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如果东吴不背盟偷袭荆州,而是配合盟友会怎样?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如果东吴不背盟偷袭荆州,而是配合盟友会怎样?
wwwind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1
发表于 2011-5-4 19:4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蜀国自己根基都不稳,还想吞吴灭魏?
关羽以一隅之兵力邀击整个中原的优势兵力,先前士气旺盛的情况下连战略要地樊城都没拿下。等到自己的劣势显现--战争潜力不足,到时候肯定是找坟墓的时间都没有了。
战争很好玩,像游戏一样。说灭谁就灭谁,真是异想天开。关云长北伐就是战略失败的典型。
关键是如果他的防区让魏国得了,孙权想安稳睡觉都难。到时候,蜀国能把荆州从魏国的手里抢回来吗?不会又要拖人下水吧。可惜吴国人没有了周瑜和鲁肃的宽阔胸怀。
[
本帖最后由 wwwind 于 2011-5-4 19:49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wwwind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2
发表于 2011-5-6 10:4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87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关羽把后方所有兵力都投入战争,导致后勤压力急剧加大,面临崩溃。后方人心不稳,糜、傅二将才起了异心。打仗需要大量人员物质,特别在相持阶段的战争,打的就是韧性,看谁先出错,谁先坚持不住。
曹魏在北方已经稳固,政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将士用命。前有于禁,后有徐晃。说不定还会谁去支援。看援兵就知道,胜负了。关羽可是没有援兵了。
扯后腿一事,何从谈起,战争年代,谁扯谁都很正常,谁让你露出这么大的破绽。
再说三国征战连年,何为利益最大化?是民,还是官?
[
本帖最后由 wwwind 于 2011-5-6 10:52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wwwind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3
发表于 2011-5-6 11:0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88 碧空之歌 的帖子
刘邦伐项羽时,后勤稳固的,三秦也是他的掌中之物(约法三章)。何况他手上人才济济,得到了韩信这样的军事奇才,统御部下,严宽有道,出战则奇正相合,后勤有刘邦的倾力支持。而项羽统军一流,御人无术,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后勤经常被骚扰。
其他的战例,看看政治和经济背景吧,否则扯远了。呵呵,看看结果。
战争是人打的,北伐之举的时机可以探讨,关键是曹操有时间把先天优势变为胜势。这场战争是浅尝者已的局部战斗,还是不死不休的战略战是关键。关羽是倾巢出动,兵力用久,骑虎难下。曹仁是精疲力竭,竭力支撑。而援军徐晃是蓄精养锐,气势锋芒无可比拟,架势是不死不休。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wwwind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4
发表于 2011-5-6 11:4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99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如果后勤很给力,不会有关二威胁糜芳一事。
兵力全出,看关羽看了陆逊的信后的表现。
断绝江道,指所有的,需要多少兵力维持?关羽治所的人力财力是无限?以游戏姿态看战争会很糟糕。断绝的又不是原先的防区,你不妨自己乘只船到随便哪个江面晃悠个几天,就知道滋味了。兵是人,不是机器。偷工休息很正常,特别战争时间长了。
三万降卒。解除了武装的兵士,需要被看着管着,还得管饭。呵呵,关羽事情真不少。战场杀降,一则怕生变,二则怕粮食供应不足。请问,这三万兵一天要吃多少东西?关羽自己部队有多少,一天吃多少?
