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毛文龙是英雄还是罪人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07-12-14 19:4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LS的flyst1983,照你的逻辑,反心应该在袁,那袁杀了毛文龙之后,应该马上引清兵入关,攻打北京夺取天下,才能为自己的再次晋升作垫脚石。
还有照你逻辑,后面皇太极更走了“臭棋",居然绕道蒙古,劫掠中原。难道皇太极要等明朝杀了袁后才从宁远进军北京?那不是失了”臂膀“么?
杀毛只要一声令下,袁身边的扈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毛,砍了他。毛文龙一定有机会喊?
LS你是不是书呆子,沉迷剧情细节。杀人只是刹那间。再说,袁的目的是事权统一,以待北伐,根本不在乎杀一人。
在千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你认为是不可能的?更别说事情突然发作。这份胆气,估计毛文龙根本没想到。毛作为”名将“,连这份抵抗都没有,你还认为他胆略过人?可笑。

[ 本帖最后由 wwwind 于 2007-12-14 19:4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07-12-14 19:4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问flyst1983,对谋反之事,你认为可以对自己的亲信畅言?如果你是毛,估计早死了一百回。
毛不过骑墙之势,以图自守,作个土皇帝。你会认为他一支游击部队,对战争的大局有多大影响力?
解放战争后期打的是运动战、歼灭战,而不是为保存实力、慢慢增强实力而打的游击战。只有击溃对方主力,才能对其造成重大伤害。不痛不痒的,连增加兵力,运输补给都成问题的孤军,只是牵制作用,而且随时会被清军主力回击而被歼灭。要知道,明朝那时还没灭亡,他毛文龙做个孤臣干什么?

[ 本帖最后由 wwwind 于 2007-12-14 19:5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07-12-15 18:4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flyst1983,你认为清军有了那些粮食就无敌了?那没有那些粮食的时候,他们就会亡国灭种?看蒙古、满清,哪次饥荒的时候不来中原劫掠了?抢劫能活命,为什么不抢?劫掠是游牧民族的一种生存方式。你认为那些明朝那些废料能挡住清军进攻,挡住朝鲜半岛臣服于满清?
你认为看点史料就一定把住了脉?那么后金远远不如明朝,怎么会打仗打到北京城下,打到山东了呢?军队人数不是战争的制胜因素。如果当时明朝能搞定满清,怎么会几次关外大战把本都输了,那些军备物资不都资敌了?当时的清军的骑兵战斗力绝对可以傲视天下--绝没有抬高满清的意思,我也是汉人。
请问当袁巡查毛文龙的军营时,毛的亲信就配在中军大营里听大帅们谈话?还有,他的亲信
们知道不知道都无所谓,因为毛一死,没人敢说自己是叛贼。再说了,我没说毛要叛乱啊?只是不听袁的调令,看清楚了。

[ 本帖最后由 wwwind 于 2007-12-15 18:4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07-12-23 20: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不要与岳飞扯关系,岳飞是胜而被杀,罪从上发出"莫须有”。
三千五百人的军队有很大作为?战功夸大冒领在实际军事战争中时有发生。为何一定认为毛真实,袁伪言?
不要认为毛的这种军队与中共游击队相同,中共游击队有政委,服从上级的指示进行战略配合,他服从吗?
先立不败后求胜是两国对战的常识,更何况前几次的北伐都是失败告终,军心不稳,士气低落,需要时间整顿军队。不是五年之限嘛,可整顿刚开始,袁的脑袋就掉了,你认为正常吗?
对袁的后人与属下做法不满,那么你认为当时亡国的明朝子民都该自杀才是正道?事实是这样吗?每个人都有生存权。更有,你认为当时的军队你想象中的一样?
还有袁没有后人,只有他的族人。选族人做他后人,这是满清一种混淆视听的一种伎俩。

