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清代散文名篇集粹--塌鼻子先生撰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8:4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观渔(清)梅曾亮

 
  渔于池者[1],沉其网而左右縻之[2]。网之缘,出水可寸许;缘愈狭,鱼之跃者愈多。有入者,有出者,有屡跃而不出者,皆经其缘而见之[3]。安知夫鱼之跃之出者,不自以为得耶?又安知夫跃而不出与跃而反入者,不自咎其跃之不善耶?而渔者观之,忽不加得失于其心[4]。
  嗟夫!人知鱼之无所逃于池也,其鱼之跃者,可悲也;然则人之跃者,何也?



  注释:
  [1]渔于池:在鱼池里捕鱼。渔:捕鱼。[2]縻(mí):系、捆。[3]见:同“现”。[4]忽:忽视,漠视。



  这是一篇杂文。作者由渔人捕鱼,联系社会实际,讽刺上窜下跳以谋取地位私利的人,最终不会得到好结果。该文有虚有实,名为写鱼,实则写人,文章含而露,意味深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8: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清〕侯方域

  仆窃闻君子处己,不欲自恕而苛责他人以非其道。今执事(1)之于仆,乃有不然者,愿为执事陈之。
  执事,仆之父行(2)也。神宗(3)之末,与大人(4)同朝,相得甚欢。其后乃有欲终事执事而不能者,执事当自追忆其故,不必仆言之也。大人削官归(5),仆时方少,每侍,未尝不念执事之才,而嗟惜者弥日。及仆稍长,知读书,求友金陵,将戒途,而大人送之曰:“金陵有御史成公勇者(6),虽于我为后进,我常心重之。汝至,当以为师。又有老友方公孔炤(7),汝当持刺拜于床下。”语不及执事。及至金陵,则成公已得罪去(8),仅见方公,而其子以智者(9),仆之夙交也,以此晨夕过从。执事与方公,同为父行,理当谒。然而不敢者,执事当自追忆其故,不必仆言之也。今执事乃责仆与方公厚,而与执事薄。噫,亦过矣。  
  忽一日,有王将军过仆甚恭。每一至,必邀仆为诗歌,既得之,必喜。而为仆贳酒奏伎,招游舫,携山屐,殷殷积旬不倦。仆初不解,既而疑,以问将军。将军乃屏人以告仆曰:“是皆阮光禄(10)所愿纳交于君者也,光禄方为诸君所诟,愿更以道之君之友陈君定生、吴君次尾(11),庶稍湔乎。”仆敛容谢之曰:“光禄身为贵卿,又不少佳宾客,足自娱,安用此二三书生为哉。仆道之两君,必重为两君所绝。若仆独私从光禄游,又窃恐无益光禄。辱相款八日,意良厚,然不得不绝矣。”凡此皆仆平心称量,自以为未甚太过,而执事顾含怒不已,仆诚无所逃罪矣。 昨夜方寝,而杨令君文骢(12)叩门过仆曰:“左将军(13)兵且来,都人汹汹,阮光禄扬言于清议堂(14),云子与有旧(15),且应之于内,子盍行乎。”仆乃知执事不独见怒,而且恨之,欲置之族灭而后快也。仆与左诚有旧,亦已奉熊尚书(16)之教,驰书止之,其心事尚不可知。若其犯顺,则贼也;仆诚应之于内,亦贼也。士君子稍知礼义,何至甘心作贼。万一有焉,此必日暮途穷,倒行而逆施(17),若昔日干儿义孙之徒(18),计无复之,容出于此。而仆岂其人耶!何执事文织之深也。
  窃怪执事常愿下交天下士,而展转蹉跎,乃至嫁祸而灭人之族,亦甚违其本念。倘一旦追忆天下士所以相远之故,未必不悔,悔未必不改。果悔且改,静待之数年,心事未必不暴白。心事果暴白,天下士未必不接踵而至执事之门。仆果见天下士接踵而至执事之门,亦必且随属其后,长揖谢过,岂为晚乎?而奈何阴毒左计一至于此!仆今已遭乱无家,扁舟短棹,措此身甚易。独惜执事忮机一动,长伏草莽则已,万一复得志,必至杀尽天下士以酬其宿所不快。则是使天下士终不复至执事之门,而后世操简书以议执事者,不能如仆之词微而义婉也。
  仆且去,可以不言,然恐执事不察,终谓仆于长者傲,故敢述其区区,不宣。
  ——选自《四部备要》本《壮悔堂文集》



  注释:
  (1)执事:书信中用以称对方,谓不敢直陈,故向侍从左右供使令的人陈述,意示尊敬。与“阁下”、“左右”等同一用意。(2)父行:与父亲同一辈分。(3)神宗: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1573-1620)。(4)大人:谓其父侯恂,当时任御史等职。(5)大人削官归:熹宗天启四年(1624),侯恂以反对阉党魏忠贤,被削官归里。(6)成勇:字仁有,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南京御史。(7)方孔炤:字潜夫,号仁植,安徽桐城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崇祯时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明亡后隐居桐城白鹿山。(8)成公已得罪去:成勇上疏诋兵部尚书杨嗣昌,被削籍戍宁波卫。(9)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方孔炤之子。明清之际思想家、科学家。崇祯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曾参加复社活动,为四公子之一。入清,出家为僧,法名大智,字无可。(10)阮光禄:阮大铖,字集之,号圆海,怀宁(今安徽安庆)人,万历四十四年与马士英同中会试,天启时依附阉党魏忠贤,任光禄寺卿。阉党败后,名列逆案,被革职为民。崇祯末又依附权奸马士英,在南京拥立福王,任兵部尚书。后降清,从清军攻仙霞关,死于山上。(11)陈定生:陈贞慧,字定生,宜兴(今属江苏)人,复社四公子之一,曾与吴应箕等抨击阉党余孽阮大铖等。明亡,隐居不出。吴次尾:吴应箕,字次尾,复社四公子之一。明亡,起兵抗清,兵败被俘,不屈死。(12)杨令君文骢:令君,汉末以来称尚书令及郎中令为“令君”后亦以为县令的尊称。杨文骢,字龙友,贵州人。崇祯时,历任青田、永嘉、江宁知县,因故夺职。弘光时任兵备副使,巡抚常、镇,兼辖扬州沿海地方。南京陷,隆武帝立,任兵部右侍郎,在浙江衢州抵抗清兵,隆武二年(1646)兵败被执,不屈而死。(13)左将军:左良玉,子昆山,临清(今属山东)人,明末大将,弘光时封宁南侯。(14)清议堂:当时朝廷大臣商议军政大事之所。(15)子与有旧:左良玉曾隶昌平督师侯恂(侯方域父)麾下,为恂所识拔。左尝三过商丘侯府,拜伏如家人。崇祯十五年,左又再度隶属起自狱中、任中原督师的侯恂麾下。有旧,犹言有关系。(16)熊尚书:南京兵部尚书熊明遇。(17)日暮途穷,倒行而逆施:《史记·伍子胥列传》载:伍子胥引吴兵入楚,掘发楚平王墓,鞭其尸。申包胥使人责子胥。“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18)干儿义孙之徒:魏忠贤专政时,干儿义孙甚多,有“十孩儿、四十孙”之号。阮曾依附魏忠贤,造《百官图》,构陷杨涟、左光斗等,与魏之“干儿义孙”无异,故侯方域以此诋讥之。
  ★3:48





  翻译:
  我私下听说,有德行的人处世立身,不应自我宽容而对别人却苛求责备,从而反对别人的政治主张。如今阁下对于我,可不是这样,愿为阁下陈述之。
  阁下是我的父辈,神宗末年,跟家父一起在朝廷任职,想处得颇为融洽。而后虽然始终想为阁下效劳而不能,阁下自己应当追忆其中的原委,不必我再赘述。家父被削职归里时,我还年少,每次侍奉左右,家父没有不忆念阁下的才华,而整日嗟叹惋惜不已。到我年纪稍大一些,开始懂得读书上进,便前往金陵寻朋访友。临上路时,家父为我送行并叮嘱说:“金陵有位御史名叫成勇,虽然对我来说是后辈,但我内心却很器重他。你到金陵后,应当以他为师。还有一位老朋友方孔炤,你应当带上名片去拜访他于床前。”谈话中未提及阁下。待我到了金陵,成勇公已因得罪朝廷而离开了,仅见到方公,而他的儿子方以智,是我的故交,因此朝夕相处,过往密切。阁下和方公都是我的父辈,理应前往拜谒,然而我却不敢,阁下应当自己追忆其中的原因,不必我多言。如今阁下却责备我与方公情深意厚,而对阁下疏远。噫,也太过份了!  
  有一天,忽然有位王将军来拜访,态度十分谦恭。以后每次来到,总要邀我写诗,得到之后,总显得那样高兴,然后为我买酒和邀请歌妓演奏,并呼来游船,带上登山的鞋,一起游山玩水。态度极其恳切,连续多天而无倦色。起初我不了解他的目的,后来因生疑而追问王将军。于是,王将军屏退左右告诉我说:“这都是因为阮大铖希望与你结交的缘故。阮大铖近来正受到诸位的辱骂,希望你再和好友陈定生君、吴次尾君说情,幸能略加洗刷。”我严肃地辞谢他说:“阮大铖身居高位,又不缺少贵宾佳客,足以供自己玩乐,哪里需要用上这二、三位书生呢?如果我把你们的要求说给陈定生、吴次尾听,一定会再次被他们两位所拒绝。假若我私下独自和阮大铖交游,只怕对阮大铖又毫无益处。八天来承蒙尽心款待,可谓情深意厚,然而却不得不一刀两断。”这一切我平心思量,自以为并无过份之处,而阁下却一直感到怨怒不已,那我的确无法逃避其罪责了!
  昨天夜里刚刚睡下,杨文骢县令敲门进来对我说:“左良玉的部队将要到来,都城里人们惶惶不安,阮大铖在清议堂扬言说,你跟他是老交情,而且和他内外相接应。你为何不赶快离开!”我才晓得阁下不单怨怒而已,而且怀恨在心,欲使我灭族而后快。我和左良玉固然是老相识,但已遵照熊尚书的教诲,写信制止他东下,可他的心事尚不得而知。倘使他冒犯朝廷,那就是贼;如果我的确在内接应,也同样是贼。有志节操守的人都略知礼义,何至于心甘情愿作贼!万一有这样的人,必定是那些日暮途穷、倒行逆施,犹如往昔魏忠贤的干儿义孙之流,无计可施,或许出此下策,而我岂是这种人?为何阁下给我罗织如此深重的罪名!  
  我私下感到奇怪的是,阁下常常表示希望结交天下名士,却反复无常坐失机会,以至于嫁祸于人使之灭族,这是很违背初衷的。倘使一旦回忆天下名士之所以远离阁下的缘故,未必不感到后悔,感到后悔则未必不改。果真感到后悔而加以改正,只要静待数年,阁下的心事未必不会显露出来。心事果真显露之后,天下名士未必不会接踵而来。我果真见到天下名士接踵投靠到阁下的门下来,也一定尾随在后,陪礼谢罪,恐怕还不为晚。阁下何至于筹划出如此阴险毒辣的下策!由于遭受战乱,我如今已无家可归。如乘上小舟浪迹江湖,安置一己之身并不难。只痛惜阁下已萌生忌恨之心,要是长久隐居民间则已,万一又得志上台,必将杀尽天下之名士,来报复你以往的积怨,那末这就使天下名士终于不再投奔阁下之门。而后代操笔著书以评论阁下的人,也不可能象我这样写得文词谦恭而意思委婉了。我暂且离开这里,可以什么也不说,然而只恐阁下不能明察原委,以为我对长者态度傲慢,所以才敢于向阁下坦露自己的恳切之情,言不尽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8: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侯方域(1618-1654),字朝宗,号雪苑,商丘人。清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其祖侯执蒲官太常寺卿,其父侯恂曾先后任兵部侍郎、户部尚书,二叔侯恪官国子监祭酒。
  侯方域生有异质,侍父京师,多为贤公卿所赏识,称他“强记可比汉张安世,干局可比唐李文饶。胡介祉在《侯朝宗公子传》中称他“生而颖异,读书尝兼数人”“为文若不经思,下笔千万言立就”。他与魏禧、江琬被称为清初三大文学家,其文恢奇雄健,被誉为宋以来“中州数百年一人而已”。侯方域倜傥任侠,与陈贞慧、冒辟疆、方以智被誉为“为天下持大义者”的“南明四公子”。他与陈贞慧、吴次尾作《留都防乱公揭》,历列阮大铖之罪,声震南都。曾醉登金山,指评当世,临江悲歌,被誉为周瑜、王猛。他与同里贾开宗、徐作肃、徐邻唐、徐世琛、宋荦组织雪苑文学社,切磋文事,被誉为“雪苑六子”。
  崇祯十二年(1639年)五月,22岁的侯方域去南京应试,经张溥、夏允彝和陈贞慧介绍,与秦淮名伎李香君相识。香君以身相许,“设誓最苦”,誓词由陈贞慧保存。方域作诗赠李香君,香君自歌以偿之。
  魏忠贤的干儿子阮大铖因《留都防乱公揭》而敛迹牛首,恨无出头日。知方域至南京,以方域与复社名士陈贞慧、吴次尾友善,且大铖与侯恂为同年进士,借世交,想结交侯方域,并通过王将军去拉拢方域,请方域为之说项,此事被香君识破,阮大铖阴谋未能得逞,从此阮大铖对侯方域、李香君一直怀恨在心。
  七月,侯方域人试,举南雍第三人,以策语触讳而落第。冬,侯方域还里,李香君在桃叶渡为侯方域弹歌送行。返里后,以高阳酒徒自居,与吴伯裔、吴伯胤、徐作霖举社事,饮酒赋诗,感愤时政,啸傲乡里。
  崇祯十四年(1641年)夏,侯执蒲病故,侯恂因父丧,带罪出狱,丁忧家居。秋,侯方域奉父命前往江南建德乞铭于原刑部尚书郑三俊。
  崇祯十五年(1642年)春,侯恂归京师狱。三月二十七,李自成农民军破归德。从兄侯方岩率家丁斩关逃出,后又伪袭起义军旗号,出人城中,救城中亲属。侯方域得免。祖母田氏、三叔忭妻刘氏、四叔恕及妻朱氏、五叔虑被杀。从祖侯执中及从叔忻、恒、棕、怡、恬、怙及兄弟辈方镇、方弼、方将、方度、侄方来子睃等皆死于战乱。侯氏一门死加余人。社友吴伯裔、伯胤、徐作霖、张渭、刘伯愚亦被杀。方域所刊文章数百篇及西园翰墨尽焚于兵火。方域随家人北渡黄河,避乱曹南。未几,移居南京。
  六月,侯恂出狱,以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丁启睿总督保定、山东、河北、湖北等七镇军务,解汴围。方域由南京回河南随父军中。至开封北陈桥,侯恂召诸将来会,或至或不至。侯方域向侯恂献计曰:“今赐剑久虚不用,愿破文法。斩许定国以明军法,事办威立。令保定巡抚杨文岳,山东巡抚王永吉率师扼黄河,使李白成不能北渡;风阳抚臣马士英、淮徐抚臣史可法率师扼江淮,遏李白成南冲;陕西督臣孙传庭塞潼关,遏李自成归路;父帅赴左良玉军鼓励将士出师,与孙传庭合兵夹击,使李白成腹背受敌。进,无所拔;退,无所据。以百万之众蚕食中原千里无人烟之地,不出一年,内变必作,大功可成。”侯恂大骇,斥曰:“如此是我先跋扈矣。小子多言,不宜在军。”于是将侯方域赶走。冬末,以侯恂不即救汴而罢官。侯恂买舟南下,避难扬州。方域与兄方夏携家迁往嘉兴,方域还寓南京。
  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左良玉避李自成军,拥兵二十万由武昌东下九江,以粮尽,欲趋南京就食,南都大震。南京兵部尚书熊明遇知方域与左良玉有世谊,请方域去良玉军止之。方域以为不可,仍假借父名写信派人至左良玉军。左良玉得书止其军。阮大铖借机陷害侯方域,方域作《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诋大铖,遂携妻儿流寓宜兴,依陈贞慧而居。与陈贞慧常同读于陈氏“文杏斋”。同年夏,岳父常维翰下葬,方域返里,为岳父撰《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八月,侯恂被逮入狱。仲兄方夏去北京营救父亲,侯方域由吴人越,省亲于嘉兴。是年,方域妻常氏生女于宜兴,后嫁于陈贞慧四子陈宗石。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破北京。五月,清兵人北京,五月十日福王在南京即位。秋,马士英、阮大铖向东林、复社人士进行报复,缉捕方域父子,侯恂逃往徽州。九月,侯方域潜人南京,时值阮大铖大兴党人狱,逮复社诸子,造“十八罗汉”、“七十二金刚”之目,妄图将异己一网打尽。吴次尾因锦衣卫梅惠连事先报信,逃离南京。方域送至燕子矶,并有《腕子矶送吴次尾》诗。阮大铖复逮方域,方域避练国事官邸匿夹墙中得免。与练国事少子练贞吉订交。逃离南京日,练贞吉置酒送别,方域慷慨悲歌,醉后留诗为别,遂流亡吴越。冬十月,清世祖福临即位于北京。命多铎经略江南。南明治“从贼之狱”,仿唐制六等治罪,侯恂列四等。其间刘泽清多次上疏,请严缉方域父子。方域流亡浙江。十二月,阮大铖令缇骑下吴、越捕方域,方域匿于苏、松巡抚张凤翔幕府得脱。不久又去扬州依史可法。史可法署方域为高杰军之监纪推官,从高杰军北征,经略中原。
  清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方域随高杰军驻归德。高杰不听侯方域劝告。十一日夜,高杰被许定国所杀。侯方域归里后,不久去徽州省父,假道宜兴,探其妻儿。王御史阿阮大铖意,责令浙、直督府追捕方域。侯方域在陈贞慧家被逮。此时方域妻常氏与陈夫人置酒定婚约,以三岁女妻陈贞慧二岁四子陈宗石。侯方域被押解南京。四月初九,侯方域出狱,投扬州,人史可法幕府。史可法见扬州事不可为,促方域离扬州逃生去徽州。方域离扬州去泰州,再人兴乎军,图有所为。四月二十四日,清破扬州,史可法死,清兵屠城10日。五月,兴平伯刘泽清降清,贾开宗辞军归隐,侯方域亦渡江再人南京。兴平降将留方域,并请授以清官,方域辞不就。六月,侯方域去泰州。七月,曾与兴平监军王相业一同屏居,共盟不降。是年秋,方域去南京。九月,见明王朝恢复无望,便生归乡之念。侯方域在南京栖霞山寻香君当在此时。冬十月一日,侯方域动身回故里。归里后,居住在商丘城西南老家(今郭村乡袁店)村西草堂,派家人去江南探听消息,并寄诗陈子龙。
  清顺治三年(1646年)春,南明隆武帝遣将分道出兵,以郑鸿逵为大元帅,出浙东,郑彩为副元帅去江南。既出关,不行。未几称饷绝而还。同年夏,方域得南方消息,愤而作《黔虎行》诗讽之。五月,侯恂自江南归里,筑南园而居之,方域遂随父居南园。
  侯方域性豪爽。有一举人去京会试,在商丘附近被劫,不能赴京。方域闻讯后,立即予以资助。并急卖一庄,得千余金,遂令侍从于商丘四郊打听,凡进京会试举人,不问相识与否,皆给予资助。一时义声震四海。
  顺治七年(1650年)春,三省督府张存仁访侯氏父子于南园,方域为条陈《剿抚十议》。八月初,河南巡抚吴景道,知方域“豪横”,又以布衣参与弘光将帅军事,将案治方域及侯恂。被罢官在家的国史院大学士宋权从中调解,与吴道景说:“公知唐有李太自,宋有苏东坡乎?侯生,今之李、苏也。”景道笑而止。有司令方域应河南乡试方解。是秋,方域与贾开宗、徐作肃、徐邻唐、徐世琛、宋荦重修雪苑旧社。
  顺治九年(1652岁)夏,侯方域筑壮悔堂,并做文记之。秋,方域将古文辞进一步整理装订,命名为《壮悔堂文集》。九月,徐作肃为之序。继文集之后,又对诗进一步整理,将少年时的《晋斋诗集》重新删削,存诗43首,编为一卷。将崇祯十二年(1639年)后诗作编为三卷,共四卷,名为《四忆堂诗集》而付梓。侯方域作文记之,贾开宗、宋荦为之序。九月末,侯方域携带《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去江南。至南京作短暂停留,又至镇江,继而游江阴。在江阴见江南总督马国柱荐江南文人启事,首以吴伟业姓名登之。方域曾寄书劝吴伟业终隐不仕。方域死后,吴伟业在《吊侯朝宗》诗序云:朝宗,“贻书约终隐不出,余为世所逼,有负夙诺”。其诗有“死生终负侯赢诺,欲滴椒浆泪满樽”句。
  侯方域这次江南之行,主要是去宜兴访陈贞慧。所以,在宜兴时间最长,创作的诗文最多。此外还先后游访了苏州、嘉兴、金坛、常州等地。年底返里,居壮悔堂。顺治十一年(1654年)秋,方域病重,有司仍逼他应试。十二月十三日病故,终年三十七岁。十年后,于康熙二年(1663年)九月十八日葬于商丘城南十里侯氏南园。侯方域娶东平州太守常维翰三女为妻,生二子一女,长子晓,次子皙。女嫁陈贞慧四子陈宗石。据侯氏后人说,李香君曾生一子,因身份低贱,随其母姓,未能载入《侯氏家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8:5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国朝先正事略序曾国藩

