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亮能统一三国吗?
性别:未知-离线 凤雏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9
编号 32332
注册 2005-2-9


发表于 2005-2-18 16:3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赵子龙♀于2005-02-16, 23:04:08发表
同意,中国历史是以北统南(明朝得以发展是因为靖难之役后,成祖从南京迁都回北京,最后还是算以北统南),巴蜀政权历来都是以地偏居,无成大事。
而且种种因素也促使诸葛亮不可能统一三国,保国可以,统一无望

刘邦也是从巴蜀开始打天下的,他也能一统,诸葛亮为什么就不能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凤雏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9
编号 32332
注册 2005-2-9


发表于 2005-4-18 16:0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若非凤雏早逝,卧龙统一大业未尝不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凤雏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9
编号 32332
注册 2005-2-9


发表于 2005-4-18 16:1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匿名拖拉机手于2005-04-18, 16:12:52发表
统一一个国家可不是一两个人死不死这么简单的问题啊
蜀国缺的也不是一个人那么简单

一两个伟大的人往往能改变局势的命运,这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三国没有曹操、周瑜还会这么精彩吗?

不是简单不简单的问题,要看你怎么面对,你的角度如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凤雏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9
编号 32332
注册 2005-2-9


发表于 2005-4-21 12:3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匿名拖拉机手于2005-04-18, 17:18:48发表
曹操当年死了郭嘉
最后还是打下了大半个天下
决定国家兴衰的不只要有人才
最主要还是要有能尽用人才的明君

诸葛亮当时独揽大权,相当于一个皇帝了,你说会不会用人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凤雏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9
编号 32332
注册 2005-2-9


发表于 2005-4-21 12: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当阳侯杜元凯于2005-04-18, 18:08:41发表

QUOTE:
原帖由凤雏于2005-02-18, 16:38:44发表
[quote]原帖由♂赵子龙♀于2005-02-16, 23:04:08发表
同意,中国历史是以北统南(明朝得以发展是因为靖难之役后,成祖从南京迁都回北京,最后还是算以北统南),巴蜀政权历来都是以地偏居,无成大事。
而且种种因素也促使诸葛亮不可能统一三国,保国可以,统一无望

刘邦也是从巴蜀开始打天下的,他也能一统,诸葛亮为什么就不能呢????

简单地说,有两点.

第一,刘邦的对手项羽名为天下盟主,实际上只能控制他楚国有限的地盘.齐地六月反叛项羽亲自前往镇压,刘邦韩信七月(八月?)出兵攻占关中.后来项羽一直在刘邦和东方诸侯间手忙脚乱,曹魏可一直是井井有条.诸葛亮北伐时哪一次援军不是从东方派过来的?对刘邦,东方拖住了对手;而对刘备,东方支援了对手.当然不一样.

第二,刘邦出其不意攻占咸阳长安洛阳一线以后,控制了秦故地.当时秦故地富甲天下,所以双方对抗只要时间拖长,就是"楚军乏食".而诸葛亮和曹魏一拖延,就是军粮运输艰难等等.刘邦在后勤上有优势,而蜀汉显然没有.

蜀汉想重复高祖的成功,虽然不是说一定不可能,至少难得多. [/quote]
说的有理,但我记得蒋琬等人不是诸葛亮的后勤保障吗?难道他们对内政还有钱粮补给都很不到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凤雏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9
编号 32332
注册 2005-2-9


发表于 2005-4-24 03: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当阳侯杜元凯于2005-04-21, 21:07:18发表

QUOTE:
原帖由凤雏于2005-04-21, 12:39:38发表
[quote]原帖由当阳侯杜元凯于2005-04-18, 18:08:41发表
[quote]原帖由凤雏于2005-02-18, 16:38:44发表
[quote]原帖由♂赵子龙♀于2005-02-16, 23:04:08发表
同意,中国历史是以北统南(明朝得以发展是因为靖难之役后,成祖从南京迁都回北京,最后还是算以北统南),巴蜀政权历来都是以地偏居,无成大事。
而且种种因素也促使诸葛亮不可能统一三国,保国可以,统一无望

刘邦也是从巴蜀开始打天下的,他也能一统,诸葛亮为什么就不能呢????

简单地说,有两点.

第一,刘邦的对手项羽名为天下盟主,实际上只能控制他楚国有限的地盘.齐地六月反叛项羽亲自前往镇压,刘邦韩信七月(八月?)出兵攻占关中.后来项羽一直在刘邦和东方诸侯间手忙脚乱,曹魏可一直是井井有条.诸葛亮北伐时哪一次援军不是从东方派过来的?对刘邦,东方拖住了对手;而对刘备,东方支援了对手.当然不一样.

第二,刘邦出其不意攻占咸阳长安洛阳一线以后,控制了秦故地.当时秦故地富甲天下,所以双方对抗只要时间拖长,就是"楚军乏食".而诸葛亮和曹魏一拖延,就是军粮运输艰难等等.刘邦在后勤上有优势,而蜀汉显然没有.

