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平话刘秀之新莽动乱
性别:未知-离线 天山一剑仙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3
功绩 47
帖子 187
编号 36308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05-4-18 22: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清河将昆阳之战叙述得清楚流畅,而且对造成胜败的几个重要原因作了细致分析和全面总结。最近这些天我也一直在对这场新汉之际最重要的战役做了解,想从中分析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看了清河这段《一战成名》,正好谈谈心得体会。

一、双方兵力对比极为悬殊,王莽征调百万大军,实际汇合到洛阳并赶赴前线参战的是42万。军中不但驱赶各种猛兽以壮军威,还携带了大量珍宝辎重“示富饶于山东”,在战败之后,这些宝贝都成了汉军的战利品,其数量巨大,至于汉军“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余”。从中可见王莽为尽快地大获全胜,是下了血本的。

相比之下,汉军兵力就显得太可怜了。昆阳城中“唯有八九千人”,而且很难断定城中全是军人,刘秀搬兵“悉发郾、定陵兵数千人来救昆阳”,这样,合计汉军充其量也就是约1.5万左右的样子。

两军相差30倍之多。

二、刘秀之临危不惧、“图画成败”、“见大敌勇”,充分地展现出一代大英雄、大豪杰的绝世风采。虽然昆阳汉军的最高军事长官是原绿林首领王凤,但这次战役中,权位不高而深有计议的刘秀确是最关键的人物。

在几十万敌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刘秀说服其他人坚守昆阳,自己作为求援“十三骑”之一,搬来救兵数千人。此时昆阳城中已经万分危急,在强势的王军猛攻之下,王凤等人恐惧失望,曾“乞降”但没有被接受。刘秀引兵一到,就被王军发现,于是王军统率王寻派出数千人阻击。援军并没有足够的信心,刘秀独自率领“千余人”为先锋,身后的其他人颇有观其成败的意思,看到刘秀奋勇冲杀之后,才受到振奋,一拥而上,初次接触汉军取胜。

接下来,刘秀耍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很重要的手段,故意传递给敌军假情报,说“宛下兵到”。

在这次战役中有一个比较偶然的因素,那就是后来王寻、王邑两个人面对刘秀率领的三千敢死军只领了万人迎敌,并且下令大军没有命令不得擅动。史书中说这是他们轻敌的原因,但是仔细考量前后,刘秀那封故意叫他们看到的书信似乎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如果汉军真的拿下了宛城,就不会只有刘秀这几千人马,王寻、王邑很有可能为了防备不存在的“宛下兵”而下了固守大营的命令。这是应该注意的一点。

三、就算刘秀施展出更多高明的奇谋妙计,也改变不了必将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作战这样一个事实,另外时间也不允许更多的考虑。实际上这次大战从昆阳被围到结束估计也就是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汉军经不起持久战,只有决一死战才有希望。

虽然说王莽在政治上、军事上的统治已经颇为动摇,内外人心涣散,但是莽新政权拼尽全力的最后一搏,却绝对是非同小可。以颖川数城汉军的微弱实力,敌人稍稍得策,汉军稍稍失策,便会立反胜败。虽然刘秀为了争取战役中尽量有利的条件做出了相当的努力,但绝难保不出差错。总之,汉军必须要战才有生机、汉军也有一定的可战之势,但胜算缥缈,败算倒是大有。

为了寻觅刘秀从何得来的必胜把握,苦恼了很多天,也没有收获。就如上所说,刘秀并没有必胜的把握。最后似有所悟: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冒险精神、为了事业而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

俗话说:富贵险中求。还有不知哪个成功的大企业家说过,只要有50%的把握我就干。可不是这个道理嘛,看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有几个不是出色的冒险家,过的不是刀头舔血、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生活,玩儿命的闯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如果等着有十成的把握才敢行动,为了那样的好事就一直等下去吧~~~刘秀不是这样保守的人,在面对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以大无畏的革了王莽命的气概激励了汉军将士,以一分的把握、十分的勇气搏出了大汉帝国的天下!