  余尝以大清达人杰士超越古初,而记述阙如,用为叹憾。道光之末,闻嘉兴钱衍石结事仪吉,仿明焦越《献征录》,为国朝《征献录》,因属给事从子应符写其目录,得将相、大臣、循良、忠节、儒林、文苑等凡八百馀人,积二三百卷,借名人之碑传,存名人之事迹。自别京师,久从征役,而此目录册者不可复睹。同治初,又得鄢陵苏源生文集,具述其师钱给事于《征献录》之外,复节录名臣,为《先正事略》。于是知钱氏颇有造述,不仅钞撰诸家之文矣。又二年,而得吾乡李元度次青所著《先正事略》,命名乃适与钱氏相合。前此二百馀年,未有成书。近三十年中,钱氏编摩于汴水,次青成业于湖湘,斯足征通儒意趣之同,抑地下达人杰主,其灵爽不可终阅也。
  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火鼎盛。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时皆异材勃起,俊彦云屯,(火昆)耀简编。然考其流风所被,率不过数十年而止。惟周之文王暨我圣祖仁皇帝,乃阅数百载而风流未沫。周自后稷十五世,集大成于文王。而成康以洎东周,多士济济,皆若秉文王之德。我朝六祖一宗,集大成于康熙。而雍乾以后,英贤辈出,皆若沐圣祖之教,此在愚氓亦似知之。其所以然者,虽大智莫能名也。圣祖尝自言:年十七八时读书过劳,至于咯血而不肯少休,老是而手不释卷。临摹名家手卷,多至万馀;写寺庙扁榜,多至千馀。盖虽寒酸,不能方其专。北征度漠,南巡治河,虽卒役不能逾其劳。祈雨祷疾,步行天坛,并酸酱亩盐而不御。年逾六十,犹扶病而力行之。凡前圣所称至德纳行,范无一而不备。上而天象、地舆、历算、音乐、考礼、行师、刑律、农政,下至射御、医药、奇门、王遁,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且无一不创立新法,别启律途。后来高才绝艺,终莫能出其范围。然则雍、乾、嘉、道,累叶之才,虽谓皆圣祖教育而成,谁曰不然?
  今上皇帝嗣位,大统中兴,虽去康熙益远矣,而将帅之乘运会立勋名者,多出一时章句之儒,则亦未站非圣祖馀泽陶冶于无穷也。如次青者,盖亦章句之儒从事戎行。咸丰甲寅、乙卯之际,与国藩患难相依,备尝艰险,厥后自领一队,转战数年。军每失利,辄以公义纠劾罢职。论者或咎国藩执法过当,亦颇咎次青在军偏好文学,夺治兵之日力,有如庆生所讥挟策而亡羊者。久之,中外大臣数荐次青缓急可倚,国藩亦草疏密陈:“李元度下笔千言,兼人之才,臣音弹劾太严,至今内疚,惟朝廷量予褒省。”当时虽为吏议所格,天子终右之,起家,复任黔南军事。师比有功,超拜云南按察使。而是书亦于黔中告成。
  圣祖有言曰: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次青提兵四省,屡蹶仍振,所谓贞固者非耶?发愤著书,鸿篇立就,亦云勇猛矣。愿益以贞固之道持之,寻访钱氏遗书,参计修补,矜练岁年,慎褒贬于锱铢,酌群言而取衷,终成圣清巨典,上济周家雅颂誓诺之林,不允足壮矣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8:5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过云木冰记·(清)黄宗羲

  岁在壬午[2],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3],自雪窦返至过云[4]。雰霭淟浊[5],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爆危弗落。遐路窈然[6],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7],相视褫气[8],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9],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10],缨络缠于萝阙[11],琤琮俯仰[12],金奏名搏[13],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余愕眙而叹曰[14]:“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书之[15],五行志之[16],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
  言未卒,有居僧笑于旁曰:“是奚足异?山中苦寒[17],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冫各]飘山[18],以故霜雪常积也。盖其地当方山之中,嚣尘沸响[19],扃鐍鐍人间[20],村烟佛[21]照,无殊阴火之潜[22],故为愆阳之所不入[23]。去平原一万八丈,刚风疾轮[24],侵铄心骨。南箕哆口[25],飞廉弭节[26]。土囊大隧所在而是[27],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28]。溪回壑转,蚊螭蠖蛰[29],山鬼窈窕[30]。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31],天呵地吼,阴崖沍穴[32],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33]。群峰灌顶,北斗堕胁,藜蓬臭蔚[34],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35],常如夜行秋爽,故为曜灵之所割匿[36]。且其怪松人枫[37],礜石罔草[38],碎碑埋砖,枯胔碧骨[39],皆足以兴吐云雨。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40],高僧悬记[41],冶鸟木客[42],窅崒幽深[43],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44]。”
  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45];同一过忒[46],有无关系于吉凶之占。居其间者,亦岂无凌峰掘药,高言畸行[47],无与于人世治乱之数者乎[48]?余方龃龉世度[49],将欲过而问之。”

  注释:
  [1]过云:浙江四明山内的一个地段。据唐代陆龟蒙《四明山诗序》云:“山中有云不绝者二十里,民皆家云之南北,每相徙,谓之过云。”木冰:一种自然现象,雨着木即凝结成冰。又称“木介”。[2]壬午:指明崇祯十五年(1642)。[3]晦木:黄宗羲的弟弟,名宗炎,世称立溪先生。泽望:亦作者弟弟,名宗曾,号缩斋,人称石田先生。四明:山名,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属天台山支脉。[4]雪窦:山名,在浙江省奉化县西,为四明山分支。[5]雰(fēn):雾气。淟(diǎn)浊:混浊,污垢。[6]窈然:深远貌。[7]岚:山林的雾气。[8]禠(chǐ):剥,夺。[9]冥:晦暗。霁:本指雨止,这里指云雾散。[10]珑松:同“珑璁”,即玉簪。篁:竹林,竹丛。[11]缨络:串珠玉而成的装饰物,多用为颈饰。阙:通“缺”,空隙处。[12]琤琮:玉石碰击声。俯仰:高低。[13]金:金属乐器,如钟、钹。石:石制的乐器,如磬。[14]愕眙(chì):惊视。眙,直视貌。[15]《春秋》成王十六年:“春王正月,雨(下)木冰。”[16]五行:指刘向《五行传》。其书曰:“木先寒,故得雨而冰也。”[17]苦:极。[18][冫各](luò):冰冻。[19]嚣尘:喧闹多尘埃。[20]扃鐍(jué):关锁,引申为隔绝。[21]佛照:寺庙的灯火。[22]阴火:磷火,野地夜间常见的青色火焰,俗称鬼火,实际是磷的氧化现象。[23]愆阳:阳气过盛,多指天旱或酷热。愆,超过。[24]刚风:强大的风。[25]南箕:星宿名,古人认为南箕主风。哆(chǐ):张口貌。[26]飞廉:风神。弭节:驻车。弭,止。节,策,马鞭。[27]土囊:土穴。隧:洞。[28]勃郁:蕴积,壅塞。烦冤:风回旋貌。宋玉《风赋》:“勃郁烦冤,冲孔袭门。”[29]蛟:传说的动物,龙类,能发洪水。螭(chī):传说的动物,龙类。蠖(huò)蛰:像蠖一样伏藏。蠖,一种昆虫。[30]窈窕:深远貌。[31]嗑(kè):碰,敲击。[32]沍(hù):闭塞。[33]玄冥:水神。《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其神玄冥。”驾:骑,乘。[34]臭(xiù)蔚:气味浓郁。[35]魃(bá):神话中的旱神。[36]曜(yào)灵:太阳。割匿:割舍和躲藏。[37]人枫:即“枫人”,枫树上生成的人形瘿瘤。晋嵇含《南方草木状》曾有记载。[38]礜(yù)石:《山海经》中记载的有毒的矿石。罔草:纠结的丛草。[39]胔(zì):肉腐烂。[40]炳灵:显赫的魂灵。[41]悬记:高处的题记。[42]冶鸟:晋干宝《搜神记》中所载的鸟名。木客:山中的精怪。[43]窅(yǎo):深远。崒:通“萃”,聚集。[44]燠(yù):暖。[45]造化:创造化育,指天地、自然界。[46]过忒(tè):此处犹言“变更”。[47]畸行:异味行。[48]与(yù):参预,在其中。数:气数,命运。[49]龃龉(jǔ yǔ):不合,不融洽。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历史学家。父亲黄尊素是东林党代表人物,被魏忠贤阉党杀害。黄宗羲到京都讼冤,用铁锥毙伤仇人。后领导复社成员进行反宦官权贵的斗争。明亡,他组织武装力量在浙东一带活动,被鲁王任为左副都御史。失败后隐居不仕,潜心著书,成为清朝“三大儒”之一。
  这是一篇奇特的游记。四明山过云地区的木冰本来就是罕见的奇特景观,作者绘声绘色,善造意境,写木冰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晶莹的世界,写木冰的形成,又令人夺魄心惊,纸上生寒,确实是揉细腻的工笔与磅礴的气势于一体。更奇特的是它的结尾,感慨似乎漫不经心,寓意若有若无,结合作者身世处境,实在引人深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8:5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海愚诗钞序(清)姚鼐

  吾尝以谓文章之原,本乎天地。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苟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皆可以为文章之美。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有其一端而绝亡其一[2],刚者至于偾强而拂戾[3],柔者至于颓废而阉幽[4],则必无与于文者矣。然古君子称为文章之至,虽兼具二者之用,亦不能无所偏优于其间。其故何哉?天地之道,协合以为体,而时发奇出以为用者,理固然也。其在天地之用也,尚阳而下阴[5],伸刚而绌柔[6],故人得之亦然。文之雄伟而劲直者,必贵于温深而徐婉[7]。温深徐婉之才,不易得也。然其尤难得者,必在乎天下之雄才也。夫古今为诗人者多矣,为诗而善者亦多矣,而卓然足称为雄才者,千余年中数人焉耳。甚矣,其得之难也。
  今世诗人,足称雄才者,其辽东朱子颖乎?即之而光升焉[8],诵之而声闳焉,循之而不可一世之气勃然动乎纸上而不可御焉[9],味之而奇思异趣角立而横出焉[10],其惟吾子颖之诗乎?子颖没而世竟无此才矣!子颖为吾乡刘海峰先生弟子,其为诗能取师法而变化用之。鼐年二十二,接子颖于京师,即知其为天下绝特之雄才。自是相知数十年,数有离合。子颖仕至淮南运使,延余主扬州书院[11],三年而余归,子颖亦称病解官去,遂不复见。
  子颖自少孤贫,至于宦达,其胸臆时见于诗,读者可以想见其蕴也[12]。盖所蓄犹有未尽发而身泯焉。其没后十年,长子今白泉观察督粮江南,校刻其集。鼐与王禹卿先生同录订之[13],曰《海愚诗钞》,凡十二卷。乾隆五十九年四月,桐城姚鼐序。




  注释:
  [1]《海愚诗钞》:朱子颖的诗集。朱子颖字海愚,其生平见前姚鼐《宋双忠祠碑文并序》注。[2]“有其一端”句:指阴阳刚柔只有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却完全没有。亡:无。[3]偾(fèn布)强而拂戾:紧张激烈而违逆乖张。偾:紧张,兴奋。拂戾:违逆不顺。[4]阉幽:蔽塞昏暗。[5]下:贬低。[6]伸刚而绌柔:扬刚而抑柔。[7]温深:温和深厚。[8]即:接触。[9]循之:顺着往下看。御:节制。[10]角立:卓然特立。按以上四句形容朱子颖诗的阳刚之美。[11]延:聘请、邀请。[12]蕴:积蓄。[13]王禹卿:王文治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清代文学家,名画家;乾隆进士,官至云南临安知府。为文尚瑰丽,老归平淡。著有《梦楼诗集》、《赏雨轩题跋》等。



  此文所论,也是文学风格的阳刚阴柔问题。而据此文所论,又可见出作者于阳刚、阴柔二者,更欣赏阳刚之美。作者慨叹“雄才”难得,可见他心目中阳刚之美的境界是很高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8: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韩非论(清)梅曾亮

  太史公谓韩非引绳墨[1]、切事情,悲其为《说难》,而不能自脱[2]。嗟夫!非之为《说难》,非之所以死也。
  今人君无贤智愚不肖,莫不欲制人而不制于人,测物而不为物所测。然卒为揣摩智士之所中,而不能脱其要令者[3],彼士也阴用其术,而主不知,故因势而抵其巇[4]。使知有人焉玩吾于股掌之上[5],而吾莫之遁,虽无信臣左右之谗,其不能一日容之也决矣。
  且古今著书立说之士,多出于功成之后者,不然,则无意于世以潜其身[6]。今非方皇皇焉入世之网罗[7],独举世之所忌讳者,纵言之而使吾畏,亦可谓不善藏其用者矣[8]。不然,非之术,固士阴挟以结主取济者[9],非独以发其覆而为祸首[10],岂不悲哉!
  吾观老子之书,以柔为刚,以予为取,处万物所不胜[11]。而视天下不婴儿处女若,宜有难免于雄猜之世者[12]。然则老子之不知所终[13]”,其已知及此哉!



  注释:
  [1]太史公:司马迁。绳墨:木匠画线用的工具,比喻规矩和法度。《史记老庄申韩列传》:“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2]自脱:使自己脱离说君的危险。《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3]要领:提起衣服的腰和领,襟袖自然平贴,比喻主旨、纲领、关键。要,即“腰”。[4]巇(xì):罅隙。喻指薄弱处。[5]股掌:大腿和手掌。玩于股掌,意为容易地把握和操纵。[6]潜:隐藏,深藏。[7]皇皇:同“惶惶”,匆忙貌。网罗:捕鸟的工具。[8]藏用:《易•系辞上》:“显诸仁藏诸用。”把自己的才能和功用深藏起来,不让他人知道。[9]阴挟:暗中怀抱、掌握。济:成功。[10]发其覆:揭开覆盖遮蔽之物,使露真相。《庄子田子方》:“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11]不胜(shēng):担当不起,承受不住。[12]雄猜:心志雄大,多疑猜忌。[13]不知所终:据说老子见周朝日益衰微,便决心隐循起来,写下五千字的著作,出关而去,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去了哪里。



  梅曾亮(1786—1856),字伯言,江南上元(今江苏南京)人。道光二年进士,官户部郎中,晚年告归,主讲扬州书院。早年好骈文,后来师从姚鼐,专攻古文,居京师二十余年,求教者络绎不绝,成为桐城派后期的重要作家。为文稍变桐城派义法,提倡“因时立言”,写“人之真”,兼学博取,文章风格雄健浑厚,穷极笔势。有《柏枧山房文集》等。
  韩非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政治家、谋士。他的《说难》,主旨是分析说士进说君主的困难,论述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告诫进说者要掌握君主的心理变化和客观情势,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秦始皇读到《说难》等文章,很重视韩非,邀他出使秦国,不久韩非遭李斯等人的谄害死于狱中。梅曾亮认为,韩非写《说难》,是导致他自身被害的直接原因,玩君主于股掌之上,君主岂能容忍?文章立意与周树槐的《汉高帝论》差不多,而主要从被害者一方论证,结论是士必须善藏其用,学老庄的遁世哲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8: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汉高帝论(清)周树槐

 
  丁公为楚将[2],逐窘高帝彭城西[3],帝急顾曰:“两贤岂相厄哉[4]?”丁公引而去之[5]。及楚灭,丁公见,高帝斩以徇[6],曰:“后世毋效丁公[7]。”
  壮学子曰:丁公死晚矣!然谲哉[8],高帝乎?高帝曰:“使项王失天下者,丁公也。”丁公为项王臣不忠,然则为项王臣忠者,宣莫如季布[9]。丁公已戮,而季布方购[10],高这非能以公灭私者也。
  然则高帝曷为斩丁公?曰:高帝之怨丁公,犹其怨季布尔矣[11]。然而丁公斩,季布终赦者,季布数窘高帝,卒无害于高帝,自以为罪而逃之,则非高帝之所甚恶也。丁公能窘高帝,能释高帝,自以为德而谒之,是则高帝之所甚耻也。不然,鸿门之役[12],使项王失下天者,项伯也,而封之,其有词于后世也哉[13]?



