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如果他成功了,中国的历史将会改变!
性别:未知-离线 旁观者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发表于 2005-6-3 18: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周世宗其人是很复杂的,我对其有二种观点,一种是和文忠公,司马公相同的评价,认为他是一个想通过恪守儒家思想来纠正五代积弊的正统派君主。第二种观点是其人冷酷现实,为了统一完全抛弃各种旧规常理,把文武百官,赵匡胤,妻儿等人全当成玩具的现实主义者。(这种说法比较玄,能论证的资料也比较少)他要是把主要精力从统一大业转放在内部控制上,名声或许会完全不同。

宇文邕嘛,他的命运和柴荣倒是蛮相似的,但是能力上要逊色,看看二人的宗教政策就知道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旁观者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发表于 2005-6-3 19:0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ninanwine于2005-06-03, 17:56:26发表
皇帝那么多操心事美女还多当然活的时间短了!

好象柴荣没啥绯闻 ?史书中后妃提到的也就是原配刘氏,大小符后三人,他对前二个妻子的感情很好,对刘氏追封为后,大符后死后“百官朝临于西宫,三日而释服,帝亦七日而释,葬于新郑,陵曰懿陵。”此后虽然娶了小符后,但是一直没册封为后。等到柴荣快死的时候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才把小符后扶正为皇后,对大符后也算是情深意重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旁观者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发表于 2005-6-3 21:4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伟大不伟大要看各人的标准了,如果说历史功绩嘛,因为他死的早,功业不能称为最引人注目的,但是论他的施政能力和治国眼光绝对是超一流的,对百姓的态度也是少见的。真要活个二十年,那么秦皇,汉武均不足道,唐宗,光武可并驾齐驱,宋祖嘛不被玩死就很不错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旁观者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发表于 2005-6-4 13:1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马超将军于2005-06-04, 9:03:27发表
周世宗-柴荣,毕竟在年轻时一直贫穷潦倒,特殊的机遇才让他当了皇帝,柴荣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刻的体味和了解,所以他能成为一代名君。

但他成功了,历史有多大改变也不太可能。一个人的影响会有,但最终取决于一个民族文化底蕴和素质的高低。

你认为不会改变嘛?但是我认为有三种历史可能被柴荣带走了,一个是最常见的就是关于幽云的可能,要是详细说没个几千字还说不清。第二个是天下大治的可能性,魏征有过一段大乱后易大治的评论“大乱之后,不是难治,而是易治。因为天下久安,民众趋于骄轶,骄轶则难以教化;而经战乱,民众愁苦,愁苦则容易教化。这犹如饥者思食物,渴者思饮水”其中的本意很明确,乱世把旧的腐败的秩序给破坏掉了,要推行新的政策旧势力的阻碍就会少了许多,只要这个君主完全掌控了权力,他锐意改革的阻力远小于一个朝代中后期的君主。“中兴”难就在于各朝皇帝不能把原统治秩序给砸烂重建。柴荣有这样的机会而赵匡胤没有,柴荣是世袭君主,其威望是其自己在征战中培养出来的,他的权威比任何人都高,大权独揽的他没有必要对任何人进行妥协。只要有好的政策立刻就能实行(有个例外,当时的藩镇。但是其一直在提防着,要是被他天下统一恐怕就会下手了)。赵匡胤不一样,一开始他的地位很低,连权臣都不是,是通过兵变而得来的,登位时的威望太低了,所依靠的只是五代一种庸俗的心理,一开始他必须要拉拢手下人,等到威信较高才能实现解兵权等变革。这种收买人心的手法他一直在用,最后士大夫之心是被他收买过去了,统治稳固了,但是与士大夫对立的草民利益被他放到了最末位。而他的治国能力也是无法跟柴荣相提并论(文化水平的差距,谁教他小时侯不看书的,后来恶补也没多大长进)二人的施政条件不同了,能改革的力度也不同了。
      第三个是中国历史更好发展的可能,五代到宋是中国古代史到中国近代史的转折关头(最近历史课本改了,不再以朝代划分,改为以政治体制为划分点。对此我举双手赞成)是从贵族分散统治向中央集权统治的最后过渡期。秦灭诸侯,统一中国诞生,魏晋南北朝到唐朝,地方士族势力又衰退了,唐到五代,朝中的朋党,地方的藩镇也一一在乱世中灭亡了,各地的势力在中国发展中逐渐变弱,只有皇权在不断的加强集中,最后到宋中央集权成型。中央集权对皇帝的能力要求很高,权力的集中要求皇帝做什么都要对,因为他的一举一动影响到了全国,而宋以前皇帝的影响没有那么大,地方有很多的势力能抵消皇帝的命令和方针。中央集权后的皇帝能说“朕即国家”。他的思想对全国的思想发展将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但是宋的三位皇帝,宋太祖已经把安全放到了进取之前,宋太宗更是中国精神的分水岭,宋真宗………………………………。在五代,这种民众疲惫畏缩的心态就出现了。宋更将这种心态发展到了极致。大家都记的南宋灭亡时有那么多的士人自杀相殉却不奋起反抗。周世宗的进取心根本不是宋祖能相比的,如果他成为了中国第一位中央集权的君主,凭他对文化和教育的重视,中国积极进取的风气会重振吗?有可能吧。但是周世宗没有时间,他只能成为中国古代史最后的皇帝,而他的一腔烈气也随之消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旁观者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发表于 2005-6-4 18: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现在玩三国时YY了一个“五代两宋北伐遗恨军”(好长的名字),君主是柴荣,大将是岳飞,宗泽,韩世忠,吴玠等,把铁木真,金兀术,耶律德光等人暴打ING。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旁观者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发表于 2005-6-7 17:2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轮回于2005-06-04, 10:16:39发表
北周世宗也是英主
可惜都是英年早逝