蜀汉想重复高祖的成功,虽然不是说一定不可能,至少难得多. [/quote]
说的有理,但我记得蒋琬等人不是诸葛亮的后勤保障吗?难道他们对内政还有钱粮补给都很不到位? [/quote]
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蜀汉内部再努力也无法改变些天然的劣势,比如蜀汉地方小,可耕地少;到三国为止的中国水利建设大多在曹魏境内;以蜀汉94万人口负担10万军队,这么高的比例怎么都轻松不了等等.而且战争说白了是双方的事情,我干得好对方干得也好,就没有优势了.曹魏在内政上下了大力气,<<晋书-食货志>>中记载得很清楚.不象楚汉相争,刘邦背后是萧何,项羽背后是彭越. [/quote]
诸葛亮背后难道无人?蒋琬、吕义是干什么的?

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乂募取兵五千人诣亮,慰喻检制,无逃窜者。徙为汉中太守,兼领督农,供继军粮。——《蜀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凤雏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9
编号 32332
注册 2005-2-9


发表于 2005-4-28 22:3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当阳侯杜元凯于2005-04-24, 22:02:00发表
[QUOTE=凤雏,2005-04-24, 3:52:09] 第一,刘邦的对手项羽名为天下盟主,实际上只能控制他楚国有限的地盘.齐地六月反叛项羽亲自前往镇压,刘邦韩信七月(八月?)出兵攻占关中.后来项羽一直在刘邦和东方诸侯间手忙脚乱,曹魏可一直是井井有条.诸葛亮北伐时哪一次援军不是从东方派过来的?对刘邦,东方拖住了对手;而对刘备,东方支援了对手.当然不一样.

第二,刘邦出其不意攻占咸阳长安洛阳一线以后,控制了秦故地.当时秦故地富甲天下,所以双方对抗只要时间拖长,就是"楚军乏食".而诸葛亮和曹魏一拖延,就是军粮运输艰难等等.刘邦在后勤上有优势,而蜀汉显然没有.

蜀汉想重复高祖的成功,虽然不是说一定不可能,至少难得多.

说的有理,但我记得蒋琬等人不是诸葛亮的后勤保障吗?难道他们对内政还有钱粮补给都很不到位? [/QUOTE]
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蜀汉内部再努力也无法改变些天然的劣势,比如蜀汉地方小,可耕地少;到三国为止的中国水利建设大多在曹魏境内;以蜀汉94万人口负担10万军队,这么高的比例怎么都轻松不了等等.而且战争说白了是双方的事情,我干得好对方干得也好,就没有优势了.曹魏在内政上下了大力气,<<晋书-食货志>>中记载得很清楚.不象楚汉相争,刘邦背后是萧何,项羽背后是彭越. [/QUOTE]
诸葛亮背后难道无人?蒋琬、吕义是干什么的?

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乂募取兵五千人诣亮,慰喻检制,无逃窜者。徙为汉中太守,兼领督农,供继军粮。——《蜀书》 [/QUOTE]
我并没有否认蜀汉背后是"萧何"啊,问题是曹魏背后也是"萧何",这是和楚汉相争不同的地方.

另外,吕乂传那一段,"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的前提下才有"乂募取兵五千人诣亮,慰喻检制,无逃窜者。"的功劳,拿来当蜀汉后勤充分的证据有点牵强吧. [/quote]
请看清楚“徙为汉中太守,兼领督农,供继军粮。”这才是一句,前面那有句号啊!怎么可以用相同时间而提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凤雏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9
编号 32332
注册 2005-2-9


发表于 2005-4-28 22: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yanbbo于2005-04-28, 22:26:42发表
正是因为诸葛的忠,他才想反,也反不了。大家认可他,就是因为他的忠。

诸葛亮哪里想反了????请给出证明。谢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凤雏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9
编号 32332
注册 2005-2-9


发表于 2005-5-2 12: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tobywhcheng于2005-04-29, 16:39:22发表

QUOTE:
原帖由凤雏于2005-04-21, 12:37:40发表
[quote]原帖由匿名拖拉机手于2005-04-18, 17:18:48发表
曹操当年死了郭嘉
最后还是打下了大半个天下
决定国家兴衰的不只要有人才
最主要还是要有能尽用人才的明君

诸葛亮当时独揽大权,相当于一个皇帝了,你说会不会用人呢?

要真是皇帝就沒有李嚴假旨的事發生了
那時前線剛打勝仗呀~!
孔明出祁山的兩戰都有機會
倒是出陳倉和斜谷那兩次沒甚麼機會
說他攻擊錯地方不見得對 [/quote]
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籓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

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

这也算假传圣旨?这只是找个借口来掩饰自己办粮草不利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凤雏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9
编号 32332
注册 2005-2-9


发表于 2005-5-2 12:3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tobywhcheng于2005-04-29, 16:41:24发表
蔣琬是後勤,可惜蜀中不是保障
一來益州疲弊,二來?#092;輸困難

那请问什么是蜀中保障???

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这个“足”代表什么???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6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29 13: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49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