  注释:
  [1]汉高帝: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沛县(今属江苏)人,灭秦后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最后灭楚建汉。[2]丁公:丁固,项羽手下的将领,是季布同母异父的弟弟。[3]彭城:古县名,治所在今江苏徐州市。[4]厄:逼迫,困。[5]引:避开。[6]徇:通“殉”,示众。[7]以上事俱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这句话原文是:“使后为人臣者无效丁公!”[8]谲(jué):诡诈,变化多端。[9]季布:项羽名将,数围困刘邦。刘邦得天下后,悬赏追捕他,后由于夏侯婴进言,得赦免,任河东守。[10]购:悬赏征求。[11]尔:如此,那样。[12]鸿门之役:鸿门,在陕西临潼东。《史记项羽本纪》载,刘邦攻占秦都咸阳后,派兵守函谷关。项羽率四十万大军攻入,进驻鸿门,准备消灭刘邦。项羽叔父项伯从中调和,使刘邦亲至鸿门会见项羽。宴会上,项羽手下人想舞剑刺杀刘邦,项伯又几次以身掩护,使刘邦脱险。统一天下后,刘邦封项伯为射阳侯。[13]其:犹“岂”,表反诘。词:此指借口,理由。



  周树槐,字星叔,号壮学子,湖南长沙人。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历官山西沁源、江西吉水知县。有《壮学斋文集》。
  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杀人如麻,不值得奇怪。这篇短文却从丁固被杀戮的小事上,层层剥笋,揭露出汉高祖刘邦极端自私的心理和诡谲手段:帝王的尊严是损害不得的,杀了人,还要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文章用季布、项伯等人作对照来论证,更增强了无容置疑和反驳的说服力,是一篇鞭辟入里,深刻而有独见的好文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8: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汉学商兑重序(清)方东树

  三代以上,无经之名,经始于周公、孔子。乐正崇四术[2]。春、秋教以《礼》、《乐》[3],冬、夏教以《诗》、《书》。及至春秋,旧法已亡[4],旧俗已熄,诈谋用而仁义之路塞,孔子惧,乃修明文、武、周公之道,以制义法而作《春秋》[5]。《春秋》亦经也。孔子虽未尝以是教人,然其平日所雅言于人者[6],莫非《春秋》之义也。卫君待子为政,子曰:“必也正名乎”[7];陈恒弑其君,请讨之[8],季氏伐颛臾、旅泰山,则使欲止之[9]。此皆《春秋》之义也。至于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10]《论语》卒篇,载“尧曰”一章[11],柳宗元曰:“是乃夫子所常常讽道之辞云尔。”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12],“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3]义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14]又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5]又曰:“假我数年,卒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16]故庄周曰:“《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17]六经之为道不同,而其以致用则一也。此周公、孔子之教也。
  及秦兼天下,席狙诈之俗[18],肆暴虐之威,遂乃荡灭先王之典法,焚烧《诗》、《书》,于时不特经之用不兴[19],并其文字而殄灭之矣[20]。汉兴,购求遗经,于是群经始稍稍复出。或得之屋壁[21],或得之淹中[22],或得之宿儒之口授,而固已残缺失次,断烂不全,赖其时一二老师大儒[23],辛勤补缀,修明而葺治之。于是《易》有四家,《书》与《诗》三家,《礼》、《春秋》两家,号为十四博士[24]。则章句所由兴[25],家法所由异[26],汉儒之功,万世不可没矣。自是而至东京[27]、魏、晋,以逮于南北朝,累代诸儒,递相衍说,辨益以详[28],义益以明,而其为说亦益以多矣。及至唐人,乃为之定本定注,作为“释文”[29],举八代数百年之纷坛,一朝而大定焉。天下学者,耳目心志,斩然一齐,兼综条贯,垂范百代,庶乎天下为公,而可谓之大当也。然其于周公、孔子之用,犹未有以明之也。
  及至宋代,程、朱诸子出,始因其文字以求圣人之心,而有以得于其精微之际,语之无疵,行之无弊,然后周公、孔子之真体大用,如拨云雾而睹日月。由今而论,汉儒、宋儒之功,并为先圣所攸赖[30],有精粗而无轩轾[31],盖时代使然也。
  道隐于小成[32],辨生于末学[33],惑中于狂疾[34],诞起于妄庸。自南宋庆元以来[35],朱子既没之后,微言未绝,复有钜子数辈[36],蠭起于世,奋其私智,尚其边见[37],逞其驳杂,新慧小辨,各私意见,务反朱子。其所谓道,非道;而所言之韪,不免于非[38]。其于道,概乎未尝有闻焉者也。逮于近世,为汉学者,其蔽益甚,其识益陋,其所挟惟取汉儒破碎,穿凿谬说,扬其波而汩其流[39],抵掌攘袂[40],明目张胆,惟以诋宋儒、攻朱子为急务。要之,不知学之有统,道之有归,聊相与逞志快意以鹜名而已[41]。
  吾尝譬之:经者,良苗也;汉儒者,农夫之勤菑畲者也[42],耕而耘之,以殖其禾稼;宋儒者,获而舂之,蒸而食之,以资其性命,养其躯体,益其精神也。非汉儒耕之,则宋儒不得食;宋儒不舂而食,则禾稼蔽亩[43],弃而无用,而群生无以资其性命。今之为汉学者,则取其遗秉滞穗而复殖之[44],因以笑舂食者之非,日夜不息,曰:吾将以助农夫之耕耘也。卒其所殖,不能用以置五升之饭,先生不得饱,弟子长饥。以此教人,导之为愚;以此自力,固不获益。毕世治经,无一言几于道,无一念及于用,以为经之事尽于此耳矣,经之意尽于此耳矣。其生也勤,其死也虚,其求在外,使人狂,使人昏,荡天下之心而不得其所本,虽取大名如周公、孔子,何离于周公、孔于[45]!其去经也远矣。尝观庄周之陈道术,若世无孔子,天下将安所止[46]?观汉唐儒者之治经,若无程朱,天下亦安所止[47]?
  或曰:天下之治方术多矣,百家往而不返,小大精粗,六通四辟[48],一曲之士各有所明[49],虽不能无失,然大而典章制度,小而训诂名物,往往亦有补前儒所未及者,何子罪之深也?曰:昔者,周尝封建诸侯矣,诸侯而下为卿、大夫,卿、大夫而下为士,士之下为庶人。周固天下之共主也,及至末孙王赧[50],不幸贫弱,负责无以归之,逃之洛阳南宫謻台[51]。当是时,士庶人有十金之产者,因自豪,遂欲以问周京之鼎[52],十金之产,非不有挟也,其罪在于问鼎[53]。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今之大,全赖程朱出而明之,乃复以其謏闻驳辨[54],出死力以诋而毁訾之,是何异匹夫负十金之产而欲问周鼎者也?是恶知此天下诸侯所莫敢犯也哉?故余既明汉儒之有功若彼,而复辨诸妄者之失若此。后有作者,亦足以明余非乐为是譊譊也,其亦有所不得已焉者也。


  注释:
  [1]《汉学商兑》:方东树著,是一部批评汉学,维护宋学的专著。[2]乐正崇四术:语出《礼记王制》。乐正:《礼记》郑玄注:“乐官之长,掌国子之教。”四术:指《礼》、《乐》、《诗》、《书》。古时以此“四术”教育贵族子弟成士。[3]春、秋:指春季和秋季。[4]“及至”二句:到了春秋时代,三代盛世的典章制度已经消亡了。[5]“以制义法”句:见前方苞《又书货殖传后》注。[6]雅言:雅正之言。《论语述而》: “子之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当时诵读论、书,执行典礼,都用所谓“雅正”之言。[7]“卫君”二句:《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正名:指辨正名分、名称。孔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因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都要严格遵守应有的名分,以维持统治秩序。[8]“陈恒”二句:《论语宪问》:“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陈恒,即陈成子,齐国大夫,于公元前481年杀齐简公。[9]“季氏”二句:春秋后期鲁国贵族季氏专权,贪鲁属臣颛臾之地,欲伐之,当时孔子弟子冉求为季氏相, 孔子曾让冉求劝阻。事见《论语季氏》。又,季氏曾到泰山祭山,泰山不在季氏封地之内,这种举动违反古礼,孔子也曾让冉求加以阻上。事见《沦语•八佾》。[10]“哀公问政”三句:语出《礼记•中庸》。哀公:鲁哀公。“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孔颖达疏:“言文王、武王为政之道,皆布列在方牍、简策也。”[11]“尧曰”:《论语》最末一章,主要内容是记述“二帝三王”及孔子的言论。[12]道:同“导”。齐:整治。以上二句见《论话为政》。[13]“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语出《论语里仁》。何有:何难。[14]小子:孔于对弟子的称呼。何莫:何不。诗可以兴:邢昺琉:“诗可以令人能引譬连类,以为比兴也。”观:观察风俗之盛哀。群:群居互相切磋。怨:责怪。以上见《论语阳货》。[15]立:成就,成:完善。语出《论语泰伯》。[16]假:给与。《论语述而》作“加”。《易》旧时被看做是穷理尽性之书,所以孔于说“卒以学《易》,可以无大过”。[17]引语见《庄子天下》。[18]席:凭借,倚仗。狙(jū居)诈:狡猾奸诈。[19]不特:不只,不仅。[20]殄(tiǎn舔)灭,绝灭。[21]或得之屋壁:汉代曾在孔于旧宅壁中发现藏书。据《汉书艺文志》载:“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22]或得之淹中:《汉书•艺文志》: “《礼》古经者出于鲁淹中。”苏林注:“淹中,里名也。”[23]老师:年辈最尊的学者。[24]“于是”四句:《后汉书•徐防传》:“孔圣既远,微旨将绝,故立博土十有四家。”注云:“《汉官仪》曰:光武中兴,恢弘稽古,《易》有施、孟、梁丘贺、京房,《书》有欧阳和伯、夏侯胜、建,《诗》有申公、辕固、辕婴,《春秋》有严彭祖、颜安乐,《礼》有戴德、戴胜。凡十四博士。”博士:古代学官。[25]章句:汉代注释家用分章析句的方法解释古书意义,这种办法叫“章句”。所由兴:由此而兴。[26]家法:五经博士及其所传弟子以“师法”(汉代某一经的大师被立为博士后,他的经说叫师法)。说经,并各自名家,叫“家法”。[27]东京:东汉。古人常以建都地点表示两汉,称西汉为“西京”,东汉为“东京”。[28]辨:辨别。[29]“及至唐人”三句:唐代重视经籍的蒐求整理,《旧唐书经籍志》载:“贞观中,令狐德棻、魏征相次为秘书监,上言经籍亡逸,请行购募,并奏引学士校定,群书大备。”开元年间唐玄宗又命褚无量、马怀素等整理,校勘。这些举措对保存古籍很有贡献。“释文”:唐陆德明撰《经典释文》三十卷,解释儒家经典文义,兼及道家。[30]攸赖:依赖,依靠。攸:语助词,无义。[31]轩轾(zhì至):车子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引伸为高低,轻重。[32]小成:微小的成就。语出《庄子齐物论》。[33]末学:无本之学。“辨”通“辩”,争论。[34]狂疾:同狂且(jū居),行动轻狂。[35]庆元:南宋宁宗年号(1195—l200)。朱熹死于庆元六年(1200)。[36]钜子数辈:指与程朱理学对立的陆九渊、王守仁学派及王廷相、王夫之等人。钜子:大家,大人物。[37]边见:片面的见解。[38]韪(wěi):是,对。[39]汩(gǔ古):扰乱。[40]抵掌攘袂(mèi妹):击掌捋袖,表示兴奋。[41]骛名:追求名誉。[42]菑畬(zī yú资于):除草垦田。[43]禾稼蔽亩:禾稼茂密,遮蔽田地。[44]遗秉滞穗:收割时遗漏的稻把和稻穗,《诗经小雅大田》:“彼有遗秉,此有遗穗。”秉:稻谷一把。滞:滞漏,遗落。[45]离:明。[46]“尝观”三句:庄子宣传道家思想,若无孔子,道家思想就会到处泛滥,天下人的思想就无所归依。[47]“观汉唐”三句:汉唐儒学不注重经义解释,若无程朱,下人对经义的理解也无所归依。[48]六通四辟:《庄子天道》:“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矣。”《释文》曰:“六通,谓六气:阴、阳、风、雨、晦、明;四辟,谓四方开也。”一说六通指东、南、西、北、上、下,四辟指春、夏、秋、冬。[49]一曲之士:只有某一方面见识的人。《庄子天下》:“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50]末孙王赧:周朝末代天子周赧王,名姬延。[51]謻(yī移)台:古代宫中别馆。《汉书诸侯王表序》:“有逃责之台。”注云:“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謻”亦作“誃”。[52]周京之鼎:周京洛阳之鼎。鼎:古代立国的重器,为权力的象征。[53]问鼎:指企图篡夺王位。问,询问。诸侯问鼎,是非礼之举,表明其有篡夺之心。[54]謏闻:小有名声。謏(xiǎo小):小。


  方东树(1772—1851),字植之,其居室名“仪卫轩”,学者因称仪卫先生;安徽桐城人,诸生,文学家兼学者。青年时期从姚鼐学古文,为姚鼐著名弟子之一。中年以后专攻学术,以治经史著称,于文论亦有研讨。曾主讲庐州、亳州、宿松、廉州、韶州等书院。所著《汉学商兑》一书,从批判汉学家的立场出发,指出了汉学考据的不少错误,有一定学术价值;所著《昭昧詹言》为清代著名诗话之一。鸦片战争时期在广东,著《化民正俗对》,陈禁烟之道;著《病榻罪言》,论御敌之策,表现了一定的反帝爱国思想。
  著作除《昭昧詹言》外,有《仪卫轩义集》及诗集、《老子章义》、《书林扬觶》等共十余种。《清史稿》有传。
  汉学指汉儒所创的考据训诂之学,又称“朴学”。明清之际,学者顾炎武等主张“通经致用”,推重汉儒朴实学风,反对宋儒空谈义理。清初阎若璩、胡渭等用训诂考据方法治经,有所创获。至乾、嘉年间,惠栋、戴震等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汉儒的训诂方法,汉学的旗帜从而张扬开来。汉学对于整理古籍、辨别真伪,有过不少贡献,但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烦琐的、为考据而考据的学风。方东树站在宋学(即程朱理学)立场写了《汉学商兑》,指摘汉学烦琐考据的弊端,在学术上有所贡献,但对汉学持全盘否定态度,则表现了桐城派维护宋儒理学的门户之见。通过此文,可以看出桐城派对于汉学和宋学的基本态度。
  方东树作为桐城派的理论家,更多的是从思想上维护其文派的地位,而对于桐城派写作上简洁雅驯的要求,则不拘泥。其所作文章,常不顾文重义复,尽情发挥,故集中多长文。此文及下面的《答叶溥求论古文书》,即属于此类文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8: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旁观者文(清)梁启超

