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觉得合理的赵云不被重用的原因
性别:男-离线 ivwsandx
(三国迷)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5
编号 320403
注册 2009-5-1


发表于 2009-5-16 22:5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觉得合理的赵云不被重用的原因

应该说,刘备还是一个知人善任的领导,为什么会出现对赵云的这种不正常不公正现象呢?细翻史籍(不是《三国演义》),我妄自揣测了以下几个因素聊以解释。

其一,为人过于理性。过于理性就会让人产生难以亲近的感觉。初平二年(191年),时黄巾起义,本郡人推举他率领义兵往投公孙瓒。时袁绍自称冀州牧,吏民皆往从之,公孙瓒深以为忧。见赵云来附,很高兴,对他说:“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迷而能反乎?”赵云不客气地回答:“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在去投奔别人时还敢于承认是为了仁政,而不是私情上归心,难怪公孙瓒听后无话可说。每一个领导都希望部下做事情时要讲求理性,因为有理性才不至于冲动误事,可是每一个领导又更希望部下对自己的效忠是不讲理性的,最好是一见倾心,最好是愚忠,不论领导做什么,部下都是喜欢的都是服从的。关羽张飞对于刘备就是这样的,大哥说什么是什么,从不考虑什么是非对错,所以“桃园三结义”才能流传千古。而赵云呢,给人感觉思想过于理性,对己对人都很讲原则,有这样的部下,领导总担心自己会有什么言行不当,引起部下思维考量,所以难于从心底亲近,最多是良师诤友,不可能引为铁杆亲信。

其二,常常犯颜直谏。过于理性就常常导致犯颜直谏。因为理性者看到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就忍不住要指出要批评。在刘备集团中,犯颜直谏次数最多的恐怕就是赵云了。刘备进入成都取得四川后,准备将田宅桑园封赏给功臣们,众情欢跃,惟有赵云力排众议,上书谏道:“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后来孙权袭取了荆州,杀死关羽,刘备大怒,决定起兵讨吴。众臣劝谏无果。又是赵云站了出来,明确指出征吴的不妥,“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襄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这两个建议都可以说是有政治眼光的,但同时也都是得罪人的。前者伤害了刘备麾下众多功臣的既得利益,犯了众怒;后者则直接触犯了刘备的个人情感,揭了龙鳞,刘备看在赵云多年跟随自己的份上没有当面责备,但是心情相当不好,把随后进谏的学士秦宓下了大狱。
这还是惜墨如金的史书所记载的,那些没有列入记载的我想会更多。同样两件事,诸葛亮就聪明得多,分封园田,史载不见他的片言异议,东征孙权,他也只是随大流泛泛而言,没有专门明确的劝谏,与其军师身份明显不符。

其三,自身近乎完美。赵云的为人,可以说是财色酒气丝毫不沾,智勇德才样样不缺。他多次谢绝赏赐,可谓不爱财;占领桂阳后,拒绝降将赵范馈赠的美人,可谓不好色;史上没有看见他酗酒使气的任何记录。而长坂大战,可谓勇矣,汉水退敌,可谓智也。财色酒气不沾,德不可谓不高,智勇兼备,不可谓无才。然而,红颜常常薄命,英雄总遭天妒。过于完美往往让领导不能放心,因为抓不住任何短处可以制约你,不能象批评关羽刚而自矜、张飞暴而无恩那样随时教导,自然也就无法体现领导的高明和权威了。同样,过于完美当然更会招致同僚的嫉妒和非议,这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可能还有一点,过于完美者没有突出的缺点,换一种说法也就是没有突出的优点,让领导觉得怎么使用都合适,怎么使用也都不合适,干脆,只有放在身边吧,就象刘备之对赵云。

其四,出身平民。刘备的招牌就是帝室之胄,大汉皇叔,他的正统身份决定了他必须讲究个人出身,而赵云出身低微,最早只是个义兵头领,这就难登大雅之堂了。仅举一例。刘备称帝,群臣上贺表,列了前五十个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诸位知道领衔的是谁么?“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马超”!没别的原因,“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赵云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连名字都不能列在贺表上。

其五,平衡关系的需要。领导用人是需要平衡各方面关系的。刘备手下,各种出身各种来路的人都有,要做到人人满意谈何容易!他必须拿出一个榜样来做给众人看。这个榜样分量还要够重。而赵云正是最好的人选。跟随自己早,在众人眼里是非常亲近的;屡立战功,特别是多次救过阿斗,这样过命的私情不赏,更显得刘备大公无私,再加上赵云为人谦和,适度打压也不会引起反弹。象赵云这样亲近这样有功之臣都可以压低安排,其他人再怎么样都不好说什么了。
最后一点,可能是我的臆想,基于赵云和阿斗(刘禅)的关系和年龄因素(起码比关张年轻),以及为人低调容易管理,不排除刘备想把赵云留给儿子重用封赏。如果刘备封赏够了,刘禅拿什么施恩笼络他呢?至于刘禅登基后,诸葛亮大权独揽,启用自己喜欢的新人如马谡、杨仪、蒋琬、费祎,那就是刘备所无法逆料的了。
看来完美的性格也是让人受不了的。还是有点缺陷好。唉。云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ivwsandx
(三国迷)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5
编号 320403
注册 2009-5-1


发表于 2009-5-16 23:4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细翻史籍(不是《三国演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ivwsandx
(三国迷)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5
编号 320403
注册 2009-5-1


发表于 2009-5-17 00:0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不知云别传算不算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0 23:1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32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