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请欣赏外国人写的对联
性别:未知-离线 一光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1
编号 36061
注册 2005-4-5


发表于 2005-4-25 14:4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由于受汉字文化的熏陶,韩国或日本人古代的文化人能写的对联并不希奇,当年甚至在越南一些老学者,也会写对联。但是由来自西方黄发蓝眼的老外写出来的对联那就真的罕见了。
在马来西亚古城马六甲的青云亭,就有有一对由真正老外亲自撰文并书写的对联。这对以高难度的草书写成的对联,到今天还考到了不少慕名来访的中国旅客;联曰:
无事度溪桥,洗钵归来云袖湿;
有缘修法果,谈经空处雨花飞!
这对联是国际知名的汉学家,当年荷兰驻马来西亚首任大使高罗佩博士(Dr.Robert H van Gulik,1910-1967),这是他在1960到受友人邀请马六甲青 云亭参观后,心血来潮,写下这幅楹联送给青云亭。
博士中文根底深厚,对中国诗词、古文学及历史,皆素有研究;更了不起的是这位老外还曾经用中文写了一部半文言小说《狄仁杰传奇》,他后来在担任荷兰驻日本大使时死于任上。

写出此联不仅要有很深厚的中文根底,而且也要对中华佛教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否则是无法写出如此佳联来的;这位老外竟然也练一手好字,能把草书发挥到这样水平在即使在今天要称家也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一对书、文兼美,并由外国人所作的佳联,即使在中国本土,都难得一见。
如果大家以后有机会一游马来西亚,不要错过一瞻这对古城马六甲第一联的风采。
因见楼主贴出《外国人撰写的中国对联》,随手翻出这段旧资料与大家共同分享。为饷诸位联友,并广交流,请打开以下网页一睹此联之部分照片,及有关文章。
http://www.mba.net.my/MyBuddhism/YiShu/YiShu005.htm
另找到有关高罗佩其人更多事迹,可详读:http://www.qhds.net/list.asp?id=1817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一光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1
编号 36061
注册 2005-4-5


发表于 2005-4-25 15: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高罗佩也还是一名古琴专家,并在重庆期间和冯玉祥、于右任等名流组织琴社;他也是一名性史的研究的专家, 一生充满着传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一光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1
编号 36061
注册 2005-4-5


发表于 2005-4-25 16: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高罗佩喜欢做各种研究,他也在家中养长臂猿,并对长臂猿的生活习性作了详尽的生态记录,并写成《长臂猿考》一书,书后还附有猿啼叫的唱片。作为业余的动物学研究者,如此认真研究我国稀有动物,很难再找多几人。
  
高罗佩的夫人水世芳谈到高罗佩时说:“他不是外国人!从我们认识到他临终,他没有一天断过练字。”看这位老外练书法,每一天都不耽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一光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1
编号 36061
注册 2005-4-5


发表于 2005-4-26 00:5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楼上说的说的很对,这就是中国文人和西方学者文化素养和思维上的差异,很明显的以中国画和西洋画为例,那就是神韵和精准上的差别,这郎世宁到中国写中国画,写出来是精是好,就是和中国画的味道不一样。
高罗佩以一个老外,来研究中国的事物,研究面之深且广,几达痴迷的程度,就以那手草书的水平来说,还不知在多少现在的书法家之上;而他这对联,就是写实了些,少了一点空灵,但他的这对虽然不能算为上上上之作,在对仗、用字和声律却一点都没有毛病可以挑;所以,我们不能去苛求老外要达到我们的顶尖水平。
不过,我倒是经常在国内的一些旅游胜地里,看见了许多大煞风景的对联,以这位老外又撰又书的这对来比,简直不知要差上了好几级,我倒是希望各地的名胜,古迹,寺庙,园林管理处,以及楹联协会和对作联有研究者,对这些事要好好的把把关,以免变成污染的文化垃圾现象,给美好的山川带来瑕疵。

目前有许多名胜,古迹,寺院,宫观,园林,祠堂等过去都有很多精彩的对联,但在文革后破坏的不少,所以有一些地方在恢复旧貌之时,如果当年没有人把这些佳联抄录下来,为了点缀门面,就出现了一些滥竽充数之现象,留下许多遗憾,这可是一大“硬伤”,希望以后有关方面能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对联这个文学形式,可以短小精干,也可以长篇大论,比诗词文学更为接近广大群众基层,几乎可以达到雅俗共赏的地步,而且还能寓教于联,达到潜移默化的功能;通过对联的思考,来锻炼我们的思维方式;历年来,中华大地留下了数以万计之精彩巨作,是我中华文化宝库中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因此对联的价值非常高,我希望楹联界应该发起呼吁,争取把“对联”这一形式,列为人类文化遗产,让它更加发扬光大! 并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让对联这一形式正确地发挥社会功能!

