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史书中的“人面兽心”和启示, 秘书监魏征曰:“匈奴人面兽心,非我族类,强必寇盗,弱则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
性别:男-离线 风车骑士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9
编号 315940
注册 2009-3-26


发表于 2010-9-27 11:0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再补充2个“人面兽心”的例子,都出在前秦:
  冬,十月,乌桓独孤部、鲜卑没奕干各帅众数万降秦,秦王坚处之塞南。阳平公融谏曰:”戎狄人面兽心,不知仁义。其稽颡内附,实贪地利,非怀德也;不敢犯边,实惮兵威,非感恩也。今处之塞内,与民杂居,彼窥郡县虚实,必为边患,不如徙之塞外以防未然。”坚从之。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三 孝宗穆皇帝下升平四年
  坚大怒,召慕容暐责之曰:“卿父子干纪僣乱,乖逆人神,朕应天行神,尽兵势而得卿。卿非改迷归善,而合宗蒙宥,兄弟布列上将、纳言,虽曰破灭,其实若归。奈何因王师小败,便猖悖若此!垂为长蛇于关东,泓、冲称兵内侮。泓书如此,卿欲去者,朕当相资。卿之宗族,可谓人面兽心,殆不可以国士期也。”——【晋书】卷一百十四 载记第十四
  当初,看到身为氐族的苻融说出“戎狄人面兽心”的话来时,我感到十分震惊。可以看出,苻坚兄弟根本就是以华夏自居。从他们的施政措施来看,安定社会,努力发展经济,兴办学校,保护和发展华夏优秀文化传统,做得比南方的东晋还好,算得上是那个大黑暗年代难得的一丝光明。苻氏兄弟强调“心”,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共同心理素质。表明古往今来,很多有识之士都看到了民族问题的本质。这些有识之士也看到了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在于民族融合(如温彦博的“化胡为民”),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
  只不过,形成共同心理素质的过程是十分艰难的,尤其是对那些野蛮民族。前秦氐族顺利地融入汉族,算是一个奇迹。慕容鲜卑、拓跋鲜卑、宇文鲜卑等就比较艰难、痛苦和漫长了。
  苻坚这段,虽然说的是慕容鲜卑,但其本意却是指责慕容家族背信弃义、恩将仇报(这个说法可能不准确,毕竟是你派王猛去灭了人家国家的),严格地说应该算在30%之中。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8 09:4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59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