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受到质疑的武评常理。
性别:未知-离线 和蔼可亲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0
编号 340364
注册 2009-9-24


发表于 2009-10-26 23:2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次支持一下甲乙丙先生。甲乙丙先生提出了“武将单挑,因为某方有人恐有失而鸣金(中止单挑)而判定该方场面上处于下风”这一论点,应该说这一可能性是存在的。马岱先生提出的反驳意见,似只能证明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而不能证明没有这种可能性,那个人认为,应该认同甲乙丙先生此论点的有效性。并且,从吕张之战的张方恐有失,关黄之战的黄方恐有失,关庞之战的庞方恐有失,恐有失方无一不是大家通常认为的排名靠后的一方,这个或者多少也能说明一些问题。这里,我也倾向甲乙丙先生的观点,即作者给了这样的暗示。此外,马许之战,恐有失的许方应该属于较为不利的状态下;庞德诈败,关平恐有失这一节和前述并无冲突,一来关平并没有中止单挑,二来在关庞正常单挑的时候关平没有恐有失,可以说明关平的恐有失是另外一种层面上的担心,而不是“关心”。或许也可以说,关平并不在正常单挑的情况下恐有失,也为“关心说”提出了相反的证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和蔼可亲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0
编号 340364
注册 2009-9-24


发表于 2009-10-27 22:4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既然是三国武评,窃以为罗贯中的话就是真理,就是标准。也应该相信,罗作为大家的文学功底。他的话,绝不会无的放矢。这是我以为的武评基础。
回马岱先生:甲乙丙先生在他的武评中,把恐有失作为下风的最大可能性。这是一种思路。在没有证据反驳他这种思路,已经他这种思路并非极其荒谬的前提下,我以为并非不能考虑。
的确,恐有失有多种可能。鸣金者出于关心,鸣金者看不懂,鸣金者有私心……但是,假如把鸣金作为一种重要的战术反应,他是对战场情况的一个现场反馈,那么我以为,鸣金方处于稍不利的情况这种假设,应该是大于其他几种的假设的。毕竟鸣金会导致己方处于不利的场面下,下令鸣金的,是要负很大责任的。甲乙丙先生的诸多假设和判断中,是有不少不合理的成分(比如他假设张飞“性起”之后就会如何如何,判断张飞藐视吕布就是水平不低于吕布)但是,这个假设,还是比较合理的。罗贯中对战场上的特殊情况,一般都有文字说明。比如关庞之战,于禁鸣金是出于私心,黄忠对夏侯渊,夏侯方鸣金是恐中埋伏……在这几位著名的猛将的单挑中,不以“天色已晚”之类的理由结束战斗,而以一方主动撤退收场,给予某种暗示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回ysy和emony007两位先生:我说的是,假如已经证明了吕排名在张前,关排名在黄、庞前,马排名在许前,那么看这几个“恐有失”的假设,和已证结果完全符合,自然可以采纳;而不是用这几个“恐有失”的假设去证明吕张等人的排位。反过来说,如果排位是倒的,那么这个“恐有失”的假设自然错误;而如果相吻合,则的确可以作为一个符合逻辑的推论相互证明。此外,一瞬间胜负颠倒这种情况符合现实的“常理”,但不符合《三国演义》的“常理”,整部三国,没出现过正常单挑中以弱赢强或逆转胜负的情况。兄弟父子之间,因担心而不敢让对方冒险这种情况,也最多只是在现实中可能发生。否则,刘备大概接受不了张飞和马超连续作战230合,因为张飞每一回合都有可能出现“疏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和蔼可亲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0
编号 340364
注册 2009-9-24


发表于 2009-10-28 01:2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嗯,马岱先生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
只不过如果设定作者写的每句话都有一定的用意,那么如何判断“恐有失,鸣金收兵”给我们的信息?总不能说作者吃饱了饭没事多写几个字吧!(如果一定要论据支持的话,这“必有用意”能不能算一个论据?)相比之下,甲乙丙先生的假设还是有其合理性的吧!
在击败案例中没有恐有失的情况倒可以理解,因为如果恐有失并作出反应,就不成为击败案例了。或者可以说,在你作出反应之前,结果已经出来了。
恐有失发生在长时间交战之中的确是个重要特征,但还有个特征是都发生在著名猛将的单挑之中,并且这些猛将,书中都没有单挑落败的情况(唯一可以提一下的是罗本张飞初战吕布有枪法散乱的描写,但后文赞诗里面还是注目了不分胜负)。并且并没有时间长了之后,本来平手的武将会突然因为疏忽而落败这种情况发生过(指百合以上,顶尖武将)
甲赢乙10回合,甲赢丙30回合,不能说明乙就在丙上。张吕之战和张马之战,马许之战的情况,可以适用这条原则。
马超战张飞的原文描写是这样的,先是100合刘恐有失鸣金,其后再战时,刘恐有失而自披挂下关,然后看100合后再次叫停。从文学的角度上来说,不到100个字,不再第三次出现“恐有失”是正常的。并且如果是张派的武迷,恐怕会理解成两次都是马在100合左右稍上风^_^当然,我并不这样认为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8 11:3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14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