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这个....作为学生仔质疑政府的数学能力, 区没发错吧= =?
性别:未知-离线 wotaifu
(ww)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9
编号 315928
注册 2009-3-26


发表于 2009-10-21 09:4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10-20 21:31 发表

中学数理化对人的理性思维毫无帮助。。。基本都是在套公式而已。。。

真正锻炼理性思维的是奥数教育。。。奥物、奥化+奥信也应该很锻炼人。。。不过这些我无缘参加。

不大赞同。如果凭兴趣自己看奥数等等那的确是锻炼,但如果只是为奥数就奥数的话那根本就无意义。中国奥数成绩总那么好不是因为参加奥数的人兴趣有多大,只是中国填鸭式的应试方法成功了而已。其他国家的那种得奥数金牌的人含金量要高的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otaifu
(ww)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9
编号 315928
注册 2009-3-26


发表于 2009-10-21 22:1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10-21 12:39 发表

你参加过奥数营么?知道奥数教育是什么么?最烦那种人云亦云的人。。。

我还真参加过。高一的时候得了个全国一等奖。后来就是觉得那种所谓的训练根本就很模式化没兴趣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otaifu
(ww)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9
编号 315928
注册 2009-3-26


发表于 2009-10-22 10: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你们认为不模式化就不模式化好了,你自己去找找看中国冬令营以及奥数国家队的训练资料,也无非那回事罢了
至于LS你说的章节清晰不过就是因为那些教材把竞赛所涉及的知识都讲到了而已,然后所有题目最终解答过程有如搭积木般把那些知识用不同方式拆解,拼装起来。最后那些奥数金牌获得者只是对于这些知识运用的最熟练的人,而不是真的有创新思维。熟练工和艺术家的差别也就在于此

[ 本帖最后由 wotaifu 于 2009-10-22 10:5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otaifu
(ww)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9
编号 315928
注册 2009-3-26


发表于 2009-10-22 13:2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36 KYOKO 的帖子

绝对不是。那些人的解题能力要靠做题来保持的。一旦他们上了大学不继续长时间训练的话,解题能力必然下降。说到底是熟练问题罢了。
下面一段是2003年IMO中国队教练组编写的一本书中的原话
    “由于受非典影响,原定于6月10日起在北京开始的国家队培训计划没法进行,为保持国家队队员的水平,我们自5月份起采用邮寄的方式进行了培训,共编拟了10套试题,要求每位国家队队员在四小时内完成一套题。
     6位国家队队员都按时完成了这一任务,这些要求对非典期间保持国家队队员的水平,调整他们的状态起到一定的作用”
从这些话就可以看出来,解题能力更重要的是熟练度,而非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可不需要用这种方式“维持”
  
另外可以加句,那些题目的整体难度比起那年东京IMO的试题而言,更甚一筹

[ 本帖最后由 wotaifu 于 2009-10-22 13:2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otaifu
(ww)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9
编号 315928
注册 2009-3-26


发表于 2009-10-22 13:4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随便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otaifu
(ww)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9
编号 315928
注册 2009-3-26


发表于 2009-10-22 16:0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两个小时做出来了两道。另外还有两道题大致思路有了,还有两道题没什么把握。所谓的“新”也没看出新来哪。
与你观点不和则要么是“人云亦云”,要么是“睁眼说瞎话”,对此我深感佩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otaifu
(ww)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9
编号 315928
注册 2009-3-26


发表于 2009-10-23 08: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昨天凌晨又思考了一个小时,前5道都解决了,最后一道也差不多明白了。不得不说今年IMO题目实在很简单,往常我基本只能做出3-4道
      我从一开始指责的是中国奥数培训现状。小学和初中的情况我不了解,没接触过,高中接触过一会。上海的模式是这样的:10月第二个星期日是全国数学联赛的时间,然后第三个星期日有个培训班资格考试,是举办"希望杯“的那一伙人办的(不参加培训就没参加那竞赛的报名资格,因此对很多人少了高考加分的机会),取前200名,然后每个周日下午13:00-17:00都在浦东的一个进修学院上课,请了很多老师,基本上每次去了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发习题卷子,20多道题,然后老师上面不停讲,回去的时候再发个卷子,还是很多题,要学生回家去做。
一年差不多有30多个礼拜上课,上两年则要面对1500道甚至更多的题目。这样根本就和填鸭没什么两样,我高一时候上了一个多月就不想上了,我自学数学是处于兴趣不是强迫自己搞题海。
上海近些年也有些进IMO国家队的,他们都是这样走过去的,至于他们初中和小学是怎么样的很难说,但我想我有充分的理由说中国奥数培训模式有问题。至少我不认同我所见的方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otaifu
(ww)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9
编号 315928
注册 2009-3-26


发表于 2009-10-23 13:3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如果只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做到一通百通,那么对于技巧性很强的竞赛型题,不需要1500道那么多,只怕300道就够了。而且他们出的题目并不是那种对思维有启发性的,而是需要在已经对知识运用很熟练的情况下还要花半个小时(或更多)才能解答的问题(不一定巧妙,可能很繁琐)。因此绝大多数听课的学生是自己几乎解决不了那些题目(自己会做那还去听课干啥),只是机械地从课堂上老师那获得答案,可以说这钟培训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
    虽然也有些人因此解题能力增强,但他们做题的时候想的更多的是遇到过相似题目的时候解决方法,然后以求变一变解决这道问题;而非真正从题目条件自然而然地展开思考,寻求解答的钥匙。我大学同学不少竞赛得奖的人都处于这一层次,他们提到当初的竞赛会说“第XX题类似的见过太多了,稍微变一变就能弄出来”
    要真正锻炼思维能力,还不如多引导学生注意些趣味性更高的事物,比如几何中的九点圆,梅内劳斯定理,帕斯卡定理,牛顿线等共点,共线,共圆之类的结论;史上著名尺规作图不能问题:三等分角,倍立方,化圆为方,以及尺规作图能力限制的依据。这些都值得看看(虽然对提高竞赛成绩没什么直接帮助),几何中甚至有以法国皇帝命名的拿破仑定理,只怕大多数参加奥数培训的人都不知道。用射影变换仿射变换等方法从圆的性质可以推得二次曲线的诸多性质,菱形蝴蝶定理也存在……讲这些可比干巴巴地死讲题有趣多了,也能开拓学生们的视野。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0 14:1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05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