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dimeterio 于 2010-4-25 22:35 发表
就按照你的说法好了。
1.要说“那不妨等着瞧”,那我们至少已经“瞧见”在近代文明的发展过程当中,中国是落后于西方的,也就是说,“国学”没有(至少没有早于西方)为中国人带来近代文明,那我们现在为什么 ...
国学,跟大部分人文学科一样,没有义务让国家富强,它没有让中国富强不是它的责任。它不会为社会进步带来直接的利益,也不能作为它应该被摒弃的理由。很多国家都重视自己的文化遗产,难道是因为这些东西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实质的发明创造?或者能卖钱?
一个人被“功利”二字完全占据很可怕,一个民族只认功利则更可怕。
有人希望国学复兴就让这些想要复兴的人去推动就好了,不感冒国学可以在一边凉快,不要问他们复兴这个有什么用。这跟问大部分人文学科的实用价值是一样的,基本上说不出什么直接的实用价值。
历史有什么用?诗歌有什么用?绘画有什么用?
同样地,把这些再具体到国学范畴里:二十四史有什么用?古典诗词有什么用?国画有什么用?
如果你真的觉得这些没用呢,只有发明创造有用,那就发明创造去。
中国由于近代被列强欺负了,开始重视科技工业,但是这种重视过了头,这么多年一直没改过来,浮躁的功利主义取得了统治地位,并且拒绝反思,一说反思,就提一百多年前被列强欺负的事。这么重视科技,结果又如何?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出产的都是些低端产品,靠廉价的劳动力赋予的低价来讨好国际市场,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人在被西方变相剥削,这就是急功近利的后果。
就拿造船来说,西方国家,即使是那些海洋大国,都已经不玩了,现在中国的造船业世界第二,仅次于韩国,又如何?人家已经玩剩下的被我们捡过来了而已,而且造的都是低端为主。
我们还在拿19世纪的那些东西当新鲜玩意儿在玩呢。
人家那些真正有发明创造的国家都没说摒弃自己的传统,而我们,一出问题,就想从根上否定自己,这是不是一种病态?
德国人会因为康德、尼采没有让他们赢得二战的胜利而将他们摒弃么?英国人会把对世界的领导权的失去归罪于莎士比亚么?
荒唐么?那所谓“国学没有让中国走上先进的道路,所以没有存在的必要”这种提法又何尝不荒唐?凭啥任何东西存在的价值都要跟是否能让社会更进步挂钩?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0-4-26 19:5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