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每日一谜。欣赏之,学习之, 怒目横眉发厉声(字)丽
性别:未知-离线 大到暴雨

历城侯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354
帖子 2643
编号 31833
注册 2005-2-3


发表于 2006-5-16 18: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四字常言)晓之以理
作者:马恩业
点评:侯增
      清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历来被世大夫家族尊为治家之经,在
民间也广为流传,几乎是家喻户晓。通篇以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尽管封建伦理
道德观念有着极大的局限性,但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谨慎守信、热爱人民等正是我们民族
的的美德,“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之类的行为守则,在今天仍是文明举止和有教养的表现,
有其积极意义。
      面句是《治家格言》的首句,可见旧时是把“要内外整洁”放在治家首位,“洒扫庭除”是每
日家务的第一件事,“晓之”让人明白了一日之计在于晨,“晓”得了拂“晓”才是黎明,晓畅通达,
“晓”字是此谜的第一动情点。“以理”讲明了“道理”,就是要“洒扫庭除”,整“理”家务,做到庭堂
内外整洁,“以”理服人,条理清晰,“理”字是此谜的第二动情点。
      此谜引用格言,语句通俗,形式活泼,琅琅上口,浅俗而亲切中“晓之以理”,不自觉中受
到教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到暴雨

历城侯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354
帖子 2643
编号 31833
注册 2005-2-3


发表于 2006-5-18 00: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4字底靠其中的一两个字别解带动全句转义算是比较难得了,通常会有谜味不足的感觉。像“高考冲刺”那样字字别解,且语义豁达通畅的谜当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到暴雨

历城侯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354
帖子 2643
编号 31833
注册 2005-2-3


发表于 2006-5-18 00: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欢(四字口语)债多不愁
作者:汪永生
点评:尚华
      “世人所难得者惟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
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惟会心者知之。”(汤显祖《叙陈正甫会心集》)汪永
生,人称“谜界东方朔”,其谜思高妙,探隐于谐,独树一帜。诸如“胖子为何
怕吃肉(卷烟用语)焦油含量高” ;“水温已到99C(俗语)快滚开”,令人忍
俊不禁。
      斯谜乃扬州“竹西谜会”公选之佳构。人常言“债多不愁,虱多不痒”,斯
为阿Q式自慰。作者撷此,把“欢”设法,就底说面。其一,指拆“欢”字为“又、
欠”两字,突意于“债务又多了”。其二,“欢”释其喜,“不愁”反击而得其意,
此端复扣,一击一咏,语少而意密,寻常之法,贯穿驰骋,精微得当。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斯谜
作者鬼魅其思,戏弄其法,若张果老倒骑驴,得智慧底,其趣令人读之哑然。
此非谜谜之工所可至也,亦非常人所能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到暴雨

历城侯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354
帖子 2643
编号 31833
注册 2005-2-3


发表于 2006-5-18 14: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留取丹心照汗青(四字新词)文明标志
作者:慎思斋主
点评:杨基平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为抵御异族入侵,组织义军,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
年底引兵败被俘,元军将领威逼他写信招降正在抵抗的张世杰,他坚决拒绝,并用淋漓
大笔,写下了正气凛然,千古高音的《过零丁洋》。诗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绝句,表现了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
      作者采取“留取丹心照汗青”挂面,读之令人生无限激励之心,扣合谜底“文明标志”,
堪称精工巧妙。“文”踏实“文天祥”,稳妥确切;“明”,“表明”也,可谓义正而理明;“标
志”则与谜面之诗意相呼应,浑括自然,把文天祥以诗明志,要把他自己的爱国忠心永远
照耀在史册的英雄气概和盘托出,形象感强,神情如绘。
      综观全谜,借古诗抒今义,得托物寓人志;运典天成巧自然,映照妥贴妙生情。佳
谜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到暴雨

历城侯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354
帖子 2643
编号 31833
注册 2005-2-3


发表于 2006-5-22 12: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旧城改造后,当为何模样(四字口语)应该是吧
作者:杨怀晋
点评:甘当牛
      初读谜面,不知从何下手,再三揣摩,乃知籍贯尽在“旧城”二字。旧城,意思是城在
旧时(即过去)被叫做什么。知道了面句之所指,则不难得出“城”在过去被统称为“邑”。
“旧城改造后”,意即为将“邑”进行改变,改变之后,“当为何模样”呢?试改变之,则“应该
是吧”字的模样。于此可以肯定,“吧”即其底也。倘只看“邑”改变为吧,乃一般的位移法,
并无什么新奇。而以“旧城”隐射“邑”,再将其进行改变的这种重门格法,却使全谜谜味大
增。虽为重门格法,却并不晦涩难懂。相反,因面句设问,谜底回答,一问一答,自然贴
切,出人意料,使人倍觉有趣,实施一条难得的口语佳作,“应该是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到暴雨

