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千言万语,只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攻克莫斯科!B、C、G、I集群共计121个师,对苏军形成一个横跨近一千公里的巨大包围圈!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5 13:5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恶魔睁开了双眼

附:事件 曼哈顿计划
  (Manhattan Project)
  美国陆军部于1942年6月开始实施的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亦称曼哈顿计划。为了先于纳粹德国制造出原子弹,该工程集中了当时西方国家(除纳粹德国外)(包括美籍华人核物理学家吴健雄女士等)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万多人参加这一工程,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于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并按计划制造出两颗实用的原子弹。整个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在工程执行过程中,负责人L.R.格罗夫斯和R.奥本海默应用了系统工程的思路和方法,大大缩短了工程所耗时间。这一工程的成功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系统工程的发展。
  1942年初,美国科学家虽然对原子弹的机制、应该努力的方向,甚至费用和时间都有了大致的构想,但核研究的庞大工程已经超过了科学研究机构的能力。当时美国经济已经转向战争,没有一家工业公司能在短期内完成有关生产设施的建设。美国核研究的负责人之一布什认为,只有军队以最高优先权,才能在战争结束前生产出核原料来。1942年3月9日,他在给罗斯福总统的报告中,强调了原子弹的光明前景,提出把全部的研制和生产管理移交给军队。6月17日,布什给罗斯福准备了一份将核计划全部交给军队领导执行的详细报告。罗斯福立即批复了布什的报告。
  到1941年12月6日,美国正式制定了代号为“曼哈顿”的绝密计划。 罗斯福总统赋予这一计划以“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 “曼哈顿”计划规模大得惊人。由于当时还不知道分裂铀235的3种方法哪种最好,只得用3种方法同时进行裂变工作。这项复杂的工程成了美国科学的熔炉,在 “曼哈顿”工程管理区内,汇集了以奥本海默为首的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科学家人数之多简直难以想象,在某些部门,带博士头衔的人甚至比一般工作人员还要多,而且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曼哈顿”工程在顶峰时期曾经起用了53.9万人,总耗资高达25亿美元。这是在此之前任何一次武其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歇尔的支持下,美国军方同意按原S?委员会(负责铀研究的一个机构)的建议,开始建设4种分别采用不同方法的铀同位素分离工厂和其他的研制、生产基地。军队把整个计划取名为“代用材料发展实验室”,指派美国军事工程部的马歇尔上校负责全部行动。
  由于马歇尔上校循规蹈矩,与科学顾问们又合不来,使研究计划优先权的升级和气体分离工厂地址的选择拖延了两个月。9月,政府战时办公室和军队高层领导决定,领导修建美国国防部大楼五角大楼的格罗夫斯上校接替马歇尔上校。格罗夫斯在赴任之前,被提升为准将。
  格罗夫斯在上任后不到48小时内就成功地把计划的优先权升为最高级,并选定田纳西州的橡树岭作为铀同位素分离工厂基地。因为马歇尔上校的总办公室最初将设在纽约城,他们决定把新管区的名称命名为“曼哈顿”。于是,“曼哈顿工程区(或简称为曼工区)”就这样诞生了。美国整个核研究计划不久后取名为 “曼哈顿计划”。
  曼哈顿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赶在战争以前造出原子弹。虽然在这个计划以前,S?执行委员会就肯定了它的可行性,但要实现这一新的爆炸,还有大量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在劳伦斯、康普顿等人的推荐下,格罗夫斯请奥本海默负责这一工作。为了使原子弹研究计划能够顺利完成,根据奥本海默的建议,军事当局决定建立一个新的快中子反应和原子弹结构研究基地,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奥本海默凭着他的才能与智慧,以及他对于原子弹的深刻洞察力,被任命为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主任。正是由于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命,才使他在日后赢得了美国“原子弹之父”的称号。
  奥本海默开始时对困难估计不足,认为只要6名物理学家和1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就足够了。但实验室到1945年时,发展到拥有2000多名文职研究人员和3000多名军事人员,其中包括1000多名科学家。
  鉴于大多数科学家都反对实验室的军事化,格罗夫斯同意加州大学成为洛斯阿拉莫斯名义上的管理单位和合同保证单位,基地的军队负责实验室建设、后勤供应和安全保障。这就保证了实验室内部的自由学术讨论。奥本海默鼓励科学家们大胆地讨论原子弹的有关科学问题,提出即使看门人的意见,也会对原子弹的成功有一定的帮助。奥本海默注意倾听任何人的意见,掌握着整个实验进程。有些参与核研究的物理学家后来回忆说,他们自己甚至都不如奥本海默清楚自己工作的细节和进展。在很多问题上,都是由于奥本海默的决断才取得突破,保证了原子弹研制时间表的执行。奥本海默在科学家、普通职工和政府官员中的威望越来越高。洛斯阿拉莫斯素有“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中营”之誉,人们称奥本海默为这个集中营的“营长”。奥本海默没有获过诺贝尔奖,却拥有如此高的个人威望,他的组织才能与人格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曼哈顿工程区”工作的15万人当中,只有12个人知道全盘的计划。其实,全体人员中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是在从事制造原子弹的工作。例如,洛斯阿拉莫斯计算中心长时期内进行复杂的计算,但大部分工作人员不了解这些工作的实际意义。由于他们不知道工作目的,所以也就不可能使他们对工作发生真正的兴趣。后来,有一个年轻的说明了他们是在做什么样的工作。此后,这里的工作达到了高潮,并且有许多工作人员自愿留下来加班加点。经过全体人员的艰苦努力,原子弹的许多技术与工程问题得到解决。1945年7月15日凌晨5点30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胖子”试验成功。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随着苏联军队出兵我国东北,日本天皇于14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曼哈顿计划不仅造出了原子弹,也留下了14亿美元的财产,包括一个具有9000人的洛斯阿拉莫斯核武器实验室;一个具有36000人、价值9亿美元的橡树岭铀材料生产工厂和附带的一个实验室;一个具有17000人、价值3亿多美元的汉福特钚材料生产工厂,以及分布在伯克利和芝加哥等地的实验室。
  1946年7月,在原子弹研制成功一周年之际,美国参、众两院经过激烈的争论,通过了一项由参议员麦克马洪提出的议案。杜鲁门于8月1日签署命令,提案开始正式生效,这就是《1946年原子能法令》。它标志着美国战时核计划的结束和新的过渡时期的开始,也成为和平时斯整个美国原子能发展的指导纲领。
  《1946年原子能法令》正式生效后,格罗夫斯领导的曼哈顿工程在国会和政府的同意下,继续支撑着整个核计划。当美国新的原子能委员会组成后,杜鲁门决定在1946年的最后一天晚上12点,将原曼哈顿工程的全部财产和权力移交给原子能委员会,从而正式开始了一个新的过渡时期。原子能委员会设有四个部:研究部,它控制一切与原子能有关的研究;生产部,它拥有并控制一切生产裂变材料和原子能的设施,组织核裂变材料的生产;工程部,它指导一切与原子能发展有关的设备和工程;军事应用部,它处理与军备有关的原子能事项。原子能委员会总部也从橡树岭迁到了华盛顿。
  后来,美国政府决定建立国家实验室,其中最著名的有芝加哥附近的阿贡国家实验室和纽约长岛的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这两个实验室为高能物理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丁肇中教授,就是于1974年利用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的加速器AGS发现J粒子的,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胖子”


“小男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5 13: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5 15: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后勤补给快见底了,不得不挪用部分民用工厂生产军装、食品等日用品。



突尼斯会战
  “火炬”照北非
  1942年7月,英美首脑决定实施进攻北非的“火炬”行动计划,并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为“火炬”行动的盟国远征军总司令。9月下旬,美英两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伦敦确定了实施“火炬”作战计划的细节,决定两国军队于11月8日在法属北非的阿尔及尔、奥兰和卡萨布兰卡实施登陆,占领沿海主要港口,然后由阿尔及尔登陆部队向东抢占突尼斯,再待机与北非的英军协同作战,消灭在北非的德意部队。
  参加“火炬”作战的美英军队共13个师,分别编成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特谴队。西部特谴队由美军巴顿少将指挥,从美国本土出发,横渡大西洋,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登陆;中部特谴队和东部特谴队分别由美军弗雷登道尔少将和赖德少将指挥,从英国出发,在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和阿尔及尔实施登陆。
  1942年11月8日,10余万美英联军分乘664艘军舰和运输船分别在阿尔及尔、奥兰和卡萨布兰卡登陆。联军仅仅受到了法国人的轻微抵抗,11月11日,正在北非视察的法军总司令、海军上将达尔朗宣布脱离维希政府,命令法军停火,并加入了联军。盟军登陆成功后,英第1集团军和美第2军即继续向东推进,以攻占突尼斯城和比塞大港。
  希特勒对盟军的登陆行动虽然毫无准备,但他迅速就作出了反应。他命令占领维希法国,同时用运输机将部队源源不断地运往突尼斯。10月10日,德军抢占了突尼斯。1942年12月9日,希特勒将在突尼斯的德意部队编为第5装甲集团军,并任命阿尼姆上将为司令。通过不断的增援,第5集团军逐渐扩大到辖德军2个装甲师、1个摩托化步兵师和2个步兵师及3个意大利步兵师的规模。阿尼姆在突尼斯的北部山地建立了一条防线,并逐渐向南推进,以对抗英第1集团军和美第2军的推进。
  隆美尔的离别之战
  12月26日,在阿拉曼会战中失利的隆美尔率非洲装甲集团军的7.8万人(其中德军3万人)和130多辆坦克撤退到利比亚与突尼斯南部交界的马雷特防线,靠近了阿尼姆的部队。希特勒命令隆美尔在巩固了新阵地之后,即回国治病。他的非洲装甲集团军也将更名为意大利第1集团军,由意大利的梅塞元帅任司令。
  1943年1月14日,英美首脑在卡萨布兰卡会晤,决定在北非战场设立战区,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任总司令,英国的亚历山大将军为副总司令。北非盟军整编为第18集团军群,下辖安德森指挥的英第1集团军、蒙哥马利指挥的英第8集团军、弗雷登道尔指挥的美第2军和部分法军。亚历山大任集团军群司令,统一指挥盟军在北非的全部地面部队。
  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
  隆美尔在离任前,已敏锐地察觉到出现新的战斗机会。当时位于隆美尔部队正面的英第8集团军尚未对马雷特防线构成威胁,蒙哥马利在攻占的黎波里后,就忙于重开的黎波里港,要发动一场新的攻势还需准备一段时间。而位于西面的安德森指挥的英第1集团军和弗雷登道尔指挥的美第2军却威胁着他的后方。隆美尔决心利用位于两股敌军之间的中心地位,先以背面包抄奇袭方式击溃他后面的盟军,然后调头对付蒙哥马利。这是一个出色的计划,但在实施时却遇到困难,德第5装甲集团军不归隆美尔指挥,而隆美尔与阿尼姆的配合又不协调。
  隆美尔的进攻计划被盟军破获,但他们却搞错了德军的主攻地点,艾森豪威尔的司令部和英第1集团军司令部都认为敌军的进攻地点是在丰杜克附近。为此,盟军在丰杜克后面部署了重兵。
  1943年2月14日,德意军发起了代号为“春风”行动的进攻。北面阿尼姆的第5集团军从弗德山口向美第2军阵地发起主攻,德第10和第21装甲师两面夹击,重创美第1装甲师,攻占了锡迪布齐德。15日,南面隆美尔部队也攻占了加夫萨,向费里亚纳进逼。17日,隆美尔进占了费里亚纳。
  隆美尔计划从费里亚纳挥戈西北,向阿尔及利亚的特贝萨挺进,以切断英美盟军的交通线,从而把战术性胜利发展为战略性胜利。不过,他虽然得到了在罗马的德南线总司令凯塞林的支持,却得不到阿尼姆的合作,阿尼姆控制了装甲部队。经过妥协,隆美尔虽然获得了第10和第21装甲师的指挥权,但却不得不首先进攻东北面的勒凯夫。这样,隆美尔面对的是英美盟军的正面而不是背后。隆美尔不由得火冒三丈。在他看来,这意味着“离敌人战线近得不能再近,势必使我们去攻打强大的敌人后备军。”
  2月19日凌晨2时30分,隆美尔开始向勒凯夫方向攻击前进。2月20日,隆美尔攻占了卡塞林隘口,接着向勒凯夫南面的塔拉推进。但隆美尔没能攻下塔拉,他的攻势被盟军的增援兵力阻止了。到2月22日,隆美尔停止了攻击,下令部队撤退。隆美尔的进攻作为一次“目标有限”的出击,可说是战果辉煌。但他未能实现迫使盟军撤出突尼斯的战略目标,尽管这一目标似乎十分接近了。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说:“如果隆美尔从一开始就主持这次战役而不受牵制就进攻特贝萨的话,这样一个目标也许有可能实现的。如果能迅速夺取拥有大量补给储备的美军那个基地和中心机场,那会使盟国部队不再可能守住他们在突尼斯的阵地。”
  隆美尔的进攻使美军遭受了重大损失。美第2军3万人中有3000人阵亡,4000人被俘,260辆坦克被毁或被缴获,这是美军在北非战场上遭到的最严重失败。蒙羞受辱的艾森豪威尔撤换了弗雷登道尔,任命勇猛善战的巴顿少将出任美第2军军长。巴顿早就渴望能与隆美尔交手,他说:“对他的书我不知读了多少遍,研究了他的每一个战役,自认对他了如指掌。我平生的愿望就是与他捉对厮杀。”
  2月23日,希特勒任命隆美尔为新组建的非洲装甲集团军群司令,统一指挥阿尼姆的第5装甲集团军和梅塞的意大利第1集团军(原隆美尔的非洲装甲集团军)。隆美尔获得新权力后,决定不等蒙哥马利来攻,即抢先向他发动攻击。然而,蒙哥马利从密码破译机获的的情报中掌握了隆美尔这次进攻的方向和确切时间,遂从海岸把大炮和部队调到隆美尔选择为突破口的南部地带,集结了进近4个师的兵力、400辆坦克、350门大炮和470门反坦克炮于梅德宁附近,建立了一道严密的防线。
  3月6日凌晨,隆美尔以3个半装甲师的160辆坦克(比1个装甲师本应拥有的还要少),在200门大炮和1万名步兵的支持下,向梅德宁发起进攻。上午8时,当德军装甲部队推进到离梅德宁约15公里的一座山脊上时,遭到了蒙哥马利部署的近500门反坦克炮的猛烈轰击。到中午时分,德军装甲部队仍无力向前突破。英军俘虏和侦察营缴获的文件证实,蒙哥马利事先就对隆美尔的行动计划的每一细节了如指掌。下午5点,隆美尔下令取消了这次进攻。160辆坦克损失了50辆。他哀叹说:“从一开始,我们就没能使敌人措手不及,所以这次行动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蒙哥马利向马雷特防线缓慢逼近,盟军控制了制空和制海权,德意部队缺乏补给和增援兵力。隆美尔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部队已频于绝境,继续留在突尼斯等于自杀,他向希特勒提出了撤兵返回欧洲的计划,但为希特勒所拒绝。3月9日,隆美尔心灰意冷地告病回国休假,永远离开了北非,阿尼姆接过了指挥权。一心想与隆美尔较量的巴顿闻讯,大失所望。
  最后决战
  3月20日,蒙哥马利指挥英第8集团军进攻马雷特防线,巴顿指挥的美第2军也于3天前从西南进攻马雷特防线的后方。3月26日,梅塞被迫率意大利第1集团军从马雷特防线向北撤退。4月6日,蒙哥马利突破加贝斯隘口,并于4月8日与从加夫萨东进的巴顿会师。4月10日,英第8集团军又占领了斯法克斯。到4月中旬,盟军完成了对德意军的合围。隆美尔的继任阿尼姆率非洲装甲集团群共14个师20多万人退守突尼斯北部,他的3个装甲师仅剩下120余辆坦克,作战物资异常匮乏,没有补给。而亚历山大的第18集团军群共有20个师30万人的部队,拥有1400辆坦克和1000多门火炮。制空和制海权也掌握在盟军手中。
  4月16日,亚历山大下达了代号为“铁匠”的总攻令,要求部队沿整个弧行战线强攻退守的德意部队。安德森的英第1集团军担任主攻,突入敌军的中央防线,直取突尼斯城;蒙哥马利的英第8集团军在南面,对敌军左翼发动攻击;布莱德雷的美第2军在北面,打击敌军右翼,以夺取比塞大港为目标;法第19军在蒙哥马利左侧和安德森右侧伺机参加攻击而扩大战果。
  美军M3坦克冲向德军阵地
  4月19日下午9时30分,蒙哥马利首先在南面发动攻击。4月22日,安德森指挥英第1集团军在中央战线发起主攻,阿尼姆集中其装甲兵力的大部分来进行激烈抵抗,英第1集团军进展缓慢。亚历山大遂从蒙哥马利那里调来第7装甲师、第4印度步兵师和201警卫旅给安德森,以增强英第1集团军的打击兵力。5月6日,在400门火炮和战术空军的支援下,英第1集团军全力猛攻,德意部队终于招架不住,向后溃退。同时,在美第2军的不断压迫下,在北面的德意军防线也开始向内凹入。5月7日,安德森指挥的英第1集团军攻入了突尼斯城,接着不久,布莱德雷指挥的美第2军也攻占了比塞大港。以后的情形,英国人莫尔希德在其《非洲的末日》中说:“德国人已经完全吓慌了,当他们看到英国人的坦克扬长而过,简直感到手脚无措。德军将领已经无法下达命令,因为他已经与其部下丧失了联系。在恐惧之中,德军纷纷奔向滩头,但他们发现既无船只,又无飞机,于是军队就完全崩溃了。”
  5月13日,阿泥姆上将和梅塞元帅相继向盟军投降,约10万德军、15万意军被俘,只有633人从海上逃走。突尼斯会战以盟军的胜利而结束了。
  经过2年零8个月的拉锯战,北非战争至此终告结束。盟军在北非的胜利,使地中海航道从此畅通,为下一步通过西西里岛重返欧洲创造了条件。