  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
  旁观者,如立于东岸,观西岸之火灾,而望其红光以为乐。如立于此船观彼船之沉溺,而睹其凫浴以为欢。若是者,谓之阴险也不可,谓之狠毒也不可。此种人无以名之,名之曰无血性。嗟乎,血性者,人类之所以生,世界之所以立也。无血性则是无人类无世界也。故旁观者,人类之蟊贼[1],世界之仇敌也。
  人生于天地之间,各的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自放弃其责任,则是自放弃所以为人之责也。是故人也者,对于一家而有一家之责任,对于一国而有一国之责任,对于世界而有世界之责任。一家之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国必亡。全世界人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世界必毁。旁观云者,放弃责任之谓也。
  中国词章家有警语二句:“济人利物非吾事,自有周公孔圣人。”中国寻常人有熟语二句曰:“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此数语者,旁观派之经典也,口号也。而此种经典口号,深入于全国人之脑中,拂之不去,涤之不净。质而言之,即旁观二字,代表吾全国人之性质也。是即无血性三字,为吾全国人所专有物也。呜呼,吾为此惧!
  旁观者,立于客位之意义也。天下事不能有客而无主。譬如一家,大而教训其子弟,综核其财产;小而启闭其门户,洒扫其庭除,皆主人之事也。主人为谁?即一家之人是也。一家之人,各尽其主人之职,而家以成。若一家之人,各自立于客位,父诿之于子,子诿之于父;兄诿之于弟,弟诿之以兄;夫诿之以妇,妇诿之于夫,是之谓无主之家。无主之家,其败亡可立而待也。惟国亦然。一国之主人为谁?一国之人是也。西国之所以强者无他焉,一国之人各其主人之职而已。
  中国则不然,入其国,问其主人为谁,莫之承也[2]。将谓百姓为主人与?是姓曰:此官吏之事也,我何与焉?将谓官吏为主人与?官吏曰:我之尸此位也[3],为吾威势耳,为吾利源耳,其他我何知焉?若是乎一国虽大,竟无一主人也。无主人之国,则奴仆人而弄之、盗贼从而夺之固宜。《诗》曰:“子有庭内,弗洒弗扫。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4]。”此天理所必至也,于人乎何尤?
  夫对于他人之空他人之国而旁观焉,犹可言也。何也?我固客也。(侠者之义,虽对于他家他园,亦不当旁观。今姑置勿论。)对于吾家国而旁观焉,不可言也。何也?我主人也。我尚旁观,而更望谁之代吾责也?大抵家国之盛衰兴亡,恒以其家中国中旁观者之有克多少为差。国人无一旁观者,国虽小而必兴。国人尽为旁观者,国虽大而必亡。今吾观中国四万万人,皆旁观者也。谓余人信,请征其流派。
  一曰浑沌派[5]。此派者,可谓之无脑筋之动物也。彼等不知者有所谓不知有所谓国,不知何者为可忧,不知何者为可惧。质而论之,即不知人世间有应做之事也。饮而食,饱而游,困而睡,觉而起。户以内即其小天地,争一钱可以陨其命。彼等既不知有事,何所谓办与不办。既不知有国,恨与不亡,譬之游鱼居将沸之鼎,犹误为水暖之春江。巢燕处半火之堂,犹疑为照赋予之出日。彼等之生也,如以机器制成者,能运动而不能知觉。其镪也,如以电气殛毙者[6],有堕落而不有苦痛。蠕蠕然度数十寒暑而已[7]。
  彼等虽为旁观者,然曾不自知其为旁观者。吾命之为旁观派中之天民。四万万人中属于此派者,殆不止三万万五千万人。然此又非徒不识字不治生之人而已。天下固有不识字不治生之人而浑沌者,亦有号称能识字能治生之人而实大浑沌者。大抵京外大小数十万之官吏,应乡会岁科试数百万之士子,满天下之商人,皆于其中有十有九属于此派者。
  二曰为我派。此派者,俗语所谓遇雷打尚按住荷包者也。事之当办,彼非不知。国之将亡,彼非不知。虽然,办此事而无益于我,则我惟旁观而已。高性能此国而无损于我,则我惟旁观而已。若冯道当五季鼎沸之际,朝梁夕晋,犹以五朝元老自夸[8];张之洞自言瓜分之后,尚不失小朝廷大臣,皆此类也。彼等在世界中,似是常立于主位而非立于客位者。虽然,不过以公众之事业,而计其一己之得害。若夫公众之利害,则彼始终旁观也。吾昔见日本报纸中,有一段最能摹写此辈情形者。其言曰:
  吾尝游辽东半岛,见其沿道人民,察其情态。彼等于国家存亡之危机,如不自知者。彼等之待日本军队,不见为敌人,而见为商店之顾客。彼等心目中不知有辽东半岛割归日本与否之问题,惟知有日本银色与纹银,兑换补水几何之问题。
  此实写出魑魅魍魉之情状[9],如禹鼎铸奸矣。推为我之敝,割数千里之地,赔数百兆之款以易其衙门咫尺之地[10],而曾无所顾惜。何也?吾者既已六七十矣,但求目前数年无事,至一瞑目之后虽天翻地覆,非所问也。明知官场积习之当改,而必不肯改,吾衣人生观饭确定之所在也。明知学校科举之当变,而不肯变,吾子孙出身之所由也。
  此派者,以老聃为先圣[11],以杨朱无元帅[12]。一国中无论为官绅为士为商,其据要津握重权者,皆此辈也。故此派有左右世界之力量。一国联盟才智之士,皆走集于其旗下。而方在萌孵芽卵之少年子弟,转率仿效之,如麻疯肺病者传于子孙,故遗毒遍于天下。此为旁观者中最有魔力者。
  三曰呜呼派。何谓呜呼派?彼辈以咨嗟太息痛哭流涕为独一无二之事业者也。其面常有忧国之容,其口不少哀时之语。告以事之当办,彼则曰:诚当办也,奈无从办起何?告以国之已危,彼则曰:诚极危也,奈已无救何?再穷诘之,彼则曰:国运而已,天心而已。无可奈何四字是其口诀,束手待毙一语是其真传。如见火之起,不务扑灭,而太息于火势之炽炎。如见人之溺,不思拯救,而痛恨于波涛之澎湃。
  此派者,彼固自谓非旁观者也,然他人之旁观也以目,彼辈之旁观也以口。彼辈非不关心国事,然以国事为诗料;非不好言时务,然以时务为谈资者也。吾人读波兰灭亡之记、埃及惨状之史,何尝不为之感叹!然无益于波兰埃及者,以吾固旁观也。吾人见菲律宾与美血战,何尝不为之惠民敬。然无助于菲律宾者,以吾固旁观也。所谓呜呼派者,何以异此?此派似无补于世界,亦无害于世界。虽然,灰国民之志气,阻将来之进步,其罪实为薄也。此派者,一国中号称名士者皆归之。
  四曰笑骂派。此派者,谓之旁观,宁谓之后观。以其常立于人之背后,而以冷言热语批评人者也。彼辈不惟自为旁观者,又欲逼人使不得不为旁观者。既骂守旧,亦骂维新。既骂小人,亦骂君子。对老辈则骂其暮气已深,对青年则骂躁进喜事。事之成也,则曰:竖子成名[13]。事败也,则曰:吾早料及。彼辈常自立于无可指摘之地。何也?不办事故无可指摘,旁观故无可指摘。己不办事,而立于办事者之后,引绳批根以嘲讽掊击[14]。此最巧黠之术,而使勇者所以短气,怯者所以灰心也。岂直使人灰心短气而已!而将成之事,彼辈必以笑骂沮之。已成之事,彼辈能以笑骂败之。故彼辈者,世界之阴人也。
  夫排斥人未尝不可,己有主义欲伸之,而排斥他人主义,此西国政党不讳也。然彼笑骂派果有何主义乎?譬如孤舟遇风于大洋,彼辈骂风骂大洋骂孤舟,乃至遍骂同舟之人。若问此船当以何术可达彼岸乎?彼等瞠然无对也。何也?彼辈藉旁观以行笑骂,失旁观之地位,则无笑骂也。
  五曰暴弃派。呜呼派者,以天下为无可为之事。暴弃派者,以我为无可为之人也。笑骂派者,常责人而不责己。暴弃派者,常望人而望己也。彼辈之意,以为一国四百兆人,其三百九十九光九亿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人中,才智不知几许,英杰不知几许,我之一人,岂足轻重。推此派之极弊,必至四百兆人,人人皆除出自己,而以国事望诸其余之三百九十九兆九亿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人。统计而互消之,则是四百兆人卒至实无一人也。
  夫国事者,国民人人各自夸有其责任者也。愈贤智,则其责任居。即愚不肖,亦不过责任稍小而已,不能谓之无也。他人虽有绝大智慧绝在能力,只能尽其本身分内之责任,岂能有分毫之代我。譬之欲不食而使善饭者为我代食,欲不寝而使善睡者为我代寝,能乎否乎?且我虽不肖,然既为人矣,即为人类之一分子也。既生此国矣,即为国民之一阿屯也。我暴弃己之一身犹可言也,污蔑人类之资格,灭损国民之体面,不何言也。故暴弃者实人道之罪人也。
  六曰待时派。此派者有旁观之实而不自居其名者也。夫待之云者,得不得未可当必之词也。吾待至可以办事之时,然后办之。若终无其时,则是终不办也。寻常之旁观则旁观人事,彼辈之旁观则旁观无时也。且必如何然后为可以办事之时,岂有空形哉。办事者,无时而非可办之时,不办事者,无时而非不可办之时。故有志之士,惟造时势而已,未闻用待时势者也。待时云者,欲见风潮之所向,而从旁拾其余利。向于东则随之布满东,向于西则随之而西,是乡愿之本色[15],而旁观派之最巧者也。
  以上六派,吾中国之性质尽于是矣。其为派不同,而其为旁观者则同。若是乎,吾中国四万万人,果无一非旁观埏也。吾中国四万万人!果无一主人也。以无一主人之国,而立于世界生存竞争最剧最烈万鬼环瞰丰虎眈视之大舞台,吾不知其如何机时可为!六派之中,第一派不知责任之人,以下五派为不行责任之人。知而不行,与不知等耳。且彼不知者犹有冀焉,冀其他日之知而即行也。若知而不行,则是自绝于天地也。故吾责第一派之人犹浅。责下五派之人最深。
  虽然,以阳明学知行合一之说论之[16],彼知而不行者,终是未知民。苟知之极明,则行之必极勇。猛虎在于后,虽跛者或能跃数丈之涧。燎火及于邻,虽弱者或能运千钧之力。何也?彼确知猛虎大火之一至,而吾之性命必无幸也。夫国亡种灭之惨酷,又岂止猛虎大火而已。吾以不举国之旁观埏直未知之耳,或知其一二而未故友其究竟耳。若真知之,若究竟知之,吾意虽箝其手箝其口,犹不能使之默然而息,块然而坐也。安有悠悠日月,歌舞太平,如此江山,坐付他族,袖手而作壁上之观,面缚以待死期之至,如今日者耶?
  嗟呼,今之拥高位,秩厚禄,与无号称先达名士有闻于时者,皆一国中过去之人也。如已退院之僧,如已闭房之妇[17],彼自顾此身之寄居此世界,不知尚有几年。固其于国也,有过客之观,其苟且以愉逸乐,袖手以终余年,因无足怪焉。若我辈青年,正一国将来之主人也。与此国为缘之日正长。前途茫茫,未知所届。国之兴也,我辈实躬享其荣。国之亡也,我辈实亲尝其惨。欲避无可避,欲逃无可逃。其荣也,非他人之所得攘;其惨也,非他人之所得代。言念及此,夫宁可旁观耶?夫宁可旁观耶?吾岂好不深文刻薄之言以骂尽天下哉!毋亦发于不忍旁观区区之苦心,不得不大专疾呼,以为我同胞四万万人告也。
  旁观之仅对曰:任。孔子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8]。”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19]!”任之谓也。



  注释:
  [1]蟊(máo)贼:吃庄稼的害虫。[2]承:担当。[3]尸位:如尸(神像)居位,只享祭祀,而不作事。指官吏居位而不理事。[4]“《诗》曰”句:出自《诗经唐风山有枢》。考:击。保:居。[5]浑沌:形容愚昧无知。[6]殛:杀。[7]蠕蠕:虫爬行的样子。[8]冯道(882—954):历事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事十君。事见《旧止代史冯道传》。[9]魑魅魍魉:指各种各样的坏人。[10]兆:一百万为兆。后文所称“亿”今指十万。[11]老聃:老子。道家的创始人。[12]杨朱:战国时魏人。其说重在利己。[13]竖子:对人的鄙称,如称“小子”。[14]引绳批根:互相合力,排斥异己。[15]乡愿:伪善者。语出《论语阳货》。[16]阳明学:明代王守仁的学说。[17]闭房:停止房事。[18]“天下”句:见《论语微子》。[19]孟子曰:见《孟子公孙丑下》。



  本文发表于1900年2月的《清议报》,是梁启超的“新文体”代表作之一。此文从关系“国家之盛衰兴亡”的高度,提出了“国人无一旁观者,国虽小而必兴;国人尽为旁观者,国虽大而必亡”的论点;并深刻指出“旁观二字,代表吾全国人之性质”,具体入微地剖析了六派旁观者的面目。全文既有形象生动的比喻,又有严肃深刻的议论,条理清晰,笔锋犀利,与众不同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国民性的清醒认识。这可以说是鲁迅先生批判国民性一类作品的先声,对于今人仍有警示意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8: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寄五弟(清)吴锡麒

  屡得吾弟书,而未及奉报,非懒也,直忙耳[1] 。年来心力既不如前,每一拈毫,必要苦思力索,及到神疲意倦,又不得不暂息片时。然旧债未了[2],新债又催,细思之亦复何苦如引,乃又有不得不如此者,故到苦恼里,辄不禁哑然自笑也。
  闻吾弟旧恙[3],亦时发时止。为人作嫁[4],不知何日息肩[5]?度此时已非少年光景,而犹欲日日熬辛受苦,任重担惊,亦何怪病魔之缠绕耶!读东坡《闻子由瘦》诗[6]:“相看会作两癯仙,还乡定骑黄鹤[7]。“试举此言,真可为吾两人写照也。
  白头兄弟,尚复有何奢望,但是茅屋三间,青山一角,芒鞋竹杖[8],安稳以送余年,似乎亦非难事,然一再思之,岂易得哉!写至此,因思往日与吾弟在严江舟中[9],望山上人家,鸡犬消闲,为之浩然三叹。



  注释:
  [1]直:但,不过。[2]债:指文债。欠下为人写的诗文债。[3]恙(yàng 样):病。[4]为人作嫁:比喻空为别人辛苦忙碌。唐代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钱,为他人作嫁衣裳。”[5]息肩:摆脱职务,卸却责任。[6]东坡:苏轼,号东坡居士。了由:苏辙,字子由。[7]癯(qú 渠):瘦。黄鹤:原作黄鹄。两句诗的意思是:你我互相观看都瘦得像“癯仙”一样,身弱体轻,还乡时骑着黄鹄就可以了。[8]芒鞋:草鞋。苏轼诗:“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9]严江:即富春江,在浙江省中部,东汉初年严子陵曾在隐居钓鱼,故称严江。



  吴锡麒(1746—1818),字圣徵,号榖人,浙江钱塘人,乾隆四十年进士,授编修,累官国子监祭酒。后以亲老乞养归里,至扬州,主讲安定乐仪书院。颇有文名,著有《正味斋集》。
  这封信语言虽朴实无华,却写得情深意厚。先写自己心力已衰退,文债又多,常常弄得十分苦恼,故不能及时回信。次写对兄弟旧恙的关怀,悲为人作嫁,叹何日息肩,又引东坡诗,于悲愁中强自宽解。最后写自己的愿望难以实现,兄弟俩为生活所迫,四季奔走,两地阻隔,比起山上人家鸡犬消闲,自叹不如。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一般文人生活之清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8:5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寄邹论园(清)吴锡麒

  仆归里后,内子[1]已自病危,乃不数日间,遽然化去[2]。以数十年同艰共苦者,而目中忽无此人,觉“蒙楚”一诗[3],字字皆为我辈画出泪痕。方知此种伤心,固自同于千古。特[4]仆不幸,适然觏之[5],惨惨何已!
  ——有正味斋集



  注释:
  [1]内子:妻子。[2]化去:死的委婉说法。[3]“蒙楚”一诗:指《诗唐风葛生》。这是一首悼念亡妻的诗,内有句云:“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4]特:独。[5]适然觏(gòu构)之:恰恰遇到了它(指亡妻一事)。



  此信为悼亡妻而作。语言朴素,不假雕饰,而字字饱含热泪,十分感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8:5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祭金先生文(清)张惠言

  呜呼!六经同归,其指在《礼》,谁欤明之?北海郑氏[2],经唐涉宋,大论日芜,天鉴大清,笃生巨儒。乾隆之初,婺源江公[3],刊榛兑途[4],洒流就东[5]。厥其继者,沐宁之戴[6],先生起歙,并黻联佩[7]。戴君宏通,众流并泳,志修年短,厥绪未竟[8]。先生精研,思约理积,掉头庌庑[9],壶奥独辟[10]。既启其室,遂周其藩,桴杗楶栭[11],既固既完。笺《礼》九篇,以郑正郑。惟求匡救[12],是谓笃信。一义之发,迩于睫眸[13],先生不言,千载其幽。较其所成,于戴盖多,婺源之传,岱华比峨[14]。
  古人著书,感发不遇,先生不然,颐志养素[15]。早年献赋,入赞机衡[16],对策銮坡[17],声震殿廷。帝嘉其文,冠之上第。再命持衡[18],慎简俊义[19]。翩然高蹈,有遁若飞[20]。不事之功[21],其成则巍。杜门养疴,二十一年。既定礼堂[22]”,其人未传。景行实行[23],高山推仰。昊天弗遗,后学准放[24]?
  伊蒙寡味[25],一言获褒。春风所嘘[26],不遗薪荛[27]。三年在门,莫窥美富。既困驰驱,乃始自咎。独特绪论[28],以当众歧。端策恐骤[29],瞻途识夷。丙辰之春[30],再谒几席。先生欣然,曰子可益。则理其秽,则瀹其清[31]。恢之拓之[32],以崇以闳。闵其饥寒,恤其生死。割宅以居,推食以食。岁在己未[23],孟春北征。光生饯之,肴核既盈[34]。酒酣执手,曰:“学实难,瞢不知道[35],绣其帨鞶[36]。前贤后生,气求声应,弗章弗传[37],孰美孰盛?挹河知源,测景知光[38],今我老矣,非子曷望?”畴昔之岁,殷勤与书,问:“子所学,今则何如?勉子旧闻,告我新得,使我暮年,快睹奇物。”惶恐再拜,负惭此言。匪敢怠荒,乃为俗牵。逝将归来[39],返我矩矱[40],庶几籍、湜[41],果不畔去[42]。
  恭闻易箦[43],命简作缄[44],写不成章,笔绝意嗛[45]。呜呼微言[46],遂绝于兹。哭寝此日[47],伤心曩时。具存者书,莫继者事。命我以意,曷敢以二。尚羁尘鞅[48],罔遂骏奔[49],辁绋不亲[50],奠斝弗存[51]。南望一恸,告兹哀衷,言有弗宣,哀其可穷?先生之灵,其曷不鉴,未知后死[52],斯言勿玷?呜呼哀哉!




  注释:
  [1]金先生:金榜,字蕊中,号檠斋,安徽歙县人。乾隆壬辰(1772)进士。后辞官潜心研究三礼,学术上宗东汉经学家郑玄,有《礼笺》等著作。[2]郑氏:郑玄,字康成,东汉时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汉代经学集大成者,世称其学为郑学。[3]江公:江永,字慎修,婺源(今属江西)人。清经学家、音韵学家。其学为考据见长,开皖派经学研究的风气。[4]刊榛:砍除杂草。榛:树丛杂草。兑:通。[5]洒:清洒,荡涤。[6]戴:指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曾问学于江永。清著名思想家,音韵学家,考据大师。[7]黻(fú)礼服上的花纹。代指衣服。这句意谓并列,不相上下。[8]绪:前人未竟的功业。[9]庌(yá):廊下的小屋。庑(wǔ):堂周的廊屋,庌和庑都是屋子的外部结构,比喻学术领域的边缘。[10]壶(kǔn)奥:室内深处,喻深隐。[11]桴(fú):房屋的次栋,即二梁。杗(máng):栋,正梁。楶(jié):柱顶上支撑屋梁的方木,即斗拱。栭(ěr)斗拱的另一名称。[12]匡救:纠正挽救。[13]迩:近。[14]岱:泰山。华:华山。[15]颐:养。素:素业,清高的操守。[16]机衡:重要的政权机关。金榜在乾隆乙酉(1765)召试举人时,授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17]銮坡:翰林院的别称。这句指殿试,以第一名及第。[18]持衡:主持评量人才。金榜曾任山西副考官。[19]简:选择。俊乂(yì):贤能,有才德。[20]遁:隐去。指辞官不仕。[21]不事:不事王侯。指不仕。[22]礼堂:进学习礼的处所。[23]景行(xìng):崇高的德行。《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24]放:通“仿”。效法。[25]伊:句首语助词,无义。[26]嘘:吹。此喻老师的教诲。[27]薪荛(ráo):柴草。[28]绪论:理论。[29]策:马鞭。骤:马奔驰。[30]丙辰:嘉庆元年(1796)。[31]瀹(yuè):疏通河水。[32]恢:扩大、弘扬。[33]己未:嘉庆四年(1799)。[34]肴核:菜肴和果物。[35]瞢(méng):目不明,喻愚昧。[36]帨鞶(shuì pán):帨,佩巾。鞶,皮制的束衣带。比喻重文藻,过于琐碎。《法官寡见》:“今之学也,非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帨鞶。”[37]章:彰明。[38]景:同“影”。[39]逝:通“誓”。[40]矩矱(huò):规矩,尺度。[41]籍、湜:张籍,皇甫湜,唐代人,都是韩愈弟子。这里以籍、湜自比,比金先生为韩愈。[42]畔:通“判”。[43]易箦(zé):箦是华美光泽的竹席。《礼记檀弓》载,曾子将死,要人把他床上的箦换掉,后称病重将死为易箦。[44]命简:犹“命笔”,写作。缄:书信。[45]嗛(xián):原意是衔在口中。此喻满怀悲慨而说不出。[46]微言:含义深远精微的言辞。[47]哭寝:《礼记檀弓》:“孔子曰:‘师吾哭诸寝,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这是悼念老师的意思。[48]尘鞅:尘欲的牵绊。鞅,套在马颈或马腹上的皮带。[49]罔:通“惘”,迷乱,迷惑貌。遂:进。[50]辁:无辐条的车轮。绋(fú):下葬时引柩入穴的绳索。[51]奠斝(jiǎa):祭奠的酒。斝,酒器。[52]后死:作者自称。



