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日本战国的士兵素质不容小看
性别:未知-离线 道兄留步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
编号 325568
注册 2009-6-3


发表于 2009-6-3 12: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在此论坛常年潜水  这帖子也看过  当脑残帖忽视了  今天看了看回帖  实在忍不住了  注册了个ID上来说几句  
    首先  很佩服心湖前辈  那么多的引经据典  脑子不是一般的强  还有  能在这个版面混的肯定是对日本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  但是感兴趣不等于哈日  心湖大大完美的阐述了这个观点
    至于说到兵员素质  我觉得不是通过一些资料和几场战争就能说明什么的 战争太复杂了 一场战争的胜负搀杂了各种因素在里面  战争就是战争 不是数据对比 不是沙盘推演
    我想  不管中国也好 日本也好 高素质的部队都是有的 半军半农的炮灰也都是海量存在的  包括中国  除了少数的精锐部队  比如戚家军 俞家军 和辽东铁骑等之外 大部分都是实行军屯的卫所兵  而且由于常年无战事  内地的农民兵已经完全成了农民  有的甚至改行经商了  这跟日本的阿土伯部队没啥两样 所以在这个事情上没必要嘲笑小鬼子  但是要说鬼子的部队素质都很高那就扯淡了  至多也就是一样的农民兵只不过比中国的多打了些架  砍人砍的多了不眨眼而已  
    而且  希望哈日的明白一个道理   中国和日本国情不同   中国地方大  各处紧要都需要防御   难免有疏漏  也必然分出主次  中国向来的重点放在西,北   具体放在明朝  主要的精力全部放在西部和北部的四大重镇   至于那南京什么的  不过是养老院  什么12万驻军  那比强壮点的民工都不如 估计武器早都回炉改了锄头 耙子了.
中国地方大  兵也多 不管哪个朝代不可能每个人都训练有素装备精良  那国家养不起的. 除了重镇  其余的守军主要起到的还是个报警的作用 比如外敌入侵 能抵挡几下抵挡几下 不行就撤退  飞报朝廷  政府再根据情况的严重性从各地派军开赴前线  所以一般遇到正规的大规模作战  往往是初期迅速溃败  之后慢慢反扑收复失地  后期占据优势  这其中有国力的作用 也是应为主力部队陆续开到  正规军加入了作战的原因  正所谓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日本地小国穷  自然要在兵员个体战斗力上下工夫  中国国力雄厚 兵员基础更雄厚 没那个必要也没那个精力  所以这只是国情不同 而已  跟什么民族的优越性扯不上边  小鬼子真那么牛B  怎么混到现在还是那么个破岛? 别说他曾经多凶侵占了多少国家 我们看事实看结果.
    至于哈日的说到战国的什么名将  凭良心说  什么叫名将?不光是战场指挥厮杀  还要纵观全局  用战略的眼光去看问题!  小鬼子从兵到将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跟筋  用他们的话说 叫武士道  用咱们国家的话解释  就是叫做 2    请大家注意下  武士道绝对和大无谓的牺牲精神是两回事  两者表面都是不怕死  但内涵本质不同  就好比法LONG功对比董存瑞  前者叫疯子 后者叫勇士! 虽然都是不怕死  但本质不同决定了结果的不同  一群疯子掌控了这个世界那这世界也就毁灭了与全人类为敌自身必将灭亡  几百年前的鬼子是这样 几十年前还是这样  至于日本人是否真的不怕死?我很怀疑这一点  很多人说明朝援朝抗日之战没抓到或杀死一个日方名将  中方倒是阵亡了一位邓子龙老将军  但是请看下邓老将军是怎么死的 他为了拖延时间 阻拦日军撤退  率小部分船只冲入敌阵  吸引日军注意力  当旗舰起火时  手下请他弃船  换小船逃生 邓子龙答曰:此船即我所守之土  誓死不退!  之后整装正容 坚持指挥和日军周旋直至牺牲  用性命换取了时间 拖到了明军大部队的赶来 将日军逼回露粱海内  
    汉将军陈汤的那句名言现在被大家奉为经典:犯强汉者  虽远必诛!   我觉得这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发自内心的自信宣言  做为现在的我们  离做到这点还很远  所以应该把他埋藏在内心  而不是挂在嘴上  但是在明朝  万历二十七年四月  援朝军队凯旋  明神宗在午门接见他们  并当众命人宣读诏书  其中一句话堪比陈汤  而且有预言的功效: 义武奋扬  跳粱者  虽强必戮!  这句话在三百多年之后  再次印证在了小鬼子们的身上
   我不喜欢发帖子 因为没文化 因为懒  但是我希望告诉很多人  喜欢研究日本的文化历史没有什么错   但是你需要知道 几百年前  我们的祖先曾经为了阻止敌人将贪婪之手伸向中华大地  远赴他乡  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但是今天 他们的勇气和牺牲  换来的是你对他们的嘲笑 对他们敌人的无知追捧  你于心何安!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6 05:2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41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