“同盟军胜在几点:1、情报战优势,带来稳固的防守。2、人员装备数量优势,带来猛烈的进攻。3、海空军优势,带来围歼的良机。其实这些都是硬件上的优势造成的,就盟军战术战略而言没有任何亮点。隆美尔要是有同样的条件,或者一开始就能全权负责突尼斯战线的指挥权,结果一定不是这样。但历史不容假设。”



达尔朗  

  最伟大的民族英雄还是最阴险的卖国贼?
  --备受争议的法国海军上将达尔朗
  二战时期,在各国所有指挥官之中,没有谁能像他这样引起人们的如此关注。
  他被刺杀遇害事件也成为此后六十多年来一直未解之迷。这位神秘莫测的法国军事指挥官,就是二战时期维希政府副总理弗朗索瓦•达尔朗海军上将。

成长之路
  对于这位二战中最具争议的人物,我们不妨从其早年不平凡的成长经历来重新审视这位法兰西海军上将。
  达尔朗于1881年出于法国加伦河畔内哈克的一个小村庄,距离波尔多80英里。达尔朗的祖辈们曾经也是水手,在波尔多附近的庞德萨克镇驾驶着小型内河船只。达尔朗家族也因此以航运而出名,以至于在内哈克地区有“达尔朗家族指挥诺亚方舟”的说法。而达尔朗自己也曾经透露过,其曾祖父当年在法国海军“可畏”号上服役,但该舰在特拉法加尔海战中被英军击沉。但达尔朗的父亲老达尔朗却是一名律师,而不是水兵,后来又当选为内哈克市市长和国会议员,并于1896年成为朱利斯•梅林内阁的司法部长。
  普法战争后,随着1871年法国拿破伦王朝的垮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由此成立。达尔朗及其父亲都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支持者。因此在当时的法国海军中,达尔朗被认为是最为激进的改革者。年轻的达尔朗能够成长为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海军上将,也得益于当时的法国海军部长乔治•莱格。莱格是老达尔朗的生前好友之一。老达尔朗于1912年去世后,莱格则成为达尔朗在法国海军高层的靠山。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战后,莱格亲手建立了强大的法兰西海军,这也是他对达尔朗最大的帮助。此后,成为海军上将的达尔朗指挥的正是这支舰队。
  三岁丧母,父亲工作繁忙,因此幼年的达尔朗没有快乐可言,直到其父亲调回巴黎工作。1895年,年轻的达尔朗决定参加海军,而此时德国威廉二世正在创建帝国远海舰队。三年后,达尔朗考入布雷斯特海军学校,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毕业后,达尔朗开始在加勒比海和地中海海域巡航,终于实现自己真正的海军之梦。而这两大海域,也是未来二战中法意两国利益冲突的焦点。这位法国海军上将和意大利的墨索里尼都将其称呼为“我们的海洋”。两大海域之争,甚至比两国在尼斯、科利嘉、北非等地区的利益之争显得更为重要。
  年轻的达尔朗
  成年的达尔朗开始认真考虑法国海军的建设。他反对仅仅依靠单纯的战舰战术和海上封锁战略,认为有必要通过商业购买引进水雷、鱼雷、潜艇及快速驱逐舰等作为现有海军武力的补充。尽管在一战中,英国海军的战舰战术和海上封锁战略取得了成功,这与法国未来的意大利对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达尔朗也反对法国建造航空母舰。但是在二战中,法国的航空母舰却实际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达尔朗的海军建设思想基于两大基本前提:一是海上强国理论的早期倡导者、美国历史学家马汉的海权论;另一前提则是法国维持其殖民帝国地位的需要;1840年以后,法国与遥远的法属殖民地之间的联系必须要有顺畅的海上通道作为保证。1902年,当时作为海军军校学员的达尔朗已开始在“蒙卡尔姆”号轻巡洋舰上指挥炮塔;1905年,达尔朗被派往土伦海军炮兵学校进修,次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随后,达尔朗随海军舰队开始其两次远东之行,并访问了“东方巴黎”西贡(前越南首都)。在那里,达尔朗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律师,也就是后来的海军部长阿方斯•加斯内尔•杜帕尔克。也正是这位海军部长任命达尔朗为法国海军参谋长。一战爆发前,达尔朗主要是在法国海军“沃尔德克-卢梭”号和“贞德”号服役,曾经前往大西洋、印度洋和波罗的海执行远航任务。
  一战前夕,海军上尉达尔朗于1914年7月返回布雷特斯。最具讽刺的意味的是,当时的两大变化对达尔朗的一生及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达尔朗的海军事业起步时期,也正是现代武器发展的萌芽时期,现代武器在战争中逐渐显示出强大力量。因此,达尔朗完全可以称得上“技术大师”的美誉。另一重大变化就是当时法国海军的没落。到1914年,法国海军实力已下滑到全球第五,但法兰西殖民帝国的版图号称世界第二位。在一战期间,法国海外殖民地之所以能够得以保全,就是因为法国与当时世界上除了德国之外的所有海上强国结成了联盟。但是战时的海军联盟最终分解,新的力量平衡给法国海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还有一个颇有意味的现象是,达尔朗的战时经历都是在西线和希腊战役中作为炮手的陆上作战经历。在凡尔登战役中,达尔朗在贝当元帅的指挥下,经历了惨烈的战斗。正如他的上司所说,“我认为,达尔朗完全称得上军内最好的指挥官之一。”1918年,达尔朗再次得到上司的表扬并被提升为轻巡洋舰舰长:“他是一名高素质的指挥官,具备卓越的领导能力:精力旺盛、沉着果断。”
  1925年,达尔朗再次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巴黎海军高级研究中心毕业,并于次年被提拨为全职舰长。此后不久,他又被任命为法国军事内阁的海军部长乔治•莱格的首席副官。由此开始,达尔朗直接见证了法国海军的复兴。1927年,达尔朗接掌“贞德”号。在其后两年内,他带领“贞德”号穿越巴拿马运河,巡航于南大西洋,直达西非法属塞内加尔的达卡尔,最后返航。1929年11月18日,达尔朗晋升为海军少将。达尔朗后来的晋升都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直至海军上将。

法兰西海军的复兴
  1933年,达尔朗开始对德国的海军发展计划有所警觉,并敦促其英国同行要时刻保持警惕,坚决执行1919年与战败德国签署的“凡尔赛条约”。
  但是他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被英国忽视了。达尔朗对于远东地区日本帝国海军的的快速发展,也同样表示关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战的盟国,日本于战后接管了德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在该地区对法国形成了威胁。
  但是,在与墨索里尼争夺地中海的冲突中,达尔朗的担心变成了现实。他一直认为,如果墨索里尼继续推行他的海洋计划,法意之间在地中海的一战在所难免。但是,作为三、四十年代法国的盟友之一,英国早期并没有理解达尔朗的苦衷,也没有真正看清楚其担心的利害之所在。而达尔朗却早早地看清了形势,相信法国必须及早备战,才有可能在无英美支援的情况下击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令人不解的是,其敌人后来为什么还要将其列入“卖国贼”之列?两者可以说毫无共同点可言,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如果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在1939年9月3日希特勒入侵波兰后,法国才向纳粹德国宣战。而在此多年以前,达尔朗就已开始在海军中加紧备战。在1932年,年仅51岁的达尔朗晋升为海军中将。当时,这位法国最年轻的海军中将强烈要求盟军海军介入1936年至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但盟军却并没有理会。
  达尔朗达尔朗
  1936年10月1日,达尔朗被任命为法国海军参谋长,成为法国海军的领头人,而查尔斯•戴高乐当时仅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陆军团长。此时,距离二战爆发,只有不到三年时间。
  自1930年起,达尔朗对法国海军的建设理念逐步发生变化,最终实现彻底转变,并开始影响法国海军发展的政策导向。在1927-1929年法国海军大发展期间,达尔朗曾经支持建造航母。但这时他却认识到法国建造航母确实没有必要,因为法国奇特的海岸线限制了航母的作用。陆上战机才是法军的支柱力量。作为法国的两大对手,意大利和德国都热衷于建造航母。意大利人曾经宣称自己就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母,而德国此时其实已建成了一艘航母“格拉夫•齐柏林”号,只是后来因德国突击建造潜艇而中断了后期工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达尔朗的海军舰队开始展现在二战的历史舞台上。但是法国舰队唯一的作战经历也就是1940年7月的凯比尔港之战。在与德国停火协议签署仅仅两周后,凯比尔港之战爆发。当时英国皇家海军为了阻止法国舰队落入法西斯德国或意大利之手,出人意人料地奇袭了法国海军,在凯比尔港重创达尔朗的舰队,法国海军多艘军舰被击沉,其中包括旗舰“布列塔尼”号。但是比多艘军舰被击沉更为不幸的是,此役中有1297名法国军人遭英国炮击而身亡。达尔朗本来就是一名反英派,面对如此奇耻大辱,他永远不会忘记,对英国的仇恨愈加强烈。也正是从那时起,达尔朗逐渐与德国接触,开始了他的叛国历程。