  金榜是清代学者,从江永学,与戴震友善,专治《礼记》。这篇祭文称扬了金先生的学述成就和辞官治学的人品,回顾了师生友情。结尾言“命我以意,曷敢以二”,也有经学继承人的自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8:5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祭舅氏文(清)刘大櫆

 
  维年月日[1],刘氏甥大櫆,谨以清酌庶羞之奠[2],致祭于舅氏杨君稚棠先生之灵。呜呼舅氏!以君之毅然直方长者[3],而天乃绝其嗣续[4],使茕茕之孤魂[5],依于月山之址。櫆不肖[6],未尝学问,然君独顾之而喜,谓“能光刘氏之业者,其在斯人[7]。吾未老耄[8],庶几犹及之见矣[9]。”呜呼!孰知君之忽焉以殁,而不肖之零落无状[10],今犹若此。尚飨[11]。


  注释:
  [1]维:发语词。[2]清酌:清酒。庶羞:多种菜肴。[3]毅然:刚强的样子。直方:正直。长者:有德行者,多指性情谨厚的人。[4]嗣续:后代。[5]茕茕(qióng):孤独无依貌。[6]不肖:不似,原指儿子不像父亲那样贤能。犹言“没出息”。也用作自称的谦词。[7]其:犹“将”,将要。[8]老耄(mào):年老。耄,老。[9]庶几:也许可以。表示希望。[10]无状:无善状,无成绩。[11]尚飨(xiǎng):亦作“尚享”。意思是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祭文常作结语。


  一般祭文,都要记死者生平可传之事,可敬之品格,而这篇短章,只有一句生平,一句赞语,重点在借舅氏的生前期望,抒发自己“零落无状”的人生感慨。未尝不情事兼备,简洁而有余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8:5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祭李文忠公文(清)吴汝纶

  呜呼我公,国之蔡蓍[1]。老泔长算,勤往谤归。卒安天下,名故不堕。
  上海誓师[2],死地背水,贼笼全吴,王土无咫。望公旌旗,风靡气死。迺疆迺理[3],南东渐海。分功金陵[4],牢让不有。再清中原,卒事徒骇[5]。群公环师,劳孰与齿[6]?洗兵解甲,于京告功。出镇荆楚[7],有事梁、雍[8]。偏陬幺么[9],亵我全锋[10]。诏卫郊畿[11],兼控海邦[12]。于时天下,交口誉颂。
  大地五洲,强国麻立,挟其长技,款关竞入[13]。公一怀柔[14],谈笑和辑。上自宫壶[15],亲贤枢密[16],倚公捍城,棱威四詟[17]。公功所积,谤亦丛集。众聋独昭,毁誉安习。附者妒能,污者横击,期欲败公,而国岌岌。开怨近邻[18],败若朽拉。出疆仪和[19],遇刺及睫。生归因谗[20],威脱权劫。衔命远聘,环历地圜[21]。名王大豪,过礼益虔。下逮走卒,童儿妇人。一见矜宠,阗道欢笑[22]。国威新挫,由公而尊。归复伤馋,功不得论。命听外政[23],通蔽柔骄[24]。又以谤退,不近愈疏。广州之行[25],我闻有命,维匡弥缝,不陨国问[26]。祸变卒发[27],銮辂蒙尘[28]。有诏敕公,旋转乾坤。勇入九军,定盟珠盘[29],还我天下,再厝之安[30]。
  在咸、同世,中兴四佐,曾公称首,次胡次在[31],公师曾公,与为唱和。耸身山立,现世少可[32]。曾公即世[33],巨艰独荷,强力忍訽[34],旁无助我。鄙儒小拘[35],持冰入火,有舌烧城[36],用忌蕴祸[37]。闳毅之谋,败于丛脞[38]。几如是为,而国不挫。盖公外交,厥有五美[39]。五洲推高,屈一二指。维昔三贤,治兵方内,及若交邻,皆所未逮。公功与并,益以驭外[40]。远抚长驾[41],翳独公最[42]。彼昏不寤,挠成使败。已败缩手,救乃公恃。今之媾和,存亡攸系[43],沮事之议,尚滋纷起,一任誉毁,爰竣爰济[44]。谥公曰忠,公论斯在。
  我承凶问[45],戒车在行[46]。一市窃语,交走相惊。曰吾且死,赖公有生。公今已矣,谁与嗣公?不佞在门[47],或仕或止,迹疏意亲,谓公知己。弥天一棺[48],伤曷云已!粗述硕休[49],用侑歆记[50]。尚飨。



  注释:
  [1]蔡蓍(shī):卜筮,占卦。蔡,占卜用的大龟。蓍,占卜用的蓍草。喻有先见,远见。[2]上海誓师:1861年李鸿章在家乡安徽编练淮军,第二年调至上海,正式与太平军作战。[3]迺:即“乃”。[4]分功:分占功劳。曾国荃攻打太平军都城天京(南京),朝廷曾命李鸿章助攻,李上表请先攻湖州。作者认为李这样做是不愿分占曾的战功。[5]徒骇:河名,在山东省北部。1866年李鸿章调淮军六万人对捻军作战,先后在[氵弥]河和徒骇河镇压了东、西捻军。[6]齿:并列。[7]此句指李鸿章以大学士出任湖广总督。[8]梁、雍:古九州中的二州,即陕西、四川、甘肃部分地区。此指李率师援助陕西与捻军作战。[9]偏陬(zōu):偏僻地方。陬,隅,角落、幺(yāo)么:微小。此指微不足道的敌人。[10]亵(xiè):污辱,轻慢。此句指1865年满蒙八旗将领僧格林沁被捻军围歼斩首,全军惨败。[11]郊畿:京都附近地区。僧格林沁战死后,西捻军渡河北进,直逼北京,李鸿章此时曾奉命入援。[12]1870年,李鸿章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3]款关:叩关,进入国境。关,关门,国门。[14]怀柔:用政治手段笼络他国,使其归附。怀,来。柔,安。[15]宫壶(kǔn):内宫。指慈禧、慈安两宫太后。[16]亲贤:指当国的一些亲王们。枢密:军机处,掌军国要务。[17]棱:威势。詟(zhé):恐惧。[18]开怨:得罪,结仇。1894(甲午)年中日战争爆了,李鸿章避战求和 ,招致战败,北洋海军覆没。[19]1895年李鸿章以全权大臣出使日本,签订结束甲午战争的《马关条约》。抵日时,被日本浪人暗中枪击,伤颊。[20]丧权辱国的条约签订后,举国舆论哗然,朝廷一些仗义直言的大臣也上疏弹劾李鸿章。[21]地圜:地球。1896年李鸿章出使俄国,周历欧美,访问德、比、法、英、美等国。[22]阗(tián):充满。[23]外政:对处政务。李鸿章出访回国后,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24]通蔽:疏通滞碍。柔骄:安定骄矜。时俄、法、德三国驻华使节无理索取旅顺、威海卫和胶州等地为租借地,李鸿章与之谈判,定租借期为二十五年。[25]广州之行:1899年,英国觊觎广州湾,李鸿章出任两江总督,赴广州与英领事谈判,平息此事。[26]问:通“闻”,声誉。[27]这句指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28]銮辂:皇帝的车驾。八国联军大举进犯时,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亲贵大臣们逃往西安,派奕劻和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乞和。[29]珠盘:天子合诸侯为盟时用的器物。盘,承具,以珠玉为饰,用来盛牛耳。见《周礼天官》。这句指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30]厝(cuò):安置。[31]胡:胡林翼。左:左宗棠。见《跋五公尺牍》。[32]少可:很少有满意的。可,认可。[33]即世:去世。[34]訽:同“诟”,骂。[35]小拘:见识卑下褊狭。犹言“拘儒”。这句指翁同龢等反对李鸿章屈辱求和的维新派人士。中法、中日战争时,翁同龢都极力主战,反对李鸿章。[36]舌:口舌,喻谗言。成语有“赤舌烧城”,喻谗言为害之烈,出自《太玄干》。[37]用:因。[38]坐脞(cuǒ):繁琐细碎。此句指小事乱大政。[39]厥:其。五美:《论语尧曰》中提出的五种美德,即“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食,泰而不骄,威而不猛”。[40]驭外:操纵外国。[41]抚:安定。驾:驾驭[42]翳(yī):语助词。[43]攸:所。[44]爰:乃。[45]凶问:死讯。[46]戒车:犹言“灵车”,送葬车马。[47]不佞:犹不才,自称。[48]弥天:满天,极言其大。陆机《吊魏武帝文》:“戢弥天乎一棺。”谓伟人逝世,天下悲恸。[49]硕休:大而美的德行。[50]侑:劝。歆(xīn)祀:祭祀。歆,鬼神享受香火、祭品之气。



  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是洋务派首领,长期把持外交、军事、经济等实权,对外主张调和与妥协,屡签出卖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媚外卖国的典型人物。这篇祭文恰恰是在镇压太平军、捻军的“功绩”和“成就”等一系列极不光彩的事件上为李大唱赞歌,表明作者偏颇的政治态度和识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8: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祭妹文(清)袁枚

