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3-08-20, 23:20:30发表
呀,很详尽那,不错!!,个人觉得张辽列入猛将有些……,主要是逍遥津吧?
“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
——这是武勇。
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馀里,道险狭,步径裁通,兰等壁其上。辽欲进,诸将曰:“兵少道险,难用深入。”辽曰:“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遂进到山下安营,攻之,斩兰、成首,尽虏其众。
——这是胆勇+武勇。
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
——这是其武勇的终极表现。
凌统率亲近扶权出围,复还与辽战,左右尽死,身亦被创,度权已免,乃还。
——凌统很可能直接与张辽接战。因为张辽的目标必定是孙权,而张辽兵少,必亲自去捉孙权,凌统必亲自来挡张辽。于是单挑不可避免,结果是凌统受伤,说明张辽比凌统要强。
帝叹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召虎也。”
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这是上级和对手对其武勇的看法。
傅子曰: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
——其武勇在诸将中仅次于曹仁。
总论,张辽军履生涯中几次以少胜多主要都是依仗其武勇,人越少其个人的作用就越明显(这和小日本战国里个人武勇的作用有些相似)。故小生认为,张辽之勇猛还是应该被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