刘秀在昆阳实在是冒险一搏呀。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山一剑仙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3
功绩 47
帖子 187
编号 36308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05-4-22 15: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刘伯升——这位最令王莽惧恨、以五万户、十万金、上公位悬赏的汉军领袖,死了……

一、绿林和汉军的立场、作风不同,虽然合作却掩盖不了相互之间的矛盾。起初面对强敌,双方还能保持联合。攻陷宛城、昆阳大胜之后,天下形势一振,四方豪杰纷纷起义响应汉军,前面的胜利果实是唾手可得。立下这两件大功的刘氏兄弟威名日盛、豪杰归心,无疑令更始君臣心中忐忑不安。绿林立刘玄为汉帝之时,就引起地主豪强一派的强烈不满,因为绿林不能代表他们的利益,另外刘伯升兄弟是汉军起义、战斗的领导者,选刘伯升做皇帝确实是名至实归。此时谁知道刘氏兄弟会不会甘居人下呢。

有一件事,新野县令点名只向刘伯升投降,很值得玩味,说明此时绿林系汉军不顾斗争策略、习惯掳掠令他们被很多官员、豪强排斥而趋于孤立。刘伯升能够约束自己的部队,争取更多利益团体的支持,在政治上、舆论上都处于有利的地位。还有刘秀在颖川攻打父城的时候,县长冯异也知道莽新大势已去,表示支持刘秀,此后更始麾下的绿林系汉军前后来了“十余辈”想要进城,冯异都坚守不降,也反映了地方官吏、豪强对绿林军与刘氏兄弟的不同态度。绿林的斗争策略显然缺乏理智,过于蛮干,对地主豪强的抢掠和打击只会失去可以争取的力量,而且以掳掠为要务的队伍也难保不伤及无辜百姓。这也是很多农民军难以摆脱的天然局限吧…

二、刘玄虽然做了皇帝,但大权实际被绿林将帅掌握,他能够影响的事情很有限。此后刘玄为了摆脱绿林的控制,也采取过一些对策直到最后刀兵相见。这次杀刘伯升就是绿林将帅的阴谋,刘玄与刘伯升兄弟同族,感情基础是会有的。他也并非忍心的狠人,在针对刘伯升的阴谋里他的态度一直很暧昧,但在绿林系的压力之下也不容他不允许事态如此发展。

刘玄被绿林利用,刘伯升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利用对自己有利的客观环境,最后反被形势左右而丧命。即便刘伯升自己没有其它想法,他的族人、地方豪强为了自身利益也不会面对绿林把持大权的局面甘愿安于现状。刘秀曾经提醒他要小心谨慎,也没有听取。刘伯升虽然是个英雄豪杰,在政治斗争上却远没有自己的兄弟那样敏感。两个利益集团的对抗把刘玄、刘伯升推到前台,哪怕不是他们的本意,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三、刘秀在颖川的这段时间,不但打了昆阳一战而威名天下,还积极笼络地方豪杰。二十八将之中颖川七将,以冯异为首、铫期、王霸、傅俊、祭遵等至少五人都在此时决定追随于他。

另外还得提个人,这位是汉军起兵之后攻占的第一个县城——棘阳的县长,失守之后便跑到宛城坚守,长期与汉军为敌。宛城被攻陷之后,众将要杀了此人,多亏刘伯升拦住,说:他是南阳大吏,坚守拒敌,尽职尽责,是个有气节的人。还是不杀,以表彰忠义为好。因此收了他在汉军之中,后来见更始政乱,去河北投奔刘秀去了。这位曾与汉军力战的县长名叫岑彭。

云台二十八将之中唯独冯异、岑彭“建方面之号”,冯异是征西大将军、岑彭是征南大将军,受命专门负责一个大方面的军事、政治。他们二位是二十八将中的佼佼者,此时都被刘氏兄弟降服了。



冯异在刘秀赶回宛城之前就已经投降:

“会伯升为更始所害,光武自父城驰诣宛谢。”
“光武南还宛,更始诸将攻父城者前后十余辈,异坚守不下;及光武为司隶校尉,道经父城,异等即开门奉牛、酒迎。光武署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


最后,与吾贤妹hqqkq作悼文一篇,以祭大汉齐武王伯升在天之灵:

呜呼伯升,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烝尝!吊君幼学,经历长安;蓄积英风,不慕时贤。吊君弱冠,汉祚已休;仗义疏财,志有必就。吊君壮力,卓伟名高;雄杰瞩望,篡子心焦。吊君丰度,赳赳豪迈;帝胄之裔,民心所怀,吊君气概,可昭天日;始有大虑,终能举事。吊君宛城,精诚维持;不愧汉帝,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筹略;受降破敌,威震山岳。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数旬,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神灵怆然;露为哀泣;雨为泪涟。君之勃发,兄弟同德;招揽绿林,独运风波;海内群伦,响应呼吸,假使得意,想望雄奇!呜呼伯升!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伯升!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山一剑仙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3
功绩 47
帖子 187
编号 36308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05-4-24 18: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昆阳之战是在六月,九月王莽就死于非命,其间不过才三个月。如果从刘伯升、刘秀起兵算起,前后也不过十来个月的时间。昆阳之战正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此前汉军与绿林大战南阳重兵,败而后胜,进围宛城;此后拔宛、大胜昆阳,四方豪杰受此鼓舞,便乘机蜂拥而起,莽新再无计可施了。