  乾隆丁亥(1)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2),而奠(3)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4),而葬于斯(5),离吾乡(6)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7)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8)?
  汝以一念之贞(9),遇人仳离(10),致孤危托落(11),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12);然而累(13)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14)也。予幼从先生授经(15),汝差肩而坐(16),爱听古人节义事(17);一旦长成,遽躬蹈之(18)。呜呼!使汝不识《诗》、《书》(19),或未必艰贞若是(20)。
  予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21);岁寒虫僵,同临其穴(22)。今予殓(23)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24)。予九岁,憩书斋(25),汝梳双髻(26),披单缣(27)来,温《缁衣》一章(28);适先生奓户(29)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30),不觉莞尔(31),连呼“则则”(32),此七月望日(33)事也。汝在九原(34),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35),汝掎裳悲恸(36)。逾(37)三年,予披宫锦(38)还家,汝从东厢扶案(39)出,一家瞠视而笑(40),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41)、函使报信迟早云尔(42)。凡此琐琐(43),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44),思之凄梗(45),如影历历(46),逼取便逝(47)。悔当时不将嫛婗(48)情状,罗缕记存(49);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50),而亦无与为证印(51)者矣。
  汝之义绝(52)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53),仗汝扶持;家中文墨(54),眣汝办治(55)。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56)。汝嫂非不婉嫕(57),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58)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59)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60)也。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61),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62),犹尚殗殜(63),无所娱遣(64);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65)可喜可愕(66)之事,聊资一欢(67)。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68);汝又虑戚吾心(69),阻人走报(70);及至绵惙(71)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72)应曰:“诺。(73)”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74),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75)还家,而汝以辰时(76)气绝;四支(77)犹温,一目未瞑(78),盖犹忍死待予也(79)。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80)心中言要汝知闻(81)、共汝筹画(82)也。而今已矣(83)!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84)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85)!
  汝之诗,吾已付梓(86);汝之女,吾已代嫁(87);汝之生平,吾已作传(88);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89)。先茔(90)在杭,江广河深(91),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92)。其傍,葬汝女阿印(93);其下两冢(94):一为阿爷侍者(95)朱氏,一为阿兄(96)侍者陶氏(97)。羊山旷渺(98),南望原隰(90),西望栖霞(100),风雨晨昏(101),羁魂(102)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姪诗后,至今无男(103);两女牙牙(104),生汝死后,才周睟耳(105)。予虽亲在未敢言老(106),而齿危(107)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108),九族无可继者(109)。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110)告我?
  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111)飞扬,朔风野大(112),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注释:
  (1)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1736—1795)。丁亥—纪年的干支;乾隆丁亥,即公元一七六七年。(2)素文—名机,字素文,别号青琳居士。康熙五十八年(1719)生,乾隆二十四年(1759)卒,得四十岁。上元—旧县名。唐上元(唐肃宗李亨年号)二年(761)置。在今南京市。羊山——在南京市东。(3)奠——祭献。(4)汝(乳rǔ)——你。浙——浙江省。(5)斯——此,这里。指羊山。(6)吾乡——袁枚的枚乡,在浙江钱塘(今杭州市)。(7)觭(机jī)梦——这里是做梦的意思。觭,得。语出《周礼春官太卜》:“太卜滨三梦之法,二曰觭梦。”(8)宁知——怎么知道。归骨所——指葬地。子(椰yē)——语气词,表疑问。(9)以——因为。一念之贞——一时信念中的贞节观。贞,封建礼教对女子的一种要求。忠诚地附属于丈夫(包括仅在名义上确定关系而实际上滑动未结婚的丈夫),不管其情况如何,都要从一而终,这种信念和行为称之为“贞”。(10)遇人仳(痞pǐ)离——《诗王风谷中有蓷》:“有女仳离,条其[肃欠]矣;条其[肃欠]矣。遇人之不淑矣。”这里化用其语,意指遇到了不好的男人而终被离弃。遇人,是“遇人不淑”的略文。淑,善。仳离,分离。特指妇女被丈夫遗弃。(11)孤危——孤单困苦。托落——即落拓(唾tuò),失意无聊。(12)存——注定。这句说:虽然审你命中注定,实际上也是天意支配的结果。(13)累——连累;使之受罪。(14)未尝——义同“未始”,这里不作“未曾”解。过——过失。(15)授经——这里同“受经”,指育读儒家的“四书五经”。封建社会里,儿童时就开始受这种教育。授,古亦同“受”。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16)差(雌cī)肩而坐——谓兄妹并肩坐在一起。二人年龄有大小,所以肩膀高低不一。语出《管子轻重甲》:“管子差肩而问。”(17)节义事——指封建社会里妇女单方面、无条件地忠于丈夫的事例。(18)遽(巨jù)——骤然,立即。躬(工gōng)——身体。引早为“亲自”。蹈(岛dǎo)——踏,踩。“实行”。这句说:一到长大成人,你马上亲身实践了它。(19)使——如果。《诗》、《书》——《诗经》、《尚书》。概指前文中先生所授的“经”。(20)艰贞——困苦而又坚决。若是——如此。(21)出其间——出现在捉蟋蟀的地方。(22)虫——指前文中的蟋蟀。僵——指死亡。同临其穴(学xué)——一同来到掩埋死蟋蟀的土坑边。(23)殓(炼liàn)——收殓。葬前给尸体穿衣、下棺。(24)憬(景)然赴目——清醒地来到眼前。憬然,醒悟的样子。(25)憩(气qì)——休息。书斋(摘xhāi)——书房。(26)双髻(计jì)挽束在头顶上的两个辫丫。古代女孩子的发式。(27)单缣(坚jiān)——这里指用缣制成的单层衣衫。缣,双丝织成的细绢。(28)温——温习。《缁(资zī)衣》——诗经郑风篇名。缁,黑色。一章————《诗经》中诗凡一段称之一章。(29)适——刚好。奓(炸zhà)户——开门。(30)琅(郎láng)琅然——清脆流畅的样子。形容读书声。(31)莞(关gāun)尔——微笑貌。语出《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32)则则——犹“啧啧”,赞叹声。(33)望日——阴历每月十五,日月相对,月亮圆满,所以称为“望日”。(34)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语出《礼记檀弓下》:“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后泛指墓地。(35)弱冠(贯guàn)——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意思是男子到了他举行冠礼(正式承认他是个成年人)。弱,名词。冠,动词。后因以“弱冠”表示男子进入成年期的年龄。粤(月yuè)行——到广东去。粤,广东省的简称。袁枚二十一岁时经广东到了广西他叔父袁鸿(字健槃)那里。袁鸿是文档巡抚金鉷(红hóng)的幕客。金鉷器重袁枚的才华,举荐他到北京考博学鸿词科。(36)掎(己jǐ)——拉住。恸(痛tòng)——痛哭。(37)逾——越,经过。(38)披宫锦——指袁枚于乾隆三年考中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请假南归省亲事。宫锦,宫廷作坊特制的丝织品。这里指用这种锦制成的宫袍。因唐代李白曾待诏翰林,着宫锦袍,后世遂用以称翰林的朝服。(39)厢——边屋。案——狭长的桌子。(40)瞠(撑chēng)视而笑——瞪眼看着笑,形容惊喜激动的情状。(41)长安——汉、唐旧都,即今西安市。后进士。(42)函(含hān)使——递送信件的人。唐时新进士及第,以泥金书帖,报登科之喜。此指传报录取消息的人,俗称“报子”。云尔——如此如此罢了。(43)凡此琐琐——所有这些细小琐碎的事。袁枚有(到家)诗云:“远望蓬门树彩竿,举家相见问平安。同欣阆苑荣归早,尚说长安得信难。壁上泥金经雨淡,窗前梅柳带春寒。娇痴小妹怜兄贵,教把宫袍著与看。”(见《小仓山房诗集》卷二)可与“凡此琐琐”去者相印证。(44)填膺(英yīng)——充满胸怀。(45)凄梗——悲伤凄切,心头象堵塞了一样。(46)历历——清晰得一一可数的样子。(47)逼取便逝——真要接近它|把握它,它就消失了。(48)嫛婗(衣尼yīní)——婴儿。这里引申为儿时。(49)罗缕(吕lǚ)纪存——排成一条一条,记录下来保存着。罗缕,也作“[尔见]褛”。(50)可再——可以再有第二次。(51)印证——指袁枚的母亲章氏。(52)义绝——断绝情宜。这里指离婚。(53)阿奶——指袁枚的母亲章氏。(54)文墨——有关文字方面的事务。(55)眣——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目矢]”(顺shùn),即用眼色示意。这里作“期望”解。(56)尝——曾经。明经义——明白儒家经典的含义。谙(安ān)雅故——了解古书古事,知道前言往行的意思。语出《汉书叙传》:“函雅故,通古今。”谙,熟闻熟知。(57)这句意思说:你嫂嫂(指袁枚的妻子王氏)不是不好,但是在这方面稍有欠缺。婉嫕(义yì)——温柔和顺。出《晋书武悼杨皇后传》:“婉嫕有妇德。”(58)长(掌zhǎng)——年纪大。(59)身后——死后的一应事务。(60)先予以去——比我先离开人世。(61)绞宵——整夜。剌探——打听、探望。(62)小差——病情稍有好转。差(chài),同“瘥”。(63)殗殜(夜蝶yè-dié)病得不太厉害,但还没有痊愈。(64)娱遣——消遣。(65)稗(拜bài)官野史——指私人编定的笔记、小说之类的历史记载,与官方编号的“正史”相对而言。《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据说,西周高有掌管收录街谈巷议的官职,称为稗官,稗是碎米。稗官,取琐碎之义,即小官。(66)愕(扼è)——惊骇。(67)聊资——绝代——姑且作为一时的快乐。(68)吊——凭吊,游览。这句意思说:对于你的病,我因相信了医师所说“不要紧”的话。方才远游扬州。(69)虑戚吾心——顾虑着怕我心里难过。戚,忧愁。(70)阴人走报——阻止别人报急讯。走,跑。(71)绵惙(绰chuò)——病势危险。(72)强(抢qiǎng)——勉强。(73)诺(懦nuò)——表示同意的答语,犹言“好”。(74)诀——诀别。袁枚有哭妹诗:“魂孤通梦速,江阔送终迟。”自注:“得信前一夕,梦与妹如平生欢。”(75)果——果真。未时——相当下午一至三时。(76)辰时——相当上午七时至九时。(77)支——同“肢”。(78)一目示瞑(名míng)——一只眼睛没有闭紧。(79)这句说:你还在忍受着死亡的痛苦,等我回来见面。盖——发语词,表原因。(80)几许——多少。(81)知闻——听取,知道。(82)共汝筹画——和你一起商量,安排。(83)已矣——完了。(84)又卒难明——最终又难以明白。卒,终于。(85)天乎人乎——有史以来强烈时的呼唤,表示极端悲痛。这句说:然而就这样带着无穷的憾恨而终于完了啊!(86)付梓(子zǐ)付印。梓,树名。这里指印刷书籍用的雕板。素文的遗稿,附印在袁枚的《小仓山房全集》中,题为《素文女子遗稿》。袁枚为了它写了跋文。(87)代嫁——指代妹妹作主把外甥女嫁出去。(88)传(撰zhuàn)——即《女弟素文传》。(89)窀穸(zhūn-xī)——墓穴。这句说:只有你的墓 穴,还没有筹划措办罢了。(90)先茔(迎yíng)——祖先的墓地。(91)江广河深——言地理阻隔,交通不便。(92)这句说:所以请示母亲,自得她同意而把你安顿在这里,以便于扫墓祭吊。古人乡土观念很重,凡故乡有先茔的,一般都应归葬;不得已而葬在他乡,一般被看作非正式、非永久性的。所以文中既说“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宁汝于斯”,又说“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特地将此事作为一个缺憾而郑重提出,并再三申明原因。下文的“羁魂”,也是着眼于此而言的。(93)阿印——《女弟素文传》载:“女阿印,病瘖,一切人事器物不能音,而能书。”其哭妹诗云:“有女空生口,无言但点颐。“(94)冢(肿zhǒng)——坟墓。(95)阿爷——袁枚的父亲袁滨,曾在各地为幕僚,于袁枚三十三岁时去世。侍者——这里指妾。(96)阿兄——袁枚自称。(97)陶氏——作者的妾。亳州人,工棋善绣。(98)旷渺(秒miǎo)——空旷辽阔。(99)望——对着。原隰(习xí)——平广的代地。高平曰原,下湿为隰。(100)栖霞——山名。一名摄山。在南京市东。(101)风雨——泛指各种气候。晨昏——指一天到晚。(102)羁(机jī)魂——飘荡在他乡的魂魄。(103)男——儿子。袁枚于乾隆戊寅年(1758)丧子。不经文曾为此写过两首五言律诗,题为《民兄得了不举》。这就是文所说的“哭侄诗“。袁枚写这篇祭文的时候还没有儿子。再后两年,至六十三岁,其妾钟氏才生了一个儿子,名阿迟。(104)两女——袁枚的双生女儿。也是钟氏所生。牙牙——小孩学话的声音。这里说两个女儿还很幼小。(105)周晬(最zuì)——周岁。(106)亲在未敢言老——封建孝道规定,凡父母长辈在世,子女即使老了也不得说老。否则既不尊敬,又容易使年迈的长辈惊怵于已近死亡。出《礼记坊记》:“父母在,不称老。“袁枚这句话,是婉转地表示自己已经老了。按,袁枚这时六十一岁,母亲还健在。(107)齿危——牙齿摇摇欲坠。(108)袁枚的堂弟袁树,字东芗,号薌亭,小名阿品,由进士任河南正阳县县令。当时也没有子女。据袁枚《先妣行状》所说,阿品有个儿子叫阿通;但那是袁枚写这篇《祭妹文》以后的事。(109)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亲、本身、儿子、孙子、曾孙和玄孙。这里指血缘关系较近的许多宗属。无可继者——没有可以传宗接代的人。按,专指男性。(110)可能——犹言“能否“。(111)纸灰——锡箔、纸钱等焚烧后的灰烬。(112)朔风野大——旷野晨,北风显得更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8:5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译文:
  乾隆三十二年冬,葬三妹素文在上元的羊山上,并作这篇文章来致祭:
  唉!你生在浙江,却葬在此地,远离我们的故乡七百里了;当时你即使做梦、幻想,也怎会知道这里竟是你的埋骨所在呢?
  你因为坚守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念,嫁了一个品德败坏的丈夫而被遗弃,以致陷在孤苦落拓的境地,虽然这是命中注定,是上天的安排,然而连累你到这种地步,也未尝不是我的过错。我幼年时跟从老师诵读四书五经,你同我并肩坐在一起,爱听那些古人的节义故事;一旦长大成人,你立即亲身来实践。唉!要是你不懂得经书,也许未必会象这样苦守贞节。
  我捉蟋蟀,你紧跟我捋袖伸臂,抢着捕捉;寒冬蟋蟀死了,你又同我一起挖穴埋葬它们。今天我收殓你的尸体,给你安葬,而当年的种种情景,却一一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我九岁时,在书房里休息,你梳着两个发髻,披了一件细绢单衣进来,共同温习《诗经》中的《缁衣》一章;刚好老师开门进来,听到两个孩子琅琅的读书声,不禁微笑起来,连声“啧啧”称赞。这是七月十五日的事情。你在九泉之下,一定还清楚地记得。我二十岁去广东,你牵住我的衣裳,悲伤痛哭。过了三年,我考中进士,衣锦还乡,你从东厢房扶着长桌出来,一家人瞪着眼相视而笑,记不得当时话是从哪里说起,大概是说了些在京城考进士的经过情况以及报信人来得早、晚等等吧。所有这些琐碎的事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只要我一天不死,就一天也不能忘却。往事堆积在我的胸中,想起来,心头悲切得像被堵塞似的。它们像影子一样似乎非常清晰,但真要靠近它抓住它,却又不见了。我后悔当时没有把这些儿时的情状,一条一条详细地记录下来;然而你已不在人间了,那么即使年光可以倒流回去,儿童时代可以重新来过,也没有人来为它们对照证实的了。
  你与高家断绝关系后回到娘家,堂上老母,依仗你照料扶持;家中的文书事务,期待你去办理。我曾经以为妇女中很少明白经书的意义、熟识古代文物典故的人。你嫂嫂并非不够温柔和顺,但在这方面稍有不足。所以自从你回家后,虽然我为你而悲伤,对我自己来说却很高兴。我又比你年长四岁,或许象世间通常那样年长的先死,那就可以将身后之事托付给你;却没有想到你比我先离开人世。前些年我生了病,你整夜都在打听、探望病情,减轻一分就高兴,加重一分就担忧。后来虽然我的病情稍有好转,但仍半卧半起,感到没有什么好取乐消遣;你来到我的床前,讲一些稗官野史中使人好笑和使人惊奇的故事,给我带来一些欢乐。唉!自今以后,我如果再有病痛,教我从哪里去呼唤你呢?
  你的病,我相信医师的话以为不要紧,所以才远游去扬州。你又怕我心中忧虑,不让别人来给我报信。直到病已垂危时,母亲问你:“盼望哥哥回来吗?”,你才勉强答应说:“好。”就在你死前一日,我已梦见你来诀别,心知这是不吉祥的,急忙飞舟渡江赶回家。果然,我于未时到家,而你已在辰时停止了呼吸,四肢尚有余温,一只眼睛还未闭紧,大概你还在忍受着临死的痛苦等待我回来吧。唉!痛心啊!早知要和你诀别,那我怎么肯离家远游呢?即使出外,也还有多少心里话要让你知道、同你一起商量安排啊!如今完了,除非我死,否则就没有相见的日期。可我又不知道哪一天死,才可以见到你;而死后究竟有知觉还是没有知觉,以及能相见还是不能相见,终究是难以明白的啊!如果如此,那么我将终身抱着这无穷的遗恨,天啊!人啊!竟然这样完了吗!
  你的诗,我已经付印了;你的女儿,我已替你嫁了出去;你的生平,我已写了传记;只有你的墓穴,还没有安排好。我家祖先的坟墓在杭州,但是江广河深,势难将你归葬到祖坟,所以请示母亲的意见而把你安葬在这里,以便于祭奠扫墓。在你的墓傍,葬着你的女儿阿印,在下面还有两个坟墓,一个是父亲的侍妾朱氏,一个是我的侍妾陶氏。羊山空旷辽阔,朝南是一片宽广的平地,西望面向着栖霞山;风风雨雨,清晨黄昏,你这个羁留在异乡的精魂有了伴侣,当不致于感到孤独寂寞。可怜的是,我自从戊寅年读了你写的哭姪诗后,至今没有儿子;两个牙牙学语的女儿,在你死后出生,才只有一周岁。我虽因母亲健全而不敢说自己老,但齿牙摇动,头发已秃,自己心里知道,在这人世间尚能活几天?阿品弟远在河南为官,也没有子女,我家九族之内没有可以传宗接代的人。你死有我安葬,我死后由谁来埋葬呢?你如果死后有灵的话,能不能告诉我?
  唉!生前的事既不堪想,死后的事又不可知;哭你既听不到你回话,祭你又看不到你来享食。纸钱的灰烬飞扬着,北风在旷野里显得更猛,我回去了,但又连连回过头来看你。唉,真悲痛啊!唉,真悲痛啊!



  袁枚(1716—1798),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历任溧水、江清、沐阳、江宁等地知县。乾隆十四年(1749)丧父,辞官不复仕。筑随园于江宁小仓山,优游林泉近五十年。世称随园先生,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卒年八十二岁。作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及笔记小说《子不语》等三十余种。
  袁枚在文理论上提倡“性灵说”。认为“诗者,性情也。性情之外无诗”。主张“作诗不可无我”。要求诗可口可乐能反映真性情,亦即表现诗人的个性。指出诗歌的任务在于抒写性灵,形式应该为这个原则服务,而不能束缚它。袁枚的这些理论,在当时很有影响。
  袁枚的诗,和赵翼、蒋士铨齐名,世称袁、赵、蒋,为“江右三大家”。诗中大多反映士大夫的闲情逸致,也有不少真挚清新的作品。其文骈、散兼工,均负盛名。行文不囿陈规,自出新意,运笔如舌,畅达自如。
  袁枚的三妹袁素文,婴儿时就由父亲作主,许配给江苏如皋高家。十多年后,高家因儿子品德败坏,自愿解除婚约。但因素文本人深受封建礼教的贞节观影响,结果还是巡了过去。婚后,丈夫横暴放荡,对她百般虐待,素文均逆来顺受;直到丈夫赌博输钱,竟要卖掉她时,方才告诉父亲。父亲为她向官府早诉,经判决,脱离了夫妻关系。素文回到娘家,“侍母倚兄”,从此过着悒郁忧伤的独身生活,最后,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一月病死,终年四十岁。(袁枚曾为她写过一篇《女弟素文传》,见《小仓山房文集》卷七。)
  袁素文端庄持重,好学能诗。袁枚自幼和她一同读书游戏,后来又生活在一起,兄妹感情特别深厚。素文死后八年,袁枚致祭时依然激情如决,遂写下了《祭妹文》这首哀悼文中的名篇。
  文章一开始,作者以沉痛的笔触,概述了素文一生畸零的遭遇和悲惨的命运情感深厚,寓意深刻。接着追溯往事,抒写生离死别之情,时如独白,时同对语,往复萦回,哀惋凄恻;篇末则声泪俱下,文虽终而悲未尽。由于叙事和抒情融合无间,因而所叙之事,愈是琐屑,愈见真切;所抒之情,愈是缠绵,愈见深挚。
  祭文多用骈体,讲求声韵和对仗,取其便 于在灵前育读。袁枚是清代骈文名家,此文却别出机杼,纯用散体,不事藻饰,而直抒胸臆。这篇真情贯注、以情感 人的散体祭文,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同时,也是作者在文学理论上所倡导的“性灵说”的具体实践。
  袁素文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袁枚由衷同情妹妹的不幸遭遇,但对她的盲从封建贞节观念却不以为然。“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他看到了这一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礼教,在提倡“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社会里,袁枚能有这样深刻的认识,确是难能可贵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9:0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祭檀默斋明府文(清)管同

  呜呼!自圣不作[2],其传为经。宋精汉博,同炳日星[3]。降为华藻,数乃奇零[4]。要之质备[5],终藉丹青[6]。嗟时之人,罔知其故,乃诋通儒[7],为傋为霿[8]、刍狗词章[9],尘壒考据[10]。奊首帖耳[11],耽游是务[12]。
  有美先生,崛起高平[13],鹿鸣五策[14],薄海为程[15]。既仕而踬[16],天脱羁缨[17],鹤逸鸿飞,大放其声。先生之书,其种数十,始取遗经,昌明缀缉。次及见闻,以裒以集[18]。先生之文,其数万千,意在独造,不循古先,至其得意,汪洋如渊。
  惟今儒林,得君已足,后世犹荣,当时则蹙[19]。始绾印绶[20],滇南瘴窟[21],得罪长官,终填牢狱。痛甚遗黎[22],悲来旧仆。遇赦而归,齿危发秃。伊我幼稚[23],闻名有公,顷岁相逢[24],于大江东。划然长啸[25],风回苍穹;奋袂而谈[26],天地为空。谓当执贽[27],重仰山崇,天不慭遗[28],降君鞠凶[29]。
  吁嗟人生,会合非偶[30]。已矣何言,颂君不朽。君身黄泉,君名北斗。陷君者谁?蝇营狗苟[31]。呜呼哀哉!尚飨。



  注释:
  [1]䕊默斋:䕊萃,号默斋,安徽望江县人。乾隆进士,曾官云南禄劝县知县。明府:县令,知县。[2]圣:指儒家圣贤孔子等。[3]炳:光明,显著。[4]数:技术。此指经学成就。奇(jī)零:不成整数的,零星的。[5]要:关键,主要。[6]藉:借助。丹青:色彩。此喻文采。[7]通儒: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学者。[8]傋霿(gòu mòu):愚昧无知。[9]刍狗:祭祀用的茅草扎制的狗,祭后则弃去。喻废弃的、轻贱无用的东西。[10]壒(ài):灰尘,尘埃。[11]奊(xié):头不正貌。帖耳:耷拉着耳朵。[12]耽游:过于嗜好游乐。是务:唯此为事。[13]高平:此指地势高而平坦。[14]鹿鸣:科举时考试后所举行的宴会叫鹿鸣宴,由州县长官宴请。后来乡试中举称赋鹿鸣。五策:指各种科目的考试。[15]薄:近。[16]踬(zhì):被绊倒,引申为事情不顺利。[17]羁缨:拘系人的长绳。[18]裒(póu):聚集,搜集。[19]蹙(cù):局促不得舒展。[20]绾(wǎn):系。印授:系印的带子。指做官。[21]滇(diān)南:云南。瘴:山川湿热蒸郁之气,使人容易得病。[22]遗黎:遗民。黎,百姓。[23]伊:语助词,用在句首。[24]顷:近。[25]划然:忽然。[26]奋袂(mèi):挥动衣袖,指激动的神态。[27]执贽:拿着送给老师的礼物。此指拜檀默斋为师。[28]慭(yìn):愿,宁。不慭,宁不,何不。汉魏时期碑文多用“天不慭遗”为语,表示对大臣的哀悼。[29]鞠凶:大祸。鞠,大,穷极。[30]非偶:不是偶然的,意思是命中注定的。[31]蝇营狗苟:像蝇一样往来不绝,像狗一样苟且求存。喻不顾廉耻,到处钻营的小人。



  这篇祭文由亡者的经学文章成就述及仕途的不幸入狱,最后回顾友谊,内容虽平常,用词遣字却古奥,句法也每每奇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9:1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祭汤海秋文(清)曾国藩

  祭汤海秋文赫赫汤君,倏焉已陈。一呷之药,椓我天民。岂不有命!药则何罪?死而死耳,知君不悔。道光初载,君贡京朝。狂名一鼓,万口嚣嚣。春官名揭,如纛斯标。奇文骤布,句骛字袅。群儿苦诵,自瞑达朝。上公好士,维汪与曹。大风嘘口,吹女羽毛。舐笔枢府,有铦如刀。济辈力逐,一虎众猱。曹司一终,稍迁御史。一鸣惊天,堕落泥滓。坎坎郎官,复归其始。群雀款门,昨(上皿下龟)之市。穷鬼喷沫,婢叹奴耻。维君不羞,复乃不求。天脱桎梏,放此诗囚。伐肝荡肺,与命为仇。被发四顾,有棘在喉。匪屈匪阮,畴可与投?忽焉狂走,东下江南。秦淮夜醉,笙吹喃喃。是时淮海,战鼓殷酣。狣夷所躏,肉阜血潭。出入贼中,百忧内惔。寅岁还朝,左抱娇娥。示我百篇,儿女兵戈。三更大叫,君泗佘哦。忽瞠两眸,曰余乃颇。沥胆相要,斧门掊锁。嗟余不媚!动与时左。非君谬寻,谁云逮我?王城海大,尘雾滔滔。惟余谐子,有隙辄遭。联车酒肆,袒肩载号。煮鱼大嘬、宇内两饕。授我《浮邱》,九十其训。韩焊庄夸。孙卿之酝鏖义斗文,百合逾奋。俯视符充,其言犹粪、我时讥评,导曾不愠。我行西川,来归君迓。一语不能,君乃狂骂。我实无辜讵敢相卜?骨肉寇仇,朋游所讶。见豕负途,或张之弧。群疑之积,众痏生肤。君不能释,我不肯输。一日参商,万古长诀。吾实负心,其又何说?凡今之人,善调其舌;导则不然,喙刚如铁。锋棱所值,人谁女容?直者弃好,巧者兴戎。昔余痛谏,君嘉我忠。曾是不察,而丁我躬。伤心往事,泪堕如糜。以君毅魄,岂日无知?鬼神森列,吾言敢欺?酹子一滴,庶摅我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9:1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祭杨慰农先生文(清)张裕钊

  维某年月日,门下士张裕钊、裕锴,谨以酒醪牲体鱼腊之仪[1],致祭于慰农先生之灵。
  乌乎!在昔我闻,师及先子[2],总角断金[3],至于没齿[4]。维锴与钊,甫童而鬌[5],俶从师游[6],先子命我。我实不材,瓦砾樗薪[7],师一见之,如途获珍。加我于膝,饫以圣文[8],欲落其实[9],日粪倾碕[10]。琯钊敞罔[11],或羁或驰,樊山嵽嵲[12],漾水渺弥[13]。风豗云霾[14],望师千里。中师假归,先子逝矣。辱师亲吊,室未皇入[15],问所臧地[16],往睇而泣[17]。诚结于中,匪世所及。惟师遇物,斯厚有倍,尤于旧故,终始不怠。骨肉之爱,延于两世。
  立今追往,—一可涕。自先子殁,怛焉靡恃[18],岂知今日,师又逝只[19]。茕茕藐孤[20],如箨斯委[21]。学既不进,行复不植。百靡一成,孤公盛德[22]。奠此醪羞,以志哀恻。尚飨!



