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家谈谈曹操收的黄巾军哪去了, 探讨一下
性别:未知-离线 apes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31641
注册 2005-2-1


发表于 2005-12-12 15:3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别的黄巾不知道,青州黄巾军一直跟着曹操,按《资治通鉴》的记载,青州黄巾军在曹操死后险些哗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pes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31641
注册 2005-2-1


发表于 2005-12-12 18: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陆逊{伯言}于2005-12-12, 18:00:12发表
没道理啊,照理说在赤壁已经死了很多,而且能活那么大岁数?奇迹

建议你去看看《资治通鉴》,上面写的清楚,曹操刚一死,青州兵就要哗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pes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31641
注册 2005-2-1


发表于 2005-12-12 19:3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以前看过一个贴子,说青州兵虽然作战能力强,但组织性,纪律性差,打仗的时候不听指挥,只是以抢掠为主,曹操认为青州兵不好管理,所以只让青州兵跟陶谦和吕布打了两次仗,之后就不让青州兵参加主要和重要的战斗了。所以赤壁一战应该只有少量的青州兵参与。曹操死后青州兵哗变未遂,也说明了青州兵的确缺乏组织性,纪律性。同时说明青州兵只服曹操,不服魏国的其他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pes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31641
注册 2005-2-1


发表于 2005-12-15 20:3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斩杀大将于2005-12-15, 20:26:46发表
曹操从张绣那里逃回来时,夏侯惇所的领青州之兵,乘势下乡劫掠民家,平虏校尉于禁即将本部军一路剿杀,安抚乡民,为民杀兵。青州兵走回,迎操泣拜于地,言于禁造反,赶杀青州军马。操大惊。须臾,夏侯惇、许褚、李典、乐进都到。操言于禁造反,可整兵迎之。却说于禁见操等俱到,乃引军射住阵角,凿堑音倩。安营。俨如对敌者。或告之曰:“青州军言将军造反,今丞相已到,何不分辩,乃先立营寨耶?”于禁曰:“今贼追兵在后,不时即至。若不先准备,何以拒敌?分辩小事,退敌大事。”退敌正是分辩。安营方毕,张绣军两路杀至。于禁身先出寨迎敌,绣急退兵。左右诸将见于禁向前,各引兵击之,绣军大败,追杀百余里。绣势穷力孤,引败兵投刘表去了。为后伏线。曹操收军点将,于禁入见,备言青州之兵肆行劫掠,大失民望,某故杀之。操曰:“不告我,先下寨,何也?”禁以前言对。操曰:“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乃赐以金器一副,封益寿亭侯;责夏侯惇治兵不严之过。

很难想象于禁后来会投降关羽,最后被曹丕羞辱至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pes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31641
注册 2005-2-1


发表于 2005-12-21 14:2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诸葛公瑾于2005-12-21, 11:50:05发表
我来解释下为什么青州兵在曹操死后哗变的原因!
三国时期,当兵是贱业,一但为兵,则世代为兵,所以在《三国志》中经常看到“收故父子之兵”的句子!详细相关问题可看唐长孺先生的理论文章!
所以,青州兵哗变关键是原青州兵的“父子之兵”在哗变!

不太明白,能给个详细的解释吗?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5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9 14: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52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