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清朝明朝优劣讨论合并贴
性别:未知-离线 ice_e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3
编号 3625
注册 2003-12-21


发表于 2004-3-24 18:0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评论明清不要总带着民族偏见的目光,大家现在都是中国人,都是国家的主人,国家认同才是最重要。评论明清孰优孰劣也一样,谁更优秀还要看在哪个朝代中国社会进步了,而不是你那些粗糙的个人加分。明朝出过大思想家,这点除了春秋战国谁也比不上。有人说明朝社会颓丧,文人桀骜不驯,还神经质,这正说明明末是一个充满变革的社会,对比法国大革命两者社会背景何其相似。
明时启蒙者主要提出(一)公天下观念。傅山说:“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又说:“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这里所谓“公天下”,是指万民所共有的天下,而“私天下”则是指专制君主一人一独有独享的天下。所以,王夫之发出“帝王私天下”“岂天下之大公”的质问,谓:“若夫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二)主权在民思想。张岱《四书遇》有“予夺之权,自民主之”的说法,这是对专制君权的根本否定,与传统的“民本”思想已有重大区别,具有了近代民主意义。(三)公仆说。顾炎武认为:“享天下之大福者,必先天下之大劳;宅天下之至贵者,必执天下之至贱。”“为民而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男子一也,而非绝世之贵。代耕而斌之禄,故班禄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是故知天子一位之义则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知禄以代耕之义则不敢厚取民以自奉。不明乎此,而侮夺人之君,唱多于三代以下矣。”吕留良提出天子应为天下忧勤劳苦:“古之天子为天下悠勤,有劳苦而无佚乐。许行之流,畏忧苦而辞天下,是即不与之心也。舜、禹有天下极其忧勤劳苦,而仍是不与,此其所以巍巍也。”黄宗羲更被孙中山奉为中国的卢梭。
启蒙思想的出现就是划时代的社会进步,这比老百姓刚吃饱饭,人口大增长的康乾盛世进步的多,这些出现在明朝而不是在其他朝代就足以证明在明朝中国社会进步了,在大清朝被阉割的不仅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动力,还有民族魂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9 00:1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86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