  注释:
  [1]醪(láo):本指汁滓混合的酒,即酒酿。引申为浊酒。鱼腊(xī):干鱼。腊,晒干。[2]先子:对已故父亲的称呼。[3]总角:儿童的发髻。代指童年时代。断金:喻十分牢固的友谊。《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4]没齿:终身,一辈子。[5]鬌(duǒ):婴儿留而不剪的一部分头发。此言年龄幼小。[6]俶(chù):开始。[7]樗(chū):木名,即臭椿。樗木质地松散,喻不中用之材,常称樗材。[8]饫(yù):饱食。引申为饱足,充分。[9]落:得到。[10]粪:施肥。喻培养。倾碕(qí):倾斜的堤岸。[11]敞罔:同“怅惘”,失意貌。[12]樊山:山名。在湖北鄂城县西北。又名袁山。嵽嵲(dié niè):山高貌。[13]漾水:古水名。泛指汉水上源。[14]豗(huī):撞击,轰响。霾(mái):阴沉。[15]皇:通“遑”,暇。[16]臧:通“藏”,埋。[17]睇(dì):原意是目光流盼。此处犹“看望”。[18]怛(dá):痛苦,悲伤。[19]只:表感叹语气。[20]藐孤:年幼的孤儿。藐,小,幼稚。[21]箨(tuò):笋衣,竹笋的壳皮。委:卸落,喻抛弃。[22]孤:负,辜负。



  亡者是张裕钊兄弟的老师,又是他父亲的挚友。这篇祭文不涉及亡师的生平其他品行和事迹,扼要集中地叙述两世友谊,这样更利于表达趋势的情感,突出最深刻的印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9:1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祭朱竹君学士文(清)姚鼐

  呜呼!海内万士,于中有君。其气超然,不可辈群。余始畏焉[2],曰师非友。辱君下交,以为吾偶[3]。自处京师,君日从语,执拒相诤[4],卒承谐许[5]。或岁或月[6],以事间之[7]。清辞酒态,靡不可思[8]。余与君诀[9],乙未之春[10],有言握手,期我古人[11]。
  君之属文[12],如江河汇,不择所流,荡无外内。飙怒涛惊[13],复于恬靡[14],小沚澄潭[15],亦可以喜。世皆知君,文士之硕[16],莫见君心,紧如金石。不可势趋,不可利眯[17],吃口涩辞[18],遇义大启。
  呜呼今日,士气之衰,天留一人[19],庶卒振之[20]。七年江滨[21],日思君面,已矣及今[22],终不可见。呜呼尚飨!



  注释:
  [1]朱竹君:朱筠,字竹君,一字美叔,大兴(今属北京市)人。乾隆进士,官至侍读学士,嗜酒好交,又好奖掖后进。有《笥河集》。[2]畏:敬畏。[3]偶:双,伴。[4]执拒:坚持己见,反对他人的观点。执,持。拒,抵御。诤:通“争”。[5]谐:合。许:许可。[6]或:有。这句说两人相处很久。[7]间:相隔。[8]靡:无。[9]诀:分别。[10]乙未:此指乾隆四十年(1775)。[11]期我古人:用古人的标准来期望我。[12]属:作。[13]飙:暴风,旋风。[14]恬靡:宁静平息。[15]沚(zhǐ):水中的小洲。[16]硕:大。此指突出的文才。[17]眯(mǐ):灰沙入眼。[18]吃口:口吃,指不善言辞。[19]一人:指朱君子。[20]庶:幸,表希望之词。[21]江滨:指长江边、姚鼐乾隆四十年弃官后,在江宁、扬州等地书院主讲,故言“江滨”。[22]已矣:此指朱君逝世。[23]尚飨(xiǎng):亦作“尚享”。意谓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祭文常用作结语。



  这篇祭文用韵体写成,四句一换韵,形式非常整齐而简洁。先叙与亡者的友情交谊,再叙亡者的才华人品,最后复表悼念,读来抑扬有致,也不用一般韵体祭文的艰涩辞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9:1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甲寅五月二十三日家书(清)章炳麟

  汤夫人左右:不通函件几四旬,以吾蕉萃[2],知君亦无生人之趣。幽居数月,隐忧少寐。饮食仆役之费,素皆自给,不欲受人餧养[3],今遂不名一泉[4],延之六月,则槁饿而死矣,亦不欲从人告贷及求家中寄资,盖如劳瘵之人[5],不可饮以人参上药,使缠绵患苦,不速脱离也。乌乎!夫复何言!
  知君存念,今寄故衣以为记志,观之亦如对我耳。斯衣制于日本,昔始与同人提倡大义[6],召日本缝人为之。日本衣皆有员规标章[7],遂标汉字。今十年矣,念其与我同更患难[8],常藏之箧笥,以为纪念。吾虽陨毙,魂魄当在斯衣也。亡后尚有书籍遗稿,留在京师,君幸能北来一抚[9],庶不至与云烟俱散。自度平生,志愿未遂,惟薄宦两年[10],未尝妄取非分,犹可无疚神明耳[11]。
  先公及太夫人墓,在泉唐留下村九条沙[12]。自更患难,东窜嵎夷[13],违冢墓者八岁矣。辛亥旋归,半载中抵杭三次,皆以尘事迫促[14],又未及躬自展省[15],违离茔兆[16],遂十一年。今年八月四日,则先公九十生辰也,自去岁初春,已拟及时为营佛事[17],以抒永怀,今果不得遂愿。君于是日,当为我谒祭墓前,感且不朽。
  吾生二十三岁而孤,愤疾东胡[18],绝意考试,故得研精学术,忝为人师。中间遭离祸乱[19],辛苦亦至矣矣,不死于清廷购捕之时,而死于民国告成之后,又何言哉!吾死已后,中夏文化亦亡矣[20]。
  家本寡资,谂君孤苦[21],能勤修自业,观览佛经以自慰藉[22],此亦君之所能,而尊舅氏谷臣先生之遗教也[23]。长老如汤蛰仙先生[24],至戚如龚未生[25],皆宜引以自辅。此二君者,死生之际,必不负人,其余可信者鲜矣!
  言尽于斯,临颖悲愤[26]。炳麟白。



  注释:
  [1]甲寅:1914年。章炳麟于1913年8月被拘禁,直至1916年袁世凯死后才获释。其妻汤国梨,浙江吴兴乌镇人,曾任吴兴女学校长,辛亥革命后在上海任神州女学教师和《神州女报》编辑。1913年6月与章太炎结婚。[2]蕉萃:同“憔悴”。[3]餧:同“喂”。拘禁期间,袁世凯多次送钱和赠物表示关心和拉拢,都被章太炎痛骂掷回,甚至烧毁。[4]名:占有,有。泉:钱。[5]劳瘵(zhài):亦作“痨瘵”,即肺结核,肺痨。[6]大义:指资产阶级革命理论。1906章太炎流亡日本时,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7]员规:圆形。员,通“圆。日本服装上往往有圆形标记,用以标写姓名等。[8]更:经历。[9]抚:安排。[10]薄宦:官职卑微。1912年章太炎曾任东三省筹边使,驻长春。当时财力人力皆乏匮,他不辞辛苦地努力这国开创实业。[11]神明:指人的精神、心灵。[12]泉唐:即钱塘,今杭州市。[13]嵎夷:古书上的地名。《虞书尧典》:“宅嵎夷,寅宾出日。”此指东方的日本。1903年章太炎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替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朝廷,被捕入狱。1906年出狱后逃亡日本,直至辛亥革命上海光复后才回国。[14]尘事:俗事、杂事。[15]展省:展拜省视。[16]兆:坟域。[17]佛事:指延请僧人为亡灵诵经之事。[18]东湖:古族名。此指清朝。以与汉族区别。[19]离:遭受。[20]中夏:中原。此犹言中国,华夏。[21]谂(shěn):知悉,了解。[22]尉:“慰”的本字。[23]舅氏:此指作者岳父。[24]汤蛰仙:汤寿潜,字蛰人,浙江绍兴人。近代立宪派,辛亥革命时曾任浙江总督。与张謇组织统一党,后游南洋,归国病死。[25]龚未生:作者的女婿,曾任职浙江图书馆。[26]颖:笔。



  1913年袁世凯在窃取了临时大总统职位,建立北洋军阀政权后,凶残镇压革命党人,章炳麟也被袁诱骗到北京,加以软禁。这封信是囚禁期间毅然决定绝食之前给妻子的诀别信,嘱咐家事,抒写伉俪情深。通篇没有一句乞怜和丧气话,充分体现了这位民国革命元勋的铮铮铁骨和坦荡胸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9:1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柬奚铁生(清)吴锡麒

  舟抵荻港[1],芦风萧萧,四无行人。渔人拿[2]小舟而出,遥赴夕阳中,“欸乃一声山水绿”[3]。此时此景,得足下以倪、黄[4]小笔写之,便可千古。
  奉到青藤[5]一枝,伏听驱使。
  ——有正味斋集


  注释:
  [1]荻港:镇名,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南。[2]拿:引。[3]“欸乃一声山水绿”:柳宗元《渔翁》诗句。欸乃,摇橹声。[4]倪、黄:指倪瓒、黄山望,均为元末著名山水画家。[5]青藤:手杖。



  吴锡麒(1746—1818),清代文学家。字圣征,号谷人,钱塘(今杭州)人。乾隆进士,曾任祭酒之职。后在扬州安定书院讲学。擅写诗词,骈文尤精。著有《有正味斋集》。
  此书寥寥数语,便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小景,读之令人神往。
  奚铁生,名冈,宇纯章,号铁生,别号鹤渚生、蒙泉外史。钱塘(今杭州)人,清代篆刻家、画家。他是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亦工书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9:1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简张心甫(清)吴锡麒

  枕上闻鸟声关关[1],披衣起盥[2],日色已上纸窗。望宝石[3]诸山,轩豁[4]呈露,笑黛[5]宛然。
  足下能同一游乎?已买䑶舲[6]以待。
  ——有正味斋集



  注释:
  [1]关关:鸟鸣相和声。[2]盥(guàn贯):洗漱。[3]宝石:山名,在杭州西湖北,上有保俶塔等名胜。[4]轩豁:开朗。[5]笑黛:笑脸,喻指山色的明丽。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描眉,故代称女子的眉毛。[6]䑶舲(qīnglíng青灵):小舟。



  作者欲同友人游宝石山,遂折简相邀,并写晨间景色相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9:1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江天一传(清)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1)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2)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3)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4)所知。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而会张献忠(5)破武昌,总兵官左良玉(6)东遁,麾下狼兵(7)哗于途,所过焚掠。将抵徽,徽人震恐,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天一腰刀帓首(8),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馘(9)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大乱,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为明拒守。六月,唐藩自立于福州(10),闻天一名,授监纪推官。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溪一面当孔道(11),其地独平迆,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掎角(12)。”遂筑丛山关。已而清师功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13)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属(14)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邪?我不死,祸且族(15)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汝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我母虑也。”至江宁(16),总督者(17)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既至,大呼高皇帝(18)者三,南向(19)再拜讫,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之。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
  当狼兵之被杀也,凤阳督马士英(20)怒,疏劾徽人杀官军状,将致佥事公于死。天一为赍辨疏(21),诣阙上之。复作《吁天说》,流涕诉诸贵人,其事始得白。自兵兴以来,先后治乡兵三年,皆在佥事公幕。是时幕中诸侠客号知兵者以百数,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决焉。其后竟与公同死,虽古义烈之士无以尚也。予得其始末于翁君汉津(22),遂为之传。
  汪琬曰:方胜国(23)之末,新安士大夫死忠者有汪公伟、凌公駉与佥事公三人(24),而天一独以诸生殉国。予闻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妇冯氏者刲(25)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章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天一本名景,别自号石嫁樵夫,翁君汉津云。
  ——选自《四库全书》本《尧峰文钞》


  注释:
  (1)歙(shè设)县:今属安徽,清属徽州府。(2)傅岩:字野清,义乌(今属浙江)人,崇祯进士。《南疆逸史江天一传》:天一“年三十六,见知邑令傅公,始得补郡弟子员,令故重天一”。(3)暴(pù):“曝”本字,晒。(4)金佥事公声:金声字正希,明末休宁(今属安徽)人,崇祯进士,选庶吉士,后授御史、山东佥事,皆未就。南明神王授左佥都史。南京被清军攻破后,在家乡组织义军抗清。后兵败被俘,不屈死。休宁与江天一的家乡歙县同属徽州府,故称“同郡”。(5)张献忠: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字秉吾,号敬轩,延安府柳树涧人。崇祯三年(1630)在陕西米脂县起义,十三年进军四川,十六年攻克武昌。(6)左良玉:字昆山,山东临清人。因与清军作战有功,被提升为副将。后在河南、陕西等地镇压农民起义,提升为总兵官,封宁南伯。南明福王政权晋封为宁南侯,驻军武昌。(7)狼兵:明代以广西狼人组成的军队。狼人即俍人,明清时指分布于广西一带的壮族。但《南疆逸史金声传》、《明史金声传》均称“凤阳督马士英调黔兵(狼兵)剿寇,过徽州大掠”,为金声歼击。未及左良玉事。(8)帓(mò末)首:以巾包头。帓,头巾。(9)斩馘(guó国):斩首。馘,割下左耳。(10)“唐藩自立”句:指明藩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事。朱聿键,明太祖八世孙唐端王之孙,顺治二年六月,在福州称帝,年号隆武。(11)孔道:通道、要道。(12)掎(jī鸡)角:也作“犄角”。语出《左传》,指分兵牵制或夹击对方。(13)新岭:在安徽休宁县南七十里。明御史黄澍降清,导清军破新岭,攻入绩溪。(14)属(zhǔ主):同“嘱”,委托。(15)族:灭族。《书泰誓》:“罪人以族。”孔安国疏:“一人有罪,刑及父母兄弟妻子。”(16)江宁:今江苏南京。(17)总督者:指洪承畴。洪原为明三边总督,兵部尚书,后降清,坐镇江宁,总督军务,镇压抗清力量。(18)高皇帝:指明太祖朱元璋。(19)南向:面向南。南向南拜,表示不归顺在北方的清朝。(20)凤阳督马士英:马士英字瑶草,贵阳(今贵州贵阳市)人,万历进士,崇祯末年任安徽省凤阳总督。(21)赍(jī机):送,呈递。辨疏:申辩冤苦的奏章。(22)翁君汉津:其人未详。(23)胜国:前朝,指明代。语出《周礼地官媒氏》:“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 郑玄注:“胜国,亡国也。”前朝为今朝所胜,故称前亡之朝代为“胜国”。(24)新安:新安郡,即徽州府。汪公伟:汪伟字叔度,休宁人,崇祯进士,擢检讨,后任东宫讲官。李自成攻北京,自缢死。凌公駉(jiōng扃):凌駉字龙翰,歙县人,崇祯进士,福王时授监察御史,巡抚河南,守归德,清兵渡黄河南下,城破自缢死。(25)刲(kuī亏):割。


  译文: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侍奉他的母亲,和扶养弟弟天表,有着纯厚的本性。他曾经对别人说:“一个读书人,不树立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没有好文章。”前朝明末崇祯年间,歙县县令傅岩认为他才学奇异,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但到三十六岁,才补上一名生员。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象蛇一样蜷伏着,或是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家里的人一面埋怨,一面叹息,然而天一却捧着书本朗读,和平常一样。
  天一虽因为是文人而出名,但是却深刻沉着,足智多谋,特别受到同郡佥事金声的赏识。在那个时候,徽州一带盗匪很多,江天一便辅助佥事金声,用军队的办法团结组织乡里的年轻人,作好防守的打算。适逢张献忠攻破了武昌,总兵官左良玉向东逃跑,他部下那些广西土司的军队在半路上发生叛乱,所经过的地方放火抢劫。将要到达徽州时,徽州人非常震惊恐惧。佥事金声计议派兵去抵抗,把这件事委托给了天一。天一佩腰刀,裹头巾,黑夜里骑着马,率领一批勇士奔跑了几十里,与叛乱的广西土司军队在祁门进行激战,杀死了叛兵一大半人,夺取了他们所有的牛马和兵器,徽州城依赖这次战役而得以平安。
  清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已被清兵攻破,各州县见势纷纷归附清朝,但徽州人民还是为明王朝坚守抵抗。六月,明宗室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听说江天一的名声,便委任他为监纪推官。在此之前,天一对佥事金声说:“徽州是个地势优越的地方,各县都有险要之处可以依赖,只是绩溪那一面正当交通要道,那里地势特别平坦,因此应该在那里建筑关口,多派兵驻守,以和别的县相互配合,夹制敌人。”于是在绩溪筑起了丛山关。不久,清兵攻打绩溪,江天一日夜手持兵器登城防守,一点也不松懈。有时出城迎战,双方死伤大致不相上下。于是清兵用少数骑兵在绩溪牵制住江天一,而另外从新岭进攻。守岭的人先败逃了,绩溪城终于沦陷了。
  清军的主将悬赏捉拿天一非常急迫。江天一知道抗清之事已没有希望,就立即回家,把母亲托付给弟弟天表,出门大叫:“我就是江天一!”于是被逮捕。清军中有知道天一的,想释放他。天一说:“你以为我怕死吗?我不死,灾祸将是全家被杀!”在营门口遇见了佥事金声,金声看着他说:“文石,你还有老母亲在,你不能死。”江天一笑着辞谢道:“哪里有和人一起共事而在危难时刻逃避的呢?希望你不要为我的母亲担忧。”到了南京,总督洪承畴想不问罪,江天一昂起头来说:“我为你考虑,还是把我杀了的好;我不死,必定再要起兵!”于是把他拖到通济门刑场。到了那里,江天一高呼“高皇帝”三遍,向南面一拜再拜,拜完,坐下来受刑。围观的人没有一个不感叹流泪的。过了几天,天表去收殓天一的尸体,把他安葬了。而佥事金声也是在这一天被杀害的。
  当广西土司的叛兵被江天一杀伤之后,凤阳总督马士英非常恼怒,向皇帝上奏章揭发徽州人拦杀官军的罪状,想致佥事金声于死地。江天一为此带着申辨金声无罪的奏章,赴朝廷递呈上;又写了《吁天说》,流着眼泪向掌权大臣申诉,这件事情才得以弄清楚。自从清兵与明王朝开战以来,前后训练乡兵三年,都在佥事金声的幕府中。当时,幕府中众多侠义之士号称精通兵法的有上百人,而金声只是推重天一,凡对内对外的机密大事,都取决于天一。后来天一竟然与金声同时牺牲。象天一这样的人,即便是古代义烈之士,也没有能超过他的。我是在翁汉津那里得知江天一的生平事迹的,于是替他写了这篇传记。
  汪琬说:正当前朝的末期,新安的士大夫尽忠而死的有汪伟、凌駉与金声三人,而只有江天一是以生员的身份为国殉难的。我听说江天一游经淮安,淮安有个姓冯的民妇,割下自己的肝脏救活了她的婆婆,江天一得知后便请了许多有名的人写诗作文来表彰她,还想上奏章给朝廷,最后没有成功。这个人喜欢奇特、崇尚气节大致就象这样。天一本来名景,另外还自号“石嫁樵夫”,这也是翁汉津说的。


