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谈谈中国历史上的异族征服, 汉胡之间实力对比的变化及汉胡之争对中国的影响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谈谈中国历史上的异族征服

本来是想在某帖里回帖,后来发现越写越刹不住车,放回帖里就喧宾夺主了,于是另开新帖。


通过几次异族占领中原的成果可以看出,在历史的演进中,异族人的水平是越来越高了,而汉人在与异族人的较量中虽然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毕竟汉人较早地达到了帝国的巅峰,上升空间太小了,异族人渐渐后来居上,虽然在文化制度和经济上从未超越,但凭其民风善战这个先天优势,一次又一次地征服汉人,而且一次比一次成果更大,持续时间更久。

从五胡乱华开始(其实还可以上溯到犬戎入侵,那时中国还不是帝制),中原是被攻破了,然而这些冰山上的来客自己先打成一锅粥,虽然有前秦的短暂统一,终究再度陷入分裂。不过这次征服虽然在成果上比较失败,但是影响却不可谓不深远,促成了一次民族大融合,之后的统一王朝隋唐在血统上也跟五胡有割舍不开的联系。

隋唐统一之后是五代十国时期,这是个汉人大分裂的时代,异族人的可乘之机再次到来。沙陀人首先征服北方,不过沙陀人是熟番,跟李唐王朝是半个自己人,与契丹这样的生番还有本质的不同,人们更倾向于将沙陀人的占领看成是汉人之间的内斗。

先后两个沙陀政权都被东北方的契丹人所终结。契丹人在灭掉石晋政权之后入主中原,却发现这个烂摊子没法收拾,于是自己退回了老家,留下汉人与熟番继续内斗。契丹是第一个已经封建化了的异族王朝,虽然首次征服中土的结局很失败,但是多给他们几次机会估计会有所突破,因为他们吞掉汉人领地燕云十六州,吞掉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做到了消化吸收,真正将这块汉人聚居区改造成了自己的领域。燕云十六州可以说是统治汉人的一个试点基地,推而广之也许就能统治北方,甚至统治全国。可惜契丹人没机会了,因为汉人自己先统一了,所以我认为赵匡胤的功劳其实不仅反映在汉人内部,也间接地反映在对外关系上,如果没有他的统一,契丹人可能提前完成像金人那样对中国北方的统治,那样异族人的脚步就更快了,对全国的征服也可能会更早实现。之后契丹人虽然没有放弃对中土的觊觎,但是一个统一的赵宋王朝,在实力上已经与之对等,终究没有给他们任何机会,于是有了宋辽媾和,这也是汉胡两家第一次以对等的方式实现和平。在这一刻起,汉胡两家开始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之后的女真人,彪悍异常,所谓“满万则无敌于天下”,开始时是完全凭借武力,征服了契丹和北宋,建立金王朝,占领了中国北方。但是他们对自己的统治能力不够自信,于是打算“一国两治”,把征服的土地交给他们在汉人中挑选总代理,让汉人自治。先扶植了张邦昌,后扶植了刘豫,结果却是给了汉人南方政权以喘息之机,而已经取得的军事成果也遭到汉人的反噬。碰壁之后,金人终于放弃了“以汉治汉(北方汉人)和以汉制汉(南方汉人政权)”政策,不再设置总代理人,亲自统治北方。事实证明,他们治下的中国北方,虽然有各路义军活动,终究没出更大的乱子,而是逐步稳定下来,以至于后来金人将政权的中心也一步一步地迁到中原地区。北方虽然已经不成问题,对南宋的进攻却依旧无果,最终金人仍然选择了和平解决。不过这一次,胡人方面第一次在名与实上都占了上风,南宋向金称臣,金人达成了征服北方、压服南方这一空前成果,不过其成果也仅限于此了。

再之后的蒙古人,彪悍程度比女真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征服华夏之前就已经征服了半个亚欧大陆。南宋在抵挡了蒙古人的疯狂进攻达半个世纪之久后终于力竭不支,全面崩溃。于是胡人第一次征服了汉人的全部领地。蒙古人建立了元帝国,对华夏地区实行种族分级统治,汉人居于下等。这是一种统治政策的倒退,之前在契丹治下燕云十六州就已经取消了诸多对汉人的压迫性和歧视性政策,元帝国重新搞种族分化,注定不得人心。这种统治维持了70年便遭到汉人的全面反抗,旋即被迫退回先前领地。汉人建立的明王朝则如愿夺回了本来的疆域。