“叛国”始末
  法国唯一一次向希特勒投降发生在1940年6月22日。
  投降造成了法国国内的分裂,国内另立傀儡政府维希政权。维希政府由纳粹德国扶植成立,设在法国南部城市维希,名义上统治整个法国,实际上却允许纳粹德国在占领区内任意横行。维希政府由法国一战英雄贝当元帅出任政府元首,推行卖国政策。
  作为维希政府首任内阁海军部长,达尔朗于1941年初又被任命为外交部长。此后,他又身兼多职并迅速晋升为内阁副总理。1941年8月,达尔朗又被任命为国防部长,达到了权利的顶峰。历经多个重要岗位的锤炼,达尔朗被普遍认为将是贝当元帅的继任者。此时,戴高乐将军在英国伦敦成立了自由法国(流亡)政府,成了维希政府的政敌,但也同时成了邱吉尔利用的工具。但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却不大信任戴高乐将军,希望用亨利•吉罗将军来取代戴高乐。
  1941年希特勒会见达尔朗
  总而言之,管控两大洲领地的维希政府当时其实完全是一盘散沙,处于一种复杂、混乱状态:与政府矛盾重重的共和党人及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还有法国大革命后挥之不去的强烈仇恨情绪等等。
  虽然有轴心国的合作约定,但希特勒并不愿意墨索里尼插手法国。希特勒希望能维持维希政权,控制这些法国傀儡以留作讨价还价的余地,此外他也不希望法国海军舰队落入盟军之手。但是随后的“火炬行动”作战计划使盟军突入北非,彻底打乱了轴心国及维希政府在法国重镇及北非地区的利益范围。本来已经矛盾重重、政治混乱的法国,再次面临两难的选择:是支持协约国还是支持轴心国?
  达尔朗同样也要面对这样的难题,但是他的决定带来了致命的后果。他一边谨慎地观望政治形势的发展,一面周旋于罗斯福、邱吉尔和希特勒之间,努力与各方保持合作关系。由于罗斯福总统支持亲德的维希政府而遭到邱吉尔首相的强烈反对。达尔朗对英美两国的分歧很清楚,对罗斯福的态度非常赞赏。如果协约国在大西洋战争中展开反攻的话,达尔朗当然不希望法国军队与美军进行一场毫无意义的血腥战争。另一方面,这位狡猾的海军上将也确实期望能继续维持与希特勒之间称不上“稳定的”关系。达尔朗周旋于各诸候之间,努力维护着他曾经引以为自豪的法国海军的现有力量,维护着他的权位以及他领导下的法国人民及法国军队的命运。
  面对盟军即将入侵北非,达尔朗被迫面临一个新的选择,他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加入盟军。而此项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的命运,达尔朗也因此被他的同胞们定性为历史的罪人,一个卖国贼。
  盟军登陆北非后,达尔朗立即与其签署了停火协议,并被任命为盟军驻北非地区法军最高长官。面对达尔朗的叛变,希特勒索恼羞成怒,立即命令德军全面占领法国南部,连同突尼斯在内一起占领。在突尼斯,双方之间的战斗一直持续至1943年5月轴心国的全面投降,但这位海军上将却没有等到这一天。
  1942年11月11日至19日,达尔朗的舰队进驻土伦港。这支在战争中始终保持中立,始终令达尔朗感到无比骄傲的强大舰队确实是任何野心勃勃的人都想猎获的战利品。当时法军舰队拥有80艘久经历练的现代化战舰及训练有素的海军部队,其中包括“斯特拉斯堡”号和“敦克尔克”号巡洋舰。德军急于摘取这颗成熟的果实,于27日对其发起了攻击。但法国舰队在敌人得手之前,自沉毁灭。经历了一场失望的争夺战后,德国人只看到了少许港口设施,竟然一无所获。幸运的是,5艘法国潜艇躲过了这一劫难。达尔朗平静地接受了这一残酷的现实。他一直在竭力保持法国舰队的中立以求自保,但他心爱的舰队还是如此悲惨地走向了灭亡,最终也没人能够得到任何好处。

  悲剧谢幕 
  也正是在这一刻,达尔朗开始相信二战最后的胜利肯定属于盟军。
  但是此时的法国政府却陷入了更为复杂的局面,三个派别政治分歧明显,互不相让,互相指责。北非阿尔及尔的达尔朗政权被认为是没有前途的海军政府;伦敦的戴高乐流亡政权被指责为残酷无情、不讨人喜欢的陆军独裁政府;而维希的皮埃尔•赖伐尔则被认为是一个无耻的政客。达尔朗对此失望至极,认为他们都没有能力领导法国复兴。
  不管是被指为叛徒也好,卖国贼也好,抑或是精明的战术家也好,达尔朗始终非常清楚如何才能玩好危险的政治游戏。他承认他是一位众所瞩目的人。在与美国外交官罗伯特•墨菲的最后一顿午宴上,达尔朗实事求是地对墨菲说,“你知道吗?至少有四种力量在图谋刺杀我。”
  他的估计不幸被言中了。
  1942年圣诞前夕,达尔朗在返回其办公室途中,被刺身亡。刺客是年仅20岁的勃尼尔•坎贝尔,一位极端右翼的保皇主义者,赖伐尔的同情者。此后,刺杀案在争议声中匆匆宣判,坎贝尔被判有罪并于12月26日被执行死刑。
  圣诞节后,法国官方为达尔朗举行了隆重的罗马天主教仪式葬礼,当时法国及盟国高官参加了他的葬礼。此后,达尔朗的棺木被移往圣玛丽大教堂入口。在那里,法、美、英三国军队鸣枪为其送行,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作为一名海军上将,达尔朗的遗体被葬于海军基地,面朝大海。1964年,他的遗体被军舰移送至凯比尔海军公墓,与其他为国捐躯的烈士们一起安然长眠。
  历史功过凭谁说?
  对于这位海军上将,当时的一位传记作者这样评价,“达尔朗背叛了德国,背叛了贝当,背叛了法兰西。”但事实上是这样的吗?首先,由于达尔朗的遇难,许多战后回忆录只关注邱吉尔和戴高乐的功绩,而忽视了达尔朗这位二战法国重要人物。尽管贝当由于其卖国行为被审判,但是他还可以通过他的律师在公审中为自己辩护。有两位熟悉达尔朗的美国人却在其去世后给予了较为公正的评价,他们分别是二战中罗斯福总统派往维希政府的战时大使威廉.丹尼尔.莱希将军和罗伯特•墨菲。达尔朗死后,莱希将军在其日记中透露,“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联合起来成功打败德国,达尔朗将军将进入法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名人堂。”墨菲则后来回忆,“对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达尔朗成功保卫了法兰西的国家利益。尽管他是处在一种弱势地位与当时世界上两个最为强大的国家在谈判。但是没有任何谈判者能够为了法国的利益而让盟国作出更多的让步,除了达尔朗。”




[ 本帖最后由 贾图 于 2009-8-5 15:1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5 15:2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昆明的美式山地战特种部队军官团训练完毕,就地驻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5 15:4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国属于贫油国家,今后发展机械化部队和海空军,原油将严重不足。目前除向英美苏中东进口原油外,还需开发成套完整的炼油设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5 15: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6月,美式步兵师武器装备研发完毕,逐步对各师进行升级,并以1942年美军战斗操典和战术要求强化培训部队。

与此同时,以卢鹤绂博士牵头组建的科技攻关组,开始研究电子计算机技术。


附:卢鹤绂
  中国核能之父 卢鹤绂(1914~1997)
  核物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六、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字合夫,祖籍山东省莱州市掖县。1914年6月7日生于辽宁沈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家庭的熏陶下,卢鹤绂从小热衷于钻研理工科学。初中就读于沈阳市省立第二中学。1929年考入沈阳东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理科班。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沈阳,卢鹤绂随父去天津,在河北省工业学院机电预科学习。1932年考入燕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1935年冬,“一二九运动”爆发,卢鹤绂担当纠察队员,护送游行队伍,声援古北口前线。1936年大学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同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深造,专攻近代物理和原子物理。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历任中山大学、广西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教授,还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兼第一研究室主任,上海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物理学会永久会员、理事兼物理学名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委物理学专业组成员,《原子核物理》副主编,美国物理学会会员,美国希格玛赛科学荣誉会会员等职。
  卢鹤绂几十年来主要从事理论物理和核物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发现了热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发明了在质谱仪中测定轻同位素丰度比的时间积分法。在国际上首次公开估算铀235原子弹和费米型链式裂变反应堆的临界大小的简易方法及其全部原理;提出了最早期的原子核壳模型并首次提出了核半径新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流体的容变黏滞弹性理论并对经典流体力学基本方程作了多项推广。
  20世纪30年代原子物理学是美国科学研究的热点。那时质谱学还在创始时期,质谱仪必须自己设计装置。1937年卢鹤绂制成了一台180度聚焦型质谱仪,研究热盐离子源的发射性能。他在带状薄钛片上电焊小白金盘,将含锂矿石粉末置于盘上,用电流通过钛片加热,使矿末释放锂离子。在用质谱仪测量锂7及锂6离子释放量的比值时,发现此值在不同时刻不尽相同,从而发现了热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他使用时间积分法,在世界上第一次精确地测得锂7及锂6的天然丰度比为12:29,当时美国的一家报纸报道了此事,并在头版位置标出“中国人在称原子重量”。由于他创造性的实验和研究,解决了世界上前人从未准确测定的问题。卢鹤绂测定的数值被选定为同位素表上的准确值,被国际同位素表沿用了50多年,一直到1990年美国核数表还引用的是这一测定值。卢鹤绂的硕士论文“热盐离子的质谱仪研究”和实验的成功,被国际公认是一种创举。195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雪格瑞主编的《实验核物理》认为是卢鹤绂首先发现了热盐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1958年,英国剑桥大学沃尔士著的《质谱学》介绍了他的时间积分法,认为这项成果来之不易。
  1939年在获得科学硕士学位后,他又继续进行博士论文的准备工作。当时正值铀235核裂变的发现震惊全世界物理界之际。如何用特大的质谱仪长时间积累出足够数量的铀235,是当时面临的难题。卢鹤绂提出了扇状磁场对入射带电粒子有聚焦作用的普适原理,并据此设计制造了一台新型60度聚焦的高强度质谱仪。1941年他以题为“新型高强度质谱仪及在分离硼同位素上的应用”的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这一研究成果,因涉及当时保密领域而被扣发。论文的全部提要在1950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刊物《核科学文摘》上发表。
  1941年卢鹤绂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工作条件和舒适生活,毅然回到了正在进行着抗战的祖国。先后被中山大学理学院、广西大学理工学院、浙江大学理学院等学校聘为教授。当时内地生活十分艰苦,为了讲授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力学和地球物理探油术等课,他常常只能在点灯草的油灯下备课,在古庙里给学生讲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如何制造原子弹成为世界瞩目的课题,卢鹤绂对此也进行了研究。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他就在《美国物理月刊》上发表了“关于原子弹的物理学”一文,简要阐明了估算铀235临界质量的方法。这是世界上首次公开发表估算铀235原子弹及费米型链式裂变反应堆的临界体积的简易方法及其全部原理。这一文献已被世界上广泛引用。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卢鹤绂的科研工作,当时他在浙江大学任教,学校尽可能地为他提供了有利的科研条件。他倾注全部精力于科学研究之中,不久便在流体动力学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进展。1950年发表了“容变黏滞性之唯象理论”一文,提出了容变黏滞性理论,进而首次推出容变弛豫方程,并以此对经典流体动力学方程(纳威尔—斯托克斯方程)进行扩充,以容纳容变黏滞性。1951年在美国《声学会月刊》上发表的“从声现象研究体积黏滞性和压缩性”一文又扩展了原来的工作,把容变黏滞性理论从声学上的应用范围延伸到全部频率。同年发表的“容变黏滞性与声之速度与吸收”一文则进一步把理论从适用于一种分子的弛豫过程,推广到有多种弛豫过程同时存在的情况。同期杂志上还发表了他的“可压缩流体之散逸函数”一文,从他自己推广了的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导出包括容变黏滞性效应的流体耗散函数。这一系列论文的发表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弛豫压缩基本方程被誉为“卢鹤绂不可逆性方程”。联邦德国的《物理学大全》和伯格曼的名著《超声学及其在科学技术上的应用》都引用了这一方程。
  在此期间,他还继续了对原子核结构的研究。1950年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了“关于核模型”一文,首次明确肯定核半径公式应改为R=1?23×10-13A1/3厘米。
  1952年夏,全国进行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卢鹤绂来到复旦大学。为了讲授“热力学”及“统计物理学”两门课,他自编教材,结果听课学生猛增,每班学生近百人。那时,卢鹤绂还自学了俄文,参加翻译了史包尔斯基著《原子物理学》一书,还同陈传璋合译出版米哈林著《积分方程及其应用》。1955年夏,卢鹤绂调到北京大学新办的物理研究室工作,为从全国各高校选调来的高才生讲课。1957年完成任务后重回复旦,被任命为原子核物理教研室主任,参与了原子能系的筹建,并积极参加了创建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的工作,担任该所副所长兼一室主任。
  60年代初,卢鹤绂对受控热核反应进行研究,提出了快脉冲、慢脉冲和稳态的三大分类法,并对其能否成功进行了深入讨论。主编了《受控热核反应》一书,总结了1960年以前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方面的成果,这是我国第一本有关热核反应的专著。1979年受美国斯瓦尔斯莫大学校长的邀请作为1979—1980年度康涅尔尊贵访问教授,又应巴丁教授及其他学者邀请去伊利诺大学等20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访问讲学,并获纽约科学院授予的1980—1981年度“活跃院士”称号。
  近年来,高能物理发展很快,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卢鹤绂带领他的课题组进行着高能核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探讨原子核内的夸克自由度效应及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产生的可能性。
  卢鹤绂治学严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他为复旦大学校庆80周年题词“格物致知、运用自如”。并解释说,物就是物质,格就是指探讨寻求它的规律性,把客观世界物质现象规律化。有了这个规律就可以作出科学的预言,可以指导实践了。他积极主张“学理科的学生毕业后到工业部门去搞发明创造。”他认为自然科学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在中学阶段就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卢鹤绂历任复旦大学教授,分子物理教研组、理论物理研究组、原子物理研究组主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兼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物理学会理事长。1977年卢鹤绂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科技工作者,1988年被中国科学院授予从事科学工作50年荣誉奖状。
  在数十年的教育、科研生涯中,卢鹤绂为我国的物理事业和培养我国第一代原子科学技术骨干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了自己的格言“知而告人,告而以实,仁信也”。
  中国核能之父 卢鹤绂
  卢鹤绂(Hoff Lu. 1914-06-07 ~ 1997-02-13)
  山东莱州人。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理学院同年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习。
  1937年。发现热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发明了时间积分法,并在世界上首次精确测定了锂7、锂6的丰度比为12.29,被国际采用近半个世纪。
  1939年获明尼苏达大学理学硕士学位,提出扇状磁场对入射的带电粒子有聚焦作用的普适原理,发明新型60度聚焦高强度质谱仪,用以大规模分离微克量级的硼10,硼11,并制备同位素靶。由此解决了制造原子弹需用铀235的难题。
  1941年获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历任中山大学、广西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教授,还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2年预言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可能性,随后提出一种估算原子弹及原子堆临界大小的简易方法,因此被国外称为"世上第一位公开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和"中国核能之父"。 1950年提出最早期原子核壳模型。
  1951年提出的流体动力学弛豫压缩基本方程,被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马卡姆等人命名为"卢鹤绂不可逆性方程"。
  1954年发表用费米气统计模型估算铀235核裂变发出的中子数,扩充了爱因斯坦的化学弛豫学说。
  1993年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授予"20世纪成就奖",被美国传记研究院授予"国际承认奖",先后载入英国剑桥传记中心的《国际传记辞典》和美国传记研究院的《世界五千人物》《五百权威领导人》。
  1995年检验了马赫理论的正确性,被美国《伽利略电动力学》主编认为是向爱因斯坦挑战的新方法。
  1997年在上海逝世。
  1998年美国休斯顿为卢鹤绂立铜像,并创办卢鹤绂科学实验室。




