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嘉陵江背后的历史
性别:未知-离线 心脏地带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2
编号 33036
注册 2005-2-18


发表于 2005-6-23 00:1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赵姓是我国的一个大姓,其郡望在今天甘肃省天水一带,至今该地还有天下赵氏宗祠——天水堂。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一直以“天水朝”自称,而赵宋皇家后裔、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干脆把天水作了别名。随着最近天水附近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的出土,秦人、赵人、殷人、满族之间的渊源关系也逐渐显露出来。
  
  根据《史记》记载,秦人的始祖女修,就是吞玄鸟之卵而生大业的,这是典型的鸟始生神话。而殷人和满也有类似的神话,可见秦人、殷人、满族之间的渊源关系是蛮深的。(秦人、赵人、殷人、满族都属于东夷,除了神话传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外,我国有确凿证据的第一个王朝——商朝人也有留辫子的风俗。试比较一下,满清皇帝胤祯的发音是不是与秦始皇赢政的发音很像?)

  
  《史记》多处强调,秦赵共祖,生活在甘肃省天水一带的这支秦人,虽原本是嬴姓族,但在经历了殷亡周兴历史大动荡之后,这支嬴人也跟着造父一族姓了赵。在礼县大堡子山秦西陵周围地区的当地居民,至今赵姓占最大比例,墓区的附近称“赵坪”、“赵家”的较大村庄即有数处。他们是秦之国邑东迁后,留居于陵区的族众后裔。
  
  《史记》记载,战国末年的赵悼襄王,废其嫡子嘉而改立嬖妾所生的迁。赵国亡于秦之后,流亡于代地的赵国贵族拥立嘉为代王。后秦又灭代,嘉被秦俘获,出于秦赵共祖的考虑,也出于政治的需要,嘉被迁往甘肃天水一带去看守嬴姓先祖之故都和陵墓,并主持定期的祭祀。后世遂称该墓地为“嘉陵”。从此地发源后又改道的那条河流被称作了嘉陵江。礼县古代也因此被人称作天嘉。
  
  由此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大堡子山附近还发现有不少时代靠后的秦贵族墓,社会上散见许多从该地区流出的战国乃至汉代文物;而大堡子山陵区周围赵姓居民之众,亦可得到更充分的解释。
  
  汉朝时,天水一带还出了赵充国(是他首先提出了屯田的主张)和赵壹(五言诗的奠基人之一)等著名人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心脏地带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2
编号 33036
注册 2005-2-18


发表于 2005-6-23 22: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国有确凿证据的第一个王朝——商朝人也有留辫子的风俗。

这个好象从来没有听说过,不知证据在哪儿。而且满人的发源和华夏族的发源不同吧。
——————————————
关于商人留辫子的话题可参考周汛的《中国服饰的演变历程》:商代男子发式,以梳辫为主。除辫发以外,还有冠、巾、帽等首服。网址是:http://www.mmkey.com/show.asp?id=899

我说的是满人的起源与东夷有关,并没有说与华夏族有关,当然后来东夷全部融入了华夏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心脏地带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2
编号 33036
注册 2005-2-18


发表于 2005-6-26 21:1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商朝人即使有辫子也和满清的不是一回事吧?
——————————————————————
是不是完全相同还有待考证,但殷商与满清都与东夷有关,这是毫无疑问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2 23:3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74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