[ 本帖最后由 wwwind 于 2007-12-23 20:0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07-12-23 20:1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对不起,文字狱起因并非你说的那样吧?通常是统治阶级为消除异见而发动的,杀的是知识份子。知识分子掌握知识才是对方所害怕的。
满清入关前,手下就有很多汉人当官的从军的。
不要随便什么文人文人的。钱钟书老先生说过,他不是文人,是学者。
你认为谁是文人就是文人?
国本?那么谁动了明朝的国本?是李自成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07-12-23 20:2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自筹钱粮。何谓自筹?从何而来。就地取钱粮罢了。上面不拨给,下面数十万老幼可以提供,还有附近的地区。
现在谈袁、毛,不是谈吴、祖。个人操守,不要扯上他人。没听说过?古代前方打仗将军,家里大都钱山钱海。

[ 本帖最后由 wwwind 于 2007-12-23 21:4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07-12-23 20: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那么留下的书,你看到是真实还是谎言?
绕道蒙古进攻中原估计不是谎言。那么战争的开始为什么不从“汗奸袁”那儿出军呢?多省力气,一举攻克山海关,以后就轮不上吴三桂卖乖了。那明朝的皇帝估计不在北京煤山上吊,留着口气去南京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07-12-23 20: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GCD设置政委是控制军队的一种方式。是谁把中共游击队与毛文龙的偏军相提并论的。
但是如果军队不服从上级的指挥调动,就可以定为死罪。这是军事常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07-12-23 21:1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jinfeng366 于 2007-12-23 20:47 发表

基本没人说袁是汉奸,只能说袁误国而已
PS:而且袁即使想投降也不可能,现实不是小说那样,某人一拍脑袋就能带领大军投降一样,特别是抵抗异族的战场
袁要召集众将投降,不用别人动手,他旁边的卫兵就会一刀 ...

可是,杀袁的人可是这么说的。
是袁崇焕极力建议建造宁远城。可以说没有袁崇焕就没有宁远城。养兵练军都是一步步来的。五年光复期限,一年都未满,袁就惨死。可惜啊!不要认为袁是文进士就认为是文人带兵,他可通晓韬略的。比之杨稿之流,强不止几何。
主将投降,在清对明的战争中,屡见不鲜。主将失踪,群龙无首的混乱中,间谍乘机放火起兵,引来预先城外埋伏的清军,几乎无往不利。
努尔哈赤也准备对宁远城来这手,但被袁识破,于是“野猪皮”生死疑案就出现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07-12-23 21:2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jinfeng366 于 2007-12-23 21:03 发表

首发毛不是袁的下级,东江军镇自诞生以后,一直受朝廷直辖
其次毛和袁平级,毛身为1品大员,太子少保,尚方宝剑,袁根本没有权利啥他
毛就是该杀一万遍,也轮不到袁杀,皇帝杀袁,先收监,后审理,花了8个月 ...

先生真是可爱。
照你这么说,那么监军的官衔比袁大?那袁为什么要听他的?
袁身为兵部尚书兼辽东经略,在辽东对清军的军事、人事、资源部署都是他的权力范围。他毛文龙不在这一块地盘上?这叫从权。毛也这么认为,自己在岛上称霸,袁说什么有什么用,结果掉脑袋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07-12-23 21:3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jinfeng366 于 2007-12-23 21:14 发表

对你无语了,杀袁的罪名里根本没有谋逆这一条,OK?
袁**托付不效,专恃欺瞒,以市米则资盗,以谋疑则斩帅;纵兵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令刑部磔 ...

杀他的人当然不明说,否则授人以柄。否则怎么对应你的“文人”二字。
而清从蒙古附近入中原的进攻路线就要赖在关宁防线?
攻击是最好的防守有个前提,你懂吗?前几任的惨败,死了这么多将领军士,莫非要怪袁?后来的洪大帅多威风,常胜将军,摆出那么多军队到关东,不也吃憋。就知道抠字眼,岂不笑话。
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起兵,可是找到战争理由了。呵呵,这说明明朝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可不怎么人道。直接杀人,借刀杀人之事没少干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07-12-23 21:4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jinfeng366 于 2007-12-23 21:38 发表
不提袁修锦州等重大战略决策失误
如果把袁崇焕的名字蒙住,做了为谈和媚敌而矫诏杀害抗奴名将;卖粮资敌,把敌人进攻路线上险要地形上的自己守军调走,遣散勤王援军,那个不认为做出这些事的人是汉奸?