在此再度发出呼吁,希望中国楹联协会能够起带头作用,和广大联友们的热烈响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一光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1
编号 36061
注册 2005-4-5


发表于 2005-4-28 17:5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感谢楼上的仙枫兄
我也不是中楹会的会员,但曾经参加过该会的活动,楹联目前已经得到长足发展,足令人感到欣慰!但在一些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一些水平有问题的, 左右倒置的楹联,实在有斟酌和整顿的必要,不然美好的山川将因此而梦羞。
如果成功争取把“楹联”争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对楹联今后的普及和发展,对于中华文化之宣扬,将会起着更好的作用。
希望中楹会能够负起“楹联”争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项重任!如需要经费和各方面资源,可以发动广大联友们支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一光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1
编号 36061
注册 2005-4-5


发表于 2005-5-14 21:2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谢谢楼上支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一光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1
编号 36061
注册 2005-4-5


发表于 2006-2-21 05: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高罗佩以一个老外,来研究中国的事物,研究面之深且广,几达痴迷的程度,就以那手草书的水平来说,还不知在多少现在的书法家之上;而他这对联,就是写实了些,少了一点空灵,但他的这对虽然不能算为上上上之作,在对仗、用字和声律却一点都没有毛病可以挑;所以,我们不能去苛求老外要达到我们的顶尖水平。
不过,我倒是经常在国内的一些旅游胜地里,看见了许多大煞风景的对联,以这位老外又撰又书的这对来比,简直不知要差上了好几级,我倒是希望各地的名胜,古迹,寺庙,园林管理处,以及楹联协会和对作联有研究者,对这些事要好好的把把关,以免变成污染的文化垃圾现象,给美好的山川带来瑕疵。

目前有许多名胜,古迹,寺院,宫观,园林,祠堂等过去都有很多精彩的对联,但在文革后破坏的不少,所以有一些地方在恢复旧貌之时,如果当年没有人把这些佳联抄录下来,为了点缀门面,就出现了一些滥竽充数之现象,留下许多遗憾,这可是一大“硬伤”,希望以后有关方面能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对联这个文学形式,可以短小精干,也可以长篇大论,比诗词文学更为接近广大群众基层,几乎可以达到雅俗共赏的地步,而且还能寓教于联,达到潜移默化的功能;通过对联的思考,来锻炼我们的思维方式;历年来,中华大地留下了数以万计之精彩巨作,是我中华文化宝库中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因此对联的价值非常高,我希望楹联界应该发起呼吁,争取把“对联”这一形式,列为人类文化遗产,让它更加发扬光大! 并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让对联这一形式正确地发挥社会功能!

在此再度发出呼吁,希望中国楹联协会能够起带头作用,和广大联友们的热烈响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一光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1
编号 36061
注册 2005-4-5


发表于 2007-4-9 05:0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关毛 于 2005-4-25 17:06 发表
哪有高先生的狄仁杰??偶想看看~~~

http://book.kanunu.cn/html/2005/1202/3327.html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狄公案》系列作品  
作者:高罗佩  出处:  发布时间:2005-12-02  
作者简介:

  荷兰人对中国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荷兰的汉学大师高罗佩博士 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他的侦探小说《狄公案》发行100多万册,并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高罗佩在中国文化、艺术、法律及社会等方面渊博的知识在他的小说 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断指记》便是其中一例。在1964年春荷兰的“书籍周”上,该书曾被免费赠送给买书的人;他的另一本《黄金案》被荷兰贝尔纳亲王 翻译成西班牙文出版。他因成功地把唐朝官员狄仁杰塑造成了“中国的福尔摩斯”的形象而使自己大红大紫,在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高罗佩,原名罗伯特.汉斯.范.古利克。高罗佩是他到中国后起的名字。 他1910年出生于荷兰祖芬,幼年时曾随父亲在荷属东印度住了9年,1923年回到 荷兰。1929年,他进入当时荷兰的汉学中心莱顿大学学习中文与法律, 同时系统地学习中文。1933年,他进入乌得勒支大学攻读中文、日文、藏文、 梵文和东方历史文化,连后来学的,他总共通15种语言。25岁时他获得博士学位。1943-1952期间在荷兰驻中国使馆工作。

作品在线阅读:

·狄公案 ·迷宫案 ·广州案
·铜钟案 ·跛腿乞丐 ·莲池蛙声
·除夕疑案 ·雨师秘踪 ·五朵祥云
·红丝黑箭 ·汉家营 ·真假宝剑
·铁钉案 ·紫光寺 ·朝云观
·断指记 ·黑狐狸 ·玉珠串
·四漆屏 ·湖滨案 ·红阁子
·黄金案 · ·

·高罗佩塑造了狄仁杰 痴迷中国文化 写出侦探小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一光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1
编号 36061
注册 2005-4-5


发表于 2007-4-9 05:1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0 13:2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37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