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孤舟蓑笠翁于2004-03-24, 23:13:00发表
我也喜欢真实的作品,不过精神上追求真实和表现上讲究技巧两者并不矛盾,而且我觉得用“粗糙”的手法来表现现实的暗淡和荒凉也并非就那么高明,或许是我没看过影片,领略不了其中的奥妙吧。
不错,孤兄说的很有道理。其实我认为《小武》等片的影象粗糙化有相当一部分原因还是在于片子本身的低成本制作,而为了更好贴近真实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而已,可以说是带有一定的被动性的。在这点上陈果的早期电影以及像《走火枪》等片子都是很好的证明。只是这是很明显的一个原因,所以略过不提了。不过技术上有时的过于花俏确实会成为一部片子的致命伤为众人所诟病。在这一点上应该说张艺谋的《英雄》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色彩和镜头上有点走火入魔的感觉了,虽然它在商业上取得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我敢保证,假如很多年后还有人记得这部电影的存在,那一定是因为它是中国第一部大制作的商业化电影,而不是因为它本身的艺术性。但是像候孝贤的《悲情城市》,电影技术手法在里面的运用是很明显的,不过却丝毫不影响片子的可信度和思想性。所以真实和恰到好处的技术运用确实是并不矛盾的。
有点怀疑以不加修饰当作电影风格的生命力,还是拭目以待吧。
“不加修饰”是个比较模糊的词,伊朗的电影大师阿巴斯的《樱桃的滋味》等片可谓是不加修饰吧?但是它只是剪接上的不加修饰,在色彩和场景调度上还是很有讲究的,虽然不明显。对于阿巴斯的名气的来说,资金并不是问题,所以这种“不加修饰”应该是有意为之的。岩井俊二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的dv片段也有这种味道。所以我认为“不加修饰”不会成为电影的主流风潮,这是很自然的(以前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和法国的“新浪潮”以追求镜头的纪录本体性闻名都不是毫“不加修饰”的),但是也绝对不会在电影界那些大师的脑子里堙没绝迹。我想这也是纪录片这个电影形式之所以存在并且生命力颇见顽强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