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宋高宗的千秋功绩, 为大坏蛋赵构说公道话,不喜勿看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宋高宗应该感谢的,还是北宋的积淀。
北宋9个皇帝没有暴君,即使是评价最差的宋徽宗,也是受官民拥护爱戴的。宋仁宗死的时候全国都如丧考妣一般,连契丹那边都哭。赵家很会笼络士大夫和读书人,进而就笼络了天下人。所以赵构才能在混乱之际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竖起大旗,马上就得到拥护,因为不论是士大夫、读书人,还是军人、老百姓,都只认赵家人。金人让张邦昌称帝,张邦昌也不敢,最后还是要还给赵构,结果还被杀了。后来赵构不积极恢复故土,北方沦陷区还一度出现过打着信王赵榛(徽宗子)旗号的义军,也能横行一时。反正是赵家人就有号召力。
要说赵构摆平各种关系做得有多好,我看不见得,否则就不会有苗刘之变,杀陈东、欧阳澈更数倒行逆施,信用黄潜善、汪伯彦之流更是政治不及格的表现。好在赵构后来历练得成熟了,前期犯了老鼻子错误了,没把宋朝直接玩死有运气成分。

所以,赵构能够成为中兴之主,我觉得功劳的一半要记在这四个字上——祖宗积庆。没有赵家几代攒下的人望,就赵构前期那种傻逼富二代的作风,不死才怪。

所以我一直认为北宋的灭亡是纯军事问题,跟别的扯不上什么关系,什么积贫积弱说,都是扯淡。北宋气数未尽,既没有经济崩溃也没有政体崩坏,更主要的是人心还没散。一直到南宋灭亡的时候人心都没完全散,于是有二十万军民蹈海赴死,那时蒙古无敌,即使你气数未尽,要你死你也得死,没办法。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3-7-12 00:2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 首席屠宰官 于 2013-7-12 06:52 发表
真宗年间军士的薪水足够家里人过的舒舒服服,而徽宗年间军士的薪水连温饱都成问题

依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57 首席屠宰官 的帖子

蔡襄是英宗时期的三司使,英宗时期物价还没那么高。两者不能放在一起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83 naniwa 的帖子

不光是能不能收复北宋的问题吧,即使要和,这种和法,也真算得上是脸都不要了。

既然你也认同双方谁也吃不掉谁,北宋有个现成的例子,也是谁也打不过谁,最后双方拜了把子指天发誓,总比这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114 naniwa 的帖子

这段不想驳了,直接转一段。

QUOTE:
岳飞有害论者举出龟山会议中岳飞对张浚北伐征讨伪齐的计划坚执不可的记载,称岳飞“被当时的主流舆论认为不愿意与朝廷合作。”事实如此吗?且不说这条仅见于《三朝北盟会编》,收录在绍兴七年下的记载“在时间和情节上的讹谬,已无须另作分析和说明了”(王曾瑜《岳飞和淮西之变》),就说这条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能得到岳飞有害论者想要的答案。所谓龟山会议,如果存在的话,是张浚“欲征刘豫”而召集四大将进行军事磋商的会议。会上四将意见不一,岳飞坚持反对。作为会议性质本身,讨论军事问题,就应该有从军事出发的不同声音发出的空间,否则就是直接命令了,何须开会讨论?而岳飞坚持不可,也是从军事角度出发的。岳飞和张浚的意见冲突究竟在哪,其实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记载里。同年三月“飞谓豫不足平,要当以十万众横截金境,使敌不能援,势孤自败,则中原可复。张浚不以为然。”张浚力主北伐征讨刘豫,而岳飞认为“豫不足平,要当以十万众横截金境”认为应将矛头对准金。这是对北伐在军事战略上的分歧,而之后岳飞向高宗上《乞出师札子》,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军事战略,获得了高宗的首可。这就是所谓“龟山会议”岳飞反对张浚北伐的前因后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事情的本身是岳飞与张浚在北伐军事战略上的分歧。而岳飞有害论者本身对于这段历史的全景和脉络没有基本的认识,在大量史料中捡取一条自己认为能支撑自己观点的就拿来给岳飞扣“不愿意与朝廷合作”,更加显示出他们在史料处理使用上的根本外行、对历史事件把握的无能和先有观点再找证据的错误态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120 司马光 的帖子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himinzuyingxiongma/


直接给网址的,就是专门驳斥那篇文章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124 naniwa 的帖子

若说是在北宋,你这说法还能成立。但南宋刚立国的时候,由于情势所逼,其实已经打破了北宋对武将的种种限制,高宗本人也经常给予大将便宜行事的权力。所以这个时候跟长官有意见分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说岳飞有的时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以这么讲,但一般都是朝廷下命令之后,岳飞觉得不妥,于是上奏提出其它方案,不是直接抗命。
这个即使在对武将防范甚严的北宋,也时有发生,比如太宗真宗朝的李继隆,就三番五次不执行太宗的命令,提出自己的方案,有时甚至连招呼都不打,直接按自己的计划行事,并且明确说出“阃外之事,将帅得专”,宋太宗对武将猜忌最重,也没拿他怎样。
更别说本来就可以便宜行事的岳飞了。

岳飞是有私心,他的私心就是收复河山,完成自己的夙愿,施展自己的抱负。
说朝廷指挥不动岳飞,最好的反例就是朱仙镇班师吧。岳飞即使再想“立功名”,不是也乖乖回去了么?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3-7-17 09:0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我也认为有私心没什么错,不要太敏感。退一步讲。就算岳飞是为了功与名,这种与民族利益高度统一的私心又有什么无法接受的呢?