[ 本帖最后由 贾图 于 2009-8-5 16:0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5 16: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法属西非首都为达喀尔,1895年建立。离开维西重返法国后于1958~1959年解体,1960年各殖民地纷纷成为独立的共和国,分别为马里、塞内加尔、科特迪瓦、上沃尔塔、尼日尔、几内亚、达荷美和多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5 16:2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国军序列中还有少部分骑兵师需要更新武器装备,以目前军事技术来讲,这个不成问题。

“胡宗南提出要建立像日军那样的半摩托化骑兵师,进行敌后和侧翼穿插之用。我是认为发展骑兵还不如直接上马机械化,因此也是又一次得罪了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5 16: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那边达尔朗一投靠盟军,这边维希法国就被第三帝国接管了。

附:维希政府

维希政府(Régime de Vich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占领下的法国成立的傀儡政府。1940年6月德国侵占巴黎后,以亨利·菲利浦·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1940年7月政府所在地迁至法国中部的维希(Vichy),故名。正式国号为法兰西国。统治大约五分之三的法国领土。
  二战法国即将战败时,一战英雄贝当任副总理,他要挟总理让位给他,向德国投降。随后在维希举行国会投票,利用他的崇高威望,使国会选举他为元首,改国号,实行法西斯独裁。国会成为咨询机构。
  当时除英国之外的国家都承认维希政府为代表法国的政府。
  在1944年盟军登陆法国后,维希政府迁往德国的希格马林根,次年垮台。
  不少的维希政府官员与成员在战后都受到法国政府的通缉与囚禁,维希政府首脑之一的赖伐尔战后被求处死刑,贝当原本也遭求处死刑,但是戴高乐因其一战战功之故改判无期徒刑,而被囚禁在大西洋中岛屿的一个要塞中至病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5 16: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苏军已经打到德国本土境内,德控波兰和西乌克兰的德军快要被包围吃掉了。看来苏德战场的胜负有可能在43年底见分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5 17: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骑兵师换装整训计划继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5 18: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romadream 于 2009-8-5 16:47 发表
LZ加油啊!我这里很期待呢。

呵呵,哪方面的期待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5 18:2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邓仲华 于 2009-8-5 18:00 发表
小胡子只会平推,大胡子到会包围

哎,毕竟是游戏。

大胡子的确只会平推,对斯大林格勒的反包围完全依仗50年不遇的天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6 12: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大布鲁斯 于 2009-8-6 00:01 发表
贾兄对战局一字不发,未免太过谨慎?单从军事角度来讲即可,我军如何攻,敌军如何守便是,不用涉及更多复杂的问题。因为说句实话,研究的图片没什么好看的。

呵呵,木办法啊,还是注意和谐的好,兄弟要是有兴趣,M我个QQ号,我把图打包发你就是了。现在我是跳着发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6 21: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romadream 于 2009-8-6 14:33 发表
贾兄,这个游戏我刚开始接触,很多地方不是很了解,有什么好的推荐教材吗?还有,我的部队总是补充不了兵员,我以为把它们放在自己有兵员的城市里修正就能补充,好似不是如此,能告诉我怎么个情况吗?

呵呵,给你的建议是,直接玩三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6 21: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asky 于 2009-8-6 15:55 发表
鼓掌啊,打得不错。

呵呵,记得是原来在国外的时候你推荐了我这个游戏,哎,真是太感激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6 21: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大布鲁斯 于 2009-8-6 20:34 发表



贾兄果然小心驶得万年船。图就不必了,国军内战我自己打过两次(用轩辕的mod),一次是直接断了关外的补给,另一次则是碰到了无内战事件···只是觉得贾兄前文写得很有代入感,后面未免虎头蛇尾,有些可 ...

这个存档主要是先防守,待南方部队赶到后开始逆袭,全线平推,等迁都后包围天津。其他地方就很轻松了。吞并的时候对方兵力还有60-70个师,全部都在外蒙~
我这个文题目是《千言万语,只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取自蒋百里《国防论》的扉页题词,所以主要是讲的抗战。呵呵,抗战既然已经结束这个文也就快要结束了啊。《南宁和约》一签,已经到了最高潮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7 11:4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经过近10个月的安抚,国民情绪已基本稳定。

自42年7月在昆明开始整训第一批山地师后,陆续增加了许多山地部队训练基地。全国步兵师和民团也已换装了一部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7 12: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7 13: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战事终于平息,下一个目标——西藏。国军在玉林抢修了公路和兵站,以待部队进驻。苦心经营的山地部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附:民国时期的西藏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结束了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就职宣言中强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3月,孙中山主持制定并公布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明文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而且还规定民国政府的参议院的议员,西藏也与各省、内外蒙古一样,选派五名代表参加,代表选派方法由地方自定。4月,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在总统令中宣布“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回疆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并在北京的民国中央政府中设立蒙藏事务局。这以后中华民国的宪法中一直明确记载着西藏是中国领土,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10月,十三世达赖喇嘛从印度写信给蒙藏事务局总裁贡桑诺尔布,说“意欲维持佛教,请转呈妥商”,袁世凯即下令恢复他的达赖喇嘛名号,复封为“诚顺赞化西天大善自在佛”,并派人前往印度册封,因英印阻拦而未果。


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结尼玛像


  英帝国主义者在辛亥革命发生后立即利用西藏的混乱形势,进行挑拨离间;英印总督明托赶到大吉岭和达赖喇嘛商谈,向达赖喇嘛提供武器和经费,并提出由达赖喇嘛派其亲信达桑占东等人返回西藏,迅速组织起上万民兵,围攻在拉萨、日喀则、江孜等地的川军,同时下令全藏僧俗,不准与汉人新政府来往,断绝给川军和汉人官员的粮草供应。1912年夏天四川和云南两省曾发兵援救在藏川军,已经打到江达地方,由于英国出面干涉,向袁世凯施加压力,袁世凯命令四川、云南停止进兵。在藏的川军在辛亥革命后内部已经分为几派,争斗不止,加上孤立无援,逐步陷入弹尽粮绝的绝境。后来,由尼泊尔驻拉萨的代表出面作调解人,钟颖等人和达赖喇嘛派来的伦钦强钦巴谈判达成停火办法,川军将枪支弹药交出,由尼泊尔和英国的官员负责安全,从江孜、亚东经印度由海路返回内地。到1912年12月底,联豫、钟颖等官员和在藏的川军等全部离开了西藏。十三世达赖喇嘛在1912年12月中旬回到拉萨,立即惩办在战斗中支持过驻藏大臣和川军的第穆活佛的丹吉林寺的僧人,还有一些哲蚌寺的僧人和贵族也因支持过川军受到惩罚。他还提升在反对川军战斗中有功的人员,把达桑占东封为扎萨,继承被杀的亲汉派擦绒噶他的贵族地位。他又召集西藏地方头人代表开会,征求对西藏今后应采取的方针的意见,结果仍有很多人特别是下层的僧俗群众不赞成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断绝联系。加上四川云南派出的军队就在工市江达以东地区,这又使达赖喇嘛受到种种制约,在与中央的关系上处在徘徊犹豫的状态中,不敢下决心去实行完全脱离中国的“西藏独立”。





九世班禅在南京与国民政府官员戴传贤会见会合影


  英国自然不愿意看到它极力推动的“西藏独立”停顿下来,又以阻挠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的直接接触和不承认民国政府、不提供贷款等手段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策划召开“三方谈判”。在民国政府同意出席会议后,英国即在1913年夏天派其驻锡金专员柏尔先行进藏,与西藏所派的代表他钦夏扎会商达三个月之久,要夏扎尽量收集“材料”,准备对付中央代表的办法。即使是这样,英国还是担心西藏的代表在见到中央代表后会产生动摇,又设法限制西藏代表在印度时的活动,不让他们与中央代表有任何接触,以便他们从中操纵,谋取私利。1913年10月13日所谓的中英藏三方会议在印度的西姆拉召开,会议一开始,英国就唆使伦钦夏扎提出“西藏独立,西藏不能承认1906年的中英条约”、“西藏的范围包括昆仑山与安定塔以南的新疆部分,青海全部,甘肃与四川的西部、打箭炉及云南西北部的阿墩子”、“华官华兵不准入藏,华商入藏须领有西藏政府发给之护照”等无理要求。在中央代表据理驳斥并提出“订明西藏为中国领土完全之一部分”、“中国可派驻藏长官驻拉萨”等条件后,英国代表麦克马洪和顾问柏尔竟然以支持和帮助西藏反对中国、取得“独立”为诱饵,哄骗和逼迫伦钦夏扎进行私下交易,在麦克马洪所划的印度和西藏分界的地图上画押,制造了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将一直属于中国西藏管辖的九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英属印度。这笔肮脏的交易英国方面多年不敢公开,几十年后才悄悄塞进英国出版的地图中,而伦钦夏扎也不敢正式报告十三世达赖喇嘛,西藏方面也没有批准过这一非法的领土交易。在玩弄了这一套阴谋之后,英国代表又以调解人的面目出现,在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所谓的“折中方案”,把整个藏族地区划分为内、外藏,外藏包括阿里、卫藏和大部分康区,其余藏区为内藏,中国在内藏享有若干主权,外藏实行自治,中国只有名义上的“宗主权”。在英国代表的恫吓、威胁下,1914年4月,中国代表陈贻范在说明只是草签需中国政府批准才能正式签字后,在草约上划了押;但是全国各界民众强烈反对这一草约,袁世凯政府也不敢批准这一条约,中国代表没有在条约的正式文本上签字,并声明中国绝不承认这一条约。拖到当年7月时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英国无力东顾,西姆拉会议宣布无限期休会,英帝国主义的阴谋以破产告终。由于这一原因,所谓的西姆拉条约虽然有英国和西藏代表的签字,但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力。就是英国政府也没有正式公布过这一条约,只是到20多年以后,1938年才在英印政府的“外务大臣”编纂的一本英印政府的条约集中将“西姆拉条约”悄悄塞进去,而“麦克马洪线”的地图也仍然不敢收入,直到1960年才由印度在地图册中收入,可见英印政府本身对这个非法的条约和地图也是理亏心虚的。





九世班禅在内地讲经说法


  英国的侵略阴谋在西姆拉会议上遭到失败后,英国又唆使西藏地方当局扩充军备,向西藏提供新式武器装备,并在江孜设立军官训练学校,帮助藏军培训军官。在英帝国主义分子和西藏上层分裂势力的操纵下,在抗英战争中曾英勇反抗英国侵略的藏军蜕变为英帝国主义和分裂势力服务的武装。1917年和1920年、1922年,藏军几次向驻守康区的川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占领了康区大部分地区,直到金沙江以东的德格、甘孜等地。1931年藏军又向青海玉树地区发动进攻,被青海军队打败,四川军队也发动反攻,藏军退回到金沙江以西,1932年双方签订停战协议,以金沙江为界停战,等候中央与西藏当局谈判解决。西藏分裂势力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的连年战争,虽然将其占领区向东推进了几百公里,却给西藏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西藏当局新增差税,征兵征粮,使得人民生活日益贫困。1920年帝国主义分子柏尔到拉萨,鼓动十三世达赖喇嘛把藏军扩充到15000人,并成立警察局,聘请英国教官训练警察,这些加重人民负担的措施激起僧俗大众的强烈不满,当时盛传三大寺僧人要打死英国人柏尔,达赖喇嘛派兵镇压,引起藏军和哲蚌寺的冲突,柏尔不得不离开拉萨。1923年因为增派差税问题,噶厦和扎什伦布寺方面发生矛盾,格鲁派的重要领袖九世班禅被迫逃离西藏,经青海、甘肃到北京,这些都充分说明分裂势力以武力实行“西藏独立”的战争,在西藏也不得人心。






