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满清毁于孔孟之道
性别:未知-离线 李洪涛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8
编号 342558
注册 2009-10-9


发表于 2009-10-9 18:3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满清毁于孔孟之道

满清毁于孔孟之道       
李洪涛

   满清源于中国东北方一个游牧民族,古称女真,后为满人。努尔哈赤的子孙想过把皇帝瘾,于是入主中原建立了大清国。
   努尔哈赤的子孙很聪明,因为他们很快发现中原文化比他们的游牧文化先进,于是东施效颦,俨然以孔孟的继承者自居。从康熙开始,不仅恢复了科举,并且恢复了儒文化在中国的主流地位。这本身或许并没有错,但满清的眼光还是短浅了一些,他们不知道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文化,已经超越了两千年前的孔孟之道;他们更不知道,随着后来的工业革命,欧洲不仅在文化上优于中国,而且工业技术也开始逐渐优于中国。于是满清覆亡的悲剧也就命中注定了!

   一、康乾盛世的错误:
康乾盛世本身没有错,康熙皇帝复兴孔孟之道更没有错。但这时的西方国家经过文艺复兴,已经建立了比儒学更具先进性的西方文化。而康熙、乾隆们依旧认为中国是地球的中心,沉溺于儒文化的优越感之中,自高自大----这是满清的致命病因!康乾盛世其实只是经济繁荣与文化落后共生的历史怪胎!而满清统治者自己并不知道。
康乾诸皇帝在学习中原文化的同时,还犯了一个小错误,即对于自己的游牧文化忽略太多,以至八旗子弟最终丧失努尔哈赤时代的战斗精神,成为玩物丧志的一群。他们已无力充当整个中华民族的保护者了。君不见今天内地的满族男子,多半都有三分破落少爷脾气?和东北大地上的原生态满人实无相似之处。
二、林则徐的错误:
林则徐比康乾诸先皇帝先进,他和魏源都是中国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有识之士,他们知道了世界之大、知道了中国不是地球的中心。但林则徐虎门销烟后的首要抉择,依旧是闭关锁国,文化上自娱自乐。可惜列强的大炮太厉害,闭关锁国再也锁不住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最初是被列强大炮轰开的,而不是自己的主动选择,所以中国人对于世界的开放一开始就没有主动权,他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副产物!大清帝国由此开始了卖血生涯!
林则徐的错误在于,他知道世界之大,却不知道中国的大门那时根本锁不住了!至于说把文化上的自高自大,变成闭关锁国式的自娱自乐,显然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三、曾国藩的错误:
曾国藩号称洋务派领袖,然而他那个所谓的洋务,只不过是把康乾盛世积攒下来的白银,用于购买洋枪洋炮而已。曾国藩没有从意识形态上、特别是没有从教育上入手,改变中国文化落后的现状;恰恰相反,曾国藩以近代大儒自居,在文化上顽固坚持孔孟之道,坚持已然腐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科举制度;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保守口号,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没有得到实质性改造,而所谓的西学为用,其实也仅以少数被科举淘汰的知识分子充作工学人才,那个时代的科技人才,在官本位的科举制度下自然成为二等臣民,这样的教育制度,也当然只能催生大清的灭亡。
洋务运动其实只是个购买运动,根本不具有文化上的先进性和原创性,没有资格与西方的工业革命相提并论。而且西方列强自从有了中国这么大一个买方市场,不出20年就把康乾盛世的积蓄吞噬得差不多了,大清注定走进贫弱!
四、康有为的错误:
康有为比曾国藩先进,因为他毕竟想到了改革大清的意识形态。但康有为有个非常错误的出发点,即复兴儒学的出发点!康有为认为,中国意识形态落后,不是孔孟之道的错误,而仅仅是后人把儒学歪曲了,于是他企图按西方文艺复兴的逻辑复兴儒学,并以新儒学大师自居。殊不知文艺复兴是西方在中世纪黑暗中,复兴古希腊人本主义精神,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而儒家文化已经统治中国几千年,其间并不存在另一个与儒学对立的黑暗文化占据主流地位,复兴儒学从何谈起呢?实质是那时的儒学已经垂垂老矣(不是外人摧残他,而是他自己在慢慢变老,这是自然规律),所谓的新儒学,如同给一个八十岁老太太灌几口维他命饮料,便期望她返老还童、重新变成纯情少女,怎么可能呢?
康有为的文化悲剧注定了他的政治悲剧!康有为的改革,也注定了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个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上天!至于此人晚年参与张勋复辟,那更是为世人所不齿。
五、慈禧的悲剧:
慈禧老太后原本不是改革派,充其量是个崽卖爷田的洋务派,但八国联军的强大攻势逼着她不得不改革。于是以慈禧为首的清末改革,在根本不懂得改革的前提下,捡起其政敌康有为、梁启超们留下的废纸,就匆匆宣布变法了。而1904年的大清,已经不是6年前康梁变法时的大清了,经过八国联军一番蹂躏,再来个4亿5千万的庚子赔款,大清已经到了真正油尽灯枯的时候,任何变法都挽救不了垂死的大清了,更何况此次变法乃剽窃之作呢?

