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windsx于2005-04-07, 21:27:14发表
赵云武侯祠坐文官廊之说是这样来的:
东府文官廊以庞统为首,其次为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及程畿;西府武将廊则以赵云为首,依次为孙乾、张翼、马超、王平、姜维、黄忠、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及冯习。
注意孙乾的位置,赵云武侯祠坐文官廊之说,是这样的,有人认为:孙乾无疑是文官。所以总共是16文官,12武将,为了对称,从对面文官廊搬了孙乾、赵云二人过来。
赵云武侯祠坐文官廊的原因是由于修建时是和平时期,当时文官的地位高于武将,而赵云在治政方面也有很出色的表现,所以身着文官服.
本人亲自去过武侯祠,那里的工作人员就是这么解释的..
武侯祠明末毁于战火,清时重建。清朝重文轻武,所以给赵云穿上文官服表示对他更尊敬。当时清朝皇帝很喜欢看三国演义,除了把关羽捧成神外,也算还喜欢赵云。
清朝时南阳有座赵云墓(这个有史料明确记载),只不过里面肯定没有赵云。而根据传说则是倒霉的赵运。传说清时南阳有一名叫赵运的家伙。据说他身材高大,相貌出众,时人甚奇,偏他又叫赵运,被人听错成赵云,就跑去告诉皇上了(记不得是哪位了,可能是顺治)。皇帝就一口咬定他是赵云化身,要传他进京。谁知这位赵兄不过是穷苦家出身,又是个胆小鬼,看到一大群官人跑到他家来,以为是要拿他坐牢,吓的自尽了,真是有福不会享。结果皇帝大为惋惜,在南阳立了个墓,把赵运葬了,号汉顺平侯赵云墓。 赵云要知道他一千多年后“害死“了一个无辜的老实人不知会怎么痛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