有没有糜芳投降,无所谓,就那么点留守兵力。吕蒙陆逊一定会打过去。白衣渡江,并不是兵不血刃。是防守一方无力反抗,强壮的到哪里去了,你说呢。
关羽原先是如果有警讯,立马回防。可是魏军不是白痴,一定会趁机掠杀一通,结果会不会兵败如山倒是无法判定的。但是吴军一定会干掉关羽,这点马忠之流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谁喜欢被出卖,这种仇恨是很难应付的。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wwwind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5
发表于 2011-5-6 15: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02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呵呵,知人用人是为将重要指标。关羽自己瞧不起别人,还要借重于他人后勤补给,让人拿跟绳子套自己脖子,内部矛盾在关键时候爆发了。
关羽给糜芳写过信的,可以看一下。为什么不把陆逊写给关羽信后,关羽调兵的情况也说一下。
事实上,关羽在战败于禁后,对自己情况脑子不是很冷静,性格使然,不能妥善处理好内部问题。关羽能爱兵,但对其他将领傲慢无礼,这是他的致命缺点。不是后来刘封也没去救他。关羽事实上没被称为善用兵的大将就是因为如此。爱兵很好,但是大军团作战,其他友方部队将领更需要友善。结果呢,背后被捅刀子了不是。
这种失败不是在解放战争中时常出现?用兵的大忌。
白衣渡江,就代表那是经过伪装的突袭作战力量,如何作战和战斗力如何,也没法考证。这股突袭兵力,不是大量部队。大量部队是后面跟进的。这时大家的注意点都在关羽那边,造成突袭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东吴对关羽的防区非常熟悉。
防御措施是死的,人是活的,人是有情绪的。关键是人。只有上面重视了,中间明确了,下面执行才有力度。有人玩忽职守,有人心不在焉,有人想看你笑话。不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好的管理就在于消除这中间马虎环节。
战争的变数就在于人心是否大意。
[
本帖最后由 wwwind 于 2011-5-6 15:56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wwwind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6
发表于 2011-5-6 19: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04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人需要考虑的东西永远比史书上的多。史书不是小说,也不是人的想法和做法,只是叙述,只有参考价值。事实上如何执行,需要人的思考。
我表达的是,关羽的失败已经注定。从战略开始,作为蜀军荆州地区的统帅,战略出击时机把握不对,对当前复杂形势下危机把握不透彻。战争作为政治的延续,根本目的是实现政治利益。关羽的军事行动会得到什么利益呢?皇帝?许都?曹操的治所在邺,所以考虑迁都。
荆州作为三方角逐的汇集点,破坏任何两方的均势都会让另一方想获得更大的利益。作为东吴的统治者孙权做到了己方利益最大化,很值得参考。战争本身是在刀尖上跳舞。如果孙权突袭荆州计划失败,顶多与关羽再打一仗,与刘备决裂,胜负不定,战事反正不在自己的领地作战,损失可以接受的。而关羽是输不起的,关羽败了,就是失人失地失掉了性命。
或许你认为,孙权方不会考虑曹魏趁势袭取蜀国荆州的地盘,这也不过是你想法。我认为,作为一个统领全局的政治家,孙权会考虑到这场争夺最坏的结果。所以他选择弃蜀保吴。最好打算总是游戏中出现的情况。
关羽就是听了徐晃的建议,马上回防,也未必挡得住魏、吴两个方向的夹击。
曹魏让关羽率残部回荆州,目的就是让关羽与东吴打一仗,坐收渔翁之利。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wwwind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7
发表于 2011-5-9 11:2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08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你说曹魏不加兵就不加兵,说吴、蜀联合就联合,你真当政治是过家家?东吴既然咬住了肥肉,不咽到肚子里是不会轻易松口。事关领土重大利益,在你口中如同儿戏。关羽遑遑,居然还有心思关防水路。这么抬举关二爷了,真是小看天下人。那么关羽回军一定把东吴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把吕蒙的脑袋送给曹操,以儆效尤。
孙权考虑的问题,你不能理解,很正常--你没把各方的利益放在眼中,只拿文字本意辩驳。这叫读那个书了。
呵呵,群贼也要极力拉拢,关羽政治水平实在有待检查。有正规的部队不去笼络好,半心半意的盟友不去交结好,却尽心去拉拢山贼。山贼可以依靠?后来山贼一定成功把许都攻打下来,曹操死于毛贼之手?呜呼,三国历史一定会因山贼而改变。
我想提醒一下,关羽与徐晃一战,胜负如何?樊城陷落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wwwind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8