四方起兵的豪杰自称将军,用汉朝年号等待更始诏命,就是任职于莽新政府的地方大吏也是坐以待命。汉使者所到之处,无不望风归服,更始不必再用兵,天下即可传檄而定。后来割据一方的隗嚣、刘永、灭了更始政权的赤眉首领等当时豪杰都以为莽新已灭,天下可平,都在此时敛手归朝,高高兴兴地做起汉朝的官爵来。此时兴汉形势已成,只需中才之主,统一的大汉帝国就可立即重振昔日雄风。

可惜,更始不是这样的君主,而更始朝里的绿林将帅更没有这样的见识。最有资格并且有能力做好更始皇帝的汉军起义领袖刘伯升死于权力之争,他兄弟立下大汉中兴第一功的刘秀也遭到排挤。更始政权掌握在一群无见识、无才干的匹夫手里,只一年多的时间,便败乱地不可收拾,这是后话了。此后,千方百计争取河北之行的刘秀逐渐壮大,最终用了十二年的时间才又把天下平定。但因此伤了多少元气啊,比如长安,更始帝刘玄赶到的时候,除了王莽自焚的地方还有未央宫,整座长安城还有城中官吏百姓都安然无恙。后来更始政权不能维持,战乱不定,又经历赤眉之乱,长安到刘秀手中的时候已经残破不堪了。其它地方也大多如此,否则,东汉初年的基础本该雄厚的多,刘秀之所以放弃西域、不再对外用兵,实在有不得已的苦衷……

可叹刘伯升没能做了皇帝~~~


最后说说王莽这小子……

王莽这个人物实在复杂,也非几句话所能讲清,说来说去,恐怕前后舛误,反而乱了自己的阵脚。不说也罢~~~

但是此人有个最令我鄙夷之处,就是他的虚伪。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这首诗实在不错。平帝病重,王莽为之祷告,请以身代;后来孺子年幼,便为摄政皇帝;即真皇帝,执孺子手流涕之时,无不以周公为言。把这些表面文章都做得足够,可是实际作为却与周公背道而驰。

本来天下者人人之天下,汉朝衰落,由王莽来继承也无可厚非。当然,在当时会有很多政敌以此借口施以攻击,出于社会舆论的考虑,搞些花样粉饰一下,以利于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可以理解。虚伪与欺骗就是政治的一部分,从古到今如此而已。

不批其伪,应知其虚。

后来的实际证明,王莽的实际政治才能远远不如他的表面功夫。简而言之,他是一个名不副实的人。王莽从他做大司马执政汉朝,到他做皇帝的十几年里面,最惯于虚张声势,这使他步步高升,最终也令他的政治因此而日益败坏。当年,朝野拥护的安汉公,万众归心,直到绿林、赤眉兵起,也不过是转掠求食,并没有针对莽新政权的统治做斗争。应该说他的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在很长时间里都有着很雄厚的依托。但是他求名而不务实,汉军已经杀到关中,王莽仍然寄希望于虚伪的真诚。他率领臣民祈求上苍,望天大哭之日,正是后人把卷可笑之时。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山一剑仙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3
功绩 47
帖子 187
编号 36308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05-4-24 21: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最近这两年,对东汉特别感兴趣,对刘秀也慢慢有了些模糊的认识。  
前些日子想动笔写写东汉初年的一些故事,但是贪玩啊~~~隔了几天,就提不起精神了。  
直到看见清河也在写作,受到鼓舞,就联系着一块交流交流,并草草地写了一篇《新朝末年反政府武装的兴起二三事》。还在这个帖子里发表了一些心得体会,都是因为有清河作榜样,才振作了一下,嘿嘿……  
原来一直在唐风潜伏,认识了很多朋友,也写了几篇东西。被加为精华的,俺向来视作对自己的鼓励,确是不敢四处献丑的。  
请大家多多指教~~~
最后庆祝俺和清河合作万岁,干杯!!!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山一剑仙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3
功绩 47
帖子 187
编号 36308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05-4-24 21: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清河是忙晕了,她那儿有点问题也上不来轩辕......

莽新从公元九年到公元二十三年,约十五年的时间,这样就没问题了。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5 03:0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51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