历城侯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354
帖子 2643
编号 31833
注册 2005-2-3


发表于 2006-5-24 18: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谈及工作有收获(六字口语)说得到,做得到
作者:安建国
点评:敖耀寰
      谜面是一句司空见惯的官场用语,既像是单位领导作报告,又像是进行工作汇报或总结
发言。“谈及工作有收获”,通常的解释是,在谈到工作情况时,感到很有收获,即有体会,
有成绩,有效果,有所“得到”也。句中的“及”应作介词,即“(谈)到••••••”的意思。
      按理说,既然谈的是工作,工作靠“做”,“工作”为中心词,那么“谈及工作有收获”,猜谜
底的后半句“做得到”就可以了。但仅此而已,那就不过是一则直而平淡、毫无谜味之作。
      谜作者慧眼精心,另辟蹊径,巧妙地将面句中的“及”字进行词性变换而别解。即由介词
“到”变成连词“和”,这样“谈及工作”中的“谈”、“工作”就成为两个并列的中心词了。既然“谈”
及(和)“工作”都有收获,当然是“说”有所得,“做”也有所得,谜底“说得到,做得到”扣合谜
面就更准确、严谨而有谜味了。这有点像作报告和写总结的常用格式,谜面先总提,谜底再
分述,层次清晰,一目了然。仔细体会,真乃别解“及”时,谜味顿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到暴雨

历城侯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354
帖子 2643
编号 31833
注册 2005-2-3


发表于 2006-6-10 15: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前几天一直在忙投标,现已告一段落。6月份的每日一谜仍由暴雨主持,7月份小猪继续。

苟富贵,毋相忘(五字俗语)得理不饶人
作者:郭少敏
点评:孙峰
      此谜系会意体,谜底别解有一特点:多次借助词类活用而引发一字多义
的谜趣。
      得理不饶人,原意为得到(动词)道理(名词)不饶(动词)人;而对
照谜面,这里应别解为得(必须,副词)理(理睬,动词)不饶(富足,形
容词)的人。谜底之中的三个字有词类活用现象,而句读通顺,一气呵成。
再三品味,颇有意境。特别是这个“理”字,用词相当准确,答理、理睬,把
人与人之间微妙的距离关系尽浓缩在其中,何其的简单,其含义却颇为深沉。
      面句原为《史记·陈涉世家》中的一句名言,谜以旁敲侧击,一反一复,
寓意更为完整,使人引发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反对嫌贫爱富,缩小贫富差
距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
   通读此谜,也有一处漏洞,就是“饶”字的别解,有点不够确切,值得商榷。
富饶的“饶”字,表示富足,多,常形容事物的数量多,如物产丰饶,而没有
富裕、致富的意思,用来修饰“人”有点牵强,不够平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到暴雨

历城侯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354
帖子 2643
编号 31833
注册 2005-2-3


发表于 2006-6-12 00: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削发为僧(足球术语)切入空门
作者:李著成
点评:高永华
      释迦牟尼创教以来,影响之大跨越时空。君不见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或看破红尘
遁入空门;或欲脱苦海修造来生;或一心向善广结佛缘;或放下屠刀皈依佛门······
青灯黄卷、晨钟暮鼓,南无阿弥陀佛!至于济济僧侣尼姑善男信女能否五蕴皆空、
功德圆满,诵三宝而远离烦恼,越涅磐而普登极乐,不得而知,但这接受戒律的“六
根清净寸草不留”的剃度仪式得以完整保留延续至今却是千真万确的。佛学博大精深
浩瀚恢宏,它既向人们展示着这一古老神秘的文化现象,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创
作素材。这不,谜作者又拈来“削发为僧”巧做文章,把与它风马牛不相及的足球术语
“切入空门”别解的诙谐有趣,处理得恰到好处,令人叹为观止。不是么,削、切虽都
是用刀之法,但以“切”来指“削发”总让人联想到“砍瓜切菜”、“切肤之痛”等字眼,大
有“试看老夫手段如何”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多少有点叫人脊背发凉的!妙就妙在
“入空门”三个字上,在谜面它是“出家当和尚”的代名词,而在谜底它却是······右路快
速突破,一个漂亮的传中球,左路包抄,“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从容将球推入网
底!”的解说术语。我们常说“寓知于谜寓乐于谜”,愚观此作,深有此感:它让我们
接触一下佛学,了解宗教之大概,启迪人生之思索;涉足一下绿茵,领略球迷之狂
热,分享胜利之喜悦。数位以为然否。

