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自下而上的分档理论误导人(兼答笑笑兄)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10-1-14 13: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10-1-14 15: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汗一个,不能当兄之问也

我个人意见,张辽太史慈孙策基本相等,高于张郃,和甲兄的结论差不多,自认在精确性上至多达到甲兄结论的同等水平,无法更精确,就不扯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10-1-14 15: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10-1-14 15:30 发表


但是依据很头疼啊。

张辽战张合,张辽方许褚助战,这是对张辽不利的因素。

虽有关羽的评价,但这个评价明显有水分,如果张辽不在关羽之下,战颜良就不用请关羽了;仅凭这个是不足以支持张辽大于张合的。

虽然有不少武评人士将助战直接视作了不利因素,不过我并不这么看。

1)——操曰:“吕布非一人可胜。”便差典韦助战,两将夹攻
2)——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

1说明助战可能是为了求胜或速胜,而未必有不利;2也同样,不然岂不成了关张联手还不利了。

因此单凭助战二字,我是不会立刻做出认定的;必然要联系上下文对助战动机进行分析。认为因为劣势而助战可能性较大的,按被助者不利看;认为目的是求胜或速胜而助战的可能性较大,就不作被助者不利的推断。

具体到张辽张郃一战,前有荀攸利在急战的策略,后有曹操令夏侯惇、曹洪在场上单挑进行时便冲阵的行为,可以判断许褚很可能是同样因为求胜或速胜而助战。
所以不对张辽张郃的单挑做张辽不利的推断。

然后从其他地方分析张辽张郃武力,另外还有一点,嘉靖本张郃差张辽的可能要更多些,毛本差距小些。

[ 本帖最后由 dddzz 于 2010-1-14 15:5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10-1-15 09: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10-1-14 18:54 发表


这个我和兄是一样的看法,我也早已发过。

但是即使不算做对张辽不利,总不能依据被人助战反而判张辽更强吧,那兄是怎么认定毛本的张辽强于张合的?

甲兄的意思好像是:不能依据***证明A<B,就可以反用该依据证明B>A?好像没有什么人这样说吧。
我的看法,这一战判到二张武力相近后,该战例再下去的分析就是模糊直接比较了,一旦模糊直接比较还是出不来结论,在往后数数,间接之间接轮不到,差不多有无比较就该出场了,呵呵。
另外这里还牵涉分档理论中平局战例的处理,这个在我们之前关于分档的讨论中基本没有提及,而且其中的一些回合数也还在斟酌。见《整理一下本人一些三国武评的思路》#1楼新编辑部分

[ 本帖最后由 dddzz 于 2010-1-15 11:25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7 16: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19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