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1894甲午大海战》的一点观后感
性别:未知-离线 naniwa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发表于 2012-7-9 14:1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894甲午大海战》的一点观后感

《1894甲午大海战》,从网上下到了,虽然片子很模糊,视觉效果不够,但看清楚剧情还是没问题的

看过后,总体感觉较为失望,主旋律色彩太浓,整体思考仍然停留在几十年前。



片中一直宣扬的两个观点,我是不能赞同的。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时,日本海军将领私下交谈,大致意思是“如果黄海海战中击中松岛弹药库的那枚中国炮弹爆炸,那么现在胜败双方将会易位”



这个观点,是本人极不认可的。


中日甲午战争,双方在军事上,从战前的准备,作战计划的制定,到开战后战略战术的运用,海陆军的配合,指挥官的决策,官兵的战斗素质,武器装备的对比等等等等,日本无不是棋高一着,中国虽不乏有部分忠勇志士,然整体的亏输是显而易见的。

这完全是一场整体实力欠缺而导致的失败,原因是明显的,但把失败结果归咎于某一个偶然的倒霉运,然后再借敌人之口说出来,是否过于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当初项羽败亡时,大喊“时不利兮当奈何”,他不知道自己失败的主要原因,居然完全推给运气不好。

当初某人打架打输了,大叫“要不是我今天没吃饱,你狗日的早就.....”或者“要不是我那一拳打歪了,你狗日的早就......”

阿Q精神要不得。






片中还有一个观点,认为马关条约签订时,日本已经无力再打了,只要中国再坚持那么一小会儿,日本将立刻输掉,中国当权者中了日本的奸计,签了这个条约。

其实,这个观点归根结底,还是一种阿Q精神的体现,给自己脸上贴金。

打架打不过别人,向别人求饶,事后又说:“当时我不知道他也快被我打死了,早知道这样,我再打上几拳,他就直接输了,都怪我中了他的奸计居然先认输,后悔呀后悔。”


我还是那个观点,清国的失败,是整体实力上,包括政治和军事等综合实力的失败,清廷再打下去,日本真会完蛋吗?恐怕未必,具体原因就另谈吧


我们整体实力不如人家,打输了,就老老实实的承认输,承认实力不如人家,并反省吸取教训,而不是再给自己找借口,往脸上贴金,或者把责任推给李鸿章等等当权者的身上,认为他们 愚蠢 怕死 ,认为没有这帮人渣,我们当时就赢了等等等等




另外,片中屡屡出现“钓鱼岛”归属的情节台词,几个日本大官竟然坐在一起商量如何把钓鱼岛划归日本,一个大官说:“我们查阅了所有历史资料,都显示钓鱼岛属于中国,甚至我们日本自己的地图也是这样注明,该怎么办呢?”

片子结束时还多次出现五星红旗 和 解放军舰艇编队航行的场面


我认为这些“狗血”的东西严重影响了片子 史诗大片 的名衔。

[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2-7-9 18:4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aniwa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发表于 2012-7-9 15:4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因为是刚刚看完,在继续补充感想

本片完全以邓世昌为核心

而邓世昌的形象过于高大全和主旋律,长得英俊  忠于家庭  拒绝小三  耿直不阿  忧国忧民 连发怒咆哮都是因为斥责腐败,张口闭口都是爱国爱民的“大道理”,比范仲淹还范仲淹,这样的塑造手法过于老套。

其实 史料有关于邓世昌个人性格的记载,邓性格孤傲 刚烈 不合群,外号“邓半吊子”,“吊”的意思就是嚣张、冷酷。“众以其立异志,愈加嫉视之

编导并没有就这一方面深入挖掘,把邓塑造成一个更加真实的人物,而是走了高大全的老路。而且陆毅的形象太有亲和力了,根本不符合“半吊子”的感觉


另外,片子是反映甲午大海战的史诗大片,但片子里几乎完全以 邓世昌 为核心,整个一 《邓世昌传》,个人认为这是不妥的,邓在海战中毕竟只是一个舰长,而片子的片面叫《甲午大海战》

[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2-7-11 09:1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aniwa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发表于 2012-7-9 18:0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二十年前,冯小宁拍《北洋水师》,我还在小学一年级,那时候的《北洋水师》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甚至可以说成了我童年片段的一部分,冯导也成了我最崇拜的导演之一

二十年后,又是冯小宁拍的《甲午大海战》,个人感觉除了特技外,整体思想几乎没有大的变化,甚至片中很多情景和人物对话跟《北洋水师》完全一样

当今中国电影界,在美帝等外国战争大片的冲击下,还有国产《集结号》等新型战争片的诞生,人们对战争的思考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还要继续拍这类主旋律的战争片,至少在年轻人中恐怕会没有市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aniwa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发表于 2012-7-11 09:0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风精之羽 于 2012-7-11 01:11 发表
话说。。。这年头。。要是没有lz说的那两点。。完全写实拍出来。。恐怕是没人看的。。就跟起点虐主小说也会被读者抛弃一样。。。

话说,我跟你的意见相反

现在观众已经腻烦 “教育片”跟“高大全”,不拿出点有深度的真货,还玩虚的主旋律, 真会被人抛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aniwa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发表于 2012-7-11 09:2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WHITESHIP 于 2012-7-9 20:02 发表
楼主看起来是在批这部片的,当然换我估计也没有什么好话说。

甲午战争也只是“理论上有”获胜的机会。

海战只是甲午战争的一部分,邓世昌的重要性有多少更不必说。个人英雄主义已经是米帝在半个世纪前就玩 ...

没错,我认为这部片对历史的思考,跟五十年前的《甲午风云》与二十年前的《北洋水师》没有区别

这部片里的邓世昌,跟五十年前《甲午风云》里的李默然版邓世昌,几乎完全一样,连作战时在身上披件大红披风都一样

话说,我认为作战时在军舰上披这种玩意儿,不但妨碍行动,而且会成为靶子,导演是否欲树高大形象耶?


而这部片的情节设置,跟二十年前的《北洋水师》也近乎完全一样,可以说就是《北洋水师》的精编版,很多地方连台词和人物情景都一样

[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2-7-11 09:3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aniwa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发表于 2012-7-11 09: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风精之羽 于 2012-7-11 09:49 发表
话说。。腻烦归腻烦,如果从头到尾全是虐主,全是憋屈,哪怕百分之百真实,观众一样不买账

这年头是人都说想看深度,真有深度的出来了。。没几个人乐意看的。。

话说,你不觉得加上那俩观点这片就更憋屈了,我不反对憋屈,只是不喜欢憋的太假

你喜欢看 主旋律 片子,就别替所有观众代言,《集结号》的票房和反响就是明摆着的事实

另外,如果你喜欢不憋屈的片子,那千万别去看甲午题材的,哪个导演能把甲午拍的不憋屈,那他就是神了

[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2-7-11 10:4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aniwa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发表于 2012-7-11 17:4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关内侯 于 2012-7-11 16:00 发表
洛杉矶之战,美国队长之流不一样也是主旋律题材嘛,区别只是美国版和天朝版而已。

我木说美帝没有主旋律片,现在谈的是《甲》,就事论事好吗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1 22:1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06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