发表于 2011-5-10 11:1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17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1、关羽轻易退兵与曹魏的决策有关,让吴、蜀火拼。要知道徐晃是胜了关羽的,勒令不追击只有最上层的命令才行。因为曹魏已经知道东吴偷袭荆州的事情。否则以军队痛打落水狗的习惯,不会放过关羽的。
2、关键是南郡陷落了。吕蒙领军在外,孙权许多事情是决定不了的,所以需要等待契机,很正常。奇袭部队一出发,战争的主动权就不在孙权手里,而在前敌司令员吕蒙手里。
3、你还是没理解。具体的细节、如何取胜应该是吕蒙考虑的事情。
4、群贼自奉关羽号?好像有人在串联吧。不是每个山贼都像周仓那样想法的,呵呵。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wwwind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9
发表于 2011-5-10 20:2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19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关羽战败,你到底认为是什么原因?徐晃没有追击,你又认为是什么原因。作为援军统帅,徐晃有全权处理战场上的事情,特别他养精蓄锐的部队在取胜之后,为什么不追击?除非他受曹操的指示,要等东吴对关羽动手再作打算。
再者,不要把关羽水军的功能无限扩大。关羽败后,会有多少兵力封锁江面?关羽全盛时期你没回答过。关羽落败后,你也没谈论。就说封锁江面,这是个很值得推敲的细节。
题外话,我问一个问题。关羽败亡后,你认为这部分很强势的水军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不保关羽逃命呢。
东吴偷袭荆州的主动权的问题,你自己前一帖不是回答了。“看南郡陷落为信号”云云,孙权就。。。主动权就在吕蒙手里,就在于吕蒙军取得的战果。
成败关键不是投降的糜芳?糜芳事件只是一个由于蜀军内部矛盾导致的小插曲。
你一直把军队的战斗力看作不变的参数,所以认为回军的关羽与吕蒙军有一战的实力。事实上,曹操也没想到的情况发生了,战局发生一面倒,关羽被很快击败,然后被擒,被杀。如果我说曹魏军会懊悔没有及时跟进,你又会说我YY。
事实上,许多对战事进展的事先预测是无法跟上实际的进展,所以说战争是未料胜先料败的。战争的偶然性和突发性事件是战争的魅力所在。但是把这种偶发事件当成战争进行的必然结果是不行的。吕蒙军抓住机会给了关羽致命一击后,迅速有效控制了局面,不给曹魏军可趁之机是很值得称道的地方。
这场战役三方博弈结果是蜀军一败涂地,曹魏军与关羽大战,部队损失大,没得到便宜。而趁虚而入的东吴军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利益。所以东吴是这场战役的胜利者。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wwwind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10
发表于 2011-5-11 08:2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21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你回答了半个问题都不到呢。多少兵力。
关羽手中水陆兵力不过3万多,居然想控制整个襄阳附近水道,真是笑话。不要忘了当时附近还有个江夏太守文聘,也是个水陆兼备的良将,你认为他吃干饭的。“攻其辎重,烧其战船”,是文聘烧关羽的。
吕蒙军才万余人?你才YY。糜芳在史书中在此次战役倒戈至关重要?你就说别人YY,你认为关羽抽调兵力,会抽老弱病残上前线?糜芳投降是战无可战,和无可和,退无可退情况的无可奈何之举,贪生怕死也是有的,畏惧关羽、无力作战才是问题。难道他不知道他哥哥在蜀国占据高位,政治领悟一点都没有?不会设身处地考虑问题才是真正的YY,歪曲别人有益论点。
后方君主控制前方统帅作战的,有几次胜利的(典型就是蒋委员长)?你既然自认熟读历史,不明白?看东吴的几次大胜,有几次是孙权指挥的。孙权是雄猜之主,但能授实权部下,是难得的开明君主。江东人才辈出,也与孙权用人方法有关。再者,不要把孙权前年和晚期的作为混为一谈。
“遥受羽印号”!明白了吧,不要说别人YY,自己看清楚了。是关羽在联络拉拢群贼,否则有印号的说法。
[
本帖最后由 wwwind 于 2011-5-11 08:26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wwwind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11
发表于 2011-5-11 16:2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23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马甲兄 :我很是奇怪,你既然从《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引用文字,总是一半一半。
“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冓鹿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
我网上找了个三国志的连接,大家可以看看:
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angzz/sgzz_047.htm
“...遂将仁至南郡。南郡太守麋芳城守,蒙以仁示之,遂降。”关羽失自家阵营的人心,孙权俯就,吕蒙再利用,大军压境,才是导致糜芳投降的结果。中间穿插了,关羽抢掠东吴辎重的事。试想,如果关羽后勤没问题,为什么要抢东吴的。对方比你弱么?