满清灭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文化上的非先进性是根本原因!努尔哈赤的子孙曾非常勇敢地背叛自己的文化(这首先需要极大的勇气),举起孔孟之道的大旗,并建立了自娱自乐式的文化自豪,最后又覆灭在这杆大旗之下,这或许是游牧时代的努尔哈赤本人万万想不到的!
我们只能说,中国封建文化这潭水太深、太浑!满人原本乃一游牧民族,文化单纯,却偏要入主中原,在中国封建文化已然没落的年代里,不知天高地厚地去趟这潭浑水,结果自己陷在其中不能自拔,直至灭亡,这样的命运太富有戏剧性了!可惜我们很多的辫子戏,都没能深刻揭示出这种戏剧性,非常可惜!
更具戏剧性的是:满清当年气势汹汹地入关,用武力统治了中国,最后却意外地成为已然没落的中国封建文化的殉葬品;而汉人创造的儒家文化,在其本已没落的年代里,巧妙借助满清作为自己的替罪羊,躲过了难逃的历史一劫,蜕皮变身之后,继续冠冕堂皇地合理存在着。那些尊孔者们似乎应该庆幸,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竟然不是汉人建立的,否则后来的革命者恐怕无从反满兴汉、反清复明了,而再后来的尊孔派们,更是无从复古了。
由于满清这只意外的替罪羊,非常意外地插入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因此,孔孟文化非先进性的实质被掩盖了!不少人把满清的失败当做异族的失败,其实大错特错!满清的失败,只是爱新觉罗和儒文化的共同失败,这和满族本身没有太大关系,君不见满清覆灭后,东北大地上那些原生的满族同胞照样种田、照样放牧吗?满清失败和他们有多大关系呢?
北京大街上的八旗子弟早就不是满族了,他们是通古斯血统加地地道道的汉文化!他们甚至比汉人更像汉人,比汉人更有汉文化,曹雪芹、老舍和启功不就是这样的典型吗?
满清灭亡,中国的封建君主制也就寿终正寝了,中国人民所抛弃的不仅仅是满清,而是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制度!袁世凯无法改朝换代,任何人都无法改朝换代,因为历史不再需要!即便这个封建王朝是汉人或他民族建立的,我们同样有不二的理由需要推翻他!
7年后的五四运动,觉醒的中国人民不仅抛弃君主制,也开始抛弃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封建文化。
然而,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满清文化的遗毒犹在;中国封建文化的遗毒犹在;儒文化又开始死灰复燃!善良的人们,警惕啊!
亡清者,儒也!
然儒能亡清,如何不能亡他或者亡汝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李洪涛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8
编号 342558
注册 2009-10-9


发表于 2009-11-5 14:4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蒹葭苍苍 于 2009-10-23 07:06 发表
楼主还是回去认真读几年书吧。免得丢失人现眼。

和你这类宵小相比,本楼主说自己学富五车当不为过!
鄙人十二年寒窗外加文学学士,半生不才,读书五千万字有余!生命有限,再读五千万字就差不多到头了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李洪涛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8
编号 342558
注册 2009-10-9


发表于 2009-11-17 18:3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unqiuchunqiu 于 2009-10-10 15:18 发表
严重不同意楼主的说法,他们是对孔子的思想理解不透,理解错误造成的。孔子思想经过朱程的歪解后,毒害了明清2朝

一个香喷喷的面饼掉进粪池,你还有能力把他洗干净吃掉吗?
更何况孔孟之道这个面饼,已经在封建专制的粪坑里浸泡了两千年,你怎么洗得干净?
别太累了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李洪涛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8
编号 342558
注册 2009-10-9


发表于 2009-11-24 21:2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ichunhui 于 2009-11-9 09:58 发表
看到楼主的回帖:“鄙人十二年寒窗外加文学学士...读书5000万字有余”

6小学+3初中+3高中就12年了。还得了文学学士……
莫非您是跳级神童?要不就是工农兵大学生吧?
您老看看中国多少博士硕士都没敢吹出这 ...

说错了,应该是14年寒窗吗,中小学10年,大学4年。
我没有看过那么多武侠小说,我说的5000万字未包括:
1、教科书、2、文件和报纸、3、我审查的文稿、4、为写作查阅的各种历史资料、5、每天阅读超过20万字的那种滥阅文本。
读书太多未必是什么好事儿,我的领导常说,认识800字的记者是好记者,超过2000字的记者是有问题的记者。我深信不疑!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8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4 15:2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70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