国民政府册封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玉册


  尽管英国利用辛亥革命后西藏的混乱局势用尽一切手段策动“西藏独立”,历史形成的西藏和祖国的血肉联系谁也无法割断。1919年甘肃省按中央指示派专员朱绣等入藏会见十三世达赖喇嘛,达赖喇嘛表示“余亲英非出本心,因钦差逼迫过甚,不得已而为之,此次贵代表等来藏,余甚感激,惟望大总统从速特派全权代表,解决悬案。余誓倾心内向,同谋五族幸福。至西姆拉会议草案,亦可修改”。1921年他又派亲信堪布贡觉仲尼等人到北京雍和宫任职。1929年国民党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九世班禅在南京设立了办事处。十三世达赖喇嘛即派贡觉仲尼等到南京,将达赖喇嘛的信交给国民政府,表示希望恢复与中央的联系。国民政府派贡觉仲尼带蒋介石的亲笔信进藏,并就西藏和中央的关系问题征询达赖喇嘛的意见。1930年贡觉仲尼带着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复信返回南京,达赖喇嘛加派贡觉仲尼为西藏驻京总代表,1931年设立了达赖喇嘛驻京办事处,成为西藏地方与中央联系的正式机构。当年,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国民会议,制定训政时期约法,邀请西藏派代表参加会议。在代表名额问题上,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双方又发生了争执,达赖喇嘛方面要求西藏代表全由达赖喇嘛派出,班禅方面要求平均分配,经蒙藏委员会调解,达赖喇嘛方面以贡觉仲尼等六人为代表,楚臣尼玛等三人为列席代表,班排方面以洛桑楚臣等四人为代表,邵章等五人为列席代表出席了会议。九世班禅也到南京参加了国民会议,还在南京新亚细亚学会第三次会员大会上作了题为《西藏是中国的领土》的重要演讲,不仅以历史事实肯定西藏是中国的领土,而且希望西藏地方早日恢复对中央的正常的隶属关系,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7月,国民政府册封九世班禅为“护国宣化广慧大师”,并颁给玉册玉印。1932年12月,国民政府邀请九世班禅再次到南京,正式任命他为”西陲宣化使”,商讨西藏事务和班禅返藏问题。1933年4月,九世班禅派安钦活佛等到拉萨会见达赖喇嘛,达赖喇嘛表示欢迎班禅返藏,并答应班禅返藏后将其原来的辖地交还,但是此事还未实行,十三世达赖喇嘛于1933年藏历10月30日在拉萨病逝。西藏地方政府按照历史惯例打电报向国民政府报告,并通知九世班禅。国民政府发布了追封十三世达赖喇嘛为“护国宏化普慈圆觉大师”的命令,并在南京举行追悼大会。九世班禅从内蒙古到南京参加了达赖喇嘛的追悼大会,并担任国民政府委员职务。接着九世班禅返回内蒙古,经阿拉善等地到青海塔尔寺,筹划返藏。









国民政府特派专使黄慕松赴藏致祭十三世达赖圆寂


  就在十三世达赖喇嘛去世不久,西藏统治集团中即发生了变动,三大寺代表和僧俗官员会议罢免了擦绒达桑占东的噶伦职务、龙厦的藏军总司令的职务,逮捕了十三世达赖喇嘛的亲信贡培拉,使亲英势力受到了一次打击。会议还依照清代的制度,决定由热振活佛坚白益喜丹真坚赞(1910—1947)担任摄政,由十三世达赖喇嘛的亲属朗敦贡噶旺秋任司伦(总管政务的首席噶伦)。国民政府批准热振担任摄政,并派遣参谋本部次长黄慕松为专使经过康区到拉萨致祭十三世达赖喇嘛,并与西藏地方政府商谈双方恢复关系的事宜,他还代表国民政府授予热振活佛“辅国普化禅师”的名号。当黄慕松离藏时,取得西藏当局同意,留下部分随行人员在拉萨,以专使行署名义作为中央与西藏地方联络的机构。英国看到西藏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有改善的趋势,惊恐不安,派人到拉萨要求在拉萨设立办事机关,也得到西藏当局的同意,噶厦还给英国办事处的职员饶农巴都(又名罗布顿珠,锡金人)以扎萨名义,使他可以参加各种庆典活动,监视噶厦和国民政府在拉萨的人员之间的往来。







国民政府封十三世达赖为“护国宣化普慈圆觉大师”的玉印







国民政府就认定青海儿童拉木登珠为十三世达赖转世灵童事发布命令


  十三世达赖喇嘛去世后,西藏僧俗民众希望九世班禅返藏的呼声高涨起来,1935年3月,九世班禅向国民政府提出回藏的计划,决定取道青海,希望中央派得力大员护送,指导班排回藏后的宣化建设,并拨付专款经费。6月,国民政府批准了九世班禅的计划。此时后藏地区的代表和噶厦及三大寺的代表赶到塔尔寺,敦请九世班禅早日动身。可是英国帝国主义分子对九世班禅回藏将使西藏和中央的关系进一步改善十分恐惧,竭力破坏。英国驻华使馆竟然以国民政府派卫队护送班禅违反《西姆拉条约》为由提出抗议,中国政府当即指出《西姆拉条约》未经中国政府正式签字,不能成立,英国的抗议是无理的。英国人随即又在西藏进行挑拨离间,提出西藏虽然应当欢迎九世班禅回藏,但是应当拒绝中国军队入藏。在英国人的蛊惑下,西藏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也鼓吹不能同意九世班禅带卫队回藏。英国驻华使馆竟然就班禅回藏问题多次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千方百计制造紧张气氛。1936年底,九世班禅到达青海玉树,就有关问题与拉萨方面反复协商。后来,西藏代表虽然不再坚持反对护送班禅的官兵进藏,但是卫队只能经那曲到后藏,五个月内必须全部撤回,又提出班禅回后藏后,后藏的赋税仍由前藏征收。双方交涉一直拖到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仍不能解决。8月,英国竟然趁中国受到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困难,再次就班禅回藏问题向中国抗议,国民政府于是命令九世班禅暂缓入藏,留住玉树。九世班禅返回西藏的愿望不能实现,抑郁成疾,于1937年12月1日在玉树去世。







1931年国民政府册封九世班禅“护国宣广慧大师”之印







九世班禅转世灵童宫保慈丹







国民政府“征认班禅呼毕勒罕为法”的文告


  热振活佛出任摄政后,到曲科杰寺观湖,认为十三世达赖喇嘛应在东方转生,随后在1936年秋天组织人员分三路到西藏东南部、康区和青海寻访。其中的格乌仓活佛(色拉寺杰扎仓的活佛)和俗官凯墨索朗旺堆(他后来是1951年西藏的五名和谈代表之一)等到青海,1937年1月在玉树拜见准备返藏的九世班禅,请求九世班禅给以指点和帮助。九世班禅介绍了塔尔寺附近的情况和他看到的几名灵异儿童的情况,并为此写信给青海省主席马步芳,请求为格(乌仓)活佛的寻访提供方便。经过将近两年的寻访,格(乌仓)活佛在平安县祁家川的红崖村找到一个灵童拉木登珠,并将灵童和家属带到青海省政府会客厅在马步芳等官员参与下举行辨认前一世达赖喇嘛遗物的仪式。在确定可作为灵童之一后,格(乌仓)活佛要求先迎回拉萨供养,马步芳开始不同意,青海各大呼图克图也要求仿照七世达赖喇嘛之例,让灵童先在塔尔寺居住和学习,待中央和西藏地方当局商定后再护送进藏。噶厦于是向国民政府呈报寻访到灵童三名,请中央派大员入藏,主持抽签事宜。国民政府将此作为改善与西藏地方关系的契机,致电马步芳,令其派兵护送灵童全家进藏,并拨给护送费十万元。马步芳这才派师长马元海带一营骑兵护送灵童进藏,于1939年10月初到达拉萨。当年3月,国民政府派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为专使进藏主持灵童掣签和坐床。吴忠信从重庆取道印度于1939年12月到达拉萨,受到西藏地方政府和僧俗人民的隆重欢迎。但是此时在灵童掣签问题上已经发生重要变化,摄政热振活佛坚决主张青海灵童即是达赖喇嘛的转世,司伦朗敦在此问题上与热振意见不同,经僧俗官员会议讨论,停止司伦朗敦的职务,西藏政教事权集中于热振一人,所以当吴忠信到拉萨时,原来说的三个灵童只有青海灵童一人,而且已经接受僧俗礼拜,有造成既成事实之势,而且热振活佛请求中央援照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先例准予免除金瓶掣签的手续,批准青海灵童为十四世达赖喇嘛。在热振活佛的坚持请求下,吴忠信提出先由他本人查看灵童是否确实“灵异”,再由西藏地方政府正式具文呈请中央免予金瓶掣签;热振活佛接受这两个条件后,吴忠信在罗布林卡“查看”了灵童。1940年2月国民政府依据噶厦的呈请,发布批准青海灵童拉木登珠免予掣签,继任为十四世达赖喇嘛,并拨40万元,作为举行坐床典礼的经费。2月15日,吴忠信在拉萨喜德林寺的正殿代表中央政府向摄政热振活佛颁予“辅国普化禅师”的金册金印,同时新授其二等彩玉勋章,还向当时的四位噶伦颁发了三等彩玉勋章。英印政府在这时派其驻锡金行政长官古德等以观礼的名义赶到拉萨,监视吴忠信的活动,并竭力挑拨西藏地方和中央的关系。他们唆使噶厦的少数官员将吴忠信在坐床仪式上的座位安排在热振活佛的对面,高低与司伦等人相等,而且把英印代表的座位与吴忠信排在一起,企图把吴忠信混同于一个外国来的祝贺的代表。吴忠信为此向噶厦提出了严正交涉,在热振活佛的支持下,终于使噶厦改变了原来的安排。2月22日,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坐床典礼在布达拉宫举行,吴忠信的座位安排在与达赖喇嘛座位平行的左方,面向南面,以表明吴忠信的地位至少与清代的驻藏大臣的地位相等。当天参加坐床庆典的有摄政、司伦、噶伦等西藏各级官员,各大呼图克图、三大寺代表,中央代表吴忠信和全体随员,尼泊尔、不丹在拉萨的代表,共计500多人,而英印代表古德由于他在座位问题上的阴谋破产,没有参加当天的庆典活动。3月8日,西藏地方政府致电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表示“承中央特派代表蒙藏委员会吴委员长亲临,并赠赐礼品,祥瑞十分,感戴无际。至于中日战事,现正由三大寺暨各寺喇嘛大举祈祷,祝祷中央胜利。”后来,噶厦还派扎萨阿旺坚赞为代表到重庆,为中央派员进藏主持达赖喇嘛认定和坐床向国民政府致谢。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坐床仪式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后,致信中央表示感谢政府对他的关怀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成立蒙藏统一政治改良会事发布命令


  吴忠信在1940年4月离开拉萨前,征得西藏地方政府的同意,正式设立了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吴忠信本来向热振活佛提出的是设立“驻藏办事长官公署”,但是由于英国代表古德等人的阴谋活动,热振活佛考虑此事会受到西藏上层的一些人的反对,如果在僧俗官员会议上被否决,有损中央政府在西藏的威望,希望改用各方比较容易接受的名称;于是经国民政府同意,将机构名称定为“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随吴忠信进藏的蒙藏委员会藏事处处长被任命为驻藏办事处的第一任处长。







国民政府特派专使吴忠信到拉萨看视十四世达赖喇嘛


  十四世达赖喇嘛认定和坐床后,担任摄政的热振活佛的威望日益提高,西藏地方和中央的关系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英国帝国主义分子和西藏亲英势力对这种发展十分恐惧和不满,他们费尽心机,利用各种手法,想要逼使热振活佛下台。他们利用热振活佛处理一些僧俗官员的任免总裁题上引起的不满,散布流言蜚语,指称热振活佛和几个女人有染。年轻的热振活佛对此感到心烦意乱,求助于打卦问卜,得到的指示是继续任职将大为不利,只有回热振寺静修三年才能躲过灾祸。于是热振活佛不顾各方面的劝阻,决心辞职,并推荐当时担任达赖喇嘛的副经师的达扎活佛阿旺松饶土多旦巴杰增继任摄政。达扎活佛是堆龙德庆附近的打隆扎业党寺的一个品级较低的活佛,热振活佛曾经拜他为师学经,因此有师生情谊,他任达赖喇嘛的副经师(正经师即是热振活佛自己担任)也是热振活佛提名的。当时达扎活佛已经67岁,热振活佛推荐他继任,显然是为自己三年以后再次出任摄政而做的一种安排。而且在达扎活佛出任前,曾与热振活佛密谈一夜,双方有某种约定。1941年1月热振活佛辞去摄政职务,并致电国民政府告诉自己辞职和达扎活佛继任摄政,2月,达扎活佛也致电国民政府,表示“业经达赖喇嘛明令暨西藏大众会议决定,一致推举微末为西藏摄政,再再敦请,无法推卸,特诹吉于藏历1月1日宣布就职,特电奉闻”。达扎接任之初,对热振活佛的推举表示十分感激,在热振离拉萨返回热振寺时,达扎还率全体僧俗官员、三大寺堪布和藏军官兵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







