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武评中的方法论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08-4-15 10: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4-13 14:06 发表
我在本文首页已经说过了,在我的观点里,允许两位武将互有优势战例(我认为这是三国演义本身的特征),同时不因一个优势战例比较而直接判断武将的优劣。

所以关于曹洪与张颌的比较,即使在与马超的战例对比中,曹洪是优势战例,也不能直接判断曹洪比张颌强,要比较两人必须全面地比较。

经过全面比较后,我认为张颌比曹洪强。

最后再看此战例与张颌比曹洪强是否构成矛盾,如果构成矛盾,说明前面的判断是有问题的。

我认为不构成矛盾。我认为武将的败退有一定的自主性,张颌二十回合败退不代表第二十一回合就支持不下去了,由于当时曹军有一定的车轮战迹象,张颌败了还有其他人可以上,所以他没必要勉力支持。曹洪则不同,曹洪要救曹操的命,曹洪没有败退的意图,所以刀法散乱就是不退,除非马超将曹洪杀死或杀伤,才可以摆脱曹洪,可能在正常情况下,曹洪早就败走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马超的专注度不够高,一边还看着曹操往哪里跑了,对曹洪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急于求成,结果欲速则不达,反而被曹洪缠了这么久。 ...

武评分析单挑时,有这么一个辅助线性质的概念还是应该引入的。不是有效战例无效战例;也不是攻击武力防御武力,而是——
阵前单挑、遭遇单挑

很显然,马超张郃之战属于阵前单挑;马超曹洪之战属于遭遇单挑,所以对比两战的回合数来比较张郃、曹洪的武力时,要考虑到两战的不同属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08-4-17 15: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在讨董的整个过程中,一系列的阵前单挑,在武评体系中有标尺左右的曹操的部将惇渊洪仁典进均未亮相。后曹操单独追击时夏侯惇两战十余合负于吕布、数合刺死徐荣,一胜一负。典韦许褚徐晃等厉害人物都还不在曹操手里;
武评中标尺武将蛮重要的,杀将再多,没和标尺武将过过招,上限也有限啦。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5 05:1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46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