不料她在途中被一个说话疯疯癫癫的中年男子跟 踪,此人武功极高,强行占有了她的身子,而且让纪晓芙生下一个女儿。 据纪晓芙说:“力不能拒,失身于他,他监视极严,教弟子求死不得。” 由此可见,这段姻缘是强制下的“生米煮成熟饭”。 但问题是,纪晓芙失身之后,不仅不恨杨逍,还把女儿取名杨不悔, 表示对这段姻缘永不后悔。而且,灭绝师太获悉此事,没有对纪晓芙重责, 反而要让纪晓芙当峨眉派掌门的继承人,条件是要纪 晓芙回到杨逍身边卧底,乘其不备杀了“光明左使者”。但是,纪晓芙宁 可死在师父掌下,也不愿意充当杀杨逍的凶手。读到这里,我们不能不对 杨逍这个人物发生兴趣。 杨逍是怎样一个人呢?从灭绝师太嘴里知道,他武功高不可测,当 年手执倚天剑的武林高手孤鸿子与年轻的杨逍交手,连拔剑的机会也没有 就败于杨逍手下;而那把武林高手争夺已久的倚天剑,杨逍居然看也不 看,飘然而去。可见他的傲慢比武功更令人赞叹。在张无忌的眼里,他约 摸四十来岁年纪,相貌俊雅,不言不语,神色漠然,似乎心驰远处,正在 想甚么事情,他仰天长啸,凄然苦笑。这是写一个中年男子的孤独感。另一方面,金庸又通过几次惊心动魄的厮杀,写出杨逍的智谋远远高出韦一 笑、周颠等人;他对当时形势的分析也足见其人有雄才大略。总之,杨逍 处处显示出一个中年男子成熟的风采。连张无忌也不得不承认,杨逍在女 孩子心目中比六叔殷梨亭更具有吸引力。 杨逍表面上看来冷漠孤傲,其实内心热情如火。他爱上纪晓芙,尽 管不择手段,但他对纪晓芙确有深挚的爱。当得知纪晓芙的死讯,他居然 突然晕到,差点丧生于何太冲与班淑娴的双剑之下,这一细节活现出杨逍 原来是个多情的男子。至于他与纪晓芙生下的女儿杨不悔,愿与身受重伤 的殷梨亭结为夫妻,杨逍的应允,一方面是尊重女儿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是他对殷梨亭内疚的补偿。 一个风度超群、行为邪气的中年男子为年轻女子所青睐,其原因何 在,也许只有纪晓芙之类的女人心中最清楚了。

