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99%的中国人不了解的中国历史真相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 phoenixdaizy 于 2010-4-18 13:47 发表


只有GDP的时代。~~跟清朝差不多。1两银子买不到一包米的。朝廷过分发行。货币贬值。

宋朝1两银子买不到一包米的?你从哪看到的?有根据么?


给你看看东京梦华录的记载:
至朱雀门街西过桥,即投西大街,谓之曲院街,街南遇仙正店,前有楼子,后有台,都人谓之“台上”。此一店最是酒店上户,银瓶酒七十二文一角,羊羔酒八十一文一角。……出朱雀门,直至龙津桥。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熝肉、干脯。王楼前獾儿、野狐、肉脯、鸡。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每个不过十五文。……其馀小酒店,亦卖下酒,如煎鱼、鸭子、兔、煎燠肉、梅汁、血羹、粉羹之类。每分不过十五钱。

上等酒店卖的酒每角才七八十文,肉制品熟食不超过15文,这还是东京城的物价。我们知道一千文是一贯,一贯约合白银一两。敢问你这一包米是多大的包?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0-4-18 16:0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149 phoenixdaizy 的帖子

杭州就1两银子买不到一包米了?请问数据来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0-4-21 01:08 发表



宋朝的银子很值钱,这才是问题所在,白银不足,铜钱混乱无止,太平年间还好点,到了末年整个经济混乱到了极点。而且南宋可以说是税收最重的朝代了。

同样的,别空口说,拿出史料和数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0-4-21 09:25 发表



不想跟你继续废话,连基本的宋朝货币志都没看,还史料,这里能谈论的,至少也先会把这个看了。

这里谈论宋朝的帖子也不是一两帖了,你丫那凉快那边去。

你错了,能在这里讨论的,仅仅看这个是不够的(“货币志”是谁写的?你说的是宋史食货志,还是《宋代货币史》?),所以我才问你资料来源,看看你是不是看了一篇文章就跑到这里下结论,看来果然如此。

首先,宋徽宗时期算北宋末年吧,经济混乱到了极点了?你看了《东京梦华录》了没?哪里混乱?
如果你说的末年是马上要被灭亡的那段时期的话,试问哪个朝代在那种时期能不混乱?

人云亦云还自以为得,果然无知者无畏。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0-4-21 12:4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0-4-21 19:00 发表
你要是没脑残,宋史食货志 钱币篇也看了,还说什么废话,钱币混乱,铁钱铜钱问题就没解决过,这里这种方法,那里那种方法,这个上台是一套,换一个上台又是一套,你说不混乱,当人都是傻逼呀。

当十钱、夹锡钱,将楮币,一套又一套的,除了想办法搞钱,就没别的事了。

送你十二个字,经济好,出宋江,活的好,出方腊。

还人云亦云,真理,普世党的一边闪开,看了就恶心。

啥叫“将楮币”?你个百度党百度完了也不检查一下,断句都断不明白。我还真以为你看过几本书呢,原来在现补。现补都这么大口气,可见无畏的程度。

地方通行的货币不同,是有历史根源的,而且钱币多也不代表经济混乱,如今全球一体化,各国货币不同,且汇率也是随时变化的。那时政府的调控能力肯定不如现在,不用说宋,再往后,元明清也一样,政府对货币发行量的掌握是不可能跟今天媲美的。
政府需要搞钱的时候,基本都是在战争的时候,即使在今天,国家在战争时期,经济也会大受影响。宋朝的货币问题的问题主要出在四川和陕西范围内,根源是什么?四川是历史遗留问题,陕西是由于宋夏百年战争,从来没消停过。
宋朝养兵养官耗费巨大,财政经常有赤字问题,但这不是经济问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0-4-21 21:51 发表
原来四川是国外,果然显示出了分裂分子的真实面目,

元明清都是银本制度,可不要把宋朝给他们比,不够格,又窜历史遗留问题,从唐末遗留到宋末,两三百年的遗留问题,终于知道什么叫百般狡辩,想你这样YY历史 ...

历史靠百度支撑着,连断句都断不明白的人,扣帽子倒挺在行的,你也就这点能耐了。
看了一本书还没看全,就觉得自己通晓古今了,你再读读别的朝代的食货志,哪个朝代货币是一直稳定的?
多读读书再来吧,要不就搞你的扣帽子专业去,别在这现眼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 phoenixdaizy 于 2010-4-22 09:59 发表
http://tieba.baidu.com/f?kz=176978365

这段就在你的链接里

QUOTE:
粗看起来,上引记载中所言及的情况确是讲“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米价也涨至三四十贯一石,到处都是饥饿的百姓,许多的官员都在众口一辞地大声疾呼,确实是满眼亡国景象。但仔细考察不难发现,上引各记载,其实只反映一个时段的情况,即嘉熙末年的情况。再参考其他史籍,可知嘉熙三、四年时,南宋遇到罕见的大饥荒。上引文献,实际都是反映这次大饥荒时的惨状。用短时期内的特殊情况来概括一般,显然是不尽妥当的。事实上,此时距南宋灭亡尚有三四十年,这三四十年中,情况并不总是这样坏的。特别是粮价,如前所述,石米百千的情况是并不多见的。

南宋晚期宋朝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先联蒙灭金,又端平入洛,再被蒙古进攻,战争时期,经济自然受到冲击,总体上当然物价居高。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0-4-22 10:0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171 phoenixdaizy 的帖子

1、宋时银不是主要货币,分析宋朝的经济总量当然要以贯为单位。
2、一般人家也不会用银子买米,即使用,宋时银贵,更不可能出现你所说的1两银子买不到1袋米的情况,当然我不知道你这1袋是多大,没见过这单位。
3、我现在讨论的问题并非针对顶楼。顶楼的说法绝大部分在事实上是对的,只不过没加限定,有的犯以偏概全的毛病,不同立场的人会从不同角度解读而已。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0-4-22 10:4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0-4-22 11:08 发表



谁是在宋朝里面代入国际金融的? 好好一个国家,你代入国际概念,这帽子是你自己送过来,我不扣白不扣

如果初期有问题那正常,这种例子见多了,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但整个朝代下来一个地方都货币有问 ...

香港澳门是中国的不?用什么钱?短时间内能跟大陆统一么?四川用铁钱用了好长时间了,一下子就全改过来才更乱呢。

战争时期和战争地区的经济问题不代表整个朝代的整个国家经济都混乱,不是我不承认,是你看书不走脑子。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0-4-22 12:5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0-4-22 13:03 发表



香港叫一国两制,什么时候四川也是一国两制了在说,当然你可以说宋朝已经出现了一国两制了,说不过了就立马转进现代了。

又蹦出战争论了,宋朝有停止战争的时候吗?

死赖着脸皮不承认就套着理由那原 ...

非得一国两制才能用不同的货币政策是你规定的啊?

四川在北宋的特殊性,这个你不是不知道吧?看来你还真不知道,为啥我总高估你呢?

四川从王全斌平蜀之后就一直麻烦不断,先是蜀将全师雄之乱,平定之后又经历了一次军变(王均之乱)和一次民变(王小波李顺之乱),直到宋仁宗时还有人建议当时的成都地方官把栈道烧了搞独立呢。这么个敏感地区,实行特殊点的货币政策,有何不可?即使不完美,也是无奈之举,统治者都希望全国一盘棋,你以为中央不想统一啊?

多读读书再来吧,本来以为你读了不少书,后来知道你就读了一本,再后来知道这一本还是你现百度的,现在才知道你这一本现百度的还没读明白。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0-4-22 13:15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2 17:4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07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