马甲兄你一心认定糜芳一开始就准备投降,是何用意。糜芳以城降,人品不足挂齿,但是并非一开始就投降啊!你说糜芳知情未报,导致关羽不知道东吴军的偷袭。其实是糜芳、傅士仁都不知道啊,因为关羽安排的警戒人员都被吕蒙部下捉去了。
寻章摘句本不足谓,与诸君侃侃,居然让人认为YY,只能自笑了。
还有当时曹魏想渔翁得利之意图,三国志中也有描述。事实上东吴得利,曹魏得势,蜀国至此再战一场后,已经无力问鼎天下。
[
本帖最后由 wwwind 于 2011-5-11 16:41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wwwind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12
发表于 2011-5-11 21:1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25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很可惜,我对你判断表示质疑。
东吴对傅士仁不信任,很能理解。降将么,没有人头状,谁相信啊。谲兵,你认为是诡兵。我认为是指傅士仁的部属不可信任的,但是没必要特意加上个人色彩。虞翻要吕蒙提防就是了,于是带傅士仁随军到南郡,另外派自己信任的人马把守公安。
吴书与吴录从字面上是不一致的。你却认为两者同一意思?值得怀疑。为什么不是在夸大孙权的功劳呢。这部书可是吴国人自己写的。
还有“相和”,本意是音声相互谐调。马甲兄,哪来准备做内应的意思?是否可以这样说“兄弟啊,我很体谅你在这样一个不通情理的领导下工作,实在...”相互理解,互相通气,互唱高调。
这是孙权趁机暗中与糜芳交好,就是感化别人,打下感情基础,瓦解糜芳对关羽的支持,博得感情分。笼络成功就代表糜芳会做内应?内应这词可是未见于书面。
要明白,在决裂之前两家可是盟友,关系有疙瘩,但大家相互间问候下还是可以的。既然关羽因南郡的火灾事故责备糜芳。孙权就趁机写信对关羽编排大大一下,诋毁一下,煽动一下,然后摆出一副很同情的嘴脸,说如果是我是关某人就一定不这样这样。这很正常嘛,这叫诱人,也叫离间。如果公开煽动说“你在那里不爽,到我这边来吧”。估计糜芳不是傻子,身居南郡太守,而他哥可是蜀国重臣糜竺啊!糜芳那时候不会脑子发热的。
“区区一心者糜将军也”,又断句了。这句话后的结果是,吕蒙不相信南郡城的蜀军是否真投降,然后趁糜芳投降,南郡城开之际,直接带领大军迅速地开进南郡城,直接把南郡城的所有蜀军的人马全部控制起来了,并发现了伏兵计吧。呵呵。结果是,无论糜芳假投降还是真投降,既成事实。这样就无所谓,感情基础在,可以继续YY。糜芳镇守的南郡也成了东吴控制了南郡。
不过马甲兄却一定说糜芳一定知道东吴军来袭,而确实不见文字于经传,估计是你YY了。
试想,军情是第一要紧事,如果关羽没有把抽调留守兵马,糜芳想内应,吕蒙未必敢轻动。退一步来说,让糜芳知道军事机密了,对孙权的好处,只是到时候的开城投降。但是如果糜芳泄露了呢?请你记住糜芳是糜竺的兄弟,孙权是傻子才会把这样重要的军事机密告知并蜀国的一个感情用事、立场并不可靠的糜芳。这是用间的技巧,马甲兄看来真是马甲了。东吴上下知道这事都是都屈指可数,却要告知一个蜀国的将领,真是可笑。不要把军机大事看成儿戏。把书本内外都要读懂比较好。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wwwind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13
发表于 2011-5-12 08:1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28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到底以那段为准啊,马甲兄,一个事实有5个描述。这种记录也叫完整,你当所有读者像你一样喜欢。投降这点大家都没有异议,就是单指内应。
傅士仁、糜芳都是兵临城下时投降,你就认为是内应。东吴的种种政治小动作,你就是当二人成为内应的必然结果。什么逻辑。