      范遥     武侠小说中常有一些武林高手隐姓埋名、忍辱负重,暗中到对手眼 皮底下卧底。这类角色大概与现代惊险小说中的间谍相似,武功与智谋极 高,又有可怕的忍耐性与克制能力。金庸笔下的范遥,便是这样一个成功 的艺术典型。 范遥的身分是光明右使。早在他出场之前,金庸就设下多处伏笔, 写阳顶天失踪,明教内部分裂,光明右使也不知去了何方;又侧笔写出光 明左使杨逍武功与谋略都在“四大护法”之上。由此可以推想,光明右使 也必定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 赵敏出场之后,才发现这位郡主身旁高手如云,其中之一便是哑巴 苦头陀。这个相貌丑陋的男子居然就是光明右使范遥。他因为怕成昆认出 自己的本来面目,自毁潇洒容貌,又扮作哑巴一呆十几年,这番苦心可见 其人识见与毅力的非凡。他与杨逍、韦一笑等人相认,也是先试了新任明 教教主张无忌的武功之后,才肯露出其庐山真面目。后来他又在万安寺救 明教与各大门派武林高手,一靠机智,二靠诈骗,比如他乱说灭绝师太是 他的情人,周芷若是他与灭绝师太生下的私生女,都 可见其人半正半邪。他行事之诡秘莫测,确可和杨逍相配,难怪世人称他 们二位是“逍遥二仙”。 如果说杨逍是天上人物,范遥则是地下人物。杨逍以冷漠傲视世间 万物如粪土,范遥则敢于自进坟墓潜伏。他们智勇双全,不是寻常武林高 手可以比拟的。 金庸写杨、范二人,其实是写明教中人的特点。在金庸看来,明教 与武当、少林、峨眉这些名门正派的区别之处,就是他们做事只要成功, 可以不择手段。杨逍得到纪晓芙的爱情是如此,范遥救人也是如此。范遥 进一步宣称,仁义道德之类的伦理,可以完全不顾,什么杀人灭口、嫁祸 于人,只要达到目的,都可以一试。这一点分明与出身武当派的张无忌相 违。后来张无忌被赶下明教教主的宝座,这与朱元璋用计有关,但毕竟还 因为张无忌与范遥他们不是同一类人。范遥归顺张无忌之后,也有一些不 凡的表现,但以后的戏就不如万安寺那一幕精彩了。还有范遥的形象不及 杨逍光彩夺目,可能是因为他的感情世界不如杨逍丰富,可见武侠小说写 武写侠之中,如果没有一点罗曼谛克,这个人物形象难免显得苍白。
      灭绝师太  《倚天屠龙记》讲的是两件神秘兵器引出的一段武林故事。这两件 兵器,一曰倚天剑,一曰屠龙刀。关于屠龙刀的故事,是由俞岱岩涉足引 起的,后来又由谢逊充当主角,从而引起武林一场顷争夺。相比之下,倚 天剑的故事比较平淡。 关于倚天剑与屠龙刀的关系,江湖上曾流传着一个神秘的口诀:“武 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几 句话虽人人皆知,但其中的奥秘,知之者甚少,灭绝师太是知情者之一。 据她所说,郭靖与黄蓉认为兵法与武功是两大法宝,他们把兵法藏在刀 中,武学秘籍藏在剑内。只有一个人独得两件兵器,并将刀剑互斫,才能获取这刀剑中的秘密。郭靖黄蓉夫妇将屠龙刀传给儿子郭破虏,将倚天剑 传给女儿郭襄,寄托了他们的良苦用心。 郭襄与张三丰分别之后,独创峨眉派。她逝世之后,倚天剑传给峨 眉派第二代掌人风陵师太,后来又传到第三代掌门人灭绝师太手中,于是 灭 绝 师 太 便 成 了 《 倚 天 屠 龙 记 》 中 不 可 缺 少 的 角 色 之 一 。 灭绝师太本人极有个性,她不仅武功极高,出手极狠,而且性情刚 烈,举止很有风范。她要杀张无忌,说好让对方接她三招,三招未能取胜, 便就此罢休。即使她在生命危急之际,也不肯占他人便宜。她被赵敏用“十 香软筋散”困在万安寺内。赵敏让武林高手比武,加以羞辱,只有灭绝师 太一个人自行绝食,可见她抱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必死之念。最 后以自杀决绝,其情甚为惨烈,可见其行与其名相符。 灭绝师太的戏,一是做在她的性格上。作者以刚烈、固执、冷酷、 无情来展示其个性的各个方面;二是做在她的信念上。灭绝师太杀死纪晓 芙,又迫使周芷若发下毒誓,其目的就是消灭明教。在她看来正邪不两立, 峨眉、少林、武当派是代表了灭绝之人。另外,灭绝师太对男女之情视为空幻,她不理解纪晓芙为何爱上杨逍,又以她心目中的神圣事业去拆散周 芷若与张无忌的爱情关系。 吴霭仪女士在分析灭绝师太这一艺术典型时,曾猜测灭绝师太的背 后,似乎有太多没有说出来的隐秘故事。换句话说,金庸没有像写《天龙 八部》中叶二娘那样深刻地揭示古怪行为背后的内在因素;于是,令人费 解的现象只能留给读者自己去忖度了。 金庸写正邪两派人物,常常写名门正派也有恶行,如身为名门正派 掌门人的灭绝师太居然教唆女弟子纪晓芙去用色相引诱杨逍然后杀之,这 种手段实在与光明正大的宗旨背道而驰。可见,嘴巴上标榜正义二字的 人,内心世界也未必是一片纯净,这一笔实在是写活 了人类个性中的复杂性。
