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4-9-3 15:11 发表
我觉得建文皇帝不是好苗子。
老皇帝死啦,要是个书呆子,应该讲究三年不改父道,他没做。
要是不是书呆子,应该讲究削藩的策略,历史上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他没有策略,也没有参考,直接就削,下手还特别狠。
要是个仁慈的君主,对于犯罪的叔父,应该给出路,他没给。
要是个无私的君主,一切应当按照法律行事,即使诸王犯法,也该明示罪状,明正典刑,他也没有。
要是个防患于未然的君主,他上来该对付的是拥有兵权善战善谋的燕王和宁王,他不是。
要是因形势所迫必须先剪除枝叶吧,从燕王造反的情况看,燕王连北京城都无法控制,可见就是势力最大的燕王,当时还不具备造反的能力。
他算个什么样的君主?
贸然行事,忍心,不依法办事,无头脑,判断形势错误,而且还不是个书呆子(或者说不按照圣人教导行事)......这些都赖齐泰黄子澄方孝孺?
古代皇帝还讲究个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可这建文皇帝弄的这样乱七八糟,怎能都赖给大臣尚书?
一直没注意到最近的回帖。
我认为建文是好苗子。
三年不改父道和书呆子没什么关系,只和政治需要挂钩,想变的话就是从急从权,想稳就是不改先人之路。
削藩的过程的确有商榷的地方,但是从结果上来看并不能说当初的建文就是一团糟,这不是直接质疑朱元璋的眼光吗?
如果按照阁下这个叙述模式,XX都不是仁慈的无私的防患于未然的君主,XX的备选有汉景帝、康熙。。。。。。
现在回头说为什么我说建文是好苗子。第一,朱元璋的眼光我信。第二,记得当初祖孙间的对话吗?
建文帝是个资质不错的孩子,但是年纪太轻,政治上不够成熟,当权后被一群书生用理想所惑,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