二者在孙权与关羽的取向中,糜芳倾向于孙权(相和)。但马甲兄一直把这二人的原先政治立场给忘了,他们都是刘备的属下。关羽只是他们顶头上司,他们对关羽的不满和畏惧是投降的内因,而东吴兵临城下是外因。但他们身为高级将领自己的政治立场都不明白?不知道叛变后东吴、蜀国两方新老相识对他们的看法。你的看法不仅片面,一点都不人性,把历史人物当成机器人或者几个字词。古人对内应的用词是非常苛刻的,但是“内应”这两个字或者近义词没有出现。
还有古人开城投降都有表示臣服的礼节,既所谓遣使因迎**,并大开城门,城门前置酒食。这是投降的礼节过程。不是投降原因和暗箱操作的细节。
你去翻其它史料,开城投降是否都要遣使和开城置酒食,这是正规礼节场面。马甲兄,你老是说别人YY,自己却翻来覆去把几个片段说成能证明你的想象的情况,还要歪曲字面,是何用意?这几段真正能证明就是吕蒙大军至公安和南郡,傅士仁和糜芳先后出城投降这么一个简单的结果。至于你说的内应一事,我是看不出来。“相和”一词,你不理解,可以继续翻阅词典证明你说相和就是内应的意思。
所谓“诱”,是一种现象背后政治手段和心机,至于成不成功,是说不准的。你却一定认为成功了。很可笑的!立世于乱世的人要明白,站错队伍就意味着自己以及自己家族的将来可能就断送了。跟谁谈得拢,关系好,跟谁谈不拢,关系差,很正常,人嘛。但是把这些体现在现实赤裸裸的政治取舍时,需要再三思考,但系着身家性命。莫不成,马甲兄属于那种为个人情绪,义无反顾,拋家弃子型?这种人少之又少,特别是身居高位,他的取舍意味他的家庭与家族,甚至朋友将同时面对“叛国”这个罪名。无所谓?不是自己的身家性命,危在旦夕,有多少人会愿意改变立场。而马甲兄,就这5段也不能圆你说法,你认为你一个人黏贴了这些字,就可以抹杀文字背后人们的想法,准备让天下人都对自己和家庭的没有想法?可笑。还有把YY标签贴给别人。不能解释,不能论证。这些字你解释,我解释,大家都可以。关键是那种判断是更近人情事理。
还好不知道你是否从政,是否身居高位,真的话,天下休矣。
还有内应做法,你去参考其它史料细节,连做内应方法的不清楚,要准备什么措施,就张口闭口内应。想把别人一笔扫倒,至少要明白,字面背后实际操作技巧。
[
本帖最后由 wwwind 于 2011-5-12 08:49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wwwind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14
发表于 2011-5-12 22:2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30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说客的话,你居然当作真理。真是好笑!!!无视。你去看看古今中外的说话,哪个说客不是话中虚虚实实,似是而非,误导别人的。烽火台防务么,你认为东吴的间谍在干什么,听你把功劳送给糜芳?军情第一的道理都不懂。吕蒙不让自己东吴的奸细把荆州详细情况了解清楚,会随便攻打荆州?而你的逻辑那个奸细就是糜芳。可笑之至。吕蒙跟糜芳的关系可不咋的,他对隔壁防区的情况不会需要孙权告诉他吧。
糜芳开城投降就是内应?你举的例子里,有一情形,糜芳看到东吴军一开始是闭门不见,后来见到傅士仁才投降。你又做何解释?不会认为记载有误?你不会又开始否认自己了。自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知道翻来覆去地胡扯。跟你讲道理都讲不清。
有句话,你一定记得“君子和而不同”。“和”字请把握好,我已经提醒你第三次了。古人用字是非常讲究的。用“相和”,说明古人对糜芳还是很尊重的。自己贴的文字不好好把握好,就知道YY。
诱关羽,不是失败了么。你举的例子又证明我的逻辑正确。
看待历史,以史料基础,依靠各种合理的方式进行解释,取更合理的结果。你的解释就是把史料搬过来,这就是历史。不服,就说别人YY。史料描述是死的,就是对这区区数行字,你我分歧众多。你居然认为你理解的就是真实,真是好笑了。你的解释,从糜芳角度考虑过么?从吕蒙角度考虑过么?从虞翻角度考虑过么?