明王朝也是近代之前汉人最后的辉煌了,统一达两个半世纪之后由于天灾人祸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苦苦支撑十数年,先亡于内乱,使得关外满清政权乘隙入关。满清入关的契机看似偶然,但明朝在内乱中无力支撑,李自成等农民武装只能破坏明王朝,却不能有效地取代,中国不免会陷入政权真空,这必然会给满清以可乘之机,所以我认为吴三桂事件只是导火索,没有吴三桂,满清仍然会有其它入关的机会。满清入关后,逐步以武力击败李自成、张献忠与南明残余势力,征服中华。这一次征服,持续了200多年,直到西方殖民势力的到来。不得不说,满清的执政水平,先不要跟汉人政权比,跟以前征服中国的胡人政权比起来,是高明出许多了。

不可避免的是,在西方世界通过工业革命蜕变成一个个更高等的殖民帝国的时候,中国在满清的统治下原地踏步。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的衰落在满清统治时期出现。换成汉人政权,结局是否会有改变,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满清已经代表了少数民族统治中华的最高成就。他们无疑是学汉人学得最有样的,故而能统治汉人300年。可惜他们学到的一切都是已经老旧的东西。

我常常在想,如果中国没有这些异族邻居的干扰,到19世纪会不会领先于西方,至少不落后于西方。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虽然整体框架没变,但肯定是有发展的,只是为何如此之慢?我想跟异族入侵不无关系,每次被野蛮征服之后就要经历一次倒退,异族人把中土的典章制度作为先进的东西学习,这个学习需要时间,需要慢慢消化,于是这种制度本来已经应用了上千年,已经是老旧的东西了,却不断地被异族邻居们当作先进的东西来学习,使得汉人也生出这样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这不是没来由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因为汉人在所知的世界里真的没有发现更先进的社会制度,套用一句话叫“不断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于是即使这种社会制度和群体观念一次次地被破坏,仍然会被汉人自己或者其胡人学生们乐此不疲地一次次重新修补好。直到19世纪被从世界另一头杀过来的超级异族人教训了,才知道这一套是真的过时了。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0-1-13 21:26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冒牌 2010-1-14 09:08 +128 好帖奖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2 fengxv 的帖子

这两套独立的系统若是真的独立,就不会有西方压倒东方了,既然会发生干涉,自然要比较,因为两者不是隔绝的。
至于以谁为中心进行比较,那还不是一样?以东方为中心,就是西方太快了;以西方为中心,就是东方太慢了。有区别么?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0-1-13 23:1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4 马岱 的帖子

野蛮人通过武力取得领土固然容易,但是统治汉人领土的能力就要看他们对汉人的了解程度了,仅靠武力是统治不了的。所以不管女真和蒙古开始的时候有多野蛮,得到汉人的领土后,都不得不按照汉人的方式来统治,当然,也会有他们自己的特色。辽虽然已经高度汉化了,但金后来的汉化程度又超过了辽,元则稍有些退步,但总体趋势不变,到了满清就到了极致了。
至于进取心问题,这是没办法的事,汉人领土上汉人远远多于外族人,想统治就得用汉人的模式,而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的本质会消磨进取心,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人只有觉得自己按现状走下去日后会吃不上饭,才会出去开拓进取,而汉人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会让人安于现状,反正有饭吃,干嘛出去抢?

后周对契丹的攻势是在南方尚未统一的情况下,甚至北方也未统一,后周仅以北方的领土人口和资源与契丹决战,我不认为这种攻势有任何国力上的优势,只能说柴荣死得很及时,而契丹那时由于内政的原因,未能采取任何攻势,但是注意,那是暂时的,如果说契丹的进取心那个时候就没有了显然还为时尚早。后来辽景宗发动了数次大规模南侵,萧绰和辽圣宗也屡屡南下,所以说“睡王”时期的温柔契丹只是暂时的,这一点确实给赵匡胤的统一争取了时间。但如果不先统一而是先去夺燕云失地,我觉得汉人达不到收复失地的目的,而且会引火上身,契丹和北汉是勾结在一起的,光北方就面临两个方向的敌人,尽管经过了禁军改革,军队更加精锐了,但规模还不够,分身乏术,南方若是趁机也捣乱,中原政权腹背受敌,不堪设想。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0-1-13 23:0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8 fengxv 的帖子