北周世宗?  那不是周明帝吗?被毒死的他倒是英年早逝,不过无论如何说不上英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旁观者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发表于 2005-6-8 18:4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碧落赋于2005-06-08, 11:23:35发表

QUOTE:
原帖由旁观者于2005-06-03, 18:39:54发表


宇文邕嘛,他的命运和柴荣倒是蛮相似的,但是能力上要逊色,看看二人的宗教政策就知道了。

我个人最喜欢的皇帝就是宇文邕

他的能力丝毫不比柴荣逊色

如果比宗教政策,灭佛是不好随便评论的。但是至少中学历史书上把灭佛称之“为民”的好活动,但是中学历史书上对柴荣的宗教政策???


另外看看其他的方面

柴荣虽然继承的是养父的帝位,但是他继承皇帝后,比宇文邕舒服多了,因为宇文邕还有一个堂兄,历史上最狠毒阴险的权臣之一——晋荡公。看他的谥“荡”就可见非同一般了。宇文邕处于一直都有生命危险的环境下。

个人认为,宇文邕铲除宇文护,比康熙铲除熬拜的难度更大。至少宇文护在国家的地位和权利,比熬拜高。而熬拜应该还不会有威胁皇帝生命之意图。而宇文护,呵呵,就不说了。毒死几个皇帝,如同踩死几只蚂蚁。

所以少年时代成功铲除宇文护,这能力应该不会差到哪去吧。


再看另一个方面:军事

北周灭齐,宇文邕亲自统兵。北齐可是和北周一样的大国哦。而柴荣的敌对国家,除开北面的辽,其他的,和后周根本不是同一个档次嘛!


不管从哪里看,我也没有看出宇文邕的能力弱于柴荣的证据。

柴荣登位前也有权臣,但是被他搞掉了,王峻之贬还能说是郭威作的,王殷之死与柴荣绝拖不了干系。

至于北齐的军事实力,你可以看一下北齐与北周战争,齐国的君主是个如何无能的人,他打仗还要带着嫔妃冯小怜,为了她不但贻误战机,在关键的时候为了她的一句话全军溃败。宇文邕在平阳之战时的撤退很表明了他在军事上的不足之处。他手下有诸多将领,在战局的把握上更胜于他。柴荣手下的将领可比不上宇文邕,在攻蜀时一个个就想着退兵。柴荣应对的很得体,并不是立刻决定退兵或前进。而是派赵匡胤去收集资料才决定继续伐蜀。柴荣时的南唐跟本不弱,实力和后周有的一拼。寿州的刘仁赡更是德才兼备的良将,为了守城巩固民心把孩子都杀了。赵匡胤打的南唐已经是个国力衰败的二流国家了,不要用二十年后的南唐来比较二十年前的南唐。(看宋史的人都有这毛病,喜欢用二十年后的南唐,辽的实力放到二十年前来说明宋太祖军事有多强,周世宗军事有多弱)柴荣的战略策划更是十分高明的,有兴趣不妨看看老贴。

再看施政的能力,宇文邕在统一的同时并没对于国家的长远建设做出规划,他的内政主要是令被禁崮人口解放,柴荣可就多了,开通水利网,建设都城以此建立了联通南北的经济交通网。定法律,定礼节重建了对民众的管理控制。此外还有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他的眼光要比宇文邕深远了许多,当柴荣死的时侯管理天下的基础已经奠定了,所缺的就是对统治阶级内部的控制了(这方面柴荣也做了,但是还不彻底,时间来不及  )宇文邕死后,隋文帝还花了很大的力气在制度,水利,法律等方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旁观者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发表于 2005-6-8 19: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嗯,当时两淮地区是全国最富的地区。往后南方就越来越重要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7 04:5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49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