你举的例子中明明只是出城投降多,还要说第一选择是内应投降。最含糊其辞的,你就认为是内应。这个史料大家都在看。你又如何证明别人抛开史料。
内应需要举措,你举的例子不是正好证明内应需要举措,特别是兵。
糜芳的内应举措控制兵权的例子,你找史料来。你自己找不出就说别人乱说。
吕蒙军进入南郡城,明明发现有伏兵计谋,你又无赖似的予以抹杀。
你到底看不看史料啊,或者看不看得懂啊。还有史料和我的句词中从没没说过,伏兵是糜芳安排,是你自己认为的,然后大力否定的。
你看别人文字喜欢断章取义,对我话也是。我上一贴的第一段,表明了观点,你还要无理取闹,真是可悲。我否定的是你关于糜芳作为内应投降东吴的观点。请记清楚了,看明白了。什么素质。
记住,以后引用史料,最好不要让人发现你根本没看懂。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wwwind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15
发表于 2011-5-13 00:3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32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虞翻做说客说的是傅士仁。这种诡伎俩把你也骗得很爽啊。
对吕蒙厉害的无知,充分表明你没看懂吕蒙传。作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他安排自己人去探听虚实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懂军事就不要胡说八道。光凭虞翻的YY几句,你就乐颠乐颠解释糜芳就是内应了。估计反间计在你身上用一下,一定成功。如果没有吕蒙的大军做后盾,虞翻敢去说服傅士仁吗?请用脑子想想。
你证明有书面记载说糜芳把荆州防务详细情况告诉东吴了,拿得出来,自然不会再议论什么。关键是你拿不出来,恨不得把反对意见一锤砸扁。说你喜欢贴别人标签真是不错。
我们正在争论史料是不是证明糜芳是东吴内应,你居然把论点当论据,真是无语。这逻辑怎么回事?史料上有内应或者内的字样吗?
糜芳守城,看到傅士仁后投降,证明了糜芳并不是一开始就投降了。那史书为什么要记载糜芳守城一事。内应么,准备妥当直接投降就是了。闭门守城,只能证明了糜芳投降事实,但不能证明他就是内应。
请不要用你混乱的逻辑硬把“阴诱”“潜相和”当成糜芳必然当内应的理由。
“潜相和”,相和与相合是不同的意思好嘛,建议你多推敲一下。还有这是孙权与糜芳私交好吗?不要公私不分。
阴诱是暗中引诱,成功了吗?没有明确书面记载。你自己举过关羽的例子,证明了“阴诱”结果不是一定成功。
“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伏击与伏计是相同意思?当读者像你一样?那一定是我YY了。
你对内应还是不理解,没有具体内应措施敢叫内应?说个你最喜欢标的一个词,那叫“YY”。没有人马响应叫内应?估计是你脑子糊涂,举证错误。不要老给我机会反驳你的无知。
“遥受羽印号”,关键是“号印”二字,不是号令。印是什么,明白吗?自己把“号印”与“应”混为一谈,我需要盲从吗?不需要吧。
你看你多少字都看错了,说别人YY,那就YY吧。是中文,大家很容易看出字的对和错。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6 16:1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59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