19世纪之前东亚的历史基本上也就是中国史,这是没办法的事,谁强大就以谁为正朔。

研究19世纪之前的中国史可以忽略西方,19世纪之后想还想以自己为中心,难了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10 fengxv 的帖子

我们封建帝国2000年,西方人在这2000年的区间里起点比我们低,终点比我们高,后来居上,平均速度上自然是比我们快,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之后速度差异更明显了而已。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0-1-13 23:5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12 马岱 的帖子

既然是征服,说的就是异族人在汉人领域上的执政水平,因为没有哪个异族完全用自己的一套就可以成功地统治汉人,所以汉化是必然的。

契丹的进取心不强,并不是北宋统一的时候开始的,睡王时期是暂时的,因为北宋统一后契丹与北宋的战争状态长达25年,其间大规模战争不断,正是宋辽两国进取心最强的时候,宋人由于进攻失利损失太大,首先丧失了进取心,转而以防御为主。契丹人的进攻在北宋的顽强防御面前也并不成功,于是渐渐发现通过战争无利可图了,双方才握手言和。之后,契丹人觉得不打仗就可以每年白拿好多钱挺不错的,而北宋觉得这么点钱就把契丹这么个大老虎变得如此温顺也挺不错的,双方的进取心自然慢慢都消磨掉了。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0-1-14 09:3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19 天宫公主 的帖子

我后面也说到这个意思了,因为文化上一直是老大,总是被别人学习,自然总是有优越感,而没有危机感。异族人打进来了之后,反而又成了我们的精神奴隶。

至于只靠我们自己的文明,如果不被外来势力破坏,能不能发展得更快一些,这还不能下定论。我们自己的文明的发展动态先是螺旋上升,每次被异族破坏会退步一些,之后继续上升,升到一定程度就没有上升空间了,该要出现质变了,可是由于外来落后势力的干扰,仍然要对已经老旧制度、观念进行修补,错失了飞跃的良机。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0-1-14 14:2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23 天宫公主 的帖子

汉文化造极于宋,由经济发达程度可知,如果没有外来势力的干扰,经济上的一直这样发达下去,也许对传统的农耕文明有一定冲击也未可知。

至于明,已经被蒙古的破坏倒退了很多,当然离质变还远得很。

其实宋也还差得远,但是如果没有因为外来干扰而倒退,会不会按照自己的轨迹发展,最后与西方殊途同归,我也只是一种假设,不能下定论。

至于唐僖宗比唐太宗,明思宗比明成祖,不能这么比。我说不受外来干扰,但是内部还需要改朝换代,新王朝刚开始总会振作一下,即使不改朝换代,也需要中兴,每次改朝换代和中兴时期,就是发展时期,即使没有外来干扰,发展仍然是螺旋上升的,只是这个比由于外来干扰而倒退的那个螺旋会小很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24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碰撞会强制促进交流,这个是一定的,如果我们能跟比我们发达的碰撞一下,对我们的提高会很有帮助,只可惜两千多年跟我们碰撞的都是文明程度低于我们的。所以在欧洲人还没发达到有能力来碰我们之前,我们是找不到可以靠碰撞来实现飞跃的对手了,就要看能不能自己碰撞自己了。

“如果说工业化就是现代化,那么我可以说,如果没有1840年的那声炮响,无论中国再如何发展,顶了天也不过是一个强大的中世纪国家而已。”
这话就武断了,再发达的文明也是由某一群人摸索出来的,而不是凭空碰撞出来的,碰撞只会促进交流,不会凭空产生更先进的文明,所以为什么不会是我们呢?如果我们少倒退几次。

碰撞只是催化剂,没有催化剂只是没那么快而已。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0-1-14 15:1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27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我们所处的环境是我们一家独大,跟周围邻居的碰撞只会给我们带来倒退,跟西方的比较对等的竞争是没法比,所以一定会比西方发展慢。这个我同意。
但是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起点比他们高,即使慢点,只要不倒退,不一定会被落下,这是我的论点。

不能说中国历来不重视商业,就以后永远都不会重视,我觉得经济如果能持续发达,人的观念或许会改变,关键是要把量变积累到质变,而中国恰恰是积累一段时间就被破坏了,又没有像西方那种高度竞争的环境所带来的交流和碰撞的催化,所以会落后。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0-1-14 15:49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8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3 03:3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93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