[ 本帖最后由 大到暴雨 于 2006-6-12 00:0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到暴雨

历城侯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354
帖子 2643
编号 31833
注册 2005-2-3


发表于 2006-6-12 23: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三千宠爱在一身(成语)得天独厚
作者:韩凤林
点评:杨耀学
      成语“得天独厚”的原意,是指所具有的自然条件或所处的环境特别优越。
如今成谜,转向人事,推出典故,切入历史,就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白居易的千古名篇《长恨歌》写道,安史之乱前的唐玄宗,重色求色,终
于得到了绝代佳人杨玉环。由于天生的丽质和入宫后的娇媚,使杨玉环博得唐
玄宗独有的宠爱,以至“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柯国臻先生有谜
曰:“不幸中的大幸”。本谜底述面意,“天”转指“真龙天子”——皇帝,“厚”意为
“厚”爱,厚此必然薄彼,底意就被改造成“得到天子独一无二的厚爱”,这是对面句意义准确、简洁、恰如其分的提炼。
      呜呼!历史的谜底却是严峻的、悲惨的。于是就出现底面严重“不投”:有
“得”必有“失”,“天”崩坍倾覆变成了“地”,“厚”到极处,便向反面转化,杨贵妃
“独”赴黄泉路。谜是墨写的,历史是血写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到暴雨

历城侯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354
帖子 2643
编号 31833
注册 2005-2-3


发表于 2006-6-13 23: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长期苦练步如飞(成语)积劳成疾
作者:桂晓燕
点评:侯增
      在我国体育界,有一位神奇人物马俊仁,带领着“马家军”,在女子中长跑
项目上多次取得世界冠军。说起“马家军”的成功之道,除了科学的训练方法,
最主要的就是苦练。题面就说明了只有长期刻苦训练,才能健步如飞。
      成谜采用谜底别解法,“积劳成疾”原意是指长期劳累得病,这里把“积”仍
以原意作长时间积下解,与“长期”相扣。“劳”亦以原意辛劳与“苦练”相扣。最关
键的是“疾”字的别解,把其本意疾病暗左转换变成“疾走”之意,与“步如飞”相吻
合,正所谓疾足先得。
      作者通过通俗的语言讲明了一个道理,清淡平易,朴实真挚。“看似寻常实
奇绝,成如容易却艰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到暴雨

历城侯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354
帖子 2643
编号 31833
注册 2005-2-3


发表于 2006-6-21 10: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欲射一马,误中一獐(成语)改弦更张
作者:柯国臻
点评:赵首成
      成语“改弦更张”,原义指重新上弦、换弦或调整弦的松紧,使乐器声音和谐;后乃用以比喻变更制度、方针
或作法。谜作者慧眼独具,首先看出一“弦”字适为搭箭之弓与奏乐之琴所共有,由而在脑中大致形成“改射”的别
解概念。当作者进一步“伫中区以玄览,怡情致于坟典”,读《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回“奔剑阁张郃中计”,至“只见
孔明立于火光之中,指众军而言曰:欲射一‘马’,误中一‘獐’。汝各人安心而去,上覆仲达,早晚必被吾所擒矣”
一段时,忽“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拍案大叫道:有了!——原来,取此中孔明语“欲射···
···误射······”作面,以“弦”指代乱箭之射既有着,颇难借手的一个“张”字借谓张郃,也是巧不可阶;而“欲”先“误”
后,似乎未尽如人意的结果,对应“改”、“更”二字,更是有若铁定,不容移易!
      此谜自然熨贴,奇趣横生,乃来自作者构思时“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以及创作时的“其会意也尚巧,
其遣言也贵妍”; “苟达变而识次,犹开流以纳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到暴雨

历城侯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354
帖子 2643
编号 31833
注册 2005-2-3


发表于 2006-6-22 01: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会意+拢意,不是逐字相扣。我的理解是这样:一箭射错了,目标变成了张郃。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6 21:2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71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