西藏摄政热振活佛







国民政府颁发给热振活佛的封文和封印


  但是达扎活佛继任摄政以后,很快就被英国帝国主义分子和西藏分裂主义分子所包围,他利令智昏,为了防止热振活佛东山再起,逐步撤换了热振活佛安排在重要职位上的亲信如基巧堪布阿旺丹增、孜本哲玉哇等,而提升亲英的贵族索康等人担任噶伦等要职,完全控制了噶厦,使西藏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急剧恶化。1943年夏天,在英国驻拉萨的代表黎吉生的支使下噶厦突然宣布成立“外交局”,要蒙藏委员会驻拉萨的办事处和英国、尼泊尔驻拉萨的代表一样,有事先向“外交局”接洽。由于蒙藏委员会办事处坚持不与“外交局”来往,国民政府也宣布绝不接受“外交局”,并命令四川青海军队作相应布置,必要时不惜以武力解决,西藏当局只得答应另设机关与蒙藏委员会办事处来往,使这一阴谋宣告破产。英印政府又以此为理由向噶厦提供了一批新式武器装备,还鼓动达扎在拉萨举办英文学校,招收贵族官员的子弟入学,此事又引起三大寺僧人的强烈反对。1944年4月蒋介石从他的侍从室中选派沈宗濂为新任驻藏办事处处长,并决定扩大对西藏的宣传,加强与班禅徒属和拥护中央的西藏人员的联系。这时热振活佛辞职已经三年,他借色拉寺杰扎仓大经堂维修后举行开光仪式的机会到拉萨,希望与达扎活佛商谈他重任摄政的事情,但此时达扎已经羽翼丰满,在两人会面时绝口不提以前约定的事,热振只得仍回热振寺去修行。热振卸任后仍与国民政府保持着密切联系,驻藏办事处的人员到热振寺拜访他,他表示了希望中央支持他重新当政,要为增进西藏与中央的关系尽力。1945年5月国民党第六届中央全会选举热振活佛和洛桑坚赞为第六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达扎深感热振活佛仍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为提高自己的地位,在1946年6月竟然在一次僧俗民众会议上给自己挂上了“杰布呼图克图”的名号,开创西藏历史上自封为呼图克图的先例。达扎还利用各种机会进一步排除热振活佛的亲信,使双方的矛盾更加激化。1947年,印度从英国殖民主义统治下独立,但是印度并未放弃英国帝国主义在西藏取得的特权,反而以英国殖民主义的继承者自居,英帝国主义分子黎吉生又摇身一变成为印度驻拉萨的代表。在黎吉生的支使下,西藏派代表参加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泛亚洲会议”。帝国主义者在会议上将一面“雪山狮子”旗当作西藏的“国旗”悬挂在与会各国的国旗中,会场上悬挂的亚洲地图上,中国地图竟然缺少了西藏,他们企图用这种卑劣的手法,来制造西藏是“独立国”的地位,要与会的各国默认。这种手法遭到中国代表的强烈抗议,会议的组织者只得加以改正。







噶厦官员欢迎国民政府委派驻藏代表到达拉萨







国民政府驻西藏办事处处长陈锡璋夫妇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决定在南京召开国民大会,通知噶厦要西藏选派代表参加,噶厦派图丹桑批、索朗旺堆等十人参加,1946年4月西藏代表由沈宗濂陪同从拉萨出发,达赖喇嘛的父亲让达赖喇嘛的哥哥嘉洛顿珠随沈宗濂到南京学习。热振活佛虽然未能去南京参加国民大会,仍通过他的朋友、西康地区参加国民大会的代表顿珠朗杰等人带信给中央,陈述达扎就任以来投靠英国人、破坏汉藏关系的情况,请求中央明令达扎辞职。黎吉生本来就对西藏派代表参加国民大会设法破坏,要求西藏把代表团改为向同盟国祝贺胜利和“慰问”,也没有得逞。他在得知热振活佛写信的情况后,更极力挑拨破坏。他在1947年2月去拜会达扎,造谣说热振派人要求国民党派兵入藏,推翻达扎,支持热振重新担任摄政,国民党也同意派兵。达扎听到黎吉生的谣言后,大为惊恐,决心除掉热振活佛。经过和黎吉生等人周密策划后,4月14日噶厦派噶伦索康和拉鲁、藏军司令格桑楚臣等带领藏军二百多人,前往热振寺逮捕热振活佛,同时在拉萨逮捕了原噶伦彭康和热振扎萨坚白坚赞等人。热振寺在拉萨的人员得知消息后,急忙赶回报告,但是藏军以急行军提前赶到,包围热振别墅,将毫无准备的热振活佛逮捕,押解回拉萨,关押在布达拉宫的孜夏觉监狱,受到审间和折磨。色拉寺的僧众得知热振活佛被捕的消息后,群情激愤,他们打算在途中营救,因藏军改变路线未能成功。接着数百名武装僧人在堪布阿旺嘉措的率领下进入拉萨准备劫狱救出热振未成。噶厦随即调集大兵,配备大炮等武器,包围喜德林寺,同时围攻色拉寺。黎吉生不仅为藏军攻打色拉寺出谋划策,还派英国报务员福克斯帮助架设无线电台,沟通前线指挥和在布达拉宫的达扎活佛、噶厦之间的联络,藏军使用大炮轰击,经过两天激战攻入色拉寺,僧人伤亡惨重,杰扎仓被抢劫一空,阿旺嘉措带10多人突围而出,逃往康区。事变发生之后,国民政府致电达扎和噶厦,要求保证热振活佛的安全,色拉寺僧人的反抗更使达扎等人对热振活佛的巨大影响恐惧害怕,决心除掉热振活佛。5月7日,热振活佛在狱中被害。热振寺的500僧人得知热振活佛被害死的消息后,再次举行暴动,将住在热振别墅的16名藏军杀死,并与前来镇压的藏军激战7天7夜,为首的热振活佛的索本堪布益喜楚臣在失败后带领十余人突围,逃往青海西宁。热振活佛被害后,噶厦宣布取消他的呼图克图的名号,其转世降为措钦活佛,没收其大部分财产,并罗织其“罪状”,在大昭寺前公布。对热振活佛的亲信等人也给以不同的惩罚,扎萨坚白坚赞、卡多喇嘛、孜娘活佛等许多人被判处鞭打和终身监禁。尽管如此,噶厦还指示其驻京办事处处长图丹桑布向国民政府面呈噶厦的报告,宣称已照中央指示,对热振活佛的亲信人员“从轻发落”。不久,与热振活佛及国民政府驻藏人员关系密切的十四世达赖喇嘛的父亲祁却才仁也在拉萨突然去世,他的去世显然与亲英分子的暗害有关。







热振和朗顿呈给国民政府的信


  “热振事件”之后,达扎为首的亲英分子更加紧进行分裂活动。1947年10月,仍然是在黎吉生的策划下,噶厦派出了一个以孜本夏格巴旺秋德丹为首的“商务代表团”,准备到美英等国考察“商务”,表面上宣称的目的是“和外国建立直接商务联系”、“购买黄金作为西藏通货的准备金”,实际上是想以此表示西藏能够进行外交活动,要求美英等国承认“西藏独立”。夏格巴后来在他的《西藏政治史》中也说,这个代表团是为了“和外国建立正式关系,表示西藏的独立和享有主权的地位”。西藏“商务代表团”到印度后却遇到护照签证和没有外汇等问题,于是夏格巴等人在1948年初又不得不到南京,请求国民政府帮助解决。当时国民政府劝代表团不要出国,如果一定要出国,应该拿中国护照,由中央帮助办理有关手续。夏格巴在南京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秘密联系,司徒雷登让他们去香港,由美国领事在噶厦自己制造的“护照”上签证,同时将噶厦向国民政府申请的一批生丝出口证卖给印度商人,取得外汇,才购买机票到了美国。夏格巴等人在美国、英国、法国、瑞士、意大利、印度等国活动了几个月,可是这些国家中没有任何一国承认西藏是“独立国”,他们只好空手返回了拉萨。




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坐床典礼


  民国时期西藏的历史是处在一个不正常的阶段。以英国为主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千方百计想把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他们鼓动西藏上层中的亲英势力从事许多分裂活动,但是他们的阴谋活动始终受到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都坚持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原则立场,同时西藏僧俗大众中,由于历史上和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血肉联系,也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分裂分子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九世班禅出走到内地,说明西藏上层中仍有许多人希望保持与祖国的血肉关系。十三世达赖喇嘛在后期也恢复了和中央政府的联系。在十三世达赖喇嘛去世后,在寻访达赖喇嘛的转世等重大问题上,西藏地方政府仍然要依靠和通过中央政府来办理。帝国主义和亲英势力的分裂活动,给西藏人民和西藏社会造成了政治不稳定、统治集团矛盾加剧、经济文化停滞不前、人民生活痛苦的局面。历史事实说明,即使是在中国处在八年抗战这样的危急的关头,英国帝国主义分子和西藏上层中的分裂分子也不可能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


[ 本帖最后由 贾图 于 2009-8-7 15:5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7 14: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43年夏季,德军发动反击,中路已突进至第聂伯河,占据了战略重镇基辅,进展神速。
冬天到来后苏军必定以优势兵力卷土重来,不知德军能否吃得消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7 15: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romadream 于 2009-8-7 14:17 发表
够快哈,你一天玩几个小时啊?

...
这些偶1月份就打完了,一直没有时间发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7 15: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太平洋周边局势图:
1、日本在中南半岛的殖民地基本仅剩越南。
2、麦克阿瑟反攻菲律宾,已达成战略上的胜利。
3、美军像一把剑一样,将太平洋日占区一切为二,穿越菲律宾、苏拉威西岛东部、伊利安岛西部和东帝汶。巴拉望岛、帕劳岛、萨马岛和伊利安岛上的日军被断了补给,为生存下去,已经开始食用同伴的尸体。
4、新几内亚依然处于胶着状态,重镇拉包尔还在日军手中。



附:日落南洋万枯骨-日军吃人的罪恶纪录

  从1944年秋开始,美国数十万大军向菲律宾群岛发起大反攻。日本海军在莱特湾惨败后,在西南太平洋已无招架之力,海上运输线也基本被切断,菲岛上63万日军山穷水尽。
  经过几个月的血战,这支孤军被逼进了人迹罕至的原始丛林。丛林贪婪地吸纳了这些入侵者,并最终吃掉了他们。菲岛丛林之战,是人类战争史上一场特殊的战争。日军遗尸数十万,其中大部分并非死于战火,而是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下死于饥饿与疾病。在三宝颜,日军在丛林里苦苦挣扎了半年之久,最终仅有3%的人走出了丛林。
  伤病员在神志恍惚的情况下挣扎着跟着队伍行进,谁都知道如果掉队就将面对着什么。患上登革热、烂脚病的人,就等于被宣判了死刑。“回归热”更是热带丛棘中最可怕的一种疾病。患者周期性地持续高烧,初次发烧一般七天,又歇七天;然后第二次发烧五六天,又间歇五六天;再第三次发烧……周而复始,将人折磨得死去活来,同时间歇时间越来越短,发烧越来越频繁,故名“回归热”。不知有多少人被“回归热”反复折磨,熬干气血,在已无人形时悲惨地死去。
  军医官对那些在路旁奄奄待毙的伤病员的最“仁慈”的举动,就是往他们的静脉里注射一针致命的针剂,令他们速死。许多绝望了的伤病员拉响了手榴弹或用脚趾扣动将枪口伸入口中的步枪扳机,饮弹自尽。
  饥饿,是更大的敌人。渗入丛林的数十万日军官兵,成为与丛林中的动物竞食的一股可怕力量。他们似一群大蝗虫,所过之处,树皮、草根皆遭殃,飞禽走兽纷纷落荒而逃。这些饥不择食又负隅顽抗的“丛林饿鬼”往往死在美军搜索队和村民自卫队的枪口之下。美军甚至以一块块番薯地为诱饵“守株待兔”,坐等饥肠辘辘的日本人自投罗网。更有甚者,美军还故意在丛林边缘的某个地方堆放一些稻谷和木薯以引诱日军,他们将此称作“狩猎游戏”。
  在浩瀚的林海里,人就像蚂蚁一样微不足道。事实上,人还不如蚂蚁,丛林是蚂蚁的天堂,却是人的地狱。在丛林里,蚂蚁也吃人,只需几个小时,它们就能把一个人吃得只剩下一具白骨,而蜥蜴又会接踵而至,把尸骨弄得支离破碎,野猪则叼着骷髅头到处乱跑……  