对不起啊,我们正讨论的主题是毛是不是抗奴名将。你怎么把议论的结果当作了你论证的理由啊。
内忧外患,到处制肘的情形估计没想象过,碰到过。

[ 本帖最后由 wwwind 于 2007-12-23 21:4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07-12-23 22:0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jinfeng366 于 2007-12-23 20:56 发表

饶道蒙古入关是真的,但现在同样留下的记载,包括明史
清军入关的军粮很大可能推测是袁卖的,袁也确实卖了很多军粮给队手
清军入关栗镇的明军精锐部队是被袁给调走的,关宁汰军的哗变又造成清军轻松直抵北京 ...

临阵抓帅入狱,你认为将帅手下的兵会怎么想?当时祖大寿就害怕了,率军远走。见袁的手书才回救。如果军队统帅被抓,这只军队对此没一点感想,只能说明这位统帅没有能力统御这支军队。要知道这支军队在无后勤无援军的情况下,与清军血战多日,令敌人损兵折将。
清军的机动非常强,所以袁筑城抗衡。中原自古骑兵是弱项,机动力不足,这也怪袁。
满桂千里救主?关宁精锐龟行速度?不知从何而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07-12-23 22:1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jinfeng366 于 2007-12-23 21:50 发表

到处制肘,你继续扯,袁还叫到处制肘,那明朝所有都去自杀算了
值得一提的是,毛文龙从天启元年(1621年)到敌后开创东江镇就没有一点军饷粮饷,在天启五年(1625年)前总共才领了内帑银子5万两作军饷,而袁 ...

你把政治和军事挪一块去了。我指的是政治,支持袁的东林党当时执政,而袁的北伐对策得皇帝信任,所以袁得到大量物资人员没错。但是政治局面变化极快,东林党人失势,袁就被卷入政治旋涡。这也是袁平时与军队里的监军宦官近乎的原因,希望不要对军事横加指责。得罪了监军宦官,做大帅?做梦去吧。
明朝的统治已经非常危急,所以要集中优势兵力。战略突入中原,说明皇太级是个优秀的统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07-12-23 22: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jinfeng366 于 2007-12-23 22:12 发表

你自己算算从山东到北京(满挂日夜兼程,千里狂奔),再算算从天津到北京(袁走了整整6天)的距离就知道?
袁是不是慢的像龟!而且袁在北京议和为先,还把勤王援军全部遣散,这点你又如何辩解?
别拿金包衣 ...

阁下,莫非认为京畿重地没有兵马守护?禁卫御林军呢?
最重的诬杀袁的一条大罪就是没有皇帝的手令就带兵入关吧。
你认为地方各部队会对没有圣旨的关宁军大开方便之门,还有鱼肉相送?
清军远战中原,不利于久战。明军把各地兵马调来北京,那么李自成们不就乐坏了?对大局了解的人,不会把各地军队都调到首都,就是调来了,给养问题呢。这笔费用怎么算?莫非明朝军队就象人民解放军一样好调动?打仗靠后勤,这帐要盘一盘。
明朝的财政已经坏透了,莫非这帐也要算袁头上?腐朽的政权就应该灭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07-12-24 23:4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jinfeng366 于 2007-12-23 22:36 发表

你接着扯蛋,随口乱扯真的NB
这几句话说的没一个对的地方,笑死我了
袁粉的素质啊,看来你只是读过金包衣的小说和靠自己乱扯
还污杀袁的第1条罪名,还没有圣旨,还清军远战中原,扯起来真是笑死了
一句话 ...

莫非你认为清军打北京在自己家附近,给养很充沛?人吃马嚼的,靠你吹点出来就解决了,或者从你看过书中就可以变出粮食?
你的话中“包衣”二字众多,就如同你说的"文人"二字一样,你说谁是,谁就是?不要乱加头衔,你的素质呢。
照你这么说来,你必有一套战略思想对付皇太级的兵马。或守或战,说出来听听。
没有压倒性优势就不要说压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08-1-10 22:2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LS说的是,文字的内容需要大脑思考的,战争和政治纠葛在一起,就必须考虑两者潜在的游戏规则。抛开大局,单论个体,大谬误。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15 02:4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480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