  汪琬(1624—1691),清初散文家。字苕文,号钝庵,长洲(今江苏吴县)人。顺治进士,曾任刑部郎中、户部主事等职。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授编修。曾结庐太湖尧峰山,人称尧峰先生。论文要求明于辞义,合乎经旨。所著有《钝翁类稿》、《尧峰文钞》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9:1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焦山读书寄四弟墨(清)郑燮

  僧人遍满天下,不是西域送来的。即吾中国之父兄子弟,穷而无归,入而难返者也。削去头发便是他,留起头发还是我。怒眉瞋目,叱为异端而深恶痛绝之,亦觉太过。
  佛自周昭王时下生[1],迄于灭度[2],足迹未尝履中国土。后八百年而有汉明帝,说谎说梦,惹出这场事来[3],佛实不闻不晓。今不责明帝,而齐声骂佛,佛何辜乎?况自昌黎辟佛以来[4],孔道大明[5],佛焰渐息,帝王卿相,一遵《六经》《四子》之书[6],以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7],此时而犹言辟佛,亦如同嚼蜡而已。
  和尚是佛之罪人,杀盗淫妄,贪婪势利,无复明心见性之规[8]。秀才亦是孔子罪人,不仁不智,无礼无义,无复守先待后之意[9]。秀才骂和尚,和尚骂秀才。语云:“各人自扫阶前雪,莫管他家屋瓦霜。”老弟以为然否?
  偶有所触,书以寄汝,并示无方师一笑也[10]。


  注释:
  [1]佛:指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其生年推断不一,或说约前565年,则为周灵王七年。或说约前624年,则为襄王二十八年。这里说周昭王时,又把年代提前了四百多年,当误。[2]灭度:佛教指僧人死亡,即涅槃的意译。[3]“后八百年而有汉明帝”三句:事见南朝梁王琰《冥祥记》:“汉明帝梦见神人,形垂二丈,身黄金色,项佩日光。以问群臣。或对曰:‘西方有神,其号曰佛,形如陛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发使天竺,写致经像,表之中夏。自天子王侯,咸敬事之。”[4]昌黎辟佛:昌黎,指韩愈,他有著名的排佛表章《论佛骨表》。[5]孔道:孔子之道。[6]《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乐》早亡,这里泛指儒家经典。《四子》: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7]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8]明心见性:佛教禅宗的修持方法。[9]守先待后:即继往开来,承先启后之意。[10]无方师:僧人,与郑燮交游颇密,郑燮有赠诗、赠画诗等。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兴化(今属江苏)人。少颖悟,读书饶别解。自幼丧母,生活贫困,性落拓不羁。壮年曾至京师,喜与禅宗尊宿及皇帝卫军子弟游,放言高谈,无所忌讳,因是得狂名。雍正十年(1732)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七年,为范县令。十年,调任潍县。恰遇山东大饥,人相食,遂开仓赈贷。又大兴工役,修城凿池,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并命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流供食;又责积粟之家平粜粮食,活民无数,被称循吏。十三年,乾隆东巡,燮为书画史。十八年,以请赈忤大吏,乞病归。去官之日,百姓遮道挽留,并为立生祠。晚年以卖画自给。卒于乾隆三十年,时年七十三岁。
  郑燮善诗,工书画,时人比之“郑虔三绝”。其诗“言情述事,恻恻动人,不拘体格,兴至则成”(《清史列传》)。词亦工妙。散文以《家书》最著,“情真语挚,悱恻动人”。其书法“以隶楷行三体相参,圆润古秀”(并《清代学者像赞》),自称“六分半书”。画以兰竹石为工。为“扬州八怪”之一。著有《板桥诗钞》、《词钞》、《家书》与《题画诗》行世。今先后有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郑板桥集》及齐鲁书社版《郑板桥全集》。
  本文选自《郑板桥集家书》。写于乾隆十三年(1735)。信是寄给堂弟郑墨的。信中对那些“穷而无归”,削发为僧的广大僧侣寄予了同情,而对那些“杀盗淫妄,贪婪势利”的和尚和“不仁不智,无礼无义”的秀才们作了痛快淋漓的嘲讽。文章观点鲜明,直率真切,放言无忌,如见其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9:1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焦山题名记(清)王士禛

  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1],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笔意[2];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3],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4],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5],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6];《瘗鹤铭》在雷轰石下[7],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实天幸也。


  注释:
  [1]吸江亭:亭在焦山上。[2]米家父子:指宋代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3]太虚:指天空。[4]梵声:诵经声。松杪(miǎo):松树梢。[5]海门:焦山东北有两石对峙,称为海门。[6]演漾:荡漾。[7]《瘗(yì)鹤铭》: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在焦山崖石上。其字后人考订为南朝梁陶弘景书。[8]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地阅览、观赏。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死后因避清世宗胤禛讳,被改作士正,后又改为士祯。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进士,授扬州推官。康熙三年(1664),擢为礼部主事,累官至刑部尚书。康熙五十年逝于故里。谥文简。王士禛论诗主“神韵”,在当时声望很高,为诗坛领袖数十年。亦能词,以小令为佳。其文亦简洁明畅,尤以写景之文,充满诗情画意,和诗一样清丽。其诗文合刻为《带经堂集》,包括了《渔洋诗集》三十八卷,《渔洋文略》十四卷,《蚕尾集》十四卷等。又曾自选其诗为《渔洋山人精华录》。另有笔记《居易录》、《池北偶谈》等多种。
  本文选自《渔洋文略》卷四。焦山,在江苏省镇江市东长江中,与金山相对峙。据作者的《居易录》载,顺治庚子,即顺治十七年(1660),王士祯与京口别驾程昆仑同游金、焦、北固诸名胜,本文便作于此时。它记载了游览焦山的四件畅快之事。作者以诗人的妙笔,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焦山一带的美景,有诗意之美,有画幅之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28 09:1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鹪园记(清)吴德旋

  滆湖东三里许[1],地名“归美桥”,桥之北有宅一区,曰“归来墅”。墅中所谓“鹪园者,纵广不及二亩,园之主人安其小也,故名。园中垒土叠石为丘,登丘而望,隐隐见滆湖如萦带。同官、鹅岢诸峰[2],其秀皆可揽挹[3]。丘之下在为池,三分其园之广,而池居其一。池中有浦,有莲,有葭苇之属。鯈鱼数十尾[4],潎潎乎其间[5]。池之北为“饮虹”之亭,折而西,为“课花”之馆。庭中花药纷郁[6],修篁葱蒨,掩映阑楯之前[7]。主人暇则读书于此,客至汲泉煮茗,或呼僮具杯酌,撷园蔬为馔,有古隐士之风。
  余读《后汉书•逸民传》[8],如梁鸿、高恢之徒[9],激亢高蹈[10],其踪迹若灭若没,使人不可得而见。盖士之瑰意琦行者[11],既自以其身不能随时俗俯仰,而耳目所接,卑琐龌龊,适足以发其牢骚愤懑、无聊不平之感,宜其潜隐伏奥[12],而不肯与当世之人相见也。今鹪园地不出阛阓[13],而丘壑自具[14],山水之胜,一凭眺而得之。以是隐者之居,其亦可以各学徜徉自恣,而无违世远去之思矣。主人姓吴氏,名觐。于余为再从兄云[15]。


  注释:
  [1]滆(gé)湖:一名西滆湖,俗称沙子湖,在江苏省南部宜兴、武进两县之间,西接荡湖来水,向东注入太湖,为太湖西部水网中心。[2]同官、鹅岢(kě):皆本地山峰名。[3]揽(yì)挹:摘取。该句意为山色秀美如在眼前,可触可采。[4]鯈(tiáo)鱼:鱼名,即白鲦。[5]潎潎(pì):漂游貌。“潎”也作“澼”。[6]药:白芷:一种香草,这里泛指美草。[7]阑楯(shǔn):栏杆。楯:栏杆的横木。[8]《后汉书》:东汉史书,南朝宋人范晔撰。书中的《逸民传》是专记隐士的传记。[9]梁鸿:东汉初名士,字伯鸾,家贫少孤,后博览多通,与妻隐居山中,因事到洛阳,见宫室侈丽,作《五噫歌》对统治者役使人民表示不满。高恢:梁鸿之友,与梁隐居山中,终身不仕。[10]高蹈:古代称隐士为“高蹈”。[11]瑰意琦行:卓异的思想,不平凡的行为。语出宋玉《对楚王问》:“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12]潜隐伏奥:隐居不出。伏奥:深居。[13]阛阓(huán huì):城镇市区。[14]丘壑:原指山水幽深之处。此处指隐居之所。[15]再从兄:同宗第三代之族兄。



  该文用简练的语言着重描绘了鹪园清幽秀美的环境。“鹪园”以“鹪”为名,“鹪”即鹪鹩,是一种小鸟,《庄子逍遥游》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该文所述园之主人取庄子之意。形容园之小且安以自适,表现了一个隐者的思想情趣。文中点出时俗“卑琐龌龊”,并以此为衬托,表现了鹪园主人志趣的高洁,同时也流露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31 09:0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戒浮文巧言谕(清)洪仁玕

  宣谕合朝内外官员书士等一体知悉:
  照得文以纪实[1],浮文所在必删;言贵从心,巧言由来当禁。恭维天父、天兄大开天恩[2],亲命我真圣主天王降凡作主[3],施行正道,存真去伪,一洗颓风。是以前蒙我真圣主降诏:凡前代一切文契书籍不合天情者[4],概从删除,即“六经”等书,亦皆蒙御笔改正[5]。非我真圣主不恤操劳,诚恐其诱惑人心,紊乱真道,故不得不亟于弃伪从真[6],去浮存实,使人人共知虚文之不足尚,而真理自在人心也。
  况现当开国之际,一应奏章文谕,尤属政治所关,更当朴实明晓,不得稍有激刺、挑唆、反间,故令人惊奇危惧之笔。且具本章[7],不得用:“龙德”、“龙颜”及“百灵”、“承运”、“社稷”、“宗庙”等妖魔字样[8]。至祝寿浮辞,如“鹤算”、“龟年”、“岳降”、“嵩生”及“三生有幸”字样[9],尤属不伦,且涉妄诞。推原其故,盖由文墨之一,或少年气盛,喜骋雄谈;或新进恃才[10],欲夸学富、甚至舞文弄笔,一语也而抑扬其词,则低昂遂判[11];一事也而参差其说,则曲直难分。倘或听之不聪,即将贻误是非浅。可见用浮文者不惟无益于事,而且有害于事也。
  本军师等近日登期,荷蒙真圣主面降圣诏:“首要认识天恩、主恩、东西王恩[12]。次要实叙其事,从某年月日而来,从何地何人证据,一一叙明,语语确凿。不得一词娇艳,毋庸半字虚浮[13]。但有虔恭之意,不须古典之言,故朕改‘字典’为‘字义’也[14]。”本军师等朝奏钦遵之下[15],不胜敬凛[16]。为此特颁宣谕,仰合朝内外官员书士人等一体周知[17]。嗣后本章禀奏,以及文移书启[18]。总须切实明透,使人一目了然,才合天情,才符真道。切不可仍蹈积习,从事虚浮,有负本军师等谆谆谕戒之至意焉。特此宣谕,各宜凛遵[19]。



  注释:
  [1]照得:宋代以来公文和布告开头常用的套语。意思是查察而得。[2]恭维:旧时对上表示恭敬的套语。天父、天兄:指耶和华与基督。洪秀全自称是耶和华(上帝)的儿子,基督(耶稣)的弟弟,下凡人间,拯救世人。[3]天王:洪秀全的尊号。[4]天情:洪秀全所建政权称天国、天朝。天情指天朝国情。[5]六经:儒家的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6]亟于:急于。[7]具:完备地写成。本章:旧时臣下向皇帝奏事的文书[8]百灵:百神。社稷:旧时用作国家的代称。宗庙:旧时用作王室的代称。[9]岳降、嵩生:语本《诗大雅嵩高》。后代文人用以称颂有门阀的大臣。[10]新近:旧时称新中科举或入仕途者。[11]抑扬:褒贬。判:区分。[12]天恩主恩:指天王洪秀全与幼主洪天福的恩德。东西王:指杨秀清、萧朝贵。[13]毋庸:不用。[14]字典:即《康熙字典》。[15]钦遵:恭敬地遵守。[16]不胜敬凛:非常敬畏。[17]仰:切实希望的意思。旧时公文术语。[18]文移书启:公文、信礼。[19]凛遵:严肃地遵行。



  洪仁玕(1822—1864),字益谦,号吉甫,广东花县人。洪秀全族弟。1843年皈依洪秀全的拜上帝会。后流亡香港、上海等地,受西方传教士和西方文化的影响。1859年春到达天京,被洪秀全封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总理全国政事。1864年天京陷落后为清军捕获,英勇就义于南昌。著作有《资政新篇》、《军次实录》等。1978年中华书局出版有《洪仁玕选集》。
  本文选自《洪仁玕选集》。此文是由洪仁玕起草的太平天国的一篇文告,1861年则洪仁玕、蒙时雍、李春发三人联名发布。文章根据太平天国“开国之际”的政治需要和洪秀全的意见,提出了改革文风的主张:“文以纪实,浮文所在必删;言贵从心,巧言由来当禁”,并具体规定了奏章文谕要“朴实明晓”的写作原则以及一些禁用的字样。
  这篇文章本身写得语言朴实,叙述明晰。但文中也有“恭维天父、天兄大开天恩”等套语,未能删尽浮华之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塌爷门下行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发表于 2009-8-31 09:0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诫子书(清)张之洞

  吾儿知悉:汝出门去国,已半月余矣。为父未尝一日忘汝。父母爱子,无微不至,其言恨不一日离汝,然必令汝出门者,盖欲汝用功上进,为后日国家干城之器[1],有用之才耳。
  方今国事扰攘[2],外寇纷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汝自幼即好弄,在书房中,一遇先生外出,即跳掷嬉笑,无所不为,今幸科举早废,否则汝亦终以一秀才老其身,决不能折桂探杏[3],为金马玉堂中人物也[4]。故学校肇开,即送汝入校。当时诸前辈犹多不以然,然余固深知汝之性情,知决非科甲中人[5],故排万难送汝入校,果也除体操外,绝无寸进。
  余少年登科[6],自负清流,而汝若此,真令余愤愧欲死。然世事多艰,飞武亦佳,因送汝东渡,入日本士官学校肄业,不与汝之性情相违。汝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勿惮劳[8],勿恃贵,勇猛刚毅,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纵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志之志之,勿忘勿忘。
  抑余又有诫汝者,汝随余在两湖,固总督大人之贵介子也,无人不恭待汝。今则去国万里矣,汝平日所挟以傲人者,将不复可挟,万一不幸肇祸,反足贻堂上以忧。汝此后当自视为贫民,为贱卒,苦身戮力,以从事于所学。不特得学问上之益,且可藉是磨练身心,即后日得余之庇,毕业而后,得一官一职,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予智自雄[9]。余五旬外之人也,服官一品,名满天下,然犹兢兢也,常自恐惧,不敢放恣。
  汝随余久,当必亲炙之[10],勿自以为贵介子弟,而漫不经心,此则非余所望于尔也,汝其慎之。寒暖更宜自己留意,尤戒有狭邪赌博等行为[11],即幸不被人知悉,亦耗费精神,抛荒学业。万一被人发觉,甚或为日本官吏拘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汝固不足惜,而余则何如?更宜力除,至嘱,至嘱!
  余身体甚佳,家中大小,亦均平安,不必系念。汝尽心求学,勿妄外骛。汝苟竿头日上[12],余亦心广体胖矣。父涛示。五月十九日。



  注释:
  [1]干:盾。城:城郭。都起捍卫防御作用。因用以比喻御敌立功的将领。[2]扰攘:混乱、纷乱。[3]折桂:登科。探杏:即探花。喻中进士。[4]金马玉堂:代称翰林院。[5]科甲:科举的通称。明清特指举人及进士入仕者的科甲出身。[6]登科:应试得中。[7]清流:负有时望的清高的士大夫。[8]惮:畏惧。[9]予智自雄:自夸聪明。[10]亲炙:亲承教化。[11]狭邪:小街曲巷。后指娼妓居处。[12]竿头日上:佛教用“百尺竿头”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的境界。竿头日上,即不断进步的意思。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同治二年(1863)中进士,授编修。历任湖北、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湖广、两江总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学部。死后谥文襄。
  他是洋务派的重要人物之一,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主张以“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劝学篇会通》)著有《张文襄公全集》。单行本有《张之洞家书》,上海中央书店1936年印行。
  本文选自《张之洞家书》,是作者写给儿子的信。俗话说:“知子莫若父。”作者身为朝廷“一品”官,深为儿子的无所作为而感到“愤愧”。但他深知儿子的资质禀性,毅然送他到日本士官学校习武,一方面“不与汝之性情相违”;一方面“国家正在用武之秋”,可以使儿子成为“有用之才”。作者还告诫儿子不要“自以为贵介子弟”,要“自视为贫民,为贱卒,苦身戮力,以从事于所学”。全文既有对儿子的委婉责备,更多耐心的教导、殷切的期待和深切的思念,写得语重心长。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9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8 11:3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787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