丛林饕餮:自相吞噬的“皇军”
  下面是几段真实的记录: (原载《骷髅的证词》荻原长一著) 《骷髅的证词》一书,真实记录了作者于1944年6月至1945年秋在菲律宾棉兰老岛的日日夜夜,其中以相当篇幅描写了走投无路但负隅顽抗的日军在强大的美军包围下残杀同类以裹腹的恐怖场面,揭露了由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将人变为野兽的罪恶事实。
  宰食战友肉的歹徒迷路时,我们巧遇一士兵,我们跟着那人,来到了大岩石前面,他指着树荫下的山洞告诉我们说:“那里就是N分队的人所在的地方。”  
  洞里飘出一丝丝清烟在缓缓地上升。我们控制着激动的心情,一边招呼说“啊,你们好!”一边往里看,入口处果然是N伍长和K兵长面对面地盘腿坐着。听到我们的声音,他们吃了一惊,随即把脸转向我们。原以为只有他们两个,谁知H上等兵也呆在里边暗处,同时转过脸来。久别重逢,他们非常高兴地迎接我们。彼此回忆起3月以来残酷的经历,不禁感慨万千。部队解散的当夜,我们曾劝他们与我们小组共同行动,但他们却主张成立别动队。我们很快就知道了,他们现在在这里安顿下来,最大的原因是附近有甘薯地。我们直盯着堆在篝火旁边的十公斤的甘薯,还是H上等兵拿出一个生甘薯,说:“吃一个吧?”我把甘薯切成7份分给了大家。 N伍长也从石板架上取下饭盒,拿起用树枝削成的粗糙筷子,夹起里面的东西给了我们。饭盒底上留有一点点煮干薯叶,大家赶紧用手掌接住。
  “实际上,我们离倒下去为期不远了!”N伍长彬彬有礼地说完之后,突然表情严肃地说:  
  “是这样,荻原班长,我们确实做了见不得人的事,不好意思大声说……说实话,我们连那种肉都吃了!”“事实上,我们在‘同类相残’。”旁边的K 兵长补充说:“就是‘人吃人’的意思,我们心想,把不能行走但还有一口气的战友的躯体就那么扔在那里,让蛆虫、野兽暴食,怪可惜的……所以我们自己享用了!”他毫不在乎,神色平静地作了说明。他接着说:“实话说吧,大约在二十天前我们曾经吃过一个……从海军五中队的领地往南走时,肚子饿得想吃肉,于是,半夜里干掉了一起行动的海军士兵。”  
  我们虽然想使劲控制住发抖的双腿,但连那点力气都没了。我切实感受到了憎恨和威胁,可还是拼命忍着。他反而更加得意了,继续说:“首先肢解胳膊和大腿,选好的部位制成肉干,经过熏制保存起来。从内脏开始吃。肝脏嘛,那可是我最爱吃的哟!肠也切成小段,好好煮一煮,嚼起来就像吃蘑菇一样,别提多鲜美了!”“然后,用这把军刀喀嚓一下砍下脑袋来,从里面剜出脑浆,装进饭盒里。还真不少呢,大概能装七八成。”“那东西可好吃呀,软得就像吃豆腐一样……” 我如果不设法逃离,或是谈话不投机,同样的大祸就会降临到某个人的头上。因此,我尽量装作平静的样子,只说了一句:“是吗,……有那么好吃吗?”  
  他们接着又说:“这种事我们干过两三次。”H 刚说完,随即又叮嘱我们:“这件事不要对任何人说。”我们一行人想赶紧离开那个地方, N 却说:“今晚我们也要去挖甘薯,给你们带路吧! ”说着一起跟了上来,我们没法拒绝。后来才知道,被这几个魔鬼吃掉的,并不是他们所说的与他们素不相识的海军人员,而是与他们同一分队的朝夕相处的战友,而且都是同乡。将遭盘算的I士兵 I上等兵来到我的身边躺了下来。在他们4个人当中,他年龄最小,级别最低,所以分队的所有杂务全都让他一个人承担。他几次紧绷着消瘦的脸,好像要说出心中的秘密。这是那天夜里的事。 I上等兵到我们窝棚来玩,他像忍受不了长期以来的重压似的,沉痛地述说开了。他讲的情况大致如下:  
  部队解散后,原来属于N分队的士兵一直被迫跟着N他们,在深山密林里来回转了半个月左右之后,粮食已全部吃尽,病号也接二连三地出现了。患者增多拖住了分队的手脚,于是趁病号熟睡时,逐一将他们枪杀。执行枪杀任务的,几乎都是 K兵长,肢解尸体时,大家却不动手,最后就强迫I 去干这惨无人道的事。命令他割断死人的脖子,从躯体上砍下手和脚,取出内脏洗干净。就这样,烤煮了大量的肉干不断食用。吃完之后,下一个病号又会被干掉。在漫无目标的转移过程中,他的体力日益不支。大约是几天前,才来到这开垦地。然而,挖到的那份甘薯,有时还会被N伍长抢去。  
  “如果可能的话,今后请让我和荻原班长一起行动。”他从内心里发出了这一哀求。又遇一伙吃人歹徒我对能否率领疲惫已极的大伙继续往前走,已经完全丧失了信心,自己一个人爬上高坡。从那附近传来了说话的声音。我轻手轻脚地走近一看,4名士兵坐在那里一边说笑,一边正在吃什么东西。我轻轻地喊了一声:“你们好!”  
  当他们听到叫喊声时便一齐向我转过身来,4 个人脸黑得像几个月没有洗过,只有眼睛还炯炯有神。我重新说了一遍,“你们好!” 这时,有一个人开了腔:“你好。你是哪个部队的?”他反问。“炮兵中村部队。你们呢?”“森部队。”  
  “还能继续往前走吗?”“不行,我们爬到了山顶,现正往回走呢! 因为搞不清方向,在同一个地方走了两次。”  
  “那你们的粮食怎么样? 我们每人只剩下两块甘薯,正为难呢!不过肉还剩这么几块。”对我们来说,最后一次吃肉是一个月前吃水牛肉。  
  “啊,我们的问题更严重,才惨啦!只有一点甘薯。”他们围坐的中央有一只饭缶,里面装有像笋皮一样卷着的水牛皮和烧过的骨头。“怎么样,如果觉得这东西可以的话,就咬一块吧!”说着递给我一块,我立即高兴地接了过来,感到一股浓烈的尸臭味直呛鼻子。既然难得分得这么一块珍贵的东西,不吃不好。当我勉强把肉送到牙齿间去咀嚼时,有人说了:“那不是水牛肉!”  
  “哦!那是什么?是马肉?”“……”“呃?啊,原来如此!”我本能地张开了嘴,取出嘴里的那块肉。心里涌起了强烈的憎恨。  
  “实在对不起!趁天还亮得赶回去。请原谅,先走一步了。”他们说道:“是吗,能不能带上我们一起走?”  
  我留下了一句话:“啊,那我跟大家一起在下面等候。”便匆匆地走了。我觉得也许再没有比“人间地狱”这一词更能确切地描述当时的情景了。  
  另一篇:
  在一个已经塌顶的小窝棚里,横陈着五具士兵的尸体。尸体的大腿肉已被剔去,仅剩下白森森的股骨和肱骨。窝棚不远处,有四个士兵围坐在篝火旁烤食着人肉。一少尉带领一个分队路过这里时,这四个士兵加入了这支队伍。几天后,四个食人恶魔杀掉了熟睡中的少尉,除骨头外,包括脚掌底下的皮都被这些饥肠辘辘的恶魔吃得干干净净。  
  在巴格尔海滩上,饥饿的人们竟发明了一种残酷的方法来捕捉螃蟹。他们把死去战友的骷髅头搜拢来,扣放到沙滩上;第二天去翻开头骨,里面准能藏着几只小蟹。一时间,海滩上星星点点地充满了白森森的头骨或漂动着头发的尚未完全腐烂的头颅……  
  值得一提的是,竟有人能在这种地狱般的丛林里顽强生存了整整30年!1974年,当地居民奔走相告:在卢邦岛的丛林里发现了“野人”——最后一个活着的日本军人。事后,人们才知道他是太平洋战争时期的小野田宽郎少尉。  



附:雷伊泰岛战役目录

  雷伊泰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菲律宾、美国及澳大利亚军队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领导下,于1944年10月17日至12月31日进攻位于菲律宾中部雷伊泰岛之战役,以消灭由日军山下奉文大将指挥的日本皇军,此战役为解放整个菲律宾群岛、建立菲律宾之民主及结束日本在菲律宾3年多之统治拉开序幕。

背景
  对日本来说,能保持菲律宾群岛十分重要,它供应很多重要的天然资源特别是橡胶,同时它是控制了由日本到文莱及苏门答腊的海上石油供应线。对美国人来说,进攻菲律宾是孤立日本帝国在中国及太平洋军事力量的战略性步骤。而且,也关系到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个人:2年前他离开菲律宾时承诺一定会回去及他坚持美国应有道德上的责任尽快去解放菲律宾。
  1944年9月到10月初,盟军在由威廉·哈尔西海军上将指挥的美国第三舰队的航空母舰空中力量的支援下成功的在帕劳及摩罗泰岛击毁了500架敌机及在菲律宾、冲绳岛及台湾附近海域击沉了180艘商船,为进攻菲律宾定下基础。
  雷伊泰岛,菲律宾群岛其中一个大岛,拥有很多能深水作业的沙滩,它们能提供机会发动登陆作战及快速后勤作业,有道路及低地从1号高速公路通往40英哩远的东部海岸的阿布约,这里面对雷伊泰岛及萨马岛中间的圣贝纳迪诺海峡,这些道路及低地既能给装甲部队作战的理想地点,又可以用作建立飞机场,美军空中力量能使用它攻击日本陆军及日军在群岛的空军基地。
  1944年10月20日,雷伊泰岛战役开始雷伊泰岛上有崎岖的山区,最高峰为洛比峰,海拔1349米。河流多向北流入卡里加拉湾或向西流入莱特湾。平原在沿海一带,主要在莱特岛北部靠近塔克洛班和奥尔莫克一带。
  美军在雷伊泰岛附近集结雷伊泰岛当时之人口超过900,000人,大部份人从事耕种及鱼业,由于他们很多人已参加抗日游击队以对抗日本人之暴政,因此预计他们会支援美军进攻该岛之行动,美军预计驻岛上之日军人数大约20,000人,大部份属于由牧野四郎中将支挥的日军第16师团。

登陆兵力
  雷伊泰岛战役是美军及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最大规模的登陆行动,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统领所有海陆空力量,由托马斯·金凯德海军中将的美国第7舰队提供海空支援,共有701艘船只,包括157艘战舰,金凯德的舰队将运送所有登陆部队上岸。皇家澳大利亚海军将协助美国海军,共有5艘战舰、3艘登陆舰及5艘其他辅助船只。
  雷伊泰岛战况,1944年10月20日至11月2日由沃尔特·克鲁格中将率领的美国第6军团是登陆的主要力量,该军团包括2个军,每个军下辖2个师,由富兰克林·C·席伯特少将指挥的美国第10军包括美国第1骑兵师及缺少第21步兵团的美军第24步兵师;由约翰·R·霍奇少将指挥的美国第24军包括美国第7步兵师及不完整的美军第96步兵师。美军第32步兵师、美军第77步兵师及美军第381步兵团(美军第96步兵师之一部)作为预备力量,辅助兵力包括第6工兵营以在保障岛上的物资供应、建筑或改善道路及飞机埸。第6军团总兵力共有202,500人。在雷伊泰岛,有3,000名菲律宾人在虎克党领导下等候美军登陆。
  第6军团之计划分3阶段: 首先,在10月17日,在莱特湾以东50英哩(80km)的3个小岛登陆;在A日,10月20日,第10军及第24军分别在雷伊泰岛东岸2个不同的海滩登陆,第10军在右(北)面,第24军在以南15英哩(24km)。第10军将攻占塔克落班及在滩头阵地北面之飞机场,用以保障雷伊泰岛及萨马岛之间的航道,之后向沿雷伊泰盆地向北部海岸推进。第24军是攻占杜拉格以保护雷伊泰盆地之南面用作建立飞机场及供应线。同时,第21步兵团也推进到海岸以保障雷伊泰岛及比利安岛之间的航道;最后,2个军走不同路线经山区清除奥莫塔克盆地及西面海岸之敌军,同时占领塔克落班以北35英哩(56km)萨马岛之一部。

