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钢笔画——楚公主, 十七日作五律,廿三日写斯图,寄楚公主以祓。
性别:未知-离线 大到暴雨

历城侯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354
帖子 2643
编号 31833
注册 2005-2-3


发表于 2008-7-30 15: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说说俺对《楚公主图》构图的理解。
比较而言,俺最喜欢第一幅,当然也包括它的构图。画面人物神态关联的很好,虽然楹柱顶天立地,但是人物视线相交于画面下部带来的意境没有断,比较有味道。
第二幅炮兄自己分析得很到位了,题跋无法解决人物视线焦点“没有落实”的问题,此处空,则全篇空,尽管加重背景花卉的墨色也未能得以改观,因为空的是意境。人物的体态往往代表着一种心情,这种心情在第二幅中因少了书生而失去了交待。
第三幅变换了背景花卉的方向后,画面效果有所改观,但仍然没有达到第一幅的感觉,并且楹柱将画面割裂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意、气都断了。
如果在第三幅的底子上继续修改的话有三个提议:保留花卉下部并加重到第二幅的墨色,把背景渐化为实物,解决人物视线焦点问题,拿掉花卉的上中部拿掉,避免画面太满;再把楹柱改为垂花(这个古建的名词记不准确了)不要贯通画面;最后把题跋移至整幅画面的左上,避免画面重量失调。
这样或许会好些,也或许还不如第三幅。构图之外,画面的笔触还是极见功底,垂帘的排线非常喜欢
粗陋之见,炮兄勿怪哈。

[ 本帖最后由 大到暴雨 于 2008-7-30 15:51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0 22:3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81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