      何足道   看西域痴人何足道的出场,便知金庸写人的手法何等高明。 《倚天屠龙记》开卷时,写郭襄为寻杨过上了少林寺。当时少林寺 正发生了一件怪事。有人闯入罗汉堂,在降龙罗汉佛像手中放了一张纸, 那纸上写了两行字:“少林派武功,称雄中原、西域有年。十天之后,昆 仑三圣前来一并领教。”那少林寺罗汉堂日夜有八名弟子轮值,竟无人发 现有人进来,可见“昆仑三圣”武艺高超。这一纸笺引起了少林寺的一片 混乱。 后来,郭襄遇见三个武林高手,误以为是“昆仑三圣”。郭襄武艺 不弱,但不是他们的对手。正在这时,来了一位长脸深目、瘦骨伶仃的白 衣男子,此人出手不凡,奏琴之际,居然连败三个武林高手。原来此人才 是号称“昆仑三圣”的何足道。 何足道以琴、棋、剑为三绝,他自负才高,上少林寺论剑,风度脱 俗,清纯不染;引郭襄为知音,本是奇缘,可惜金庸没有写下去。他在少 林寺比武,虽败犹荣。他孤寂而不盛气凌人,处世中有书呆子气,这种独特的艺术典型,在金庸笔下可谓绝无仅有。 我最欣赏何足道空山抚琴一幕。其琴音招来百鸟相伴,又划地为局, 自己与自己对弈。那种对艺术专注入神的迷恋,看似怪异,其实却说明何 足道秉性善良,胸无杂念。他受一个不相识的人委托,居然千里迢迢从西 域赶到少林寺。他的出场颇为好看,但后来再无戏做,因此读者难免怪金 庸写何足道有点虎头蛇尾。 何足道多才多艺,又自怜自叹,一腔知音难觅的书生意气。他眼界 很高,这才给自己取了何足道的名字。像这类男人一旦遇上真心相爱的女 子,是会倾心去爱的,但郭襄与他只有一面之缘,他重返西域,能否寻到 知音,大可怀疑。平庸的人会有许多朋友,而何足道的结局可能是寂寞一 生而已。我想金庸有意给何足道安排这样一个来去匆匆的人生,也许正蕴 含了这层寓意。 如果从哲学上去观察何足道的人生观,读者也许会从他身上得到一 点有益的启迪。
      胡青牛  武侠小说极尽写人之能事,可谓花样百出。有的剑快如风,有的力 大无穷,有的擅长暗器,有的则用起毒药来得心应手。既然有人用毒药, 那么就有人妙手回春。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金庸当然不会不知道。 金庸写过好几位如扁鹊再生、华佗复活之类的神医,写得最有趣的 便是《倚天屠龙记》中的胡青牛。 胡青牛是明教中人。他外表神清骨秀,又住在蝴蝶谷,我忖度他是 个极风雅的“医仙”。但他一出场,我就觉得此人不可亲近。他性格怪僻, 近似蛮横。张无忌危在旦夕,他居然见死不救;常遇春为之求情,他连自 己的师侄常遇春的生死也置之不理。他发起脾气来双眉竖起,执拗异常。 他后来救张无忌,并不是存心让无忌活命,而是因为无忌受“玄冥神掌” 的毒,是他从未见到过的,他想先治好无忌的病,然后再把无忌弄死。 一个人性格怪僻,往往不是天生的,而是与他的经历有关。胡青牛 不肯救武当派的张无忌,因为他少年时救活了一个中 了金蚕蛊毒的名门正派的武林高手,此人却恩将仇报,害死了胡青牛的妹 妹;而胡青牛见死不救他人,又因为他不肯得罪妻子王难姑。王难姑外号 “毒仙”,中她之毒者一旦被胡青牛救活,她就要恼怒生气。胡青牛对他 人冷若冰霜,正是因为不敢得罪自己的老婆,由此反衬这种爱得不得了的 夫妻关系。由于这两个原因,胡青牛才变成一个“见死不救”的怪人。 《水浒传》中有地灵星神医安道全,写一个神医,其实没有多少戏 可写。但金庸写胡青牛,却令人目不暇接,写蝴蝶谷中奇事迭涌,叫人读 了又惊又怕。尤其是胡青牛后来与王难姑假戏真做,差点骗过了老谋深算 的金花婆婆。这对夫妻又恩爱又赌气的故事,读来令人发噱。而那个蛮不 讲理的胡青牛原来并不蛮横,真正不讲道理的却是那个一心逞能的王难 姑。 至于写胡青牛与张无忌的关系,也很有意思。胡青牛不肯救张无忌, 但最后他自己的性命却是张无忌救的;自比百世未遇的“医仙”,却有如 此一幕戏,不是金庸这样的大手笔恐怕写不出来。

       胡青牛与王难姑终于还是死在金花婆婆手中,他们在人间的赌气相 争不知在死后还会不会继续下去。只有一点可以告慰“医仙”:他毕竟还是与他所爱的女人同日而卒了。


[ 本帖最后由 佛山黄师傅 于 2010-4-7 19:2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佛山黄师傅
(飞鸿)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
帖子 569
编号 365192
注册 2010-3-14
来自 江南水乡


发表于 2010-4-8 16: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4 kodosg42 的帖子

呵呵,观点的确很新颖,仔细一想,还是比较赞同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0 22:4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31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