战斗
  着陆
  初步之登陆行动在10月17日凌晨展开,由第6巡逻营攻占莱特湾附近的3个小岛,虽然受台风阻延,美军仍然在12:30登陆迪纳加特及荷汉蒙2个小岛,在荷汉蒙,他们发现小股日本守军及破坏一个无线电台,当时他们还未攻占迪纳加特,在之后的3天内,他们在2个小岛上建立灯塔以引导舰队驶入莱特湾。第2天,第3个小岛苏禄安。同时,水下破坏组清除海滩附近水底障碍物。
  在雷伊泰岛的美国第1骑兵师士兵正渡过一个沼泽地在A日,10月20日当海军重炮炮轰4个小时后,第6军团在早上10:00在指定之海滩登陆,第10军从在塔克落班机场与帕劳河之间的海滩向内陆推进了4英哩;15英哩(24km)以南,第24军从圣荷西与杜拉格河的海滩推进了3英哩(5km),部队推进之速度受沼泽地所阻多于日军火力。登陆后1小时内,滩头阵地已建设完毕以接收重型车辆及大量物资,只有在美军第24步兵师那裹遭到日军反击,但也在13:30前清理完毕以供麦克阿瑟将军在这裹作演说广播,他在演说开始向群众宣布:“菲律宾之人民,我已经回来了!仰仗万能的上帝的慈悲,我们的军队又一次站在菲律宾的土地上了。”
  A日日终时,第6军团已向内陆推进了2英哩(3km)及控制了在雷伊泰岛以南的比利安海峡。在第10军的区域,美军第1骑兵师攻占了塔克落班机场及美军第24步兵师占领了控制滩头阵地之522号高地。在第24军的区域,美军第96步兵师控制了通往卡蒙特山之道路,美军第7步兵师攻占了杜拉格镇,逼使牧野中将把司令部撤往内陆10英哩(16km)的布拉文。美军在此只付出49人阵亡、192人受伤及6人失踪的代价。
  南雷伊泰盘地战况
  在之后数天内,第6军团继续稳步前进以扫清敌人抵抗,由弗农·马奇少将指挥的美军第1骑兵师于10月21日攻占了雷伊泰省首府塔克落班。10月23日,麦克阿瑟将军在此地主持了庆祝菲律宾政府复位仪式,之后第1及第2骑兵旅瓦解了日军从中央山脉的反攻。
  美军步兵正前进去清除一个日军机关枪阵地在左边,美军第24步兵师在弗里德里克·艾云少将的指挥下,在进入内陆时遭遇敌人顽抗,经过数天日以继夜的战斗及杀800名日军后,第19及34步兵团扩展其滩头阵地及控制了通往北雷伊泰盘地的通道,7天后2个旅的坦克及步兵在炮火支援下通过了雷伊泰盘地,接近了北部海岸及卡利加拉港,第2天,第2骑兵旅占领了卡利加拉,在通过雷伊泰盘地时,美军第24步兵师付出死伤3,000人的代价,这时候日军只控制西部海岸的唯一港口—奥莫塔克市。
  美军一门155毫米长汤姆炮正炮轰卡蒙特山在第24军的滩头阵地,霍奇将军派出他的2个师向南雷伊泰盆地前进,这裹有4个飞机场及一个大型供应中心,由占士·L·布拉德利少将指挥的美军第96步兵师已清除了卡蒙特山,这个海拔1,400英尺(42m)高的山峰,是2个军的滩头阵地们的制高点和日军观测站及在A日炮轰登陆滩头阵地的地方,在陆军大炮及海军炮火的支援下,布拉德利的军队开拓了道路通往南部沼泽地及西面的中央山脉,经过3天激战,10月28日第382步兵团攻占了日军在内陆5英哩(8km),在塔纳万的主要供应基地及击毙日军350人,同时,第381及383步兵旅缓慢的向卡蒙特山的另一边前进及扫除日军障碍,当美军在10月31日占领了卡蒙特山时,已清除了35个堡垒、17个山洞及数个炮兵阵地。
  美军装甲车在Labiranan Head在第24军左边,美军第7步兵师在博尔德·阿诺德少将指挥下向内陆推进,以占领杜拉格与布拉文之间的4个日军机场为目标,10月21日,第184步兵团攻占了杜拉格的机场,同时第132步兵团清除了附近河流之两岸,两军在机场及盆地内爆发大型血战,在布拉文,美军第17步兵团瓦解了一些有决心但无望的抵抗及自杀性攻击,在北面美军第32步兵团攻占了布拉文之机场及击毙超过400名日军,之后全师向6英哩外的达嘎米推进,在10月30日占领了达嘎米,又从南沿东海岸向阿布约推进,4天后穿过中央山脉向奥尔莫克湾进攻。
  日军反攻
  当第6军团深入雷伊泰岛时,日军从海上及空中发动反攻,在10月24日,150至200架日军飞机从北面飞来攻击美军滩头阵地及舰只,50架美军陆基飞机起飞迎战,报称击落66至84架敌机,之后4天,日军飞机日以继夜攻击美军滩头阵地及美军舰只,但到10月28日,美军飞机在其他岛屿的机场及舰只发动反击以减少敌人空中威胁,当空中力量被消灭后,日军就出动神风特攻队,意图以绑上炸弹的飞机直接撞上美军舰只,它们专选择攻击美军大型运输及补给舰只,希望击沉一艘美军航空母舰及重创其他舰只。
  美军高射炮在塔克落班机场正向敌机射击更大的威胁来自海上,为阻止美国海军支援第6军团,日本联合舰队决定集中附近所有水面舰只分3支舰队到莱特湾: 第一支包括4艘航空母舰但缺少舰载机,作为诱饵引出美军第3舰队从莱特湾北上,如果诱饵成功,另外2支以重型水面舰只为主的舰队将从西进入莱特湾及攻击美军运输舰只。
  3名被杀的日军士兵伏尸在一个弹坑的泥沙中在1944年10月23日, 日军水面舰只开始行动及美国海军出动阻击,这场从10月23日至10月26日之海空战被称为莱特湾海战,是太平洋最大规模之海战。到12月11日,日军已连续向雷伊泰岛运送了34,000名援军及超过10,000吨物资,大部份是经西岸的奥莫塔克港运入,虽然在运输过程中因美军飞机的攻击而受到重大损失。
  向北雷伊泰盆地进军
  日军的反攻表明了麦克阿瑟及克鲁格所面对的问题,预计完成攻占东岸计划后,第6军团准备将越过中央山脉进攻西岸,包括派出3个后备师在雷伊泰岛登陆以増强兵力,以加快麦克阿瑟收复菲律宾群岛的时间表及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收复太平洋之计划。
  美国美国第1骑兵师及美军第24步兵师于11月2日于卡利加拉会合,表明进攻计划成功,7天之后,第6军团实行第3阶段计划,攻占阿布约。再者,第24军的第7步兵师从南面北上增援及控制了西岸的莱蒙镇,现在,只有西岸的奥莫塔克盆地仍控制在日军手中。
  为攻占奥莫塔克盆地,克鲁格中将计划进行一个夹击行动,第10军通过中央山脉向南进击和第24军沿西海岸北进,由于预计日军会顽强抵抗,克鲁格使用其后备力量,美军第32步兵师及美军第77步兵师,同时麦克阿瑟派出美军第11空降师,第21步兵团将从比利安地区赶来与美军第24步兵师会合,其原本任务由第32步兵师代替,在11月3日,第34步兵团从卡利加拉出发沿北部海岸南下,第1步兵营从山脉沿高速公路进攻,在第63炮兵营的支援下,它们清除山脉上的敌人,同时第34步兵团于当晚攻占村卡波奥坎镇,缴获敌人大批重型武器,之后沿2号高速公路南下中央山脉。
  断头岭及启子岭战役
  11月7日,第21步兵团从卡利加拉湾沿2号高速公路进攻中央山脉,首次进攻时,联同第19步兵团第3营进行,但遭到新到增援的日本第1师团的顽强抵抗,日军士兵建立了一系列由碉堡、壕沟及散兵坑组成之防线,这裹被称为断头岭。
  从11月8日吹袭雷伊泰岛的台风及之后几天的大雨严重阻碍美军的进展,虽然台风及大雨令大树倒下及道路满布泥泞其物资供应,第21步兵团继续其缓慢及断断续续的进攻,他们与日军反覆争夺,美军夺取了东面2英哩(3km)的1525号山头,这令艾云少将将日军从2号高速公路边赶后4英哩(6.5km)。
  经过5天攻击坚不可摧的山上据点及之后2天敌人猛烈反攻之后,艾云少将决定再次夹击日军,第19步兵团第2营作为右翼从东面的1525号山头出击,在断头岭以南3英哩(5km)处切断2号高速公路,第34步兵团第1营作为左翼,沿水路从卡利加拉地区到达2号高速公路以西2英哩(3km),之后转向南下及进入内陆,越过山岭及雷伊泰河后,他们占领了启子岭左边900呎(270m)的启子岭,这裹是主要战场的制高点;但由于遭受顽强抵抗及大雨影响,2营美军在11月13日只从公路另一边向前推进1,000码,第34步兵团第1营进攻启子岭,而第19步兵团第2营进攻东面另一山头,进攻行动仍未达到目的。
  菲律宾人志愿者为美军第12骑兵旅运送物资美军在泥泞和大雨中作战了2个星期,在启子岭冒着敌军炮火攻击之危险,12月2日,他们终于清除了公路之制高点,第32步兵师终于可以快速推进,美军付出了26人阵亡、101人受伤及2人失踪之代价,但他们击毙了日军900人。12月14日,美军第1骑兵师及美军第32步兵师终于完全攻占了断头岭及启子岭,令由卡利加拉湾到奥莫塔克盆地的2号高速公路完全控制在美军第10军之下。
  进军奥莫塔克盆地
  当第10军通过北面山区时,第24军正北上奥莫塔克盆地海岸,11月中时第24军只有第32步兵师在雷伊泰岛西部,第7步兵师仍在布拉文一带,11月22日当第11空降师到达后,霍奇才下令第7步兵师向西推进,11月23日晚上,第32步兵师遭到日军第26师团反击,其第2步兵营被迫后退,不过他们在第2天收复失地,阿诺德少将命令第184步兵团第1营、第776喷火坦克营、第49炮兵营及1营海军陆战队155毫米炮兵营增援第32步兵师,11月24日晚上,日军再次进攻,攻占少量地区,第2天第57炮兵营加入防守,之后2天日军再次进攻,但损失惨重,11月27日,美军发动进攻,击毙日军500人及缴获29挺机关枪。
  阿诺德少将终于开始向奥莫塔克进攻,12月4日晚上,第776喷火坦克营向海岸推进及进至离海岸1,000码的地方,第2天早上坦克群已进至海岸200码内及向在第17及第148连前面的山区开火,这策略证明有效,令守军溃散,除了一些守军在山的另一边避开坦克喷出之火焰,第7步兵师在面对敌人从918号山头发射之炮火下向北挺进,从这个山头可观察整个奥莫塔克海岸,之后2天的密集炮火攻击令第17及第148连可以清除顽抗的据点,到12月12日,阿诺德少将指挥的部队只距离奥莫塔克南面10英哩(16km)。
  奥莫塔克之陷落
  当阿诺德少将之部队向奥莫塔克进攻的时候,日军在中央山脉的第16及26师团联同从吕宋岛来增援的第3及4空降旅向美军在布拉文之机场发起突然进攻,大约350名日军在12月6日在圣巴勃罗附近空降,虽然组织不善,日军之进攻在接下来的4天裹烧毁了大批武器,大批第7步兵师的支援及服务人员逃避日军,直到美军第11空降师及美军第38步兵师在12月11日前来增援为止,少数美军供应站被破坏及机场之建设被延误,但日军之进攻计划对整个雷伊泰岛战役没有什么影响。
  雷伊泰岛战况,1944年11月7日至12月31日同时,在雷伊泰岛西面,第24军接到命令在12月7日派出由安德鲁·D·布鲁斯少将指挥的第77步兵师在奥莫塔克以南登陆,虽然海军舰只受到神风特攻队的空中攻击,其第305、306及307步兵团依然顺利登陆,第77步兵师的到达是决定性的,这令第7步兵师向北前进及日军遭到夹击,山下奉文被迫下令部队放弃中央山脉及后退保卫奥莫塔克盆地。
  第77步兵师在市议会大楼受阻,在第305及902炮兵营支援下,布鲁斯少将指挥的部队于1944年12月10日攻占奥莫塔克,美军击毙了日军1,506人及俘虏7人,自己就付出了123伤亡及13人失踪的代价,攻占奥莫塔克后,第24军同第10军之间只距离16英哩(26km),在包围卷中间只有日军第12独立混成旅团在防守及阻止美军推进,12月14日,第305步兵团封闭了包围圈及击毙了大批日军。
  向西推进到海岸
  当占领奥莫塔克之后,第77步兵师于12月18日攻占了以北7英哩(11km)的巴伦西亚机场及继续向北推进企图与第10军会合,在同一天,富兰克林·C·席伯特少将命令第1骑兵师南下,其第12骑兵旅从山区沿2号高速公路南下,在北面,第32步兵师在进入启子岭南面的雨林后 因受视线限制而继续受到沿2号高速公路布防的日本第1师团的顽强抵抗,直至12月21日 ,第12骑兵旅才与第77步兵师第306步兵团才会合,表示第10军及第24军已经合围日军及完成包围奥莫塔克盆地之任务。
  当第77及32步兵师会合时,第11空降师向东进入中央山脉,在11月22日至11月24日当在雷伊泰盆地南部空降后 ,第511伞兵团在11月25日向西推进,经过艰辛的推进,第511伞兵团于12月6日攻占了距离布拉文以西10英哩(16km)的Mahonag,另外,第7步兵师于12月23日穿越内陆到达西海岸,同第511伞兵团会师。
  由于已经攻占日军手中最后一个港口,麦克阿瑟将军宣布雷伊泰岛战役已经结束,12月26日他把的扫荡工作交给美国第8军团,同时其他美军加快扫荡残余日军,在北面,第1骑兵师在12月28日到达海边而同一天第24步兵师清除了在岛上西北角之残余日军,2天后与第32步兵师会合,但日军继续战斗至12月31日,直至1945年5月8日战事才被确定完全结束。

战后
  雷伊泰岛战役是美国人解放菲律宾的第一步及决定性的行动,美军在此战役付出了损失15,584人的代价,其中3,593人死亡,当神风特攻队在莱特湾海战攻击澳大利亚重巡洋舰澳大利亚号时,澳大利亚付出了30人阵亡及64人受伤的代价。
  日军在此战役中估计付出了80,000人之代价,损失极其惨重,包括4个师团、数个独立混成旅团、26主要舰只及46艘运输舰只,此战令日本陆军的航空兵力在菲律宾的航空兵力损失一半,令他们以后要依赖神风特攻队,大约250,000日军仍留在吕宋岛上,但日本之海空力量在莱特湾的损失令山下奉文大将在之后的吕宋岛战役中只好采取被动防守的策略来防守这个菲律宾群岛中最大及最重要的岛屿。总之,日本在雷伊泰岛战役的损失是决定性的,日本被赶出菲律宾群岛令盟军能切断日本的外来资源供应,盟军占领日本本土以结束太平洋战争的希望快将实现。


[ 本帖最后由 贾图 于 2009-8-7 15:5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8 09: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不要造海军选项里的运输舰,造运输船,一般来讲会自动分配过去的。假如没有的话,在IC分配那一个界面下面有可以手动分配补给船和航线的地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8 18: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的确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要不你问问熊猫和猫猫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8 20: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战后军委会令驻防在巴音洛尔和银川的盛世才、三马部队原地休整,以补充兵员(因武备差异较大,两个军阀兵员损失不小),并下令由中央拨给补给和一批新式武器弹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8 20: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新一代美械步兵师换装到位。

为增强滇军战斗力,军委会令一直驻扎在昆明的山地部队军官团训导滇军。此时的龙云已被调至中央任“军事参议院院长”的虚职,故滇军并无人领头反对。杜聿明任教导团团长,以训练大兵团长途奔袭作战能力为名,将20余万云贵兵开到了龙云和诸多滇军名将的老家昭通和曲靖。并令滇军以地理环境复杂的昭通为训练场进行整训,等待中央拨来的新式山地战装备。


[ 本帖最后由 贾图 于 2009-8-8 20:4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8 20: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谁敢分裂国家,谁就是中华民族的敌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8 20: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以陈济棠部、卫立煌部为主新组建的E集群从玉树直捣布达拉宫!

先锋为吉章简少将的野战第三师,20天过后即占领昌都!



[ 本帖最后由 贾图 于 2009-8-8 21:2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9-8-8 20: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又一批老部队换上了新装备。

因我国造船业落后,民间船队极少,台湾岛回到祖国怀抱后岛内所产一直未能运往对岸。看来批量建造运输船队刻不容缓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7 07:1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17008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