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随笔]侃侃刘备与吕布的道德观
性别:男-离线 太初元始之天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45
编号 36510
注册 2005-4-11


发表于 2011-2-6 11:4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背主倒也罢了,三国中背主易主的人多了,可也没几个受到道德的谴责,唯独吕布是个例外,那是因为吕布不但背主,且喜欢背主之后提着旧主的脑袋作投名状去见新主,还不是一次这么干,连着干了两次,这就有些恶劣了,是谁也容不下这么一号手下,所以吕布闯关东时混的不怎么样,所有的诸侯都对他存有利用之心,没有一个敢真心接纳吕布,不是这些诸侯小气,而是吕布的前科实在不好,换做是你你放心吕布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太初元始之天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45
编号 36510
注册 2005-4-11


发表于 2011-2-6 20:2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方二 于 2011-2-6 14:25 发表
我们不妨看一下那两次如果吕布不叛变是什么样

丁原响应袁绍的号召,趁着灵帝新丧进京逼迫中央解除宦官的特权,此举本身就与叛逆无异。袁绍、丁原、董卓、桥瑁等人之所以敢参与这样的行动,是指望何进掌权后给 ...

天下人皆可杀董卓,独吕布不能杀,董卓和吕布是义父义子的关系,汉朝以孝治天下,虽然东汉末年朝纲崩坏,天下大乱。但是父子大伦毕竟不能轻易破坏。吕布名声坏就坏在这点,他杀董卓不但是下克上,且是子杀父,放在什么时候这都是不能被人理解的。
为吕布说话的,除了对游戏中吕布英勇无敌的崇拜,我真想不出还有其他理由。
至于李世民,他确实是千古一帝,文治武功古来帝皇中屈指可数,历史上对他的正面评价多来自于他开创唐朝的武功以及当皇帝的英明神武,可他弑兄杀弟逼宫迫父的行径可没有几个人持证明称赞态度,诟病向来很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太初元始之天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45
编号 36510
注册 2005-4-11


发表于 2011-2-8 23:5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1-2-8 18:48 发表
提醒楼上,因看过《三国演义》,或什么电视剧,新三国……就在这里发言,除非巧合了三国历史,不然,统统是要受到东祖长离处罚的。


历史上刘备背叛公孙瓒,史有明载——而且还是记载在刘备本人的正传中—— ...

徐州的基业,往大了说,是汉献帝的,往远了说,是陶谦的,往近了说,是刘备的,你说的徐州老人就是曹豹吧?曹豹何德何能,居然能够将原属于刘备的徐州基业送人,曹豹者,徐州一将尔,刘备属下,岂有部下将主人的基业送于外人的道理?谁给曹豹的这个权力?刘备这时候可还活着啊,曹豹凭什么把刘备的徐州送给吕布,他有什么资格?刘备才是徐州的主人。客占雀巢的无耻行径,居然被你说出一副高风亮节来,为了给吕布涂脂抹粉,连最起码的事实都不顾了,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 本帖最后由 太初元始之天 于 2011-2-9 00:2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太初元始之天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45
编号 36510
注册 2005-4-11


发表于 2011-2-12 20:0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1-2-12 17:54 发表
第一次刘备后院起火是吕布煽动的?让袁术打得找不着北,在广陵搞到士卒大小相食这等绝境,才老着脸皮回去向吕布求救。然后吕布给粮给兵,自己亲自出马把袁公路揍回老家,难道不是解了大耳朵倒悬之危?

袁术要来夺徐州,刘备在前线跟他掐个旗鼓相当,此时曹豹兵变,双方天平会不会倾斜?这出事的第一责任人是老张,第二责任人是不是刘备?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吕布恐怕是懦夫行径吧。

而且,刘备坐领徐州在战略上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当时袁绍与曹操盟好正密,他既然得到了袁绍的承认,之前又察举过袁谭孝廉,老曹那一线其实并没有太大危险——出了状况可以找盟主和稀泥嘛。本来大耳朵还比较担心袁公路来抢地盘,结果被孔融那个书呆子一阵风吹得脑袋发热,以为自己很牛叉搞得定,结果悲剧了该怪谁呢?既然不信任吕布,把吕布调到广陵去守南门多好:既搞定了袁术,吕布也削弱了。明知道吕布与曹操有夺地之仇,还把对方调去守西面,不是摆明了招老曹来干架嘛,削弱吕布的意图未免太明显,以为天下诸侯都是傻瓜啊?这种眼高手低的布局真的看不出与后来那个“王霸之略”怎么挂上钩的,也许老刘正是经过此役痛定思痛吧。

更何况,刘备对吕布有恩,吕布一直念着这点。刘备出门,曹豹兵变;后方起火,吕布过来救火有啥不对?至于救完火之后谁当徐州老大,这个本来可以由大耳朵说了算,谁知他仗打败了,自己又心虚,居然一口认小弟缩到小沛去了。看看别人王允怎么做的,差距啊。吕布这个人,就不能把他太当回事,他还没长大,嫩着呢。只能说老刘在基层待了太多年,被小人整怕了,早没了“我做天子,当以此为冠盖”的气度。

不说什么了,纯粹引用,原来吕布是如此高义之人,可惜刘备不知,古人不知,今人不知,唯南飞知之,否则刘备直接回去,吕布立马交出徐州,成就宾主尽欢i的一段佳话,善哉善哉!

[ 本帖最后由 太初元始之天 于 2011-2-12 20:05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6 08:0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45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