楼主的帖子虽然标题党了一些(千秋功绩影响至少得是一千年,南宋总共才150来年),毕竟还是在讲道理的,不必狗血喷头的架势。

我对宋高宗的评价,他是一个由傻逼富二代经受多次打击之后逐渐成长为合格皇帝的,总体评价是及格。他要是生逢太平之世,如果仍然有幸当皇帝的话,估计比宋徽宗还要没正事一些(这货刚即位之初把政事交给汪黄,自己成天醉生梦死),是现实的无情打击让他有了成长,扬州惊驾、搜山检海、苗刘兵变,一系列的事给他的教训就是,他再这么二逼下去,过不了几天好日子,这才开始有了皇帝的样子。
如果说他有什么功劳的话,我觉得他的功劳就是没有过早地收兵权,至少等到诸大将挫伤金人的锐气之后才收,给了南宋诸将自由施展拳脚的机会。
至于其它的功劳,都不能说是他自己的。
他能将北宋的力量重新统一组织起来,得益于他的先天身份——这是祖宗的功劳。
他能与金达成对峙的局面——这是家军们的功劳,也有金人后劲不足的原因。
他能议和成功——这个一是对峙局面已成,二是他肯脸都不要,仅仅称臣的话还可以说他是为天下忍辱负重,但又割地又赔款,土地比北宋少了近一半,岁币却比北宋还多出近一倍,以南宋那时的财政状态,这钱谁出啊?还不是苦了黎民百姓。北方还想接受赵官家统治的百姓也被抛弃了。

换句话说吧,民心所向、将士用命、敌势渐弱,有这几条,换了谁也至少能达成他最后的局面,更有可能的是比他达成的局面还好。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3-7-18 09:5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216 naniwa 的帖子

第一,这个前面说过了,北宋本来就是气数未尽,人心所向,所以说还能重新组织政权是祖宗的功劳,或者说是时局的功劳。像明朝那种内忧外患无法可解的情况,自然是无力回天。如果赵构前期能成熟一点,最后不至于偏安一隅,很可能在黄河流域就可以建立足以对峙的防线以图后举,因为当时开封一带一直是在宗泽手里的。正是他前期的一系列不负责任的错误,导致时局恶化。这不是功,是误国之罪。

第二,你现在又说赵构统一御控,前面又说无法指挥,这不矛盾么?我前面说了,赵构的功劳就在于没有过早地收兵权,他在倚仗诸将的时候对他们的支持自然也是不可分割的。但单就支持来说,我不觉得这是功劳。赵构被人搜山检海吓得老二都立不起来了,面对金人咄咄逼人之势,仰仗诸大将做出的反击,自然要给钱粮支持,这本就是分内的事。至于他指挥,成分太小了,一般都是怕把金人打太疼,及时让诸将收兵,这样的指挥也没啥功劳可言。

第三,我说过了,议和能议成这个样子,怎么也不能说是功劳了,只能说以很大的代价了却了一件事。你想想,北宋跟契丹议和,契丹皇帝得叫宋朝皇帝大哥,契丹永久放弃对关南地的主权,岁币才30万,对北宋来说九牛一毛,后人还觉得宋朝亏呢。绍兴和议丧权辱国赔了夫人又折兵,除了脸上羞耻还有经济上的沉重负担,以一句急于议和就可以作为借口了?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3-7-20 18:4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218 naniwa 的帖子

你避重就轻地找了两个问题,也行。

第一个,你怎么说都可以,但别忘了,本来就是宋高宗迫于形势给诸大将便宜行事的权力。

第二个,如果说金军刚攻破开封,你就达成绍兴和议,那也还可以接受,毕竟那时金军气焰正盛。
而赵构前期惑于汪黄,使宗泽在开封的经营毁于蹉跎,任命杜充接任,丢了大片河山,一直跑到海上,这个误国之罪也得他承担吧。还有张浚富平之战使宋军最精锐的部队受到重创,丢了陕西(虽是张浚之罪,但以你的逻辑,赵构既然能领抗金的领导之功,自然也要承担用人不当失地丧师之罪)。后期大将们给力,与金人成对峙的事态,双方谁也吃不掉谁,其实跟北宋与契丹的形势比也算半斤八两了,何况北宋对契丹无险可守,南宋对金有险可守。
他前期犯的罪,需要多大的功来弥补呢?他用最屈辱的和议来弥补的。就他那点功劳,连自己的罪都弥补不了,又如何论得千秋功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220 naniwa 的帖子

你还是只强调高宗的中兴之功,而忽略了其前期误国、后期卖国之罪。
我觉得他前期犯的错很大,后期立的功一般且有重大瑕疵。

说中兴之功,祖宗积庆和将士用命占大部分,能分到他的那点功绩还不够赎罪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222 naniwa 的帖子

我觉得如果赵构算功大于过的话,本朝太祖老毛都可以算全功无过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224 naniwa 的帖子

呵呵,说北宋的屁民还行